《 古詩二首 》預習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 學習本課 11個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培養閱讀詩歌的興趣并養成課外主動閱讀和積累詩歌的習慣。
方法與過程:反復誦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使用說明】:本預習案是課前發放,引導學生按步驟完成對課文的預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準備。要求A、B、C層學生都自主完成。
【教材助讀】:自讀P10“作者簡介”。
【預習導學】:
看拼音,寫漢字。
yún( )田 jì( ) 麻 lí( )落 jiá( )蝶
二、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xīng xìng
高興( ) 興( )奮 時興( ) 興( )趣
dāng dàng
當( )家 妥當( )當( )選 上當( )
三、辮字組詞。
晝( ) 耕( ) 供( ) 績( )
盡( ) 耘( ) 拱( ) 債( )
傍( ) 蜓( ) 織( ) 蝶( )
旁( ) 挺( ) 知( ) 諜( )
四、解釋下列詞語。
晝( ) 耘( ) 績麻( ) 各當家( )
童孫( ) 供( )肥( ) 稀( )籬落( )
五、讀詩句,寫出詩句的意思。
1、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玉門市赤金學區 六年級語文 編制: 審核: 班級: 姓名: 教師評價:
《古詩二首》探究案
【使用說明】:本篇導學案適用于課堂學習環節,結合課文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照探究學習順序,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要求AB層學生完成全部探究和拓展的內容,C層學生完成探究內容,有時間的同學可以完成拓展內容。
【學法指導】:自讀古詩,仔細品味,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課內導學】:
探究點一:(小組合作完成)
一、 “興”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
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
試著解釋全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蓬頭:__________稚子_________這個頭發很亂的小孩在____________________字典中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學垂綸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點二:
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了什么情景呢?_________________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___________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孩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遙”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____________________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__________________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讀后半句,思考“應”是什么意思?________“不應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玉門市赤金學區 六年級語文 編制: 審核: 班級: 姓名: 教師評價:
《古詩二首》訓練一案
一、默寫《四時田園雜興》并回答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_詩人___________。他的詩作大部分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時田園雜興》描寫農村 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季節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文片段閱讀。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古詩。
第一句總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第二句進一步表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1、詩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 ”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黃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菜花的稀落、雪白的麥花”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句中寫“蜻蜓蛺蝶飛”顯得農戶家靜悄悄的,該如何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詩二首導學案(四時田園雜興)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10.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