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4-07-29 18:12:09 瑞文網 我要投稿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通用2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要用到事跡的情況還是蠻多的,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通用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通用20篇)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

  1987年,xx從千公里之外的貴州省嫁到濮城鎮葛樓村一個貧困的家庭里。婚后生育兩男一女,其中一子腦癱殘疾。孩子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同時也給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

  為維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1996年她無奈之下拋下孩子和丈夫婆母,只身一人去北京醫院做護工。在外務工期間,xx一邊往返于幾個醫院之間,一人做幾個人的工作,一邊堅持自學文化知識,能認識、讀寫工作生活中的常見字,同時她學會用電腦、手機等智能工具。她的兩個孩子在她堅韌不拔的性格影響之下,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學經商,實現了自身人生價值。

  2001年春,在家的婆母身患重病,無人照顧,她毫不猶豫辭去工作,返家伺候婆母照料孩子。婆母因病不能吃飯,喂飯難以下咽,她利用在北京做護工時學到經驗,用幾種營養粉、蛋白粉、荷蘭奶粉、松花江奶粉和豆奶粉合理搭配,調成糊狀物喂婆婆,一日三餐皆如此,一直堅持了18年。

  因婆母不能食用面食,靠營養粉維持生命而造成大便干結。為減輕因大便干結給婆母造成的痛苦,她戴上一次性醫用手套親手為婆母挖大便。經人介紹,用咖啡液灌腸可通便,她便改為每次用500毫升咖啡液為老人灌腸。她還長年累月堅持為老人擦洗身體,冬天每周1-2次,夏季每天1-2次。

  她還有一位已經28歲的`腦癱兒子,完全喪失生存能力,大小便完全在被窩里或衣褲里。她每天至少一次為兒子和婆母洗衣服被褥,一到冬天,凍得滿手都是口子。婆母住北屋兩套間,兒子住東間,本可能臭氣熏天的房間卻無一點異味。她的孝道感動了不少左鄰右舍,人們都樂意到她家串門,人們都交口稱贊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好媳婦和好母親。

  xx的丈夫于2018年生病住院一個多月未治愈而去世。照顧殘兒和伺候98歲婆母的重擔落在她一人身上。當鄰居和村領導勸她時,她含著眼淚哽咽著說:“以前我把婆母放在第一位,丈夫放在第二,殘兒放在第三,我排最后,以后我仍把婆母放到第一位,殘兒第二位,我還是最后一位,每當吃飯我先喂婆母,再喂兒子,最后我吃剩菜,有時飯菜涼了,我就少吃一頓,因為有好多洗涮的活還等我。”

  因為她的精心照料,殘疾兒子能生存到28歲,已18年不食面食的婆母到98歲還面色紅潤,不能說不是一大奇跡。

  她的事跡感動了群眾,感動了領導,也感動了各界人士。駐村第一書記王貴月曾多次到她家看望老人,鎮衛生院、縣醫院等醫療機構進村義診時,總是把醫療器械搬到她家。醫生親自上門為老人檢查身體,自2014年連續被葛樓村兩委評為“孝敬媳婦”和“最美家庭”,2018年,三八婦女節被鎮婦聯授予“好媳婦”榮譽稱號。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2

  xx,一位名字簡單,生活簡單,熱愛教育的普通鄉村教師,土生土長的開封人。2013年畢業以后,就走上了我們濮陽縣神圣的三尺講臺,是濮陽縣魯河鎮一名普通的教師。她出生在開封市杞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她們家是一個大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個,她排行老四,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一個弟弟,是家里的寵兒,有爸媽的疼愛,兄弟姐妹的關愛,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父母從小就教育她:百善孝為先。

  2010年9月——2013年7月在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就讀,畢業之后因為熱愛濮陽這個城市,所以選擇留在這里,經過努力順利的通過特崗招聘考試,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農村教師。2016年6月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為人正派、有擔當的男孩,品行端莊的兩個年輕人在一起談理想、談追求,談如何孝敬父母,一呼一應,心心相印,從相識、相戀到相愛,終成眷屬,幸福的結合在一起。

  公婆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2016年11月她與丈夫結婚,公公婆婆有兩個兒子,沒有閨女,她對公公婆婆說,“你們以前沒閨女,現在我來了,我就是你們的閨女”。因為她的老公是老大,弟弟還在上學,所以為了相互有個照應,一直與公公婆婆一直生活在一起,相處這么長時間,一家人其樂融融,從未發生過矛盾和摩擦,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

  可是好景不長,2018年大年凌晨四點,她的婆婆突患腦梗塞,公公和老公都沒在家,聽到婆婆的喊聲,她一下從夢中驚醒了,立馬跑到婆婆房間,看到婆婆靠在床邊上,胳膊和腿都沒有了力氣,她自己試圖將婆婆從地上拉到床上,可是她拉不動,就趕忙喊醒了還在熟睡的弟弟,他們兩人一起把婆婆抬到了床上,她讓弟弟準備去醫院的東西,自己趕緊去開車。冬天的凌晨四點天還未亮,一向膽小的'她此刻忘記了害怕,心里只想著要趕快開車送婆婆去醫院接受治療,送到濮陽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醫生檢查之后,確診腦梗,血壓190多,她的頭轟轟的,但是在心里她告誡自己,要挺住,要對婆婆有信心。在醫院住了將近一個月,每天她都陪在病房,為婆婆按摩,喂婆婆吃飯,給她換洗衣物,協助她上廁所,同病房的就問公公,這是你們家閨女嗎?公公笑了,他說不是,這是我兒媳婦,病友就說:真是太好了,很少見到這么好的兒媳婦,真羨慕。但是xx她并未覺得自己有多好,她覺得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公公婆婆對她一直都特別好,把她當自己親孩子看待,她只是人心換人心,做了她分內的事情。

  出院之后,婆婆并沒有完全好,還需要好長時間進行恢復,她為了讓但她從未有過怨言,對婆婆精心侍侯,從不厭煩。婆婆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我家方方待我比親閨女還親。”為照顧臥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回開封走娘家,偶爾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著媽媽戀戀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愧疚。她說:“媽,別人都說我是一個好兒媳,但我卻不是一個好女兒,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人是您啊!”媽媽鼓勵安慰她,好好侍奉你婆婆,媽媽會照顧好自己,況且還有你哥哥姐姐呢,你盡管放心。婆婆早日康復,經常陪婆婆練習走路,為婆婆梳頭發,剪指甲,為了避免婆婆無聊,經常陪婆婆聊天,開導婆婆,讓她保持好心情,放寬心。常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老公說:她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xx夫婦,結婚幾年一直互敬互愛,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在一起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吵和打鬧,老公在消防隊工作,不能經常回家,她就很理解老公,讓他安心工作,家里有她在,免了老公的后顧之憂。對鄰居,對長輩尊敬、孝順,真誠善良、平等待人、禮貌待客、互幫互助,從未與鄰居發生任何矛盾糾紛,受到眾鄉鄰的敬重。

  xx夫婦幾年如一日,一家生活儉樸,潔身自愛,勤勞致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品位,做到老少不欺。她嚴厲教育兩個兒子,讓他們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禮讓別人、勤儉節約。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系中,他們做到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對兄妹的子女,他們均視如己出,積極幫助村里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們艱苦節約,不會因為追求時尚而亂花錢。

  領導說:“她干工作一個頂倆”,她從事教師工作已經五年了,五年來,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地耕耘,以校為家,甘于奉獻。宿舍是她幸福的小家,學校是她溫暖的大家。在工作中發揚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理想。同事說“她待我們情同手足”,她說“能在一起共事是緣分”,她把同事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忙。

  應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的職責”。明白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她在用自我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孝順父母,她團結鄰里,她勤奮敬業,她關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個走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像xx這樣的好媳婦何愁家庭不和睦、四鄰不友好、社會不和諧?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3

  xx,永濟蒲州電廠的一名普通工人,一個積極樂觀、勤勞儉樸、熱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婦。

  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丈夫因工作環境相對惡劣,導致神經性疾病突發,當時丈夫下班回家發現呼吸稍有困難,沒過多久全身不得動彈,此時xx還沒下班,得知消息后,她馬不停蹄的趕回家及時把丈夫送到市醫院,因為病情特殊,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為了不耽誤黃金治療時間,醫生建議去大城市大醫院治療,但從來沒有去過大城市的她,對外面世界未知的她,這些困難都顯得微不足道了,此時最讓她牽腸掛肚的是還在上學的孩子,為了丈夫能在最好的時間內接受治療,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子寄宿在周圍的親戚家,她克服各種障礙,選擇勇敢面對,她第一次感受到時間就是生命,人的生命非常的脆弱,務必爭分奪秒連夜去往北京宣武醫院,眾所周知大醫院掛號非常不容易,掛號找醫生都是她一個人東奔西跑,經常被別人冷眼相對,最后終于住進了醫院,得到一個床位,此時丈夫是命懸一線,在醫生的及時治療下,確認為急性脊髓炎,醫生說:“多虧你耽誤的時間不多,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她潸然淚下,所有的情緒都釋放出來了,這種心情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醫生說這種神經性疾病,只能臨床恢復,此時丈夫全身不得動彈,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看著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她沒有被困難擊倒。在剛住院的連續4天時間她一下都沒有合眼,實在扛不住了就趴在床邊打個盹,她不分晝夜地照顧著癱瘓的丈夫,不嫌臟,不嫌累,端屎倒尿,噓寒問暖。為了不讓癱瘓的丈夫生褥瘡,她每天至少要給丈夫翻身五六次,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就一點一點的挪動丈夫,每隔幾天,就用溫開水,把丈夫的周身擦洗一遍。每次給丈夫喂藥,她都先試試水燙不燙,再把藥放到丈夫的嘴里,讓丈夫用吸管吸水把藥沖下去。丈夫的每頓飯,都得由她完成,一個人扶著丈夫的頭,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飯菜喂進丈夫嘴里。一頓飯下來,至少需要一個小時,自己幾乎每頓都吃冷飯。她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等雙方父母以及親戚急忙趕到醫院后,她已經憔悴的面黃肌瘦,像另外一個人一樣。

  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38歲的丈夫不管在年齡上還是職場上正是人生巔峰時期,肩負著整個家庭的重任,她明白這件事所有人都不愿意發生,她也深知這副擔子的分量,她還有孩子,還有老人,思量過后,這個堅強的女人依然挑起這個重擔,因為孩子需要她,丈夫需要她。她一句抱怨都沒有,積極樂觀,難過時自己一人度過,任由淚水浸濕她的衣裳,也決不表現給大家。為了節省每一分錢,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她知道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她知道應該給孩子多加些營養品,自己便省吃儉用,由于過度的操勞,使年僅三十多歲的人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滄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無不顯現出她付出的艱辛與汗水。

  出院后因當時經濟不景氣,老廠運作不佳,僅靠微薄的基本工資,來解決家里的溫飽問題,此時孩子也要面臨上大學的問題,昂貴的學費又讓她狠狠地勒緊了褲腰帶,怕孩子在大學里吃不好,穿不暖,被同學笑話欺負,就盡可能的給予孩子力所能及中最好的生活,再加上公公婆婆身體本來欠佳,也不能長時間的照顧丈夫,自從丈夫患病之后,兩位老人心思沉重,身體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有一次她下班回家發現婆婆由于過負荷的勞累,起身時頭暈眼花扶著墻,她趕緊過去攙扶,她心里想再這樣下去兩位老人身體會吃不消,自己年輕可以頂得住,要是老人再住進醫院,就得不償失了,她就說:“你們就放心吧,這里就交給我了,你們老兩口回去好好歇歇,不能再把你們給累垮了”,婆婆連忙說:“那怎么行,你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劉俊和孩子,身體怎么受得了”,她必須讓老人回去歇歇,就說:“你們要是累垮了,我還得照顧你們,你們就乖乖的好好回去歇歇吧”,話粗理不粗,這樣她就照顧完家里,抽空就趕忙去公公婆婆家照顧兩位老人,時不時地幫老人一起做飯收拾家里,也怕老人長時間思想負擔重,經常跟老人說:“劉俊已經可以慢慢的自己用勺子吃飯了,抵抗力慢慢提高了,重要的是心情已經慢慢開朗了,我們都希望你們健健康康的,不要想太多,每天快快樂樂的,好好吃飯,經常鍛煉,你們健康了我們才會真正的放心”,兩位老人總是說真是修來的福氣,碰上了這么好的兒媳婦,兒媳婦不僅漂亮,而且還賢良淑德,每次xx來看望老人,不但給老兩口帶來了無微不至的照料,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歡聲笑語,帶來了精神安慰。她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沒有跟他們紅過臉。老兩口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困難,但人最怕的不是窮,不是苦,最怕的就是失去對生活的希望,而她慢慢點亮了全家人的希望,丈夫在xx每日每時的悉心照顧下,也慢慢的恢復。在這過去的`9年里,xx肩負起家里的重任,每天給丈夫清洗,穿衣,喂藥,喂飯,還要照顧未成年的孩子,她每天下班回家,累了一整天的她還要做飯收拾家務,她也心疼年邁的老人,所有重擔就都自己默默的扛下了。

  日子就算再艱苦,還是要一天一天的過,她堅信總有一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她每天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家人傳播正能量,給丈夫鼓勵,給老人信心,幫助丈夫一起鍛煉,教育孩子學會做人,讓孩子知道只要努力堅持總會有改變。現在孩子慢慢的長大,丈夫也在慢慢的恢復,過去的幾年里,她的付出是無法比擬的,她的丈夫和孩子心里清清楚楚地記著是怎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生活的重擔壓不倒這位善良、堅強的女人,她會承載著愛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在日漸喧囂的世界里,她的愛,她的行動,給我們吹來了一股和諧社會的春風,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涵,讓所有人的心中也漸漸的沉淀了許多許多的愛。她對老人的孝道,對丈夫的陪伴,對孩子的撫養,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積極樂觀、為他人著想的精神不正是被社會所提倡的嗎?幸福家庭的真諦就是相互攙扶、相互關愛、相互陪伴。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4

  在上良鎮蔣家溝村西灣社,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xx,她今年31歲,提起她每個人都豎起大拇指。多年來,她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忙里忙外、任勞任怨、默默履行著一個家庭主婦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用自己的愛心凝聚著整個家庭,為老人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生活氛圍。

  xx和婆婆的關系非常好、非常和諧,她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兒女花錢為父母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憂則叫“順”。

  人上了年紀,不太講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嫁過來后xx就主動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種地收割等內內外外的'活她都做,公公一直臥床不起,都是xx十年如一日細致入微的照顧,公公婆婆對媳婦是打心眼里喜歡,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有啥事都是商量著來。xx的丈夫也非常的孝順,但是性格有點急躁,有事跟父母說話時不耐煩,在她的影響下,性格急躁的丈夫在跟父母說話時也改變了不耐煩的毛病,能夠心平氣和的跟父母談心了,婚后近十年的夫婦生活,使丈夫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兒女,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夫妻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10歲,二女兒2歲,考慮到現在的孩子都嬌生慣養,她怕自己的孩子長大后不能吃苦耐勞,就對孩子采取“窮養”的方法,絕不驕縱孩子。在孩子的學習上嚴格要求,每天晚上都陪著孩子做家庭作業,遇到難題時總是深入淺出的給孩子細心的講解。她還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孩子小小年紀就讓她洗自己的衣服。在她的用心培養下,她的孩子雖然小但是卻非常懂事、孝順,每天總是幫助家里干力所能及的事。老師、鄰居都夸她教育有方,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好媽媽。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近十年的媳婦生活,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順二字,不僅家里的關系相處的和睦,鄰里關系相處的也很融治,她對待老人以孝心、對待家庭以愛心、對待鄰里以熱心,贏得了親朋的一致稱道,更贏得了村民們的廣泛贊譽。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5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弟子規》

  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25年如一日服侍公公,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莊,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就是xx。xx,1973年9月,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1994年,嫁給在千陽縣農村商業銀行上班的xx。1996年,公公因病退休,剛剛結婚的她就接過了照顧公公的重擔。她用自己的年輕、聰穎、吃苦、孝道、努力盡好一名妻子、媳婦和母親的責任,是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她雖然沒有讀過圣賢之書,但她卻創造了人間的奇跡,抒寫出世間至孝真情。

  公公嘴上的好兒媳

  隨著時代的變遷,古代的“三從四德”已無影無蹤,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熬成婆”的說法流傳。結婚后,xx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用真誠和關愛去換取生病公公的信任。自結婚之日起,她就一直跟公婆生活在一起。特別是2006年的12月份,公公因腸梗阻突發半夜住進了醫院,正值丈夫xx單位值班不能脫身。她不畏嚴寒,想方設法將其送進醫院,因及時才沒有出現意外。在醫院期間,她給老人端茶喂飯,洗頭擦身,精心護理,陪老人聊天,逗他開心。即使周末也一刻不離開。經過20多天的精心服侍,公公康復出院。近幾年,公公年事已高,她更是細心周到,不僅好吃好喝、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洗衣整理房間。還陪老人看電視,講新聞,拉家常,說鄰里家長里短,不讓老人覺得晚年孤獨。斗轉星移,25個寒暑,她堅持如一日,他們公媳的感情已融為父女情。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xx卻是久病床前的好孝媳。熱心侍奉老人,她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她無怨無悔,在她心中,丈夫的父親就是她的父親,照顧公公就是她的責任。公公對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說,“只要半天聽不到二媳婦說話,看不到二媳婦的影子,心里就有些牽掛,就好像身邊少了什么人似的,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兒媳。”

  兄妹眼里的好妯娌

  身教勝于言教。丈夫家雖然兄弟四個,但大哥二哥因病去世,弟弟茍小軍安家在上海,最終能在老人跟前盡孝的只有他們夫婦二人。以前弟媳說公公太倔強,公公說媳婦不孝順,她勸了父親勸弟媳,但都無濟于事。之后弟媳在家住了一個多月,看到xx每一天都像親閨女一樣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動了,她說:“都說姐姐孝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真的服了。”偶爾回家后,弟媳也主動和老人冰釋前嫌,臟活重活搶著干,老人見人就講媳婦孝順了,弟媳也說老人變得通情達理了。如今,全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丈夫心中的好伴侶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丈夫xx從事信貸工作,經常走村串鄉。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職工作,她承攬了全部家務。為了做家務,她中午從不睡午覺,晚上忙到12點多。丈夫工作繁忙,有時候很難避免把工作中煩悶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態帶回家去,而她總是以一個女性寬廣的胸懷去撫平丈夫的情緒,春風化雨般的溫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氣和的情緒、穩健的心態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她從來不因為丈夫工作繁忙,照顧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響丈夫的工作。2003年10月,丈夫因為工作需要外出學習,但覺得上有年邁多病的老父親,下有正在讀高中的兒子。她明白了丈夫的想法后,就對丈夫說:“這正是鍛煉你的好機會,去吧,這個家有我呢!”當她把丈夫送走后,才意識到自己又許下了一個沉重的諾言。那年,她背負著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地奔波著、忙碌著。為了讓丈夫安心在外學習,公公病了,兒子因打籃球扭傷了手,自我頸椎疼得厲害……她都一個人扛著,從來不告訴丈夫。在她報喜不報憂的一個又一個電話中,丈夫踏踏實實地學習一年,既開闊了視野,又學到了很多先進的工作理念。

  兒子內心的好媽媽

  xx雖上學不多,但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子女。兒子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地嘮叨,也沒有空洞地說教,而是用自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兒子。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吃,爺爺不吃就硬往他嘴里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爺爺病了,兒子一晚上不離爺爺左右,把爺爺感動得直掉眼淚;兒子上學、放學的路上遇到行乞的殘疾人,都會把自我的零花錢送給他們;下雨天,兒子總是主動把雨傘讓給離家遠的'同學。兒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里名列前茅,連年被評為優秀生,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和汗水。如今,優秀的兒子已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在銀川深信服務公司上班。兒子總說:“媽媽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作為一個好媳婦,xx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沒有震耳發聵的表白,不發豪言壯語,不要宣傳報道。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個飄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她以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的心態,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用自己25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創造了人間奇跡,抒寫了世間的至孝真情!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6

  她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躬身耕作、料理家務、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尤其是她十幾年如一日照顧生病的婆婆,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從不嫌棄,無怨無悔,她的付出融化了婆婆的心,老人家把她視如己出逢人夸贊,她就是西門村西坡社年過半百的農家婦女xx。

  她家上有老下有小,丈夫長期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擔全都落在她的肩上。她不辭辛勞,十幾年如一日操持家務照顧婆婆,無怨無悔,婆婆患病多年身邊長期需要有人照顧,時時要提醒添衣吃藥,有時還需要親自領著去看病打針,婆婆的頭疼腦熱都能時時牽動著她的.心。婆婆日常飲食起居她都一應照料。看到婆婆有時候悶悶不樂,她能主動陪婆婆拉閑,和婆婆聊家長里短,為婆婆排解煩悶,久而久之,婆婆逐漸心情開朗,婆媳情深。都說天下的婆婆關系最難處,是一對天地一樣的存在。她卻說:“我從來不這么認為,人都是相互的,再說誰沒有老的時候,善待老人,其實也是為自己積德積福暖”。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熟悉她的人都夸贊她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也正是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中華民族的美德。她既要照顧常年生病的婆婆,還要干農活,即便這樣,她永遠把家中收拾的干凈整潔。她以她的較弱之軀釋放著無盡大愛,使得家庭其樂融融,她把婆婆視若家中一寶,暖了丈夫的心,夫妻恩愛相濡以沫,同時潛移默化言傳身帶,兒子乖巧伶俐,從小就懂得敬老孝親。

  家有佳媳,夫復何求!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7

  幸福花園社區居民xx,是一名人民教師,今年30歲,她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家庭里。

  生活中,她擔當著兒媳、妻子、母親等多重角色,用自己的言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由于平時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家中的孩子,只能由婆婆照顧一家老小。看著婆婆累了、瘦了,她經常過意不去,反過來,婆婆會經常安慰她說,只要你倆工作順心,再苦再累也值,為了兒女我愿意,你們就踏踏實實干好工作吧!婆婆的話也一直激勵著她。

  她自成家后,一直以真誠和關愛博得老人的信任。婆家的大事小情都能做到親力親為,特別是老人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更是噓寒問暖,盡心照顧。每當婆婆穿上她給買的新衣服,便會逢人就說:“兒媳婦買的,兒媳婦買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年邁的姥姥和xx一家一起居住,因為身患疾病,姥姥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一邊照顧孩子又要伺候姥姥,xx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當看到姥姥換下便溺的內衣褲時,她都不顧婆婆的阻攔,拿起便洗,婆婆非常感動,經常說道,“現在的年輕人能做到我兒媳婦這樣的真的很少”。

  在兒媳娶進家6年的時間里,婆媳之間從沒有紅過臉,更沒有吵過架。作為兒媳的xx默默地做著自己認為該做好的事,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8

  xx村群眾對她的稱贊,她總是淡淡的說:“我只是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職責。”村里明白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她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公婆對她的評價是,“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2003年,21歲的她帶著女孩兒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十多年來,她默默地為這個家庭任勞任怨的奉獻著,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12年6月,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丈夫因車禍撒手西歸,留下年幼的孩子,年邁的公婆和孤苦無依的妻子,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她的身上,讓她飽嘗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艱難滋味。但困境沒有讓她退卻,反而激發了她掌舵家庭之船在風雨中前進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力量。這些年來,她辛苦持家,撫育兒子長大成人,她侍奉公婆,端水送羹,洗腳擦身無微不至。幾年來,她對公婆和言細語,依順細膩,體貼入微,她的事跡就像小巷里的更聲,平淡而修深,訴說的是綿綿延延的親情經歷歲月錘煉后的厚樸和甘醇。

  在公婆眼里,她是“貼心棉襖”,在兒子眼里她是“了不起的媽媽”,在鄰居眼里她是“豎起大拇指的好兒媳婦”,在村民眼中她是“孝心奉獻給長輩的楷模”,在許多人眼里她是“身邊的禮貌之星”。她侍奉公婆,撫育兒女,是她應該做的份內事,這世上有苦才有甜,此刻的'她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一點一滴凝往昔。走進這個家,她正在給剛起床的婆婆梳洗,一大早她給婆婆燉好了木耳百合羹,盛好端到小桌上,招呼婆婆吃早餐。婆婆今年70多歲了,身體硬朗,生活基本自理,看得出來多年的婆媳生活,使得兩人親密無間,她對婆婆說,這兩天你感冒,煮點木耳,讓你補補身體,配點百合,給你潤潤肺。婆婆在媳婦的相勸下,一勺一勺的吃了早餐。xx在一旁一點兒也沒閑著,細心的替婆婆擦拭嘴角,不讓一粒飯粒一滴湯水落到她的脖子和衣服上,等婆婆用完早餐,為了防潮保暖,她把婆婆睡過的被褥晾曬到陽臺上。每天早晨起來,她如常的用溫水把婆婆的臉和手清洗的干干凈凈,這一切的一切她做的信手拈來,仿佛孀居的漫長歲月里與婆婆相廝相守的日子就在彈指一揮間。近距離接觸她,看到的是她斑白的兩鬢,那發梢滑過青春的印跡,聽到的是她溫和的話語,那是歷經滄桑的安寧,感受到她臉上淡定的容光,那是她秉持孝老美德的聚現,在她的敘述中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一幅弱肩挑重擔的畫面。她擦干眼淚,挑起家庭的重擔,一路上公婆就是她的“大福”,給她力量,幫她分擔;下班回到家,飯桌上已有熱菜熱飯,公婆和孩子等著一塊吃飯;公爹為了幫補家里也出門干點零活,掙點錢,這錢從來都是放在抽屜里,誰用誰取;孩子學習時,婆婆雖然不識字,但默默的坐在一旁,滿心歡喜的聽著。看著孩子慢慢成長,相信一家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一生一世相廝守。從走進了這個家庭后,和公婆一輩子沒分家的她把家當成愛的港灣,在公婆眼里永遠是那個知冷知熱的好媳婦,已是花甲老人的公婆滿頭白發,總算公爹的身體還好,不用怎么照顧。一日三餐她給公婆做合口味的飯菜,冬天來臨的時候,用手捂在婆婆的腰處,減其疼痛,婆婆愛看電視劇,但視力衰退,看不大清楚劇情,她總是陪在身邊細細的解說。有一次婆婆感冒,翠粉的腳扭傷正在床上休養,她還是堅持拄著拐杖,下床摸到藥給老人服藥,在她和公爹的細心照料下,婆婆康復了。

  公婆用完早餐,婆婆腳上套著xx專門用毛線為她編織的厚絨鞋,坐在兒媳婦為她鋪就厚棉墊的太師椅上閉目養神,時不時對她的講話表上兩句。她說她是貧苦農民出身,失去兒子,不知到那輩子修來的福氣,碰上了這么一個好媳婦,簡直是晚福非淺。聽了這翻發自內心的話語,讓人為之感動和贊嘆。是的,她的家是一個傳統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愛幼,勤儉自強”。

  孝行天下,淡泊從容的人生品格,這傳統美德給她們一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讓她們獲得精神力量源泉,在最困難的時候,她們相持相扶,彼此關愛,度過生活的難關,在漫長的生活長河里,她們寬容以對,互為慰藉,共享人生的平實和精彩,這細水長流般的愛,將會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體味情、弘揚善、享受美。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9

  xx,武穴街道郭應龍社區細郭應龍垸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居民。原本,她的家庭也像千千萬萬個農民家庭一樣,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男主外,女主內,用他們的勤勞、樸實建立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天降橫禍,2021年6月中旬,xx的丈夫突發車禍,住進醫院,因病情嚴重,連續做了兩次開顱手術,昏迷三個月,由于大腦受創嚴重,身上多處器官損傷,傷情危重,隨時可能因病情惡化導致生命危險。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對于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的xx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但xx始終沒有放棄,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一定能渡過難關,她相信未來還有美好的日子在等待著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xx無微不至地照顧下,她的丈夫醒了,但卻失去了自理能力,癱瘓在床,而且他們還因此背負了巨額醫療費用,前后花費了近百萬元。

  生活的苦難讓她苦不堪言,但從沒將她打倒。她毅然決然地扛起了照顧丈夫、照顧家庭的重擔,還時常鼓勵寬慰她的公公婆婆:“郭恒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都將他從鬼門關拉回來了,我會不離不棄的,你們也不能灰心,現在醫學發達,堅持康復治療,會慢慢好起來的!”

  xx的丈夫本是一個愛說愛笑的人,看到自己這樣,接受不了自己癱瘓、失語的現實,更容易煩躁、發火,甚至有輕生的念頭,然而xx從來不覺得委屈,她用愛與耐心細致地照顧、開導丈夫,安撫他的情緒,陪伴他康復,無比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

  溫馨的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動力源泉,是xx內心的堅強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愛,也用實際行動抒寫著“愛”的樸實無華,彰顯了一個新時代婦女的優秀品質,是我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好媳婦。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0

  xx,女,中共黨員,1970年3月出生。克東縣克東鎮萬發村村民。入選2020年2季度“龍江好人榜”。

  每天早上將婆婆從炕上攙扶起來,動作麻利地為老人換上干凈的衣服。剛把婆婆照顧妥當,馬上又轉身到廚房準備早餐。這一系列“規定動作”,克東鎮萬發村一做就是23年。

  1996年,她嫁到了萬發村的竇相義家。那時候,公公已經去世,竇相義的兄弟們早已結婚成家另過,家里就婆婆和丈夫兩個人,婆婆患有類風濕,行動不便,常年吃藥不說,還需要人照顧。面對這樣的家庭狀況,她沒有嫌棄,而是和丈夫一起扛起了的生活重擔。從進門的那天起,她就接過了照料婆婆的生活起居的擔子。給婆婆洗臉、梳頭、洗腳、洗衣,照顧的無微不至。婆婆愛熱鬧,可眼睛不好,她沒事就扶著婆婆出去串門。為了給老人解悶,她每天都給婆婆講屯子里的新鮮事,還經常請婆婆的老姐妹到家里來,讓她們陪著婆婆聊天、打牌。每逢節假日,她都張羅一大桌子菜,主動邀請親戚們回家聚聚,陪陪老人。這樣日子雖然簡樸,日子倒也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風云。前幾年,婆婆又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兒子也正在上學。正是家里開支最大和最需要人手的時候,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為了給婆婆治病,丈夫只好出去打工貼補家用。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她的肩頭,她既要忙地里的農活,還要操持家務、照顧患病的婆婆。婆婆患病以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她便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每天清洗一次; 婆婆長期臥床,躺久了血液不暢易長褥瘡,她只要有空就幫婆婆按摩手腳和關節部位,并定時給她清洗、翻身、換衣;為讓婆婆增加營養,她還變著花樣調理婆婆的飲食,一勺一勺地喂給老人吃。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婆婆心疼她和丈夫掙錢不容易,舍不得吃藥,一天吃三遍的藥,常常背著她們吃兩遍,有時還不吃。婆婆不容易,為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如今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還處處替我們著想,心疼著她這個兒媳婦。她勸婆婆說,“媽,你按時吃藥吧,只有你身體好了,我們才能安心掙錢,只要您在,這才是個溫暖的家啊!”婆婆聽了她的話,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并深情地說:“攤上這樣的好媳婦,是我這老婆子一輩子最大的.福氣!兒媳婦自打進了這個門,我們娘倆從來沒有紅過臉拌過嘴,勤快又賢惠,嫁進我們家沒享著福,卻沒少操心挨累。”說起兒媳,70多歲的老人是百感交集,打心底感激、疼愛這個兒媳。

  在xx的言傳身教下,孩子也十分孝敬老人,良好的家風家教正在這個家庭里傳承。孩子在家時,總會搶著幫媽媽做家務,給奶奶端水、拿藥、洗頭、洗腳、按摩揉背。為了照顧奶奶,20來歲的小伙子一直沒住進父母給他準備的房間,而和老人住在一個屋。他說奶奶年紀大了,夜里離不開人,白天媽媽累了一天了,晚上他得替媽媽照看著點奶奶。

  “婆婆也是媽,細心照看著也是應當的。”xx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也講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23年如一日,演繹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感人故事。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1

  xx,1966年2月2日出生,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村里人眼里是公認的好妻子、好母親,更是一位好媳婦。

  一直以來,xx的家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上有公婆,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于前年結婚,有了兒媳。一家人晚輩尊重長輩,長輩關愛晚輩,溫馨和諧,其樂融融。

  xx常說,父母親養育我們不容易,辛苦操勞一生,我們做子女的'悉心照顧,贍養老人是情理之中,不足掛齒,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朋友、鄰里間無不說她是個好媳婦。

  剛結婚,兩個兒子相繼出生,公婆身體健康,一家人勤勞能干,是村里的富裕戶,天有不測風云,2009年6月,在水稻插秧的大忙季節,婆婆突發腦梗住院,經過搶救,血栓壓迫神經,婆婆從此失去語言功能,再也不會說話了,癱瘓在床不能下地了,時值水稻插秧時節,她的愛人還要在家打理農活。20多天,她一人不分晝夜在醫院守護,同病房的病友,都認為她是老人的女兒,不嫌臟,不嫌累,一口水,一口飯,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著。直到出院,沒有脫過衣服睡覺。

  出院回到家,婆婆手不好使,拿不了筷子、勺子,每天一日三餐都要她一口一勺地喂,有時婆婆一口沒吃好嗆著,噴了一桌子,她從不嫌臟,還教育兒子,“誰都有老的一天,奶奶從小也是這樣照顧你們的”。婆婆因為不會說話,有時為了一點小事,也找不出什么原因,就發脾氣,又哭又鬧,她就像哄小孩一樣耐心的哄、勸,直到婆婆高興滿意為止。

  由于婆婆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注射胰島素,早、晚每天飯前半小時注射,她打完針,做好飯,端上桌,再一口一口地喂飯婆婆,自己只能插空吃一口,幾年如一日,從沒有自己坐那好好地穩當地吃過一頓飯,農閑時還行,農忙時,她還要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有時公公看不下去了,要幫她喂婆婆,可婆婆嫌公公喂的不好,不讓喂,最后還是她默默地把婆婆喂飽喂好。

  婆婆臥床時間久了,她怕婆婆肌肉萎縮,經常幫婆婆按摩洗身子,把她背到外面曬太陽,婆婆經常便秘,大便不通暢,她就用手往外摳,從不嫌臟。村里的老姐妹去看望婆婆,都說她把婆婆伺候的比她們還干凈,屋里一點怪味沒有。xx盡管有多年的風濕、骨質增生致使腿走路不便,但是她從不舍得出門看病,從沒有在外面住過一晚,因為她說婆婆在家,她不放心。

  xx是一位農村婦女中很平凡的女人,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幾年如一日,懷著一顆敬老、愛老的心,傳承著中華民族美德,伺奉婆婆如親媽,成為富榮村人人皆知的好媳婦。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2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道德之本;孝——是家庭美滿和諧、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論語》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說法,唐代詩人孟郊也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名句。在云石山鄉陂下村,有這樣一位村民,她用最真實純樸的行為詮釋著對孝道的深刻理解;她用無微不至的關懷譜寫著新時代孝老愛親的贊歌;她用愛心與溫暖宣揚著道德的正能量;她用日日夜夜的守護與看管,無怨無悔的侍奉著臥病在床的家婆。她就是——xx。

  xx,女,1983年生人,該同志誠實守信、樂于幫助別人,在孝順父母、家庭和睦、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等方面事跡感人,贏得了廣大村民的認可。她用愛和行動詮釋了何為孝,是尊老敬老好媳婦的表率。

  xx與其夫曾敦富共育有三個小孩,一男兩女,婚后一直同父母親居住,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多年來生活和順,一家人一直都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突然降臨在這個溫暖的家庭, 2014年,丈夫曾敦富發生車禍離世;2015年,家公曾德林離世;2019年9月,家婆鐘香蘭檢查發現患有舌癌。面對這接二連三的變故,身為兒媳的xx沒有氣餒,也沒有迷茫,她默默地承受著家庭變故帶來的心酸,照顧家婆成了她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精心照顧老人,展現孝義本色

  精心照顧疾病纏身的老人,還要養家,xx演繹了一段至真至愛的人間真情。其家婆鐘香蘭在家治療期間,xx在瑞金市德邦照明公司上完班,下了班又要回家做飯,晚上還要輔導小孩功課,沒有時間喊累。她包攬全部家務,做老人喜歡的可口飯菜,知道老人喜歡吃清淡,就變著花樣給老人做著吃。她無微不至的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為減緩老人的病痛,還時常給她做按摩。現在老人在贛州附屬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暫由xx妹妹陪護照顧,每天晚上,xx堅持電話聯系噓寒問暖,了解病情。曾有好心鄰居建議xx眾籌募集資金解除生活困難,她義正言辭予以拒絕,說黨和政府已經把她全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房子、小孩教育等都有很好的保障,醫療報銷更是達到90%以上,如何再能麻煩眾鄉親。在場的鄉親朋友都被她的孝義所打動。10月初,在陂下鄉賢及陂下村兩委的組織帶動下,全村上下踴躍捐款6萬3千余元幫助她度過難關。

  二、 勤儉持家,注重搞好鄰里關系。

  “家和萬事興”,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生活中,xx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全家人能夠省吃儉用,勤儉持家。但對外,xx全家非常善良熱心,極具同情心,與鄰居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困難。

  三、對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兒女的成長需要良好的環境,xx歷來堅持把對兒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為了使兒女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xx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為兒女做好榜樣。在這樣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熏陶下,xx的3個兒女從上學起,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對人有禮貌。

  尊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提倡的民風民俗,是我們身邊不平凡的關愛,在倡導人生價值的今天,xx的孝義精神,是對生命日夜的守候,是對孝道深入的詮釋,是對青年最真實的教育,是對社會正能量最廣泛的弘揚。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3

  百善孝為先,照顧公婆視如父母。其婆婆和丈夫在外打工,留下90多歲的爺爺和幼小的弟弟還有4個女兒。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xx在鎮廣場上擺了攤位賣小吃,冒著嚴寒酷暑也很辛苦。公公喜歡喝酒,xx也總不忘買幾瓶孝敬。公公生病住院的時候,交交也貼心照顧。

  在病房里,提起xx,病友們都豎起大拇指,夸公公蘇進瑞好福氣,有個好兒媳。婆婆張鳳娟怕冷,xx總記得秋冬時節提前準備好棉襖、棉褲塞到婆婆手中,老人感動得淚花涌動。由于婆媳關系融洽,婆婆身心歡暢,如今見人總是笑口顏開,逢人便不時夸贊自己兒媳:“多孝順的好媳婦”。前年,婆婆的腰疼病越來越厲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

  她白天忙著在廣場出攤,晚上幫婆婆按摩,為她查資料、找大夫、尋偏方,后來知道棗莊有家偏方治療腰疼病、關節炎有效。她就不辭勞累扶著婆婆坐車前去就醫。通過治療,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緩解。婆婆說:“我的病快好了,你卻累瘦了好幾圈了”。在婆婆生病的時候,她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體高大,累得她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饑腸轆轆的.,心里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艷羨說:“有這樣賢惠的媳婦,是前世修來的福氣”。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4

  百善孝為先。孝,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車輞鎮段莊村的xx,是一位平凡樸實的農村婦女,只有小學文化的她用樸實的話語和實際行動,來詮釋著新時代孝老愛親的含義,譜寫了一曲敬老愛親的贊歌。

  xx公公去世的早,婆婆宋建美癱瘓在床,xx老伴柏占平患有胃癌疾病。xx不僅要照顧患病的老伴,還要照顧兩年多來不能自理的婆婆。老伴因胃癌去世后,照顧婆婆就成了她的工作,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在家照顧婆婆。她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孝順之心,照顧癱瘓的婆婆,幫助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梳頭洗臉,洗腳剪指甲等等。xx怕婆婆無聊、寂寞,茶余飯后會給婆婆講笑話,陪老人聊天,給婆婆播放手機上喜歡的的視頻等。用她婆婆的.話來說,別人伺候她不舒服,不習慣,心理上一直依賴她。今年年初,在xx的精心照料下,老人還是走完了她幸福的一生。

  xx的老父親今年90多歲,也是癱瘓在床。平日里xx也在無微不至的照顧,讓老父親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在公婆眼里她是好兒媳,在丈夫心中她是好妻子,在兒女眼中,她是好母親,在街坊鄰居眼里她是典范模型。她用無言的愛和滿心的孝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去詮釋人生的價值。

  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是xx為人處世的標桿,她用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為家庭撐起了一片藍天,為鄰里樹立了典范。她用自己的誠心、孝心、愛心感動著她身邊的每一個人,也為自己創造著幸福的生活。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5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在水利行業這一干就是20余年,在這20多年里,我始終遵循著“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由于在生活中互相關心,事業上互相勉勵,在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下,我把大多精力投身于工作上,受到市、縣、鎮領導的認可和好評。先后被授予縣級“先進個人”、被縣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第十屆臨沂市優秀農業技術人員”、“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做好本職工作,加強學習,提高各方面素質。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干一行、愛一行的堅定信念,受到了領導的一致好評。

  我把婆婆當成自己的母親來孝敬,一有時間就會陪著老人散散步鍛煉身體,講講社會發生的一些趣事。帶婆婆洗澡,給公公修剪指甲,給公婆添一年四季的.新衣服,婆婆經常和鄰居說,“平時我自己是舍不得花這么多錢的,兒子對我好是應該的,但娶到一個好兒媳才真是不容易!” 在婆婆的影響下我們生活上提倡節約,教育孩子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當念物力維艱。在我們的教育下,孩子成長的樸實大方,健康活潑,學業有成,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平時生活中我還注意以身作則,敬老尊長。自結婚起,雙方父母離自家很近。我和丈夫對雙方老人都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征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我們的言傳身教下,兒子禮貌懂事、健康活潑,學業有成,幸福不是在別人的眼里,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心里。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6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新莊社區卻有一位好兒媳,五年如一日孝敬年近80歲臥病在床的公公的。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多次被評為大新莊社區“最美家庭”、“好兒媳”。她把“孝”字深深地刻寫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寫著“孝”的樸實與無華。

  丈夫從事工程行業常年在外。家里的大小事都壓在了她的身上,上有80多歲不能自理的公公,下有三個兒女的飲食起居。八十多歲的老公公身體不好,牙口也不好,她就給他們做些可口清淡的飯菜,每天換著樣的給老公公做些面飯。多年來,任勞任怨,拋掉自己想做的事情,承擔家庭主婦的重任。

  她經常給老人洗頭、洗腳、按摩,在她精心的.照顧、關心下,公公的被褥整天干干凈凈的,公公從頭到腳都是干凈、整潔的,每當親戚鄰里來看望公公時,公公都會流著激動的淚向他們訴說,他雖然身體不好,但他命好,有這樣孝順的好兒媳。

  她曾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希望下一代對我也是這樣。我尊敬老人也是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時也要做好表率,讓下一代懂得尊敬老人,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7

  埠陽村xx,既是一個賢惠的妻子,又是一個善良的母親,更是一個熱心的好人,作為妻子,面對命運的重創,她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作為母親,她不怕困難,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長大成人。2013年5月丈夫因一次工作騎車外出摔傷,從此嚴重癱瘓、臥床不起,一個家里的頂梁柱就此倒塌,其丈夫在在醫院四個月全靠其一人服侍,到點翻身、拍背、喂飯,日復一日,一天不落下,醫院沒有地方睡覺,困了她就靠在墻邊瞇一會,長期服侍病人的她患上了腰間盤突出、夜盲癥,甚至有的時候自言自語,但是生活的磨難沒有壓倒她,她覺著生活一定會好起來的。然而事與愿違,在她剛要還清之前丈夫住院欠下的巨額的債務的時候,2021年12月意外再次降臨到她的家庭,她的丈夫再次重傷住進重癥監護室,這宛如一個晴天霹靂打倒了她,兩個孩子都還不大,她彷佛看不到希望了,在那一刻她是絕望的,沒有一個人可以理解她,高額的醫藥費又壓到了她的身上,但是她沒有放棄,依舊選擇了給她丈夫最好的治療,她說只要人還在,傾家蕩產也要給他看病,這是一個如此堅強樂觀的人,人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一個人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實屬不易,一個女人更是不易。

  一個人含辛茹苦的照顧兩個孩子和癱瘓的`丈夫,她現在在家照顧丈夫沒有收入,借錢供應小孩上大學,長期以來,她以堅強的意志,艱難地支撐這個家,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真善美的真諦,那平凡的舉動中,醞釀了非凡的愛心,她的善良、奉獻,演繹了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

  2022年榮獲“蘭陵好人”稱號。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8

  xx,是云石山陂下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也是陂下村乃至周邊各村家喻戶曉的人物,只要一提到她,大家都會禁不住豎起大拇指夸獎一番。

  xx雖然文化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的女孩。結婚以來,與丈夫家人關系一直很好,夫妻和睦。

  xx的丈夫劉北兵原在石灰廠工作,在10年前的一次出石灰過程中,由于石灰石燃燒不夠充分,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成了植物人,至今生活不能自理。xx便擔任了照顧丈夫的任務,忙上忙下,看醫生、買藥、無微不至的照顧。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北兵卻是久病床前有好妻。平時生活起居全靠她照料,她端屎端尿,洗衣喂飯,每天都要給丈夫翻身子、換被褥、洗臉、擦身、換衣服、喂藥、喂水、幫丈夫按摩、活動、給丈夫做可口的飯菜……長時間臥床丈夫身上起了紅腫,她發現后及時買來褥瘡墊,解決了他的后顧之憂。xx每天都把丈夫照顧的無微不至,使臥床的丈夫從未生過褥瘡、穿過濕衣服,屋里也沒有難聞的氣味。晚上丈夫睡著后,她從不敢沉睡,總要反反復復地起來,看看被子蓋好沒,看看大小便了沒。每天早上6時許,她就得起床,把剛睡醒的丈夫抱到輪椅上,幫他漱口洗臉,然后準備全家人的早飯。早飯過后,xx會用輪椅推著丈夫到院子曬太陽,跟他聊天,為他按摩……她不嫌臟不怕累,一天又一天,始終讓家里保持著潔凈舒適,從不讓丈夫受一點委屈,受一點傷害,毫不嫌棄、厭煩,毫無怨言的侍候丈夫在床前。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她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好媳婦,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媳婦的責任”。

  《孝經》說:“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xx不僅照顧自己的丈夫,對同村的老人也是非常熱心的`照顧。只要聽到鄰居老人有什么事或者病痛的時候,她常常第一時間就幫助照顧老人,送菜、洗衣是常事;她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自己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都會邀請同村的老人來家里吃飯,她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同村人的肯定和敬重。

  xx的丈夫有一個弟弟劉南兵,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她說分家不分心,每當家庭有事或困難的時候,她總能讓大家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困難的辦法。從不為雞毛蒜皮的事計較,對兄弟從來不在錢的事情上鬧矛盾。都本著以和為貴的態度對待對方,誰的家里有點事,xx總是在第一時間就幫忙,送錢送物,一家人和和氣氣。兄弟對這個嫂子是打心底的喜歡,說如果沒有這么一個嫂子,家里可能早就吵得一團亂了;有了她才有一個和睦的家。在鄰里之間,無論同村誰家有個大事小事,只要xx能幫得上忙。她從來沒有推辭,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因為她為人正直,心地善良,村民們遇上難事、煩心事也都愿意和她說,小到婆媳矛盾、鄰里糾紛。她總是苦口婆心的當和事老,讓大家大事化小。村里的鄰居都說只要有xx的地方,就沒有爭執和吵鬧。鄰里街坊這么多年來都一團和氣。

  孔子說過:“夫孝,德之本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做人的一個準則,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如今,尊老愛幼、團結和睦的家庭氛圍也影響著整個村子。每次村里的鄰居街坊碰見xx的家人都要夸贊他們家有個好媳婦。村里形成了孝老愛親的良好風氣,變的更加和諧美好。

  感動春風化雨,感動潤物無聲;春去秋回,寒來暑往,她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平凡中高揚道德風帆。她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從平凡中體現了真誠,從日常中傾注了關愛,寫下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詩篇,奏響了一曲曲令人欽佩的敬親樂章。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19

  xx是寧都縣長勝鎮黃崗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家中6口人,上有年邁的婆婆,下有年幼的3個小孩,家中生活困難。60歲的家婆張春花患有直腸癌,老公陳竹青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xx不離不棄照顧他13年之久,并孕育了3個孩子。一個小小的弱女子承載著大大的力量,支撐起一個家,她是好媳婦、好老婆、好媽媽。每當提起xx,左鄰右舍總是交口稱贊,敬佩她敬老愛幼、善良博愛、教子有方。作為一名母親,她用無私的母愛,悉心呵護著孩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和教育著孩子。多年來,她用自己的愛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把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條。

  如今,xx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丈夫陳竹青需不需要上廁所,給丈夫洗臉、端水漱口,而后做好早飯,一湯匙一湯匙喂給陳竹青吃。隨后,又匆匆送兩個孩子上學,回家之后便開始洗衣服做飯、收拾家務;為丈夫洗臉穿衣、端茶送水、喂藥捶背、做康復訓練。擔心丈夫一個人孤單,她在做家務空隙會跟他說說話,將外面的新鮮事告訴他,逗他開心。

  侍奉癱瘓在床的丈夫,操持繁重的家務,照顧年幼的孩子,xx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可再苦再累,她卻從沒想過放棄,也從沒疏忽對陳竹青的精心照料。她不怕臟、不怕累,每天守在陳竹青身邊,為他換洗衣褲和床褥。長時間癱瘓在床,最怕生褥瘡,為了保證丈夫不生褥瘡,xx每天定時為丈夫翻身按摩、擦洗身子,她說:“幾年來,我沒睡過一次整夜覺。”在xx的精心照顧下,陳竹青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精氣神,頭發清清爽爽,指甲定期修剪,床單總是干干凈凈的.,房間也很整潔。對她的事跡,鄰居們都交口稱贊,她卻淡然表示,“這是我作為妻子理所應當要做的事情,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對得起自己良心而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二字。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 20

  xx自2011年結婚以來,一直跟公公和婆婆住在一起,她勤儉持家,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用自己的愛心凝聚著整個家庭,為長輩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生活氛圍。

  多年來,她沒有跟婆婆和妯娌紅過臉,始終默默付出、任勞任怨。大哥大嫂工作忙,白天不在家,有時晚上回來很晚,兩個孩子就吃住在她家,節假日也是如此。她還時常把大哥大嫂叫過來一起吃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公婆操心,從不攀比,從無怨言。家中每個成員過生日,她都會精心準備一份禮物,給大家一個驚喜。鄰里逢人都夸她是一個好媳婦,是公婆的“小棉襖”,是妯娌的好姐妹。同時她是一個賢妻良母,是孩子的好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過多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著孩子,剛剛8歲的兒子充滿著孝心和愛心,每次有好吃的,孩子總是第一時間先拿給爺爺奶奶和哥哥姐姐。在學校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丈夫在外上班,有時工作不順心了回家發牢騷,她總是耐心勸解,讓丈夫安心工作,正是她的幫助,使丈夫在單位受到同事和領導的贊同。

  好的家風,傳承著好的民風,好的村風,在道德的長廊中,xx為所有的媳婦們樹立了榜樣,她雖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豪言壯語,但她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好兒媳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好兒媳事跡材料03-30

最美兒媳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4-11

最美兒媳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7-10

好媳婦好婆婆先進事跡材料09-22

好家風好家訓先進事跡材料04-20

好家風好家訓先進事跡材料04-30

好婆婆先進事跡材料09-23

“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09-23

好妯娌先進事跡材料05-25

好母親先進事跡材料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