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

  通過編寫工作方案,可以對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提前的預想。在計劃開展某項工作時,提前準備多種方案,可以更好的幫助領導做決策,工作方案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 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評價內容以學生的日常表現和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全面、客觀、科學、規范地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全面培養人的目標。

  二、評價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堅持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關注學生發展過程,關注發展過程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二)過程性原則。堅持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歷程的原則。把日常評價、成長記錄與學科測試結合起來,把課堂表現、情景測驗、行為觀察、實踐操作等結合起來,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激勵性原則。堅持評價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原則。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引導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評價成為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堅持評價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原則。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努力獲取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素質的全面信息,既反映學生學業成績,又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

  (五)互動性原則。堅持評價的互動性原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交流互動,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三、評價內容和標準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品行習慣評價、體質健康評價、個性特長評價等三方面內容。

  1.品行習慣評價:依據教育部2004年三月二十五日發布、自2004年9月1日起執行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實施評價。

  2.體質健康評價:依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正式頒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教體藝[2014]8號)實施評價。

  3.個性特長評價:依據學生個性特長形成與發展的狀況及學生在體育、競技比賽和各類素養競賽獲獎情況實施評價。

  四、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

  1.品行習慣評價

  評價內容:《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所列條目。

  評價方法:對照《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逐條評價。具體方法有:自我評價、同學評價、科任老師評價、家長評價、班主任評價。

  2.體質健康評價

  評價內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的項目。一二年級和三四年級組測試項目分為三大類,身高和體重為必測項目,其他二類測試項目選測一項。五六年級組測試項目為五類,身高和體重、肺活量為必測項目,其他三類測試項目各選測一項。

  組別 評價指標 測試類別 分值 得分 等級

  一二年級

  身高、標準體重 必測 20

  坐位體前屈、投沙包 選測一 40

  50米跑(25×2往返跑)、跳繩、立定跳遠、踢毽子 選測一 40

  三四年級

  身高、標準體重 必測 20

  坐位體前屈、擲實心球、仰臥起坐 選測一 40

  50米跑(25×2往返跑)、跳繩、立定跳遠 選測一 40

  五六年級

  身高、標準體重 必測 10

  肺活量體重指標 必測 20

  400米跑(50×8往返跑)、臺階試驗 選測一 30

  坐位體前屈、擲實心球、仰臥起坐、握力體重指數 選測一 20

  50米跑(25×2往返跑)、立定跳遠、跳繩、籃球運動、足球顛球、排球墊球 選測一 20

  評價方法:學校公布測試方案,學生自選選測項目;體育老師負責具體測試評價,給每個學生評定等級。說明:登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生體質健康網”下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分表。用學生的測試成績和評分表對照確定等級。

  評價等級:

  1.身高和標準體重分為營養不良、較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肥胖5個描述性的級別。評價結果填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體質健康”部分。

  2.各測試項目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個級別。評價結果填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學業水平”部分體育達標欄目。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江教【20xx】47號《關于20xx學年青訓市中小學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要求,為了進一步做好對學生的指導、訓練,及時完成相關項目的測試。同時充分利用測試數據,進一步監測、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狀況,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二、體質測試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分管校長

  成員:體育組全體老師全體班主任

  三、實施措施

  (一)建立保障體系,確保體質練習和測試有序開展

  1、時間保障。體質測試練習在大課間活動時間分班、分年級進行練習。任何老師不得擠占大課間活動時間,若遇陰雨天改在室內進行,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原地高抬腿等。測試時間為11月至12月初的體育課。

  2、制度保障。為使體質測試活動有章可循,杜絕活動開展隨意性,要制訂體質測試活動班主任、體育教師、導護老師的職責,建立領導督查制、班主任現場督促制、藝術教師指導制、體質測試練習活動評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師生全員參與體質測試和練習,活動中教師既是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自己也是活動者,這既體現國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體質測試器材原則上由學校提供。

  4、安全保障。各校要分班劃定活動區域,各班學生必須在大課間指定活動范圍內活動,防止出現活動區域不明或亂串、亂跑的混亂現象。班主任跟班進行現場活動指導。

  5、組織保障。學校成立體質測試領導小組,使活動真正落到實處,促進該項活動高質量進行。

  四、體質測試活動內容

  1、一、二年級為身高標準體重、投沙包、跳繩三項;

  2、三、四年級為身高標準體重、實心球、50米跑三項;

  3、五、六年級為身高標準體重、肺活量體重指數、400米跑、擲實心球、跳繩五項。

  備注:陰雨天氣改在室內進行(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原地高抬腿等)

  五、具體安排:

  (一)訓練安排

  1、利用體育課進行訓練

  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對學生所要測試的每一個項目進行動作指導,教給學生標準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動作準確率。在體育課中對技術動作掌握不好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同時做好所有學生的訓練工作。

  2、利用體育大課間進行訓練

  利用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有針對性地訓練。各班級要嚴格按照體育大課間活動輪流表進行練習;

  3、布置體育回家作業進行訓練

  (1)一、二年級單周跳繩:每次跳100個,一天跳2—3次;雙周投輕物

  (2)三、四年級單周跳繩:每次跳150個,一天跳2—3次;雙周俯臥撐:每次15個,一天2—3次

  (3)五、六年級跳繩:每次跳200個,一天跳3—4次;雙周俯臥撐:每次20個,一天2—3次

  (二)測試安排

  第一階段:10月——11月。體育老師利用體育課時間進行指導、訓練,在每月底前開展一次模擬測試;

  (1)測試前,請后勤組準備好測試器材,體育老師負責技術指導;

  (2)請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體質健康標準,加強訓練;

  (3)請體育組負責制定秩序冊,教導處提供測試名冊;

  (4)學校統一安排裁判,統一時間(一天),集中培訓

  (5)免予執行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者,必須填寫申請表;臨時缺勤的學校統一補測。

  第二階段:11月——12月。由體育老師根據學生成績進行補測,月底所有數據匯總。

  (三)注意事項:

  1、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反映學生身體素質,而不僅僅是體育技能,希望全體教師從關心學生的一切出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體素質。

  2、 《體質健康標準》有三項新的調整,如下:

  (1)認真上好體育課,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每天鍛煉時間達到一小時者,獎勵5分,記入總成績;

  (2)評價指標中400米跑得分達到不及格者,其《標準》總成績記為不及格:

  (3)體育課無故缺勤,一學年累計超過應出勤次數的1/10者,其《標準》記為不及格。

  六、體質測試練習活動內容安排

  單周:一、二年級為投沙包;

  三、四年級為實心球;

  五、六年級為400米跑;

  雙周:一、二年級為跳繩;

  三、四年級為50米跑;

  五、六年級為擲實心球;

  七、室外練習活動場地與大課間的活動場地相同

  (一年級在走廊上或各棟樓的間隔處活動)

  八、室內活動設計要求安排

  (參照大課間的室內游戲項目)

  九、體質測試活動項目組織、測試方法

  1、50米跑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后開始起跑。發今員在發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今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挺胸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記錄以秒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2、投沙包

  受試者在投擲線后投擲3次測試,不得超線、踩線,違者不記成績。3次取最好成績,用上步過肩屈肘的方式投擲。每次投擲成績有效用粉筆做一記號,丈量時,皮尺應與投擲線垂直。記錄單位為米,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3、400米跑

  受測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口令后開始起跑。計時員看到旗動開表計時,當受測者軀干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時停表。

  注意事項:和成績記錄方法同50米跑。

  4、擲實心球

  受試者在投擲線后投擲3次測試,不得超線、踩線,違者不記成績。3次取最好成績,用上步過肩屈肘的方式投擲。每次投擲成績有效用標致物做一標記,丈量時,皮尺應與投擲線垂直。記錄單位為米,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5、一分鐘跳繩

  受試者(可多人同時進行)在一分鐘內進行測試,受試者聽到“開始”的口令后開始起跳。當聽到“停”的口令后停止。個數越多越好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貫徹《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素質第一”的思想,使學生和廣大的學生以及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全面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教導處、體育組、各班班主任

  三、測試項目

  四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800米、1000米、1分鐘仰臥起坐

  五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800米、1000米、1分鐘仰臥起坐

  六年級: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800米、1000米、1分鐘仰臥起坐

  四、具體分工

  測試操作人:

  材料保管負責人:

  軟件管理負責人:

  五、主要工作

  1、首先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的內容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重視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以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其次,向班主任和學生推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介紹體質測試的內容、方法。介紹關于此方面素質的輔助練習內容。致家長一封信,告訴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督促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鍛煉,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并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

  3、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自覺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積極推進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和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在抓好體育課堂教學的同時,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的活動,大力推選大課間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

  4、最后,通過學生的自我鍛煉,教師的有效指導,學校的高度重視,安排學生集中進行分組測試,并進行成績的統計和上報。

  六、實施步驟

  1、九月初向學生介紹體質測試的內容、標準以及測試的方法。布置增強體質的輔助練習手段,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我鍛煉。

  2、從九月上旬開始,利用體育課上的素質練習時間,加強此方面內容的練習,為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奠定基礎。

  3、九月二十一日對學生進行測試。

  4、十月十八至二十日對學生的體質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上報測試數據。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4

  一、組織與管理

  1、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學校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要求,制定實施計劃和方案且開展工作,并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納入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學校有專人負責,實行崗位責任制,校長為《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的第一責任人。

  3、學校《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統一安排、班主任等協同配合,共同組織實施。學校負責實施的計劃和監督工作,班主任負責測試的組織成績記錄、等級評定,負責本班的組織工作。

  4、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將此工作列入學校班主任評估工作內容之中。

  二、測試分組與測試項目

  根據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育健康狀況,將測試對象劃分為以下組別:

  小學一、二年級為一組;

  小學三、四年級為一組;

  小學五年級為一組。

  測試數據項目為:

  小學一、二年級測試項目: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跳繩。

  小學三、四年級測試項目:身高、體重、視力、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仰臥起坐。

  小學五年級測試項目: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50米跑、400米(50米×8往返跑)、1分鐘仰臥起坐。

  三、測試、等級評定與登記

  1、各班級要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有關要求,準確及時地采集、匯總、上報《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有關數據。(全部上報國家素質網)

  2、班主任負責對本學校的測試數據、評定等級進行統計分析,認真填寫有關報表。

  3、因病或殘疾不能參加全部或部分項目測試,無法進行評分和等級評定的學生,可向學校提交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申請,經縣級以上證明,班主任、體育教師簽字,學校審批后方可免予執行。但能參加測試的項目仍需測試記錄,可不作為評價等級依據。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生評價等級為及格。

  4、因病臨時不能參加測試的學生經校醫證明,體育教師核準,可不參加本次測試,但須進行補測。

  5、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不合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及格者,則學年評定等級為不及格。

  6、測試成績、評定結果應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以便指導學生科學合理的鍛煉和得到家長的支持、幫助。

  7、學校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專項檔案。學生測試項目的成績,由各學校匯總上報學區,并按照《標準》的要求計算得分、評定等級。

  8、每學年測試的原始數據和統計資料要妥善保存。學校有專人保存或統計,并定期歸入學生的體育健康檔案。

  四、具體要求與措施

  1、做好學生、教師、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懂得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讓教師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讓家長支持學校的體育達標活動。

  2、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組織和管理,積極組織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形式,將體育課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以及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有機結合,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

  3、有計劃性地開展體育測驗活動,督促、指導和加強學生平時鍛煉和了解自身體質健康狀況,但要避免將體育課變成測驗課。

  4、學校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安排好五課兩操兩活動,確保學生的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并作好安排、記錄,保證鍛煉的質量。

  5、保證學校體育衛生經費投入。進一步健全對學校體育衛生投入的長效機制,將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投資計劃,保證體育支出,并隨公用經費標準提高而逐步增加。

  6、保證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器材設備和場地。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校園運動設施建設,配齊監測器材。加強體育設施的維護管理,加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規范監測方法,公示監測結果,確保監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并將監測結果在規定的時間上報。

  五、獎勵與處罰

  1、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工作要定期進行總結評比,給予獎懲,以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

  2、獎評全面考慮,不僅要獎勵達標優秀的學生,而且注重評比經常鍛煉表現好,各項指標增長幅度大的學生。同時也對參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的有關人員工進行獎評。

  3、學生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標準以上者方可評為三好學生。

  4、健全獎懲制度。

  (一)獎勵 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班級和個人獎勵

  1、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組織開展得力,各項體育鍛煉活動 開展良好,內容豐富成績顯著;

  2、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完善,上報數據準確及時;

  3、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二)處罰 屬于下列情況者,班級不得評為先進單位,班主任不得評為先進個人。

  1、學校達標合格率低于95%;

  2、學校學生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致殘或死亡)1起以上。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5

  根據《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xx年全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的通知》(蘇教體藝【20xx】12號)要求和《20xx年xx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實施方案》(寧教體【20xx】40號)的通知精神,xx小學20xx年仍將進行省、市二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為做好測試的組織和配合工作,特制定“xx市xx小學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精神,學校各部門要全面、全力做好各項測試準備工作和測試配合工作,學校要把這項工作真正當作一項政治工作來完成,并在此次工作的基礎上,形成制度化工作,為上級部門長期提供真實有效的相應年齡段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為國家制定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決策作出貢獻。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工作組:全體體育教師,學生樣本班級的所有班主任

  三、檢測對象

  本校四、五、六年級三個段的學生,且發育健全、身體健康、無明顯生理缺陷,具有本市戶籍的漢族學生(父母均為漢族)。

  四、樣本量

  每個年齡段的有效樣本量為男女各60人,樣本總量共360人。

  五、檢測內容

  包括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健康檢查三個部分,共18個小項。

  六、檢測時間與地點

  1、20xx年10月,完成學生健康體檢工作;

  2、20xx年11月15日前,完成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內容的檢測工作。測試地點由區教育局相關部門統一安排。

  七、工作步驟

  1、9月13日,傳達、學習上級體質健康工作方案,并制定本校工作實施方案,布置學校方案實施工作。(xx副校長負責)

  2、10月15日,完成學校樣本學生的初步確認。(校醫xx負責,體育教師與班主任協助)

  3、10月20日,樣本信息核查,上報教育局。(xx負責)

  4、11月1日,相關班主任培訓,公布學生分組名單及負責人。(xx負責)

  5、測試前三天,完成身體素質測試場地和器材準備工作(xx負責);完成身體形態、健康體檢教室的安排與布置(xx負責)。

  6、測試前一天,召開參加測試學生和學校工作人員動員大會。校長或領導小組組長作動員,xx負責講解測試安全及具體要求。

  7、測試當天:xx副校長負責全面工作;xx主任負責后勤保障工作;xx負責配合省體檢隊工作;各班主任負責本班樣本小組的帶隊和組織工作;xx及部分體育教師負責配合身體素質測試工作;xx負責各項測試與檢查的協調工作

  8、如有變化,另行告知。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10-25

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08-25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10-19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方案范文04-14

體質健康測試總結06-12

體質健康測試總結06-06

06-08

體質健康測試總結05-18

體質健康測試總結06-05

體質健康測試總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