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日中班教案
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消費者權益日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消費者權益日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3.15并知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整理食品找出偽劣產品并歸類。
3、了解偽劣產品對我們的危害,激發幼兒打假的熱情。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情景布置(超市)、PPT教學圖片或視頻
活動過程
1、逛超市,引出課題。
“小熊超市開業了,邀請小朋友去購物。”
師生共同逛超市,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食品。
通過逛超市引出課題,同時引起幼兒對本節課的興趣。
幼兒檢查所買食品的質量與保質期。
幼兒在已會看保質期的前提下檢查自己買的食品,并幫助幼兒鞏固了已學過的知識。
2、觀看PPT或動畫,了解偽劣產品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后果。
幼兒看PPT并說說看到了什么。
通過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知道偽劣產品對我們的危害。
再次觀看PPT圖片,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
“老鼠的頭為什么會那么大呢?(因為喝了偽劣的奶粉)
“刺猬身上的刺為什么都沒有了?(因為用了偽劣的洗發水)
“豬的鼻子為什么像大象的鼻子一樣長呢?(因為用了質量不合格的化妝品)
請幼兒說一說看到偽劣產品后的感想。
“你看到這些偽劣產品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后果有什么想法呢?”
幼兒在觀看圖片后,對這些偽劣產品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后果說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非常同情那些受害的消費者。
教師小結:偽劣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危害,危害到了我們的面貌、身體健康,嚴重的還威脅到了我們生命。所以我們在購物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檢查商品的質量和保質期后才能購買。
3、討論買到偽劣產品因如何處理?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買到偽劣產品或過期產品的感受和處理方法。
“我們剛剛去逛超市有的小朋友買到了偽劣產品,心情怎么樣呢?”
“我們買到偽劣產品應該怎么辦呢?”
“我們要怎么處理這些東西呢?”
“如果工作人員不幫我們調換新的產品怎么辦?”
根據已有的經驗來討論買到偽劣產品的處理方法,有些幼兒說扔了、送人,賣掉,拿著小票找工作人員調換等等。
教師講解3.15消費者權益日的有關知識。
“如果我們買到偽劣的產品我們可以去找工作人員調換,如果工作人員不理睬我們或不幫我們調換,我們可以打電話去消費者協會去投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通過討論,教師告訴幼兒另一種維護自己利益的方法——到消費者協會投訴,增加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并知道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觀看視頻,了解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偽劣產品的。
“那你們知道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是怎么處理這些偽劣產品的嗎?”
“你剛剛看到了什么?”(工作人員用火把偽劣產品銷毀)
在此環節中,幼兒猜測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偽劣產品,最后通過視頻告訴幼兒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的。
4、幫助小熊檢查超市的食品。
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我們要把過期的食品找出來放到邊上的'回收箱里,再把食品按種類來上架擺好。”(可以按糖果類、薯片類、餅干類、飲料類等來分類。)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幼共同檢查食品的安全。
幼兒操作,復習保質期的看法并根據食品的種類進行分類。同時也加強了幼兒在購物時要仔細檢查商品的質量和保質期以防買到偽劣產品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處理偽劣產品
“我們已經把超市的偽劣產品找出來了,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偽劣產品去處理掉吧!”
在延伸活動中,讓幼兒不要隨便處理這些偽劣產品,以防壞人把這些偽劣產品拿出來再騙人。所以在處理上一定要完全銷毀,不要讓壞人再害其他的消費者。
消費者權益日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發票,了解發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樹立維護自我權益的意識。
3、懂得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體驗消費者的權益。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和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發票。
2、幼兒用書《消費者的保護者》。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舉行“發票博覽會”。
幼兒將自己收集的發票張貼在展板上,互相觀看、介紹。
師:你知道發票是什么嗎?(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項憑證)發票上有什么?(購買單位、銷售單位、商品名稱、商品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款、開票單位、收款人、開票日期、公章、發票號碼等內容)
師:你知道發票上的這些公章、號碼、金額都表示什么意思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發票的用途。
師:你和爸爸媽媽在消費的過程中,有沒有要過發票?
師:如果你們要了發票,是做什么用的?(報銷、抽獎、退換貨、防止偷稅漏稅、尋找失物等)
師:如果你們沒有要發票,有沒有碰到什么問題?碰到問題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引導幼兒討論:我們在消費的過程中需不需要索取發票?(發票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必需的,我們要養成消費者后索取發票的好習慣)
三、我是發票設計師。
觀察幼兒用書中不同類型的發票(手寫發票、撕票、電腦打印發票等),請幼兒說說這些發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討論: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寫發票逐漸被撕票和電腦打印發票所取代,今后發票還會發展成什么樣呢?(從制作發票的材料,發票票面內容等加以討論)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美工區自己設計發票。
消費者權益日中班教案3
一、活動思想:
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權益日,讓孩子們了解到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知識,重點是消費者的九大權利: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權、求償權、結社權、教育權、尊嚴權和監督權。組織班級開展通過實對食品(合格食品和劣質食品)的講解,讓孩子們了解怎樣選購小食品和玩具,懂得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基本知識如果不小心買到了劣質食品,可以通過撥打12315電話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給予了幼兒初步的消費意識,引導幼兒注意從小事做起,啟發他們科學的消費意識,培養健康的消費習慣,并增強了大家的維權意識。這次活動受到師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基本知識。
2、培養幼兒健康的消費習慣,了解如何選購安全的食品及玩具。
3、引導幼兒從小事做起,啟發幼兒科學的消費意識。
4、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活動準備:
1、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知識。
2、課件:認識標志、食品(合格食品和劣質食品)的對比認識超市貨架以及價位標志等。
3、每個孩子帶一包有包裝的食品或者有包裝的玩具,通過實物觀察,了解買物品時應注意到的問題。
四、活動過程:
1、讓孩子們了解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權益日,認識相關的`標志。
2、通過對食品的相關對比,能總結出合格食品應該具有相關的內。
3、認識超市貨架及標簽,選購食品,從中找出食品的質量安全標志,了解包裝帶上應該具有的內容,及學會看保質期以及生產日期等等。
4、讓幼兒了解如果不小心買到了劣質食品,可以通過撥打12315電話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注:讓孩子們了解3月15日世界消費者權益日,認識相關的標志。認識超市貨架及標簽,選購食品,從中找出食品的安全標志,以及學會看保質期以及生產日期等等。
【消費者權益日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
3.15消費者權益日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