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螳螂捕蟬(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8-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理清思路,把握寓言主旨。

2、準確把握“其”的指代作用。

3、品味方位名詞、動作神態描寫的精妙。

二、學生分析

六年級是學習文言文的啟蒙階段。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學習,尤其是從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之后,堅持每天一則文言短文,選自《文言文啟蒙讀本》,目前已學了119則。由于長期的積累,學生的文言文能力明顯提高。就《螳螂捕蟬》這樣淺易的文言短文,文字上已沒有多少障礙。因此,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文言虛詞“其”的準確把握和語言的品味上。

三、教材分析

(一)理清思路:

全文一共三個句子,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分別為:記敘、描寫、議論。

圈劃關鍵名詞,理清記敘、描寫的思路:園--樹--蟬--螳螂--黃雀--彈丸

(二)領悟主旨

理解字面義和引申義:螳螂想捉蟬,沒想到黃雀在自己的后面。引申為只顧眼前利益,而忘記了身后的禍患。

翻譯表達觀點的句子:這三個小東西都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竟都沒有回頭看它們身后的災禍。

告訴我們:居安思危、近憂遠慮、瞻前顧后、全面權衡;不能鼠目寸光、只顧眼前……

(三)品評語言

1、體會動詞的錘煉

請在橫線上填空:飲露,欲取蟬,欲啄螳螂,

其共同點:都表示動作。

其不同點:已經發生的動作與將要發生的動作;

爪子的動作與嘴的動作;

飲的是液體;啄的是固體。

2、品味狀語的修飾作用

請在橫線上填空:高居悲鳴,委身曲附,延頸

這些詞語在文中具體描繪了--

蟬:位置、聲音、

螳螂:體態、動作

黃雀:頸的動作

這樣的描寫的作用是:抓住了不同動物的特征,栩栩如生。突出了它們只顧眼前的利益,對即將到來的災禍全然不知。

3、體會方位名詞的準確運用及其表達作用

請在括號中填空:上、后、傍(旁)、下

類似的詞語還有哪些:左、右、前

這些詞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代具體的位置,說明危險可能來自四面八方。

4、明確文中六個“其”的指代作用

(1)其:樹

(2)其:蟬

(3)其:螳螂

(4)其:黃雀

(5)其:蟬、螳螂、黃雀

(6)其:蟬、螳螂、黃雀

嘗試替換之后朗讀,效果有何不同?(用代詞很簡潔;否則羅嗦!)

(四)讀寫遷移

1、生活中有類似的故事嗎?請說一個小故事。并作出恰當的評價。

2、回家作業

生活隨筆:生活中的“螳螂捕蟬”現象掃描

四、教學過程

教學時間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大約2分鐘

背課文

提出背誦的要求:反思背誦的訣竅

兩兩背誦

交流背誦體會

熟悉語言材料是深入體驗感悟的基礎

大約3分鐘

理思路

點撥與板書

學生發言預測:

表達方式;

關鍵名詞。

理清思路,有助于背誦,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主旨。

大約5分鐘

悟主旨

提問:哪一句話與主旨有關?表達方式?

口頭或書面翻譯

理解故事的寓意;本文是用議論句來表達的。

大約15分鐘

品語言

1、 動詞:飲、取、啄

2、 狀語:高居悲鳴,委身曲附,延頸

3、 方位詞

4、 “其”

口頭回答與書面隨測結合;回答問題與朗讀背誦結合;小組交流與全班交流結合。

沉浸文本,結構化地呈現語言知識,具體地體驗語言的精妙,加深對主旨的感悟。

大約12分鐘

拓視野

提問:生活中的類似現象

暢所欲言

溝通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

寫隨筆

生活隨筆:生活中的“螳螂捕蟬”現象掃描

讀與寫結合,培養學生寫作遷移能力

[螳螂捕蟬(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蘇教版《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2.蘇教版船長課文原文及教案

3.初中文言特殊句式教案蘇教版

4.蘇教版6的乘法口訣教案

5.蘇教版師恩難忘教案

6.螳螂捕蟬原文翻譯

7.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認識比例尺》課件

8.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精選

9.六年級下冊科學課教案

10.六年級下冊《一夜的工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