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
《盤古開天地》主要講述了盤古開天辟地并創造萬物的故事,贊頌了盤古與自然斗爭的獻身精神,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他的神勇和偉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第一次認識神話這種文學形式,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神話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其熱愛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的情感。《盤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圍繞“創造”這個中心,講述了一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蹬地,最后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為: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故事內容。
能力目標:培養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情感目標: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三)重點、難點
由于本課是故事性很強的敘事作品,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內涵,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了更多的閱讀,才能讓學生走進“中華燦爛的傳統文化。”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確定為:了解課文的故事內容,培養想象力。難點為: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在朗讀中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課我主要采用了“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點撥法”等。
三、說學法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訓練為主,我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究、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讀讀、劃劃、想想、說說、寫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教學程序
為了讓教法、學法充分體現,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程序我分以下五個環節來進行:
(一)動畫激趣,走進神話
上課伊時播放動畫(幻燈出示),《西游記》、《哪咤鬧海》、《葫蘆娃》,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神話故事,生動形象的畫面配上動聽的音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這時,再由學生感興趣的神話故事為話題引入課題,使學生一開始就處在一種輕松和主動的學習氛圍中。
(二)初讀感知,提煉中心
《新課標》一再強調:“閱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被谶@一理念,當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課文的時候,我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提出閱讀要求(幻燈出示):①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不懂讀的字查字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讓學生在朗讀中提煉中心,這是一種讀書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懂得把厚書讀薄,同時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三)圍繞中心,自讀自悟
“深入學習課文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帶著問題來讀書!碑攲W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讓學生圍繞中心句提問題,接著梳理問題,重點討論:盤古是怎樣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再次自讀課文。
(四)細讀品味,感悟精神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我打算分三步來完成。
第一步:體會“開天劈地”的艱難。
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盲目地讀,要讀得有層次,讀得有目的!弊裱@個指導思想,這里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朗讀,抓住“掄斧猛劈”、“緩緩”、“慢慢”等詞,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個性閱讀,體驗閱讀,從字詞讀到內容讀再到感情讀,層層遞進,環環緊扣,使學生在品讀中明白宇宙成形時天與地的不同,體會盤古開天劈地的艱難和決心。
第二步:體會“頂天蹬地”的頑強。
這部分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幻燈出示)理解“頂天蹬地”的意思,接著讓學生角色體驗,變身盤古,邊讀課文邊做“頂天蹬地”的動作,最后是談感受。等學生對“頂天蹬地”有了切身體會后,我激情導讀“一百年過去了,一萬年過去了,十萬年過去了……”學生一次又一次接“盤古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痹谝淮未蔚睦首x中,盤古頑強堅定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逐漸清晰,此時,無須太多的分析與講解,師生都已經和文本進行了高度的對話。
第三步:體會“化作萬物”的無私。
“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莫過于瑯瑯的書聲”,我將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句子(幻燈出示),這段話語言生動,想象豐富,讀來瑯瑯上口,我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師生讀、同桌讀、男女生讀等,邊讀邊談感受,邊讀邊想象畫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礎,再通過這段話的朗讀和想象,盤古無私奉獻的精神得到了淋離盡致的體現,神話的特色也得到了彰顯。
(五)綜合訓練,拓展升華
為了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我設計了三個訓練項目。
1、想象創編
葉圣陶曾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薄罢Z文學習的目的就在于通過一定數量的范例語言讓學生獲得一種語言遷移能力,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币虼,學到這兒,我設計了“我當小小的神話家”的寫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想象寫話:盤古的( )變成了( )的( )。這樣,以讀帶寫,以寫促思,通過讀寫結合,盤古的精神將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2、練習復述
復述能力是閱讀能力、記憶能力與說話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復述課文被列為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墒菍τ趧倓傔M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呢?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之后,我帶領學生看著板書一起小結本課層次,接著出示畫面(幻燈出示)讓學生在畫面的引領下練習復述,板書、畫面、教師的適時點撥,能起到架設橋梁的作用,使學生順利地學會復述課文。
3、激情說話
為了使學生的情感進一步升華,我讓學生根據課件提示“我想說……”說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給他們一個傾瀉清感的渠道。
五、說板書設計
靳家彥說:“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濃縮的教學思路,板書設計在于精而準。”根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18:盤古開天地
開天劈地
創造頂天蹬地
化作萬物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個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
二、說目標
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的角度,力爭實現兩個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掄斧猛劈、頂天蹬地”等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4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
另外,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角度,還鼓勵學生通過感悟朗讀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根據以上目標,結合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學習經驗的積累,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讀和理解兩個方面。
下面我就從三個注重,介紹我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具體設計和一些想法。
1、注重朗讀訓練。
新課標明確指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據此,我對本課的朗讀訓練進行了重點強化,具體設計了讀順、讀懂、讀好三個環節。
。1)讀順。上課伊始,讓學生初讀課文,爭取把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順暢。由于學生進入三年級,已經掌握了幾種基本的識字方法,并學會了使用工具書獨立識字。因此識字任務可以交給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完成。然后我通過“盤古是怎樣開天地的”這個問題,對學生的讀書情況進行檢查和反饋,及時把學生讀錯的生字糾正,集體解決難讀的生字并鞏固。
(2)讀懂。學生在回答我“盤古是怎樣開天地的”這個問題時,找到的句子都是在2-4自然段出現過的,我在這個環節上引導學生明白2-4自然段是一個整體,可以分為一個部分,教給他們理清課文脈絡的方法。
。3)讀好。在朗讀“掄斧猛劈、頂天蹬地”等詞句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做動作,把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并且通過評價讀,展示讀,配上音樂等形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培養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熏陶。
2、注重個體感受。
在語文課堂上,肯定有些學生會表現出茅塞頓開、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等這種類似思維上的碰撞或情感的共鳴。針對這篇文章,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認為必須應該讓學生上升到一定的思想認識。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嘗試著用思想去觸擊。于是,我把第四段作為本文的思維重點,通過配樂朗讀盤古的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引導學生運用文中的語言說出“遼闊的大地、茂盛的花草樹木”等。我再鼓勵激發,讓學生把美麗的畫面轉化成飽含深情的語言,還設計了對盤古說句話這樣一個環節。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得到突破,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情感實現了升華。
3、注重語言積累。
本課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的語文積累。如在課文第二段中出現的意思相反的詞和意思相近的詞,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帶著喜悅之情來收獲自己發現的成果,培養學生對好詞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通過朗讀和說話等訓練形式,使學生了解祖國語言文字的雋永、優美,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自覺地學習、了解,不斷豐富語言、文化的積淀。
以上是我對《盤古開天地》一課的粗淺認識和設計意圖,考慮的不一定到位,并且雖然這些意圖都是我力求要體現的,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難盡人意的地方,而自我感覺在這節課的設計方面,還有很多值得進一步研究、思考。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二、說目標
1、感知課文,認識“猛、緩”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緊抓盤古開辟天地和獻身兩部分,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三、說教學理念
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設計好疑難點,給學生一臺階。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參與,自主學習。我在這堂課內,每個環節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如研讀第二自然段,體驗盤古創造宇宙的艱難這部分:
a、“只聽一聲巨響,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弊x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圈出)
b、讀了這些詞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讓學生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c、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
此時叫了兩個學生讀得還不夠理想,他們的理解只停留在天地打開,緩慢的變化上,朗讀還缺少一種波瀾壯闊的氣勢。這時,我給朗讀的孩子評了句:難道盤古開辟天地就僅僅用緩慢的語氣來讀嗎?隨即配上一聲爆炸的音響效果。學生茅塞頓開,齊讀聲勢浩大,場面壯觀。
四、讓學生盡情展開想像的翅膀,激情發言。
在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時設計以下環節:
a、讀一讀,說說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
“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騰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b、再讀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一幅畫面?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c、浮想聯翩:
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盤古的身體其他部位會變成什么呢?
他的( ),變成了( );
他的( ),變成了( );
他的( ),變成了( )…
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應該讓孩子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自己,還孩子發展的空間。
說教學方法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盤古開天地是個神話故事,為了更讓學生接近文本,親身體驗,制作多媒體(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驚天霹雷、開天辟地的動畫片)我覺得非常有必要。
①情景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天在哪兒嗎?地呢?(板書:天地)是啊,上有天,下有地,天和地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本一家,整個宇宙一片黑暗。幸虧有一位巨人盤古(板書:盤古),打開了這混暗的世界,才有了光明。(板書: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谇榫埃合肟纯催@位巨人?來吧!
播放Flash動畫,感知故事內容。
③看了這片子,你有什么感受嗎?(讓學生初步談談)
、苈狊@天霹雷、開天辟地的音響
運用電教媒體,無疑能調動學生的激情,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學生理解詞句。
二、讀中感悟,議中深入
讓學生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詞句品味盤古開天地的詞句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學好這部分,我讓學生充分讀,體會,并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說效果
整堂課下來,可以說學生親身體驗了盤古開天地的壯觀景象,感受了盤古英勇獻身的精神,能對神話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回答問題熱烈,參與面較廣。但由于這是第一課時,我安排的內容密度較高,時間較緊湊,因此在第三部分研讀感悟中,第四自然段讀得還不夠,本來安排了一個互述內容也無法進行。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是一篇發展語言,培養想象力的好課例。
。ㄒ唬 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閱讀課文之后,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練習復述部分課文內容,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
。ǘ 設重點為: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想象力。
。ㄈ 設難點為:
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初步練習復述部分課文內容。
二、設計理念:
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讓學生擁有完整的閱讀過程,經歷朗讀與默讀,自悟與交流,思考與想象,感知內容與領悟情感,理解語言與積累、運用語言,課文閱讀與資料收集利用的過程。
三、說課堂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1、提出問題,激活思維,理清順序;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保ā墩n標》)陳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閱讀實踐,根據教學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自讀釋疑,既為學生創造了閱讀實踐的環境和空間,又很好地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為復述課文打下基礎。
2、讀讀練練,積累語言,理解內容;
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誦讀,這篇課文內容非常淺顯,學生一讀即懂,因此對課文理解只需練習多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意境。
陳老師在組織同學們研讀文本時,沒有支離破碎的分析,沒有喋喋不休的串講,更沒有“獨具匠心”的指導,有的只是送給孩子一聲聲肯定,帶給孩子一片片掌聲,獻給孩子一次次笑臉,一支支花朵。讓所有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對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他們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漢語詞匯豐富,運用靈活,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力、欣賞力,可選擇有價值的語言進行積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陳老師除了讓學生在誦讀中積累語言,根據課文內容,還精心設計了一道填空題,先填象“隆隆的雷聲”等這樣的好詞語,再引導學生讀,最后練說:“我是盤古的……變成了……”。在此基礎上,陳老師設計了一個給畫面配音的環節,孩子們特別有興趣,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情境中積累語言,內化語言,在運用中發展語言,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有便于后面的復述課文。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指導學生的同時,陳老師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加動作表演讀外,還采用小組合作競賽讀的形式,讓學生充分讀,讀出情,讀出味,讀出境,在增強了語感的同時,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3、想想說說,訓練語言,培養想象力。
讓想象這朵人類思維最美的花朵進入課堂是對兒童生命的一種關懷和體貼,因為兒童世界是用想象構建起來的詩意盎然世界。陳老師在課堂上敏銳地抓住個別孩子根據自己的感情加動作朗讀,及時地對孩子散發的想象地火花予以激勵,使其他的孩子也披上想象的翅膀,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誰也無法否認,是想象孕育了偉大的發現和發明,史蒂夫霍金的《果殼中的宇宙》就是一首最絢麗的想象詩。但更重要的是,想象是我們語言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想象把五彩繽紛的世界凝聚成文字,并且把文字中的內涵充分釋放,滋養里我們的才氣和靈性。陳老師在課堂中啟發學生想象:盤古的身體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學生有的想象盤古的頭發變成了顆顆繁星,有的想象它明亮的目光變成了耀眼的閃電等第。
語言訓練在交流中也得到了發展,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也得到了培養。
雖然是第4節課,通過陳老師的課堂調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能較好地達到學習目標,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課堂氣氛活躍而有序,可惜因時間關系,在復述課文第4段內容和給畫面配音時,雖然積極性很高,但無法當堂滿足學生的愿望,只能移到第3課時。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意在贊頌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這篇課文處處充滿神奇的想象,語言優美,結構清楚,是一篇訓練語言、發展思維的好課例。
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我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認識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會寫9個生字。能說出巍峨、雷霆、皎潔、精疲力竭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說出課文分幾部分。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難點。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六、七、八自然段。
2、能說出神話故事的特點。能通過詞語和句子體會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
3、完成課后第四題。
二、說學情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神話故事興趣濃厚,尤其對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獨鐘。電視劇《西游記》中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三年級課文《哪吒鬧!分蓄B皮、可愛、為民著想的哪吒都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英雄。對這類課文的學習,學生熱情高漲,主動參與,有較強的表達欲望。
三、 說教法
1、質疑激趣法。濃厚的興趣是閱讀教學最有效的催化劑。本節課開始,我就播放《西游記》的第一集片斷,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然后圍繞課題質疑,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2、提煉詞語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設計這一環節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煉出練習四中要求讀背的8個詞語,這些詞語集中反映了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然后讓學生把詞語連起來便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降低了難度,既教給了學生學習方法,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有效的是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 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引導學生通過讀文、識字、解詞、理文,學會主動探究、獲取知識,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這樣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本著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為主線的設計思路,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課始播放《西游記》片段,交流神話故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圍繞課題質疑,激發了學生的讀書愿望,使一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初讀感知。
這一環節是為實施目標1、2設計。中學段的學生對學習漢字已有了一定的方法和興趣,為了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課上出示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完成,教師只對個別字詞作指導,體現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
三、再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條理。
這兩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是目標3。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我采用“問題回答法”和“找中心句”的方法來突破難點。首先緊緊圍繞“盤古為什么要開天辟地?他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后來又發生了什么?”這三個問題,從中提煉出詞語,連成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提煉的詞語是練習4中的讀讀背背,反映的是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然后讓學生找文中能概括課文內容的一句話。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在此要告訴學生方法不只這兩種。在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給課文分段就迎刃而解了,教學目標也就完成了。
五、看拼音寫詞語。目的是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此外,我還設計了這樣的課外作業,讓學生下去后閱讀神話故事,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去探討人類為什么會編出這樣的神話呢?這樣“帶著小問號走進課堂,帶著大問號走出課堂”,把課內學習延伸到了課外,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開天辟地”部分。(朗讀——想象——朗讀)
二、學習“頂天立地”部分。(小組合作探究)
三、學習“改天換地”部分。(引讀——有感情朗讀——想象——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總結全文。(有感情朗讀)
五、課外作業。
1、將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2、找幾個其它的神話故事讀一讀,感受神話故事豐富的想象。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該課文是神話故事題材。主要寫了:名叫盤古的巨人開辟天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
根據以上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目標:會認“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二、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講授法、談話法和探究法等教學方法。講授法便于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談話法和探究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法上,主要采用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討論法,勾畫圈點讀書法。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三個環節展開:由師生談話聊神話故事導入《盤古開天地》。這里我選取了三個學生比較熟悉的神話故事:1、嫦娥奔月2、后羿射日3、女媧補天,由這三個神話故事為由,引入到本課所要學習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1、基礎性讀,解決字詞。
由于課前已經布置過預習作業,所以課堂上教師直接呈現重點字詞,先請學生帶著拼音讀,然后再去掉拼音讀,掌握本課重點字詞,采用點名讀與齊讀的方式。在讀的時候提醒學生關注“血”這個字,是多音字。在呈現的詞語中引出重點詞“混沌”,將其帶入課文中的句子中去理解,“混沌”是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團的景象,從而了解盤古開天地的原因。
2、建構性讀
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分成“盤古開天地前,盤古開天地時和盤古開天地后”三部分內容,并嘗試各用一個詞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盤古開天地前:混沌一片;盤古開天地時:掄斧劈;盤古開天地后:創造宇宙。最后將三個詞串一起,簡要說說故事的大概內容:盤古開天地前宇宙混沌一片,然后盤古掄起大斧劈向黑暗,最后犧牲身體創造了宇宙。(通過這些關鍵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3、習得性閱讀
重點閱讀課文描寫“盤古開天地時”的兩個段落,請學生從老師提供的4個詞語中(鋪天蓋地、頂天立地、天長地久、開天辟地)中挑選兩個合適的詞送到相應的段落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用開天辟地,第三自然段用頂天立地來概括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每個自然段主要內容,并引出神話故事的結構很簡單,一個段落就可成為一個獨立的小故事。
接下來重點品味語句,先品活。請學生仔細閱讀描寫盤古開天地時的兩個自然段,并劃出具體描寫盤古開天地的語句,和圈出相應的動詞,品味這些動詞,并請學生模仿盤古開天地的動作,邊模仿動作邊朗讀語句,感受盤古開天地時的動作,并感受課文中描寫盤古開天地的“動作活”。
再品神,請學生在剛才呈現的描寫盤古開天地時的兩個自然段中找出盤古開天地后所出現的“神奇”變化,并讀一讀,小組內討論交流下神奇在何處。通過這兩句描寫變化神奇的句子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重點理解:“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备惺芴斓匦纬傻纳衿妫⒄页鲈摼渚渥又械乃膶Ψ戳x詞,了解這種對對子的語句,再聯系本冊前面學過的對對子“天對地,雨對風……”感受品味中國文化的奇妙之處。最后回味整讀,感受神話故事的魅力所在。并推薦好書《中國神話故事》,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第12課《盤古開天地》。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第1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專題是“神話故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為了圍繞“神話故事”這個專題!侗P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圍繞“創造”這個中心,講述了一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立地,最后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感受神話豐富的想象力,感受文中盤古倒下后化為萬物的神奇。
【說教學目標:】
(1)認識“劈、濁”等7個生字。會寫“翻、劈”等13個生字,會寫“黑乎乎、翻身”等12個詞語。
。2)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課文中神奇的地方。
。3)能講述盤古開天地的過程,交流對盤古的感受。
【說教法】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讓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利用多媒體,引領學生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會運用多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正確的教材處理是教學成功的基礎,科學的教法和學法的選擇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本課我將主要采用“以讀為本”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情景教學法、游戲作業法”等。“閱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北菊n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故事,故事中優美的.神話語言需要讀,高大的神話形象需要讀、深刻的神話內涵需要讀。只有通過男女對賽讀、指名讀、教師示范讀、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再根據課文中的四幅插圖,給予一定的引導,才能達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說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法也一樣。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悅放課堂”理念,通過教師適當引導達到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將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朗讀感悟、自主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充分讀,體會,并讓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并分享成果,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形象思維,有較強的表達欲望;四年級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中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渡的階段,本階段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訓練中培養學生通過閱讀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解決了生字新詞,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盤古用他的身體創造了美麗的世界。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課文,看看盤古是如何創造世界的。
二、研讀課文。
。ㄒ唬┱埬阌谜n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本文文章內容。對于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想要問的嗎?
(二)齊讀第一段,思考:最初的宇宙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板書:混沌一片)
。ㄈ┱彝瑢W朗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感受盤古是如何開天辟地的。
哪位同學們知道盤古是怎樣把天和地分開的?(可以用課本中的句子來回答)
回答: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
3、請同學找出描寫盤古開天劈地的動作的詞。
這里“拿”、“劈”兩個字把盤古開天劈地時的氣魄體現了出來。
這兩處動作描寫寫出了盤古開天辟地的動作(板書:開天辟地)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找一找,這段話中有好幾對反義詞(學生回答:清——濁,輕——重,上升——下降,天——地)
讓我們男女對讀,女生讀出來羽毛般輕盈的感覺,男生讀出來土地的渾厚。
。ㄋ模┯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
。ㄟ^渡)天地分開后,盤古是怎樣做的?
生: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他們還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踏著地。
生:頂天立地(板書:頂天立地)
師:天還在升高,盤古的身體還在往上長,太神奇了!來,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神奇!
師:盤古頂天立地多長時間?一萬八千年
盤古堅持了那么長時間,最后,他感覺怎樣了?
生:很累
(五)聽老師給大家范讀第四自然段,邊聽邊想象畫面,盤古是個怎么樣的人?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師:“精疲力竭”說明了什么?
生:盤古獻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過渡:師: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盤古倒了下去,天地發生了更大的變化。
。┠x第五自然段,思考一下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了那些變化?
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
氣息變成風和云,聲音變成雷聲,雙眼變成太陽和月亮,四肢和軀干變成四極和名山,肌膚變成大地,血液變成江河,汗毛變成樹木,汗水變成雨露。
(板書:化為萬物)
師:請同學們用朗讀詩歌的方式認真讀這一段文章。(教師將本段分為了七小節。)
。ɡ蠋熓痉蹲x一小節,每一小節找學生朗讀,集體朗讀。)
師: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你認為神奇的地方,小組討論:盤古的身體還會變成什么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盤古的身體上還有哪些課文是沒有寫過的?
生1:盤古的手指,變成了高高的山峰。
生2:盤古的耳朵變成了海螺。(非常欣賞你的想象力。)
生3:盤古的頭發變成了長長的柳枝。
生4:盤古的牙齒變成了地上的石頭。(非常欣賞你的想象力。)
生5:盤古的血管化成了大地上的紋路……
。⿴煟好鎸@樣一個神奇美麗的世界,我們不得不感謝:“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保R讀。)
三、升華中心。
同學們,我們就把課文變成了一本連環畫,把每一段話變成一幅幅畫,F在,考驗大家的時候到了,能看著上面的插圖(混沌一片——開天劈地——頂天立地——化為萬物。),說說盤古開天地的過程。
課后作業:課下搜集我國的神話故事讀一讀,然后講給同學聽。
【說板書設計】
盤古開天地
混沌一片(起因)
開天辟地
頂天立地(經過)
化為萬物
創造世界(結果)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8
一、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是圍繞傳統文化這個中心來編排的!侗P古開天地》一課就以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個主題來寫的。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辟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這個神話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
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依據學段目標,我為第一課時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要求學生認識本課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讀寫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學生感受神話故事的傳奇魅力,感受古代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教學難點是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二、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O計理念
《盤古開天地》一課思路清晰、脈絡分明,語言生動具有傳奇色彩,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以讀為主,在學生和文本的對話中感知“神奇”,抓住重點,在師生對話中領悟故事內容,感情誦讀,在師、生、文本對話中迸發情感。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度的階段,在小學語文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但對于剛上三年級不久的學生來說,體會文章準確的運用詞語、恰到好處的表達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的階段,思想他們今后學習的重點。
(三)教法、學法指導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在教法上就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多元對話中,培養他們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的能力。在學法上,指導學生多采用集體力量和智慧來學習新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的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勵。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愿望。這一環節,我以配樂配圖,聲情并茂講故事導入,用教師的語言魅力把學生帶進傳統文化的神奇氛圍中,從而激發學生想讀故事的.強烈愿望。并引導學生去讀。
(二)檢查讀書情況簡單評價
在檢查讀的環節中,我采用抽生讀,小老師領讀、評價讀、重點語句齊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把書讀流利,并理解其中一些難懂的詞語。
。ㄈ┢纷x,理解
在學會生字,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才能去談對課文的理解。由于上一環節學生讀的時間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品讀理解這一環節,我注重大膽放手的原則,讓學生去讀:朗朗的讀、美美的讀、誦讀……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大膽去說,說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說讀書后的體會、感受,讓學生從容的進行字詞句篇的品味、賞析,放手讓學生參與動口、動腦,完善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結構。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引導主要靠提問來體現。在這個品讀理解過程中,我提問了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供學生思考。例如:畫紅線的句子在用詞方面很有特點,你發現了什么?哪幾段寫天和地分開的情景?說說盤古的身體發生的變化等。
四、教學效果
導入時,我給學生講了這個神話故事后就直奔主題,讓學生自己讀,然后說說對盤古的印象。并結合課文里的句子講一講,從而便于指導朗讀。在說盤古的印象時,學生邊說我邊指導,并分別讀了相關的段落,重點練習了朗讀,在有感情朗讀中體會盤古的偉大、善良。
課堂結束時設計的“我想……就能……”的引申說話練習,在說江河時,我擔心有的學生會說:“我想到江河里喝水,就能喝到盤古的血液”或者“我想到江河里洗澡,這樣就能到盤古的血液里玩”等不恰當的說法,這時我就引導學生聯想目前盤古的血液變成的江河受到污染的情況,引導學生改成“我想把江河里的垃圾撿一撿,這樣盤古就能擁有健康的血液”
在課堂上我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說,并能積極的參與說出自己感受和認識,針對學生的回答,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2024年《盤古開天地》說課稿】相關文章: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07-31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07-04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08-02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02-25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優秀03-03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范文04-19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模板05-31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15篇11-15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15篇)11-15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14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