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1-11-18 14:26:45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我要投稿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什么是報告

  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

  二、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1

  一、項目概要

  該項目由xx市xx區財政局申報,xx區xx鎮xx村組織實施,農業生態旅游園區座落在xxx鎮xx村,新擴建2460畝,建設時間從XX年9月開始,于XX年9月結束,時限3年。

  主要建設內容:

  1、鮮果采摘區擴建1500畝;

  2、鮮花溫室基地建設花卉日光溫室70棟,到XX年末達到180棟,占地500畝;

  3、開發歷史遺跡區-日本碑和俄國墳,占地200畝;

  4、鮮花觀賞基地建設花卉日光溫室40棟,新奇花卉品種達到20余種;

  5、建設占地160畝的水上娛樂垂釣區,開發水面50畝;

  6、建設占地110畝的森林浴場一處;

  7、農事實踐基地建設日光溫室50棟;

  8、建設200畝葡萄園,建日光溫室50棟;規劃100畝,作為新品種水果實驗基地;

  9、別墅渡假區建設別墅30棟;

  10、園區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主要是園區建柏油路、水泥路、田間作業道、整治田間排水溝、引水上山及治河、水電配套、綠化美化等工作;

  11、水產、花卉、果樹、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

  12、無公害農產品檢測室的建設。

  該項目總投入資金7,473萬元,其中農民投入2,535萬元,招商引資2,774.3萬元,村集體投入563.7萬元,市區財政自籌480萬元,申請國家財政投入960萬元。

  二、背景分析

  該園區位于xx市東北部,距市中心12公里,鄰近機場、港口、火車站及丹大、沈丹高速公路起點,三維交通十分便利。園區距鴨綠江斷橋12公里,距虎山長城10公里,距河口度假區50公里,能增加丹東沿江旅游的景點,園區內青山綠水,山水相映,既有日俄戰爭遺址——日本碑和俄國墳,又有遠銷俄羅斯、黑龍江等國家和地區的無公害水果——燕紅桃和寒富蘋果;可以說,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人文景觀,發展迅猛的無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產品,為發展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奠定了堅定基礎。

  xx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虎山長城、鴨綠江,已成為丹東的代名詞;燕紅桃、寒富蘋果已走出國門;xx杜鵑花譽滿全球;以鴨綠江公魚為代表的水產品暢銷全國。

  園區擴建后,在向世人展示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的同時,重點展示園藝型農業、示范性農業、觀光型農業。成立xx市生態農業旅游協會,負責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開發,把園區與鴨綠江斷橋、虎山長城、河口渡假區連接起來,擴大園區知名度和影響力,使丹東旅游業內容更加豐富。

  三、需求分析

  1、市場需求

  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都市農業的大力發展,園藝型農業、示范型農業、觀光型農業將是今后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向,果農、菜農、花農的科技水平逐漸提高,無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環節中的難題逐步得到解決,現在丹東水果產量在30萬噸左右,水產品產量22.7萬噸,無公害蔬菜產量3萬噸左右,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有必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每年×市杜鵑花生產總量在1億株左右,商品量在1,000萬株以上,占全國杜鵑花商品量的25%,每年到×游客達280萬人次,旅游產業漸成規模,有必要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園區建成后,將帶動發展果樹面積8000畝,水果商品量達到8000噸以上;水產品養殖水面1000畝,商品量可達500噸;無公害蔬菜10000畝,商品量30000噸;花卉面積7000畝,商品量3500萬株左右。

  2、社會需求

  隨著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鄉發展格局正逐步向“以城帶鄉,城中有鄉,鄉中有城,城郊一體化”的方向邁進,這就要求城郊農業要為市民提供旅游休閑娛樂場所;要為市民提供無污染、無公害的新鮮水果、蔬菜、花卉和特種鮮活或觀賞用農產品;要為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場地;要為城區建設提供合理的綠色空間,改善都市生態條件,美化都市環境;要為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載體。

  3、生態改善

  該園區擴建完成后,植被狀況良好,具有水資源涵養保護、調節氣候、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達到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的生態效果。

  4、經濟發展

  園區擴建完成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將大幅度提高,科技示范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旅游產業的內容將更加豐富,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5000人,帶動果農增加收入1400萬元;花農增加收入5600萬元;漁民增加收入300萬元;菜農增加收入XX萬元;將吸引社會閑置資金1000萬元投入到農業、旅游業發展中,帶動其它相關產業增加產值1800萬元。

  四、條件分析

  1、資源條件

  xx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資源豐富,軟環境建設正在向國際化方向邁進,與國際接軌;無公害水果燕紅桃、寒富蘋果等已遠銷俄羅斯等國家,農業的出口創匯能力正逐步提高;鴨綠江水系特有的品質,使其水產品暢銷海內外;花卉品種豐富,適宜的溫度、豐富的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已被廣大干部和群眾所接受,并越來越被重視。果農、花農、菜農、漁民群體大,農業綠色證書持有率逐年加大,技術含量逐年提高。

  2、原材料條件

  日光溫室等基礎建設材料可就地取材加工,無公害農產品檢測儀可國內外采購,項目發展不會受到原材料的限制。

  3、交通運輸

  距邊境口岸鴨綠江斷橋12公里,距xx機場20公里,距大東港35公里,距丹東火車站12公里,距沈丹、丹大高速公路17公里。

  4、經營管理能力及技術情況

  xx鎮xx村委會成立農業生態旅游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日常服務協調工作。水果、蔬菜、水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由無公害農產品協會負責;花卉的生產、加工、銷售由花卉協會負責;旅游市場的開發及對外宣傳工作,由農業生態旅游協會負責。廣泛聘請省內外專家為技術顧問,成立區級無公害農產品科學研究所,負責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開發推廣。

  五、方案設計

  1、目標

  ①、園區擴建2460畝,到XX年全區果樹面積發展到10000畝,花卉面積發展到700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10000畝,水產養殖水面達到1000畝;

  ②、水、電、河、路配套環境優化;

  ③、無公害農產品檢測體系完善,自我檢測能力增強;

  ⑤、該園區年產水果9000噸,花卉300萬株,水產品100噸,無公害蔬菜XX噸,發展成為全國效益最好的農業生態旅游園區,該園區擴建部分,年產值可達8000萬元,年純收入1870萬元,年上繳稅金100萬元。

  2、實施地點和范圍

  地點:建于xx省xx市xx區xx鎮xx村7000畝山巒、耕地內。園區位于×市東北郊區,距市中心12公里,園區內耕地平坦,果樹茂盛,自然環境優美,無城市和工業污染,有郊線班車路經該園區,臨近沈丹、丹大高速公路,直通港口、飛機場、火車站,交通十分便利。

  3、實施內容

  園區內:

  ①、鮮果采摘區擴建標準果園1500畝;

  ②、鮮花溫室基地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70棟;

  ③、開發日俄戰爭遺址——日本碑和俄國墳;

  ④、鮮花觀賞基地建高標準日光溫室40棟;

  ⑤、建設水上娛樂垂釣區和森林浴場各一處;

  ⑥、農事實踐基地、葡萄園各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50棟;

  ⑦、別墅度假區建設別墅30棟;

  ⑧、建設無公害農產品檢測室200平方米,綜合服務樓3000㎡;

  ⑨、引進新品種、新技術50種、40項;

  ⑩、基礎配套設施:修柏油路6.8萬平方米,水泥路11.1萬平方米,硬化田間作業道6萬平方米,田間排水溝護坡4萬延長米,綠化美化2.92萬延長米,治河三條漿砌石護坡1萬延長米,修建農用橋8座,鐵索吊橋一座,打機電井500眼,提水站50個,蓄水池50個,室外給排水管網各1.2萬延長米。

  4、實施計劃

  園區建設從XX年9月—XX年9月。完成擴建果園1500畝;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210棟、別墅30棟;完成引水上山工程及治河工程;完成柏油路、水泥路、田間作業道、田間排水溝的整治任務;完成森林浴場、水上娛樂垂釣區和綜合服務樓的建設任務;完善宣傳網絡;引進和應用新品種50種、新技術40項。

  5、支持環節

  ①、50個新品種、40項新技術的引進應用資金;

  ②、無公害農產品檢測儀器配套資金;

  ③、公用基礎設施配套資金。

  6、組織落實

  園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分管區長負責,財政、農業、城建等部門負責項目的技術指導和檢查監督,并負責制訂園區實施方案,xx鎮xx村委會具體實施。聘請xx農業大學、xx農科院、xx市風景旅游局等十名專家為技術顧問,成立專家科技指導組;園區組織建設,管理協調服務由管委會負責,對外宣傳由農業生態旅游協會負責,生產、經營由花卉協會和無公害農產品協會負責,國家投資的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公開招標,設備、儀器購買實行政府采購。

  六、結論

  根據以上研究成果,項目投產后,年增加收入2870萬元,并通過示范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引導和帶動周邊農民發展花卉、果樹、水產養殖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可有力地推動我市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項目區位于XX市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項目投產后,在發展水果、蔬菜、水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的同時,還可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旅游觀光服務項目,隨著XX市對外開放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項目在旅游觀光服務方面將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項目總投資7,473萬元,根據財務評價結果,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4年,動態投資回收期6年,表明項目具有較好的資金回收能力;投資利潤率25.02%,財務內部收益率21.87%,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項目凈現值npv=4,759萬元,大于0,表明項目具有財務上的可行性。根據國民經濟評價結論,項目投產后,可帶動農民發展花卉7,000畝,果樹8,000畝,無公害蔬菜10,000畝,水產養殖1,000畝,農民增收9,300萬元,財政收入增加500萬元,項目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因此項目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

  項目投產后,不但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因此投資該項目是可行的。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2

  一、項目概述

  項目名稱:xx旅游生態樂園

  項目地址:200畝

  規劃面積:200畝

  計劃投資:2000萬元

  建設理念與經營目標:依托自然風光優美,遠古文化深厚的xx景區,開發建設植物園為主題,集觀賞、娛樂、休閑、度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主題生態園,打造連云港市最具影響力的生態旅游綜合景區。將以自然、生態、休閑、趣味為主題,樹立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理念,綜合了養殖、種植、農業培育示范、觀光農業、休閑度假、務商會議,餐飲娛樂等多功能設施給人們提供周末兩日一夜游,回歸自然、放松心情的旅游度假勝地。該項目以自然山水為依托,以“走龍路,游龍湖,吃龍蝦,住農舍”及“品荷葉晨露沏茶”為特色,并舉辦千畝菜花節和百畝荷花節,集觀光、度假、娛樂、科普教育、新農村建設和生態保護為一體的'生態園區。

  二、項目背景

  xx旅游生態樂園位于xx景區,xx景區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xx鎮,是云臺山風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風光優美,遠古文化深厚,宗教文化淵源流長.2003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AAA”級風景區,同年被市政府授予“文明風景區”。xx,是云臺山脈第一大澗,三十六景遍布其間,云霧繚繞、流泉飛瀑、石壁陡峭、步移景換、沿澗茂林、修竹吐翠,滿山野花、閑草秀發,宛如一幅畫中仙境.將軍崖巖畫被稱為“東方天書”是上古勾芒氏部落的歷史遺存,是七千年前東夷先民的朝圣中心、觀天測象的原始實錄。巖畫上的太陽、星相、禾苗、人像、社神造型古樸、形象詭異,充滿了神秘色彩,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目前需要重視的問題和不足:周邊經濟旅游接待設施薄弱,鄉村建筑落后,旅游業整體效益不高等,這些都是在今后工作中要加以重點思考和解決的。

  三、項目開發條件

  (一)交通便利,區位條件良好

  xx旅游生態樂園位于連云港市xx鎮,與xx景區相鄰,與海州區距6公里,與新浦區距公里,可以進一步強化xx景區旅游開發資源,xx旅游生態樂園將來與xx景區在旅游業方面相互促進,市場開發的潛力巨大。

  (二)資源特色鮮明

  xx旅游生態樂園將以展生態農業,種植優質、高產農作物,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之路,發展專業養殖、種植戶,帶動農民走上致富路為宗旨,拓展出一條“采用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營造出一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野生活,創造“健康生態,綠色環保”的現代生活模式,將農業生產經營與觀光、度假、娛樂、參與旅游活動有機結合,構造現代化的生態農業。

  四、客源分析與市場競爭力分析

  基礎客源:前期主要連云港市區周末游客人。

  潛在客源:附近幾省來連云港觀光旅游游客、其他內地游客。

  連云港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是江蘇省三大旅游資源富足區之一,有花果山景區、連島度假區、漁灣、xx景區等200多個旅游景點,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連云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游記》、《鏡花緣》等)、名“氣”(連云港空氣質量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于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游景觀,造就了山、海、島、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渾然一體的宜人風光。隨著連云港之夏、連云港之春等活動的舉辦,連云港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這里正逐漸發展成一座山海相擁的知名旅游城市。

  將來的xx旅游生態樂園將以連云港的旅游資源為平臺,通過市場運作與廣告策劃打造知名度,逐步樹立自己品牌,從而吸引來連游客,更好的促進xx旅游生態樂園的發展。

  市場分析:在連云港地區,旅游生態樂園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產品在市場上仍是一片空白。連云港現有城市人口60萬余人,由于連云港城市建設的發展,已顯園林城市的雛形。連云港物產豐富,物價低,人民安居樂業,成功人士日益增多,市民旅游休閑的支出在消費中逐漸提升。加之連云港交通區位優勢,外地游客云集。同時,本項目將逐步提升xx旅游生態樂園的旅游價值,將xx旅游生態樂園與虞xx景區旅游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一條黃金旅游線路。

  在本項目市場前景,通過現狀分析,可保證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隨著景區休閑度假設施的完善,年接待游客可達50萬人次。除此之外,項目將建賓館及產權式度假村,通過產權轉移,增加投資回報。并可以接待會議、展覽、休閑關系等固定客戶。因此,本項目將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項目規劃

  (一)總體規劃

  以植物園為主題,集觀賞、娛樂、休閑、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生態園區,打造蘇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主題生態景區。

  主要劃分為五個功能板塊:旅游服務區、觀賞區、度假住宿區、百果園、百花園,休閑互動區。

  度假住宿區:以農家院形式為設計主題,采用園林手法,以水景、地形、綠化、園林小品為裝飾,以自然山水為依托,營造出一方“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野生活,將營造出連云港旅游業的一大亮點。突出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理念。

  垂釣休閑區:水景觀為全園的亮點之一,水秀山明渾然一體才會有宜人風光。在全園周邊及其間將會有融會貫通的水系,其空間尺寸可根據養殖項目的需要而定。

  百花園觀賞區:修建觀賞小道,突出園林式風格,增加景觀性設置;修建木蘭科植物展覽館。

  百果園區:種植徐聞特色農作物,如桃,姑庵梨\蘋果\杏等,設置游客采摘項目,豐富園區產品類型,集中展現當地特色。

  休閑互動區:以休閑茶莊、木蘭餐廳為主,配套健身、休閑、燒烤設施。

  (二)擬建項目

  停車場1500平方米

  觀賞小道1500米

  百果園2500平方米

  蘭香吧600平方米

  來香餐廳200平方米

  游客中心180平方米

  展覽館500平方米

  衛生間(3個)

  美化綠化設施

  建設工期為三年

  六、投資預算及回收期

  總投資為2000萬元,三年內完成,其中:停車場70萬元、觀賞小道90萬元、百果園70萬元、蘭香吧60萬元、來香餐廳50萬元、游客中心90萬元、展覽館100萬元、衛生間(3個)20萬元、相關配套設施150萬元。

  預計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以人均消費40元計,年收入可達400萬元,回收期為五年半。

  七、項目評價

  該項目的開發建設,可以完善xx景區的旅游服務功能,充分挖掘其旅游價值。既可與xx景區有機結合,形成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的旅游線路,提升xx景區的總體品位,又可豐富連云港市旅游產品組合。同時,在項目的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可對貧困農民就近安置務工,提供就業崗位。

  八、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該項目的開發建設是可行的,是低風險,高回報的項目。景區分期投入運營后,可通過邊收益、邊投入的方式,形成良性資本環鏈。項目實施單位不斷加強宣傳,提高園區知名度,同時積極爭取納入市級旅游規劃,加強與xx景區的合作,共同開發壯大市場。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3

  一、建設地點

  xx生態園座落于xx市xx區演馬辦事處韓蔣村村北,韓蔣村離焦作市區15公里,韓蔣村離云臺山15分鐘,交通十分便利。

  二、建設規模

  xx生態園是一個以生態開發為宗旨,集科研、種植、養殖、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園,為確保產品優質高產,生態園聘請農業專家為技術指導,將畜禽的養殖與銷售,果樹、菌類、蔬菜、野菜的種植,以及綠色深加工、觀光旅游休閑集于一體,總面積約為500畝。

  三、建設期限:

  建設期為2年

  四、建設內容

  1、第一期計劃重點建設基礎設施:

  (1)按功能規劃為服務區、景觀區、種植區、養殖區、活動區、綠色深加工區等,并進行具體分區;

  (2)興建現代化綠色深加工中心;

  (3)興建小型現代化的養殖中心;

  (4)修建工作人員辦公區、宿舍及小規模接待區;

  (5)修建沼氣池,滿足生態園照明、動力等需要;

  (6)建設滴灌系統,發展果樹種植和間種農作物;

  (7)將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運用到養殖業中,通過采用RFID技術建立飼養檔案、預防接種檔案等,達到高效、自動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時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第二期工程計劃:

  (1)興建及餐飲、棋牌、垂釣、休閑、游樂、園林綠化和鄉村情調于一體的多功能休閑園區。休閑園區規劃結構為:休閑別墅區:、水果采摘區、觀光植物區、觀景品茗區。

  (2)運用現代化市場營銷手段,積極發展觀光采摘業。

  3、建立綠色產品生產基地。

  食物鏈循環利用型。通過食物鏈和加工鏈的合理配置,促使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傳遞、多層次利用,形成種、養、加良性循環。如利用棉花的副產品棉籽殼培養菌菇,殘剩廢物養蚯蚓喂雞,雞糞經發酵后喂豬,豬糞喂魚或入沼氣池為種植業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雞、豬等主產品可進入市場或進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的模式有“雞、豬、沼氣”、“牛、雞、豬、兔、魚”或“雞、豬、沼氣、菜”等,可靈活采用。

  能源綜合利用型。如利用沼氣池將廁所、畜禽棚連接起來,種植園的樹葉、秸桿和其他廢物均可入池。若建一個300立方米的沼氣池,可供應整個園區加工、生活。沼氣肥是很好的有機肥,沼渣含有大量粗蛋白,經發酵可喂豬、喂魚。沼液拌種可提高發芽率、發芽勢。還可以開發太陽能、水能、地熱能,解決種植園的能源不足問題。

  環境設施經營型。通過人工建造設施,改變生態條件,更充分合理利用電、熱、水、土資源,擴大生物生長空間、延續生物生長時間,從而獲得高效益。如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地膜覆蓋等。主要經營方式可栽培野菜、蔬菜、花卉、食用菌,并可養雞、養豬、養魚等。

  農牧漁結合型。生態種植園在平原均可發展。其代表模式有“糧、棉、草、牧”,“糧、菜、草、牧”,“林、果、藥、草、牧”和“糧、棉、魚、牧、菌”等。主要根據不同品種和特性分層次放養。進行生態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建立以立體種植和立體養殖為主的高效生態科技示范園區,隨著我國加入WTO,社會消費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將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生產質優價高的無公害畜禽肉類和蔬菜糧食等是今后農業生產領域的主要任務。

  4、建設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園。

  在生態示范園的基礎上,立足生態園山青水秀、“綠色環保”以及生態的休閑園的特點,充分利用生態園的自然景觀,形成“可覽、可游、可居、可種植、可養殖”的環境景觀和集約“自然一生產一休閑一康樂一教育”于一體的景觀綜合體,發展體驗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的特色旅游。

  五、項目綜合評價

  生態農業觀光旅游是旅游業發展一個新方向,一方面拓寬了旅游業的廣度,為旅游活動增添了新景觀,有助于生態保護和環境優化,使環境恢復魅力,永保秀麗:另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態結構,優化了農業經濟的組合,開拓了農業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領域,強化農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運行機制,增加農產品的商品量和農業附加值,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新型農業的轉變,是振興農村經濟、優化農業結構的有效措施。圍繞建設旅游大產業、面向旅游大市場,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通過生態農業園的建設,引導和推動焦作市的生態農業結構調整。

【生態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1.農業生態旅游園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區農業生態旅游園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3.區生態屋面可行性研究報告

4.生態可行性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800字

5.福建食品加工園區可行性研究報告書

6.西部大教育產業園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7.關于生態旅游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報告

8.關于生態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三篇

9.關于生態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