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
防災減災是指采取各種措施來預防、減輕或應對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以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1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我鄉的防災減災工作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增強全民防災減災的意識,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現將工作狀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提高認識
接到文件后,我鄉制定了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方案,安排部署我鄉具體的宣傳活動,做到無災防災,警鐘長鳴。嚴格按照職責分工,進一步細化完善方案,制訂出了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活動方案,加強協調配合,用心開展“防災減災”宣傳系列活動。
二、宣傳工作到位,群眾知曉率提高
為提高居民防災減災潛力,增強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莊里鄉制定減災教育工作計劃,開展了形勢多樣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利用廣播、宣傳欄、橫幅等宣傳方式,營造濃厚的防災減災宣傳氛圍。把5月12日“防災減災日”作為“防災減災宣傳日”,開展減災宣傳,發放宣傳資料,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答題,增強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強化宣傳力度。
三、以“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防災備災工作深入開展。
在認真開展“防災減災”各項宣傳活動的同時,我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做好當前防災備災的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制訂落實整改方案,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救災物資儲備,推動防災備災工作深入開展。
四、取得的效果
通過開展活動,從不同人群層面進行了宣傳,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關注重視,使更多人了解防災減災知識,掌握了應對突發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潛力,提高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更加珍惜生命。
五、存在的不足和下步打算
工作中我們也清醒看到存在的不足和挑戰,一是“防災減災”自救、救援能力存在短板;二是宣傳教育力度還不夠很多人對安全知識仍然很匱乏:三是仍然存在安全隱患,家庭式商鋪等非常容易引起突發事件。
今后,我鄉將在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工作方面加大宣傳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應急有預案,救援有隊伍,聯動有機制,善后有措施,全面提高我鄉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為推進全鄉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保駕護航。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2
今年以來,我縣防災減災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和大力支持下,在各成員單位和各鄉鎮工作站的密切配合下。全面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牢固樹立“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常備不懈”的思想,落實了各項工作責任,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自然災害情況
入汛以來,我縣遭遇七十年一遇連續強降雨,因強降雨導致洪澇災害并引發“8.12”洪澇災害。據統計,全縣12個鄉鎮、2個工作站全部受災,涉及116個行政村2980戶10219人?h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搶險救災,轉移群眾,全力開展生活生產自救。8月14日以來,兩當縣普降大到暴雨,最大過程降雨量達到162.7毫米,暴雨造成我縣境內各主、支河流水位普遍大幅上漲,嘉陵江徑流量達到1200立方米每秒。我縣因預警及時、處置果斷,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致全縣受災,部分農村住房損壞、農田沖毀、通信中斷、電力中斷、道路損毀嚴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二、防汛救災工作開展情況
。ㄒ唬└叨戎匾、靠前指揮。面對突如其來的暴洪災害,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全縣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全縣迅速進入防汛緊急狀態?茖W制訂救援方案,集結調配各方面力量,迅速向各受災點挺進,及時開展救援工作。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各鄉鎮(工作站)以及相關單位,靠前指揮,現場調度,及時掌握和快速處理災情險情;全體縣級領導分赴包抓鄉鎮,指導抗洪搶險工作。交通、通訊、電力等部門,加快搶修受損道路、通訊、電力等設施,盡快打通“生命通道”,確保救援人員物資及時抵達。各鄉鎮(工作站)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按照省、市、縣抗洪搶險工作要求,夜以繼日持續作戰,帶領群眾全力開展抗洪搶險工作。
(二)及時預警、排除隱患。根據氣象信息預警,我縣統籌安排,提前研判,加大監測預警力度,密切監測雨情、水情,隨時掌握汛情和地質災害點險情動態及發展趨勢。對縣域內中小河流、尾礦庫、堤壩堤防、地質災害點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117個地質災害隱患監測點和138處防汛防洪重點區域建立臺賬,并嚴格執行“一把手”24小時帶班和專人在崗值班制度,嚴格落實“一個監測點,一名責任領導、一名監測員、一組搶險隊伍、一套應急處置預案,一條以上安全撤離路線和一處以上安置點”的要求。
(三)眾志成城、全力救災。關鍵時刻,全縣各級干部切實把群眾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組成黨員先鋒隊506支,成立搶險應急救援隊伍394支,48個駐村幫扶工作隊就地轉化為搶險救援隊,戰斗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h四大班子領導深入搶險一線,與基層干部群眾一起搶險救災。對暴雨造成房屋損壞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群眾,按照“應轉盡轉、應轉早轉”的要求,果斷處置,轉移群眾313戶792人,其中:集中安置27戶84人,分散安置286戶708人。對受災群眾提供生活物資,并進行思想安撫、情緒疏導,目前群眾情緒穩定,社會治安穩定。
。ㄋ模┻B續奮戰,開展自救?h鄉村各級干部積極發動,黨員先鋒隊、搶險應急隊伍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共948支隊伍,轉化為災后自救力量,組織群眾開展災后自救。兩當縣國網供電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調集公司所有員工成立了多組汛期應急保障服務隊,每天平均出動52人次,車輛12輛,趕赴多個故障點搶修受損電力設施,截至目前,兩當縣大部分地區已恢復了供電,搶修工作仍在進行中。面對嚴重的道路災害,按照 “先搶通、后修復”的原則,第一時間保障縣鄉主干道的通行,對各處塌方進行清理,對路基沖毀、路面懸空路段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設置警示標志,對水毀斷行路段修筑通行便道,打通搶險救災生命線,所有村組生活物資運輸可基本保障。
三、加強措施,認真落實防災減災工作具體
(一)自然災害救災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按照相關文件精神,制定了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實施方案,切實做到了各項救助措施落實到位,配合縣財政將下達的110萬元自然災害救災補助資金分配到各鄉鎮、相關單位,救災款物的管理使用具體由各有關單位及鄉鎮(工作站)負責,首先確保應急期和過渡期受災困難群眾生活救助、轉移安置及受損房屋重建維修。受災群眾應急期救助47戶86人、過渡期救助人數1戶1人,發放救助資金共計2.76萬元,做到了應救盡救。其余107.24萬元各單位、鄉鎮(工作站)全部用于暴洪災害期間村組道路搶修疏通費用和防汛物資采購。
。ǘ┘訌婇_展冬春救助情況。積極做好救災物資儲備和管理工作,縣應急局于9月份就安排各鄉鎮開展冬春困難群眾的前期調查摸底工作。通過鄉鎮組織力量開展排查、調查、核實、匯總建立臺賬,申請冬春救助資金下撥,我縣將嚴格資金的管理,及時下撥到困難群眾手中。
(三)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縣減災救災政策加強工作組織領導。嚴肅救災工作紀律,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災害信息員的培訓,規范工作程序。
。ㄋ模┳龊梅罏臏p災宣傳工作。在今年“5.12”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廣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公眾自救和互救能力,推動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我縣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縣減委辦印發了《兩當縣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方案》文件部署周密,安排的防災減災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縣應急局、水務局、自然資源局、農業局、在廣場設置展板,圖片,有效地宣傳了防災減災知識,增強了群眾防范和應對災害風險意識和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在救助補助資金管理和使用,嚴格遵照“?顚S谩⒅攸c使用、公開透明”的原則,加快資金撥付和使用進度,嚴格管理,及時完成自然救助補助資金的支出。加快建立生活救補資金臺賬,完善相關表冊,將救助資金落實到受災人員手中,組織開展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各項工作,盡快恢復受災地區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二是繼續抓好防災減災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災害應急機制,落實防災減災工作措施,加強隊伍建設,使受災群眾得到保障。
三是加強防災減災綜合協調能力建設,完善預案修訂,制定災害信息員培訓工作。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3
啟東市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遵循“以人為本、政府主導、社會互助、災民自救”原則,以“常態減災備災和非常態救災”為重點,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就20xx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和明年計劃匯報如下:
一、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
。ㄒ唬┘訌娊y籌領導,夯實工作基礎。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將防災減災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定了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各相關單位的負責人任委員的減災委員會,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為統籌領導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各鎮(園區、街道)均于5月底前成立了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同時,設立了低溫雨雪冰凍、防汛防旱、地震地質、氣象、海洋、森林等相關災種的指揮機構,并明確責任。
。ǘ┚幹埔巹澬抻嗩A案,積極組織演練。20個區鎮(街道)按照“1+13+X+Y”的預案編制要求已全部完成,村居(社區)突發事件現場處置方案已編制315個,覆蓋率100%。150所中小學、幼兒園修編應急預案593個;50家醫院修編應急預案222個;企業修編應急預案4619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應急演練貼實戰。根據啟東實際,我市圍繞防汛抗旱、有限空間逃生、人員密集場所火災、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等應急預案,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應急演練,確!耙坏厥掳l、多地感知、整體聯動”。截至當前,我市各鎮(園區、街道)和部門共開展了28次專項應急演練,1246家企業已開展了2336次演練,企業單位演練完成率78.86%,暫列南通地區第一位。
。ㄈ┛茖W處置災情,做優災后救助。應急處置顯科學。我市針對氣象災害發布《災害天氣應對工作提示單》57份,處置大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15次,特別是在2次臺風期間,通過政務郵箱、微信和短信等多渠道發布臺風預警信息,前置救援物資與救援隊伍準備,嚴陣以待,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民生保險添保障。今年10月市應急局再次出資255萬元對全市戶籍人口因自然災害、火災、爆炸、溺水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投保了公共安全救助保險項目,今年理賠案件數394件,金額145.97余萬。民生保險項目飽受好評,收到群眾錦旗2面。
(四)多種活動并行,注重防災減災宣傳。全面開展減災示范社區工作。奮力推進創建,今年我市推選御河灣社區為減災示范社區候選社區,市應急局聯合氣象局、住建局和消防救援大隊先后三次對社區進行實地創建檢查與指導,市應急局支持社區高新項目“天翼云播”,配備了600份家庭應急包,提升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持續鞏固提升,市減災辦召開工作推進會,4個已創成的減災示范社區制定了鞏固提升的計劃,并以香榭水岸為試點,開展“已命名社區提檔升級”,發揮示范社區的帶頭引領作用。全面鋪開創建工作,8月結合南通市減災辦關于示范社區創建的三年計劃,我市下發《關于在全市積極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啟減辦發〔20xx〕7號),加強資源力量統籌,著力解決城鄉創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全市形成爭創減災示范社區的積極氛圍。完善災害普查工作。各條線的災害普查調查階段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正在根據上級要求不斷完善數據的準確性。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5.12防災減災日”市應急局聯合北城區街道在御河灣社區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日主題活動,以展板、宣傳手冊和知識競答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全民的防災減災救災意識;“10.13國際減災日”市減災辦聯合南城區街道在香榭水岸開展急救知識的科普、消防實操培訓及火災逃生演練;顒油ㄟ^啟東融媒、制作宣傳視頻等方式全媒體、多方式、多渠道地面向社會大力宣傳防災救災法律法規、知識技能,提高全民應急處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接下來的計劃
。ㄒ唬┻M一步加強救災綜合協調能力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加強救災綜合協調能力的建設,不斷完善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信息傳遞、災情評估、物資調撥等規范有效的工作機制,保障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開展。調整市級減災委,確保各類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ǘ┤孀龊镁C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和鞏固提升工作。不斷發揮示范社區的帶頭引領作用,帶動全市爭創示范社區,加強示范社區創建指導工作,注重地區平衡,重點關注有創建條件的示范村。
。ㄈ┎粩嗤晟浦笓]中心建設。將根據南通市局要求,完善指揮中心二期建設,改造應急指揮車,利用現代化技術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添磚加瓦。
(四)健全隊伍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培訓機制,將專業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納入聯訓聯演活動,提高專業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要完善聯動機制,建立健全統一調度、快速運送、合理調配、密切協作、有序退出的聯動機制,規范引導專業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有序參與災害搶險救援行動,形成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合力。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4
20xx年以來,太湖縣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遵循“以人為本、政府主導、社會互助、災民自救”原則,以“常態減災備災和非常態救災”為重點,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太湖縣轄15個鄉鎮,174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面積2040平方公里,人口58萬。我縣屬皖西南丘陵低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h境內主要河流為長河,境內總長81公里。全縣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全縣氣候四季分明,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冬季受西北內陸氣流控制,氣溫較低;夏季受東南海洋氣流影響,炎熱潮濕。年平均氣溫16.4℃。1月份平均氣溫3.7℃,7月份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2.7℃。年平均日照1937.7小時,無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全縣主要分為山區、畈區,地勢地貌比較復雜,春季時冷時熱多陰雨冷凍,夏季,我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悶熱多雨,七月為最熱月份,平均氣溫大多在27~30℃之間。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與熱同季節。
二、20xx年災情情況
我縣救災工作職能在2019年機構改革時劃轉至應急管理部門。從近三年我縣自然災害發生的特點來看,我縣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地區,主要災情發生在6、7月份的梅雨季節,易發生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天氣。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連旱,易出現長期干旱災害天氣。
20xx年,我縣共遭受風雹災害2次、洪澇災害2次。據統計,受災人口41429人,緊急避險轉移165人,緊急轉移分散安置352人;因災嚴重損壞農房8戶15間,一般損房609戶138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471.97公頃,農作物成災面積1064.6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757.3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963.95萬元,其中農林牧漁業損失3100.65萬元,工礦商貿業損失80萬元,基礎設施損失6317萬元,公共服務損失560.1萬元,房屋及居民家庭財產損失860.2萬元,其他損失46萬。
三、救災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災害多發頻發、災情損失嚴重的特點,我縣不斷強化減災救災公共管理功能和社會服務職能,全縣救災工作總體平穩有序。
。ㄒ唬┙⒔∪珵暮︻A警和信息發布機制。在上級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縣進一步加強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系統。氣象部門充分運用新一代天氣雷達、衛星云圖等現代化設施,建立多級災害性天氣自動報警機制,開發短時災害性天氣預警系統,實現對災害性天氣可能影響的區域,提前2-3個小時預報預警到鄉村,甚至到自然村。二是洪水預警系統。初步實現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雨量站點,重要河段都有水位監測站點。水利部門建立了水文自動測報和江河預警系統,準確預報雨水情,為抗洪搶險救災提供適時決策依據。三是預警信息快速廣泛傳播系統。在縣氣象局、縣防汛辦、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別建立預警信息發送平臺,實現在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防范重點等,以手機短信形式發送到各級防汛指揮部成員和防汛責任人。
。ǘ┙⒔∪珵暮π畔T隊伍。全縣組建了322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覆蓋全縣186個行政村(居),確保了鄉鎮、行政村(居)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其中,多災易災鄉鎮和村都配有2名災害信息員。并對信息員組織了業務培訓,提高了業務技能,同時增加了防災減災宣傳員,為普及防災減災救災常識提供了人力資源。
(三)建立健全物資保障體系。機構改革后,我縣救災物資儲備職能由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承擔,并依托現有資源,在晉熙鎮、彌陀鎮建立了救災物資儲備庫,所有救災物資,接收時都通過救災物資儲備庫驗收入庫,出庫時由縣應急局開出《救災物資調撥通知書》,救災物資儲備庫依據《救災物資調撥通知書》的品名、數量調出物資。2020年中央下達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304萬,我縣根據本地災情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組織采購了救災物資品種和數量,通過政府采購的形式完成了采購任務并已全部驗收入庫,切實提升了我縣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拓寬救災物資儲備方式,通過協議儲備、依托企業代儲、生產能力儲備和家庭儲備等多種方式,構建多元化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
。ㄋ模├^續組織實施農村住房保險試點工作。20xx年,我縣繼續實施農村住房保險試點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全縣13萬所有農村住房購買了農房保險。積極宣傳農房保險相關政策,配合國元保險公司進行查勘理賠,20xx年,我縣農房保險立案理賠240戶,理賠77萬余元,最多的農戶賠付金額達4.5萬余元。農房保險政策的實施,有力支撐了受災群眾抵御自然災害和災后重建能力。
。ㄎ澹┘訌娋葹馁Y金的監管,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20xx年上級共下達我縣自然災害救災資金 364萬元,其中省級自然災害救災資金75萬元,中央和省級冬春救助資金289萬元。我縣嚴格按照自然災害救災管理辦法規定程序進行分配,所有下達資金均通過與財政部門進行會商后,制定分配方案提交縣長辦公會議審議,在規定的時間將資金全額分配至鄉鎮,不存在截留、擠占、挪用的現象,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循救災資金的使用范圍,做到了“?顚S、重點使用”的原則,在資金的發放過程中,做到了“對象公開、金額公開、數量公開”,對于生活性的補助資金做到了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公開發放,并將資金使用情況在村級小微權力平臺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省級自然災害救災資金75萬元已全部通過財政“一卡通”打卡到戶,惠及我縣受災戶696戶。冬春救助資金289萬元已于1月4日通過縣長辦公會議分配至鄉鎮,各鄉鎮正在組織分配,預計1月20日之前全部打卡到戶。冬春救助物資在上級下達我縣省級冬春救助物資棉被384床、絨衣褲197套、棉衣褲308套、毛毯384床的基礎上,縣級配套棉被2000床在春節前發放到受災戶受災,確保他們溫暖過節。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5
20xx年,鞏留縣堅持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現將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災害風險。一是年初根據人員變動,對防災減災委員會組成進行了調整,成立了以縣人民政府縣長為主任,分管副縣長為副主任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并對各相關部門、鄉鎮的責任進行了明確?h委、縣政府先后4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匯報、部署安排重點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任務,及時針對重點節點、春夏2季融雪性洪水、森林草原火災、災害性天氣的防范應對和地震重點危險區應急準備情況進行部署。二是結合鞏留縣災害特點,制定印發了《鞏留縣全面加強防震減災救災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全面做好極端暴雪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關于認真開展鞏留縣20xx年汛前防汛抗旱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做好持續高溫天氣過程應對工作的通知》,意在切實提高各鄉鎮(片區)、各行業部門防災減災救災意識,消除各類風險隱患。三是積極強化極端天氣會商研判工作制度,20xx年,根據氣候特點,鞏留縣應急管理局、氣象局、住建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開展會商研判2次,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通知52期,分析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災害影響,提前謀劃防范措施,及時利用微信群發布氣象預警信息,確保各鄉鎮(片區)、重點行業部門將預警信息傳遞到村(社區)等基層單位,提前做好防御準備。
。ǘ┚o盯重點領域,開展隱患治理。一是深入開展地震、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對我縣7名地震宏觀觀測員進行實地走訪,了解地震觀測形勢,做好異常情況上報。督促對地質災害巡視員對我縣73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巡視,聯合自然資源局對5處地質災害重點隱患區進行實地查看,安裝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儀器5部。二是強化融雪、暴雨混合性洪澇災害治理,充分發動基層人員力量對莫乎爾河阿熱勒段、吉爾格朗渠龍口等64處易洪易災區域進行重點盯防,組織水利、應急及相關鄉鎮對河道險段、防洪堤、泄洪溝等重點部位開展拉網式排查,截至目前,共計發現隱患問題54條,均已整改完畢。三是加強森林草原火災隱患治理,全面開展火災隱患排查,發現森林草原防滅火重要目標風險隱患1處、一般隱患3處,均已整改完畢。結合州森林草原防滅火檢查組對恰西森林公園、庫爾德寧景區、野核桃溝景區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7條,均已整改到位,并舉一反三,要求屬地鄉鎮村做好重點地段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消除火災隱患。四是強化防溺水工作管理。組織水利、教育及各鄉鎮干部職工450余人次對渠道重點水域進行巡查、管護。設置各類警示牌225處。查出各類水患問題3個,均已立查立改。教育部門開展防溺水主題班會235場次,國旗下講話97場次,法制副校長開展防溺水知識講座53場次,受教育師生4萬余人。五是開展地震應急準備工作督查檢查。成立2支專項評估檢查組,通過不打招呼、隨時拉動、查看物資、現場詢問職責流程等方式,對9個鄉鎮(片區)、22個部門單位地震應急工作開展了為期3天的專項檢查,查出預案、演練、物資、隊伍等領域各類隱患17條,有效強化各鄉鎮(片區)、各部門地震災害防范應對水平。
。ㄈ┘訌婓w系建設,增強救援能力。一是修訂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為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各部門、鄉鎮高度重視應對各類突發災害的預防保障工作,修訂完善《鞏留縣地震應急預案》《鞏留縣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工作方案》《鞏留縣抗震救災綜合指揮部工作方案》《鞏留縣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各鄉鎮(片區)共修訂完善應急預案21個。二是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開展災害信息員培訓172人次。組織各鄉鎮組建充實鄉、村兩級應急隊伍86支、1327人,重要天氣節點全員在崗,確保救災力量在崗在位。三是加強救災物資儲備,縣級準備各類物資59類49292件,鄉鎮儲備各類物資25類20121件,落實救災物資供應點260處,工程機械95臺。四是認真開展應急演練,組織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演練2次、防汛抗旱應急演練1次,地震應急桌面推演1次,累計參與單位共42家、出動各種車輛50輛、參演人員240余人。充分展現了快速啟動響應、有效組織動員,形成了戰斗合力,檢驗了突發地震應急反應、指揮、救援、保障的應急處置能力,增強了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響應能力。
。ㄋ模⿵娀麄鹘逃,增強安全意識。扎實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教育活動,宣傳周期間全縣各鄉鎮(片區)、各部門累計制造宣傳產品6123個,舉辦宣傳活動527場次,舉辦防災減災知識講座162場次,發放宣傳材料26149余份,災害事故隱患排查260條,災害事故隱患治理249條,組織開展應急演練320場次,累計受教育人數約115785人。有效地宣傳了防災減災知識,增強了群眾防范和應對災害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使其能掌握減輕災害損失的技能,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存在的問題
鄉鎮應急隊伍雖已組建,但應急隊伍人員均為兼職,總體訓練水平不高,隊伍建設的制度還不夠完善,缺乏專業的訓練設施和場地,各種應用訓練、模擬訓練無法有效開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救災減災綜合協調能力建設。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加強減災救災工作的綜合協調能力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信息傳遞、災情評估、款物調撥等規范有效的工作機制,保障減災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二是加強救災預案的修訂完善。針對新時期救災工作特點,依據各行政區域人口數量、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對縣級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做到預案啟動規范,易于操作,展開有序,救助及時,保障有力,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并常態化組織開展模擬訓練,加強災害應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強村級災害信息員的培訓指導。在完善縣、鄉預案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對村級災害信息員的管理和培訓,充分發揮基層信息員的作用,逐步規范災情上報的渠道、方式和內容。不斷提高村級信息員工作熟練程度,強化災害信息員的工作意識,逐步提高基層災害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6
xx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和有關要求,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做好有關工作,提升學校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是健全校園防災減災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建設。學校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把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健全學校防災減災救災專門工作機構,成立了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和應急隊伍,明確責任人員,壓實工作責任。學校成立了防災減災應急隊伍,對應急人員定期組織了業務培訓。提高師生的應急知識和能力,強化綜合防御防范措施。
二是健全校園安全責任制,筑牢“責任堤壩”。學校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大力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切實保障學校、廣大師生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項報告、值班值守、監督檢查等制度,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三是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演練程序。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并不斷完善防災減災、逃生自救等應急預案。精心組織開展每一次應急演練,切實做到有完善的演練預案,周密安排演練程序,提前做好分項目的指導和培訓,確保演練活動規范、安全、有序、有效。
四是健全防災減災教育和宣傳體系,構筑生命安全防線。學校積極利用5月5日至12日防災減災宣傳周和我國第十一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通過宣傳櫥窗、墻報、班班通、校園廣播、校園網、微信等多種媒體,精心組織活動,開展“暢通生命通道”專項宣傳教育和整治活動,普及防災減災救災有關法律法規和科技知識。學校在集中開展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防災減災救災的長效機制,將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確保覆蓋到每一各班級、每一位師生。并通過發放一封信延伸到家長,小手拉大手,擴大了宣傳覆蓋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7
啟東市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工作方針,以“常態減災備災和非常態救災”為重點,扎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就20xx年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總結如下:
。ㄒ唬⿵娀y籌,不斷健全工作體系
我市設立了防汛防旱、地震地質、氣象、海洋、森林等相關災種的指揮機構,并明確責任。
。ǘ┬抻喭晟祁A案,積極組織演練
為了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我市多措并舉。一是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20xx年,我市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啟東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xx年修訂版)》,新修訂了《啟東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鄉鎮(園區、街道)構建了“1+13+X+Y”的應急預案體系架構,完成率為100%,且已經全部錄入指揮系統;全市1586家企業的預案已經全部修訂完畢,并錄入“南通市應急管理局綜合監管信息系統”。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二是強化演練。4月28日在廣匯能源開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練;5月初在南通市局的指導下進行了漁業水上安全突發事件的市級桌面演練,5月底聯合水務局在頭興港閘進行了一次防汛應急搶險演練;全市1586家企業根據制定的預案制定演練計劃并完成演練,依據屬地管理的原則,責任到人,動態更新演練情況,目前演練計劃制定率達99.38%,演練完成度達97.5%。通過演練,不斷提高應急隊伍的應變處置能力和實戰水平。三是科學處置災情。20xx年4月30日,啟東市遭遇大風強對流氣候,災害造成4人死亡,41戶59間房屋倒塌,1100余戶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超1.12億元。災情發生后我市及時調度應急、交通、消防大隊和公安等隊伍,對18個鄉鎮、園區全覆蓋緊急救災和搶險救援,當晚,交通和供電基本恢復,后續的災后重建工作也已經完畢。7月和9月,臺風“煙花”和“燦都”過境啟東,我市實時監測臺風風力和路徑,發布“天氣提示單”等各類預警信息增強相關部門和鄉鎮(園區、街道)的重視,共提前緊急避險轉移約2.25萬人次,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險情。
。ㄈ┌l揮科技手段,強化信息支撐
啟東市高度重視信息發展,以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以信息化推動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一是完善指揮系統。指揮系統滿足24小時應急值守、會商研判和決策指揮調度等基本需求,應急管理系統一張圖包括突發事件統計、應急預案和應急資源等。通過實地學習、電話和微信群等密切和南通市局技術溝通,嚴格按照要求,對系統進行調整,完善功能和數據。二是加強部門信息互通。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市應急局與市氣象、水務、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加強對極端天氣、汛情旱情、漁船遇險等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建立預警信息統一發布機制,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及時進行預警,做到快速、真實、準確報送相關信息。市應急局同氣象局簽訂了合作協議,確保災害發生時氣象服務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服務。加強與“110”“119”“120”平臺及相關單位的溝通聯絡,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實現了一般以上險情和事故能夠快速準確報送,確保第一時間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應對。三是配備新設備。采購布控球,并且已經與省廳調試完畢,滿足災害發生后省廳、南通市局及時與我市進行對話,查看現場情況,了解災情。同時,市應急局對全局人員展開“四種通訊方式”使用培訓,確保隨時調度和使用。
(四)重視救災救助,做實應急保障
啟東市始終將防災減災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常備戰狀態做好工作。一是強化應急值守。一直以來市減災委成員,特別是應急局、公安局、住建局和氣象局等事項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今年應急局更是配備了音視頻指揮調度值班與日常值班兩套值班制度,確保第一時間掌握信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處置突發事件。二是落實民生保險。啟東市為全市約113萬人、45萬戶籍家庭和持暫住證及在啟繳納社保的外來務工人員自住房投保。僅430大風災害,全市理賠約500萬元,保障了人民的利益。三是推進災害普查工作。今年我市共印發2份文件,先后4次邀請第三方機構對災普重點部門、鄉鎮和村居90余人進行培訓。市普查辦完成工作分工,市應急局應急系統調查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在反復質檢中,其他各條線的普查工作也在有序進展中。
。ㄎ澹┘哟笮麄髁Χ,增強防災意識
啟東市致力于以宣傳教育帶動防災減災工作實效。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利用全國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和安全生產月開展活動,以展板、宣傳手冊和演練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全民的防災減災救災意識。二是以活動為契機。今年我市推選綠城花園社區為減災示范社區候選社區,市應急局聯合氣象局、住建局和消防大隊先后五次對社區加強指導,市應急局投入32萬為社區配備1000份家庭應急包,和高層安裝電動車識別系統,10月30日,社區已經通過南通市減災辦考核,上報至省級。通過示范社區的引領作用,營造防災減災救災的`社會氛圍。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8
20xx年,我鎮防災減災工作在縣應急局的關心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應對的工作原則,從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高度出發,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機構網絡和預案體系建設,做好統籌規劃,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和任務,有效維護了全鎮社會政治穩定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F將我鎮防災減災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應急機構,加強組織領導能力
一是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擔任指揮長,鎮長擔任副指揮長,鎮屬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各村支書、主任為成員的應急指揮工作小組;
二是設立鎮防災減災辦公室。由分管應急管理的副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現有工作人員2名,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等辦公常用設備;
三是完善村級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應急預案等,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實現了應急管理工作常態化、規范化;
四是組成了專門的應急管理信息報送小組,有1人專門負責應急信息的報送工作,建立健全了信息報送和應急值守制度,當鎮里有緊急情況時,第一時間上報縣相關部門,并做到了上報信息內容全面、規范,事件處置過程中,認真做好信息續報工作。
二、強化人員物質保障,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一是不斷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共青團和民兵等隊伍在應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要求,抓好專業隊伍建設,做好人力資源的統籌規劃,形成統一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是配全應急保障物資和裝備,不斷增強物資儲備及裝備配置,落實了裝備庫,便于及時處置突發事件所需,建立健全了應急物資的儲備和調用制度,確保應急物資隨時調用及規范使用。
三是加強對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及演練,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能力。目前我鎮共有應急救援隊伍14支300余人,其中村救援隊伍13支,機關救援隊伍1支,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工作制度8個,已開展各類培訓3期,開展各類演練2場次。
三、狠抓宣傳教育,提高應急防范意識
為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公共事件的能力,我鎮通過村務公開欄、“農家書屋”等場所,設置宣傳欄目、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多種方式開展宣傳活動。圍繞地震、洪澇災害、安全生產事故、火災等問題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等應急知識,切實增強群眾的應急知識和自救互助能力。在船灘學校教學點普及應急知識,努力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群眾的目的。真正做到應急管理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逐步形成了應急管理工作由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
四、制定完善預案,加強演練,提高應急防范能力
緊緊圍繞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的特點,認真研究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的發生和發展規律,充分借鑒周邊兄弟鎮鎮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中的經驗教訓,廣泛聽取上級部門、領導和一線工作同志的意見建議,不斷提高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鎮先后制定了《船灘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船灘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船灘鎮地震應急預案》等預案。并要求各村“兩委”、企事業單位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村級地震應急預案》,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理辦法,切實開展預案演練,提高群眾應急自救能力,今年共開展村級應急演練1次,學校應急演練1次。
五、強化預警機制及風險隱患排查,努力將各類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一是做好防災減災及災害預警工作。與縣應急局、氣象局、水利局、應急局等多個部門聯合,及時將各類可能會引發災害的各類信息傳達到村組、傳達到農戶,建立了由縣相關部門、鎮應急局、村應急小組組成的三級工作體系。
二是加強值班值守。認真做好重要節日、重大事件期間的應急值守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值守制度,實行領導帶班,雙人雙崗制。同時,加大村級巡邏與矛盾糾紛排查力度,建立和完善了村級的監測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三是做好重點部位的危險隱患排查工作,對各施工地點實行抽查、對礦山企業每月1次開展深入摸排,對發現的問題當場指出并發放整改通知書,明確隱患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對未按要求進行整改的對其實行停業整頓,不定期的對,今年共發放整改通知15份,整改單位均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整改。
四是加強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我鎮現有應急避難場所3個,可容納1000余人。
六、下步工作打算
我鎮應急管理和防震減災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們將繼續努力,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應急有預案,救援有隊伍,聯動有機制,善后有措施,全面提高我鎮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為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05-08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06-06
防災減災工作總結11-11
關于防災減災活動方案05-13
關于防災減災的宣傳文案08-18
關于社區防災減災的總結06-08
關于防災減災工作總結(精選23篇)05-10
防災減災方案04-17
防災減災匯報04-01
防災減災方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