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馬逸揮基金小學 張穎
今年,我的小孩已經讀二年級了。由于諸多原因,主動請纓來上二年級的語文。這是我第一次拿到人教新版的課本。心里總是擔心,不是擔心課本上的知識不懂(因為不懂我可以學),而是擔心學生學不會,因為是新教材。這新教材與老教材有了很大的區別,不僅是教學的內容上、形式上、教學方法上對教師的要求都有了重大的變革。在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總“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呀!
于是我結合學生年齡結構偏小等諸多的實際,反復地讀教材,學教材,思考教材!白x”“寫”“說”這三個字在我的腦海中閃現出模糊的概念。再讀、再學、再思考,這一概念就變得清晰多了。也就是有了基本的教學思路了。
讀,是學生學知識,學做人的基礎。
漢語拼音是讀書和學習的工具。雖然在一年級學過了,但是又有多少學生能夠運用呢?又有多少學生還記住呢?學習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作為本期教學的先決條件。帶學生學,讓學生學也就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會讀了課文中會讀的字,要寫的字。掃除了課文中的文字障礙,學生自然就會讀了課文。有感情地讀課文是理解課文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范讀課文的時候聲情并茂,學生模仿教師,教師要求學生,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這一讀書習慣。讀,就要熟讀成誦,順口拈出。
寫,是讀的有機統一,寫是讀的鞏固,讀是寫的基礎。會讀會寫才是教學的真正結果,是學生學習的目的。如:”小草綠了”,學生會讀了,再進行寫的教學,既加深了讀的意象,又鞏固了讀的成果。最后結合實際生活教學語感“春天來了”。讓學生想象春天的特征:氣候溫暖、柳樹發芽,燕子歸來……。走出了課堂,走進了學生活實際,豐富了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是為教學中“說”環節打下了基礎。
“小孩是語言大師”一位教育學家曾經這樣說過。小孩的年齡是語言可塑性極強時段,“說”的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了。這一依據讓我堅定不移地把“說”作為整個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最基本的就是教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口述其大概內容。采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如:“我是一個學生。”“我怎么不是一個學生?……“媽媽打了我一頓!薄拔冶粙寢尨蛄艘活D! “媽媽把我打了一頓!弊哌M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物可寫;結合實際,組織開展“講故事”、“當導游”等活動來激發學生“說”的興趣,最終到學生想說的目的。
鼓勵學生,把自己說的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讓同學們分享!白x”、“寫”、“說”又融為一體,達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教學目的,達到語文教學的真正目標之一。迎合“基礎教育改革”的時代潮流,脫離了“應試教育”的軌道。
真正做到“穿新鞋走新路”。
[讀、寫、說在教學中的運用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師中心專稿)/a]相關文章:
2.a拼音教學課件
4.
6.漢語拼音a的教案
9.牛津英語2a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