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馬逸揮基金小學 張 穎
今天,我在教學小學語文第冊積累運用三中《外波家的石橋》時,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學生能進入積極的思考中。其主要原因是改變了一下教學方式,列舉了學生身邊的事例來加以說明。
首先,出示短文標題《外婆家的石橋》,幫助學生分析題目,進行審題、構思作文,卷軸式的引出課文中心。
找出題目的關鍵詞“石橋”修飾限制詞“外婆家的”。用“這個題目假若是你寫,你應該怎樣寫?”一句話來引發學生、激發學生思考并說出你的想法。同學們討論如下:
學生甲:“我要寫,我就寫外婆家石橋的美,如石橋的外形、建筑、結構……”
學生乙:“我要寫,我就寫外婆家石橋對我的感受,如在石橋上看到什么,在石橋上發生的事來寫,這樣外婆家的石橋才會留給我深刻的印象,才會引起我的回憶。”
學生丙:“我要寫,我就寫在外婆家石橋上看到的景物,只有美好的景物才會引起我對外婆家石橋的回憶。”
學生丁:“要我寫,我想寫對外婆的思念,但不知道如何表達。”
學生的發言是多么的積極啊!他們的想象是多么的豐富啊!此時,我順著他們的思路小結:我們要表達的感情是對外婆的深切懷念,我們應該寫與石橋、外婆有關的美景和發生的事(外婆帶“我”到石橋上看到什么?一件與外婆、石橋和“我”之間有聯系的事)。這樣外婆家的石橋才會引起“我”對“石橋”的懷念,對“外婆”的懷念。
同學們有了以上諸多的意見,我們現在來看看小作者是怎樣寫這篇短文的。有哪位同學愿意為我們讀一讀呢?(舉手愿意讀的學生很多),“這位同學就為大家讀讀,其余的同學聽聽小作者的想法和同學們的想法是否相同?”此時,學生們的情緒高漲,有的學生手舞足蹈,有的學生不自主地站起來,還有的甚至離開自己的座位。整個教室都“亂”起來了,我陷入沉思。不知不覺地教室鴉雀無聲,我從沉思中回來,“同學們讀得真好啊!”
直奔短文的感情。同學們有誰能說出短文中寫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引起小作者對外婆家的石橋的懷念?小作者除了懷念石橋,還懷念什么呢?暢通無阻,大部分學生都知道:“還懷念他的外婆。”多么響亮,多么整齊的回答啊!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短文,同學們都知道短文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同學們想想,作者的寫法有獨到之處,你們能說出來嗎?學生們思維又一次投入短文中去了。有的學生抓腮搔耳;有的學生愁眉苦臉;還有的直盯著我,好像在向我求援。我靈機一動,讓學生們去看看短文后的習題要求。學生們找到了“煩惱”一詞,此時,就引導學生找“煩惱”一詞的近義詞,最終,學生們說出了“悲”。接著我又讓學生找“悲”的反義詞。“小作者采用一喜一悲來表現的”,聲音從學生中傳出,又一次擊破平靜的湖面。
指導學生應用于寫作。你有你思念的、懷念的人嗎?若有請同學們用作文的方式表達出來,把你的“思念”和“懷念”寫出來讓同學分享。題目自定,要求是:仿照該短文的結構來寫,借簽短文的表達方法,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圍繞一個中心來寫,用事實來證明,學會用事實來說話;
大部分學生能夠寫,究其原因是:學生們有物可寫,有章可循,有情可抒,有感可發。
總之,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能訓練學生思維,有利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既能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又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這無疑就要老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了。
本文榮獲2007年度黔西南州小語協會論文大賽一等獎
[《外婆家的石橋》教學隨筆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師中心專稿)/a]相關文章:
1.a拼音教學課件
4.大班教師教學隨筆
8.課任教師教學隨筆
10.我與課內比教學教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