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精選21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清潔,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2、讓幼兒學會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

  活動準備:

  圖片2張(一張畫臟、亂、差的地方,一張畫干凈整潔的地方)

  活動過程:

  1、欣賞兒歌《果皮箱》后提問:兒歌中說了什么內容?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見過它?

  兒 歌《果皮箱》

  馬路旁,誰站崗不怕雨淋曬太陽。

  張著嘴,把話講小朋友,可別忘。

  果皮箱屑交給我不要扔在大街上。

  小結: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兒園都見到過許多果皮箱,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護環境的衛生。

  2、出示圖片,啟發幼兒認真思考。

  這些地方怎么會變得這么臟?怎樣才能使這些地方變干凈?我們應該怎么做?

  3、出示幼兒讀物,讓幼兒分辨對錯。

 。1)一幼兒把香蕉皮扔在盯皮箱里。

 。2)一幼兒在大街上隨地吐痰。

  (3)一幼兒把冰棒紙扔在地上。

 。4)一幼兒將痰吐到痰盂里。

  哪個小朋友做得對?哪個小朋友不對?你要向誰學習?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吃的果殼呀、塑料袋呀應該扔到哪里?(垃圾桶里)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2

  教學目標:

  1、培養想象力。

  2、學習在觀察中發展創造性的思維并運用各種表現手法來表現。

  重點:

  學會聯想并發展發散思維。

  難點:

  運用繪畫、拼貼、改畫的技巧表現內心的想法。

  準備:

  錄象、圖片、范畫

  教學活動:

  一、導入

  森林的面積縮小,全球氣候變暖,物種迅速減少,空氣嚴重污染┄┄人類要快快重視環境問題的威脅,保護這唯一的地球,避免無可挽回的災難。如果讓你來做一個環保小使者,你會怎樣宣傳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讓大家更深刻的意識到環保的作用?

  二、板示課題

  同學們,老師想知道你了解哪些環境問題呢?請你來說一說。

  三、出示錄象

  每個小朋友想象中的地球都是不同的,你的想法是什么呢?分小組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你想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的畫嗎?你覺得該怎樣把自己家園畫出來或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那一定很有趣。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四、作業選擇

  1、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你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觀察到了么?你有怎樣的感受?

  2、創作一幅畫,表達自己的憂慮。

  3、畫完后還可以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3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因此,把生態與環境保護列入幼兒科學教育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兒從小就具有環保意識,知道大自然是個有機整體,人類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護自然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設計活動時著重對煙塵、污水兩個方面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讓幼兒了解煙塵會污染空氣,能影響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

  2、引導幼兒能夠關注周圍的環境,增強幼兒的保護意識。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和難點:

  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的環境對自然界的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煙、房屋(幼兒用積木拼搭)

  2、錄像:香煙彌漫的一間屋子、動物遠離喧鬧的城市、汽車的尾氣和廢氣等。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實驗活動——看錄像——幼兒討論——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森林里,小動物們都在快樂地游戲著,它們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樹林里開演唱會,玩得真高興。忽然,附近的工廠里排出大量的黑煙,它們一個個都顯得無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動物們紛紛逃離了森林,躲到別的地方去了。

  二、實驗活動

  教師:“咦,小動物們為什么要逃走,躲到別的地方去呢?”

  1、現在我們做兩個實驗。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讓幼兒從顏色、氣味和透明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兩條小魚分別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觀察小魚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動情況。

 。2)出示幼兒拼搭的房屋,用一個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閉),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點燃的香煙,過一會兒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會發現房屋周圍都是煙霧。

  三、錄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煙塵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注意大街上汽車駛過飛起的灰塵;車尾排出的煙塵、廢氣,以及香煙彌漫的房子;動物們遠離城市等。

  2、提問:這些廢氣、煙塵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動物和人需要清潔的空氣。

  四、討論活動:煙塵、廢氣會污染環境,怎樣來預防這些危害。

  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小結:我們都需要清潔的空氣,保持空氣的清潔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五、延伸活動:《誰是環保好娃娃》

  小朋友請講講下列圖中誰是保護環境的好娃娃,為什么?并給環境好娃娃畫上一個五角星。

  活動反思:

  《環境保護》這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作為老師的我也真正體會到和學生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的快樂,整個課堂氣氛嚴肅而不失活潑,和諧而平等。我也從學生們的精彩想象、回答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如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有哪一些,應該如何治理等。一點很深的體會就是教師是否真正融入到課堂中去,融入到學生中去,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本堂課中,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大膽發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我感到整個課堂不會像教師唱獨角戲那樣沉重。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一節課上留下些許遺憾在所難免。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最后讓學生們一起探究大氣污染的治理時,由于時間過于倉促,沒能讓學生充分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充分體會一個環保工作者的樂與趣,學生的環保觀念落實可能會不好。另外,在組織學生討論大氣污染的危害時,沒能引導學生到實際中去,只是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大氣污染的圖片,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受到了影響。還有在最后總結的時間稍顯緊張。

  總之,化學教學中要求我們反思的層面是很多的,我們應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實踐更趨合理。當然,也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工作才能不斷創新。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萌發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感知樹木被損壞的嚴重后果。

  3、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環保標志。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1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1、重點: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道理。

  2、難點: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設計環保標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樹木的資料或圖片。

  物質準備:布置“郊外”場景;磁帶、多媒體課件、幼兒作畫用品及一些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

  1、師:讓我們一起開著“幸?燔嚒比ソ纪獍桑

  2、幼兒觀看配班教師的舞蹈表演“小鳥找家”,提問:小鳥在干什么?

  二、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小鳥和大樹”

  提問:

  1、小鳥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當小鳥從南方飛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3、它的樹朋友到哪里去了?

  4、樹木被砍伐了會帶來什么危害?

  小結:樹木被砍伐就不能凈化空氣,空氣就不新鮮了;小鳥們就沒有家了;容易發生水災、旱災;會出現沙塵暴。

  三、怎樣保護我們的樹朋友,組織幼兒互相討論。

  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保護樹木要靠大家來完成,為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國家就將每年的3月12日做為中國植樹節。

  四、分組設計環保標志,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廢舊材料制作立體的標志。

  結束后,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動延伸:

  1、周末組織幼兒和家長參加植樹活動,開展“我與小樹一起長大”的愛樹活動。

  2、在園內開辟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5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地球,熱愛自己家園的高尚品質,形成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上臺揭示主題,隊會開始

  甲:春天來了,大自然向我們展示了她多姿多彩的面貌。

  乙:是啊!春天,到處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合:大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地球與我們的生存緊緊相連(屏幕展示:洪災,沙塵暴,SARS病毒傳染人們及救護的情景)。

  甲:(解說)同學們,你們可曾記得1998年春夏交,長江流域那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讓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

  乙:(解說)2004年春季,北京,內蒙古一帶的沙塵暴讓全中國人民瞠目結舌!甲:(解說)2003年春夏交的SARS病毒,讓全人類自作自受的惡果。

  乙:這些都是由于人類不懂得珍惜我們的家園——生存的地球,是地球母親對人類的懲罰,是人類自作自受的惡果。

  甲:所以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乙: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

  故事內容:有一個村莊,原來山青水秀,生長著大片森林,人們自由自在的生活。后來,人們看見木材可以賣好價錢,于是大量砍伐。后來,這個村莊被黃沙淹沒了。

  甲:是啊!我們生活的環境要靠我們自己來保護,為了多贏得一片綠色的草地,一方藍色的天空,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乙:我們都領略過陽光的明媚,月光的溫柔,地球的山清水秀。你們可知道假如地球上的生態遭到破壞,其后果是什么

  (討論,發言)

  甲:既然同學們都知道破壞生態的嚴重性,請問同學們,你們曾看到過哪些破壞環境的現象(結合當地情況,收集資料,圖片展示,討論,發言,如校園里浪費水電,攀爬樹木,亂摘樹枝,濫采煤礦,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各方面的情況)。

  乙:由于人們肆無忌憚地傷害地球,地球已經像一個千瘡百孔的病人,在對著人類呻吟,請看小說《地球治病》。

 。ù蟾艃热荩旱厍蛏×,到太空診所去看病,她渾身是病,太空診所的醫生,制訂出治療方案,通知地球人應如何保護生態)

  甲: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水,清新的空氣,都是地球母親給我們享用的,是我們千秋萬代生活的家園,誰不希望她永遠年輕美麗

  乙:請同學們畫出心中想象的美好家園,并展示出來。

 。S意點名說畫的是什么)

  合:如果能使每一條小溪都清澈,每一寸土地都肥沃,每一朵花兒都綻放,每一棵樹苗都茁壯成長,那么,我們的生活的環境該是何等的漂亮

  甲:既然同學們心中的家園這么漂亮,那我們怎樣才能建造這么美好的家園呢(結合本地本校情況,談自己在校內,校外應怎么做)

  分小組討論發言:

  合:同學們,你們說的都能做到嗎(能)。那請你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做地球的小主人。

  二,全班朗誦《地球萬歲》

  三,輔導員講話

  反思:

  由于人類破壞生態環境,地球面臨的處境讓人憂心忡忡,學生不懂得愛護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攀爬,采摘,亂丟,亂扔,亂吐,亂涂,亂畫的現象很嚴重,本次活動通過學生實踐調查本地,本校情況,從學生實際做起,以故事,詩朗誦,小品的形式進行活動,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較易接受。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6

  目標:

  1、讓幼兒參與實踐活動,從中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里來的,并認識起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好辦法,并表達出來。

  3、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意識。

  準備:

  1、活動前通知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并幫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記錄。

  2、PPT(幼兒園各場地、周圍環境、各種清潔機器)、多媒體。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鉛畫紙、水彩筆。

  過程:

  一、組織交流情況

  1、這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調查我們周圍的環境,并作好記錄,現在誰來說說自己的調查成果呢?(5人左右)

  2、播放PPT1(幼兒園場地衛生)

  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走廊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么?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3、為什么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它們從哪里來的?

  二、了解垃圾危害

  1、播放PPT2(周圍環境衛生)

  這些有垃圾的地方給我們什么感覺?

  對人、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怎樣愛護環境

  1、播放PPT3(各種清潔機器)

  怎樣才能是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清潔?

  介紹各種清潔機器。

  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我們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我們應怎樣向他們學習呢?

  四、幼兒嘗試操作

  1、介紹材料,讓幼兒選擇。

  2、鼓勵幼兒動腦筋,嘗試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來或畫出來。

  3、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五、課后活動延伸

  1、老師介紹“綠色回收箱”,告訴幼兒這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裝置。

  2、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看看是什么?

  3、說說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活動后組織幼兒進行分類、放置。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環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

  2、幼兒通過活動具有環保意識,能保護周圍的環境。

  3、幼兒通過活動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知道環境污染時不好的。

  活動準備:

  課件、圖畫紙、水彩筆和環保標語、讓幼兒有一定的環境保護知識并和家長討論過關于環保的還踢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

  展示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并能夠提出問題。

  通過觀看環境受到污染,導致莊稼死亡、動物逃離,了解并知道環境受到了污染

  二、討論交流

  1、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

  教師提出問題:在你知道的范圍內,哪些被污染了,并讓幼兒分組討論,然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

  2、幼兒互相展示并進行分享。

  3、教師再次展示各種污染圖片,并討論其危害。

  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河流污染、以及空氣污染等

  三、共同討論保護環境的方法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共同討論我們保護環境的方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

  1、爭當環保小達人

  幼兒和家長一起到社區進行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則。

  2、利用展板宣傳

  帶領幼兒制作展板,并加上文字說明。

  3、教師鼓勵幼兒利用周末和家長一起打掃小區周圍的環境。

  五、設計思路闡述:

  讓幼兒知道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被一點一點的污染,知道保護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從小就要愛護、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通過自制小玩具活動,讓幼兒將廢舊的物品變廢為寶,合理的利用垃圾,讓幼兒明白循環再利用的道理,并讓幼兒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知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環保活動,讓沒有經驗的幼兒積極的參與到環保中,通過活動讓幼兒發表自己對環境保護的想法以及保護環境的方法,讓幼兒切身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

  總之,保護環境,教師的教育作用很重要,作為教師我們應幫助幼兒從小就懂得保護環境,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注意點點滴滴,愛護環境、保衛我們的家園。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保護環境衛生。

  2、樂意大膽使用材料與伙伴合作制作垃圾箱。

  3、感受到共同制作的快樂。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剪刀、不同大小的紙盒、包裝紙、漿糊、雙面膠、抹布等。

  經驗準備:有與伙伴合作的經驗。

  重點和難點

  1、此活動的制作教師考慮到紙盒有不同薄厚,孩子們在剪厚紙盒時會有困難。

  2、制作的盲目性。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導入:

  我們今天帶來這么多的材料想做什么樣的垃圾箱?怎么做?都需要什么材料?想與誰合作?

  教師帶幼兒分別進行討論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2、幼兒意愿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制作。

  在過程中教師做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盡量滿足幼兒的需求,給與適時的指導與幫助,使孩子們能獲得成功。

  3、作品展覽與講評:

  請孩子們說出制作的過程,將自己的成功與伙伴共同分享。教師尊重孩子們的意見將垃圾箱放在有用之處。

  總結:

 。1)教師會適時地進入給予指導與幫助。

 。2)引導幼兒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與伙伴合作的想法,孩子們帶著想法,有目的的制作減少了盲目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讓班內每個孩子都明白不能亂丟垃圾,要愛護環境更要保護環境。

  讓孩子們能夠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大膽說出自己對保護環境的理解。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明白隨手亂丟垃圾是一個不好的壞習慣,需要改正應該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難點:孩子接受問題的能力,亂丟垃圾的壞習慣。

  活動準備

  1.一頂帶有機玻璃的遮陽帽。

  2.幾張環境被嚴重污染的圖片。

  3.生病帶著口罩的兒童。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我們大家一起做個小實驗看看會發現什么有趣的事。拿出帶有有機玻璃的遮陽帽放在陽光充足的窗前,在陽光照射到遮陽帽的有機玻璃上會在教室屋頂形成一道七彩虹,持續晃動遮陽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發問大家看到了什么?好看嗎?美麗嗎?孩子們回答后接著發問為什么會有這么美麗的七彩虹。

  2、說出答案是因為天空晴朗空氣好如果空氣被污染了就看不到美麗的彩虹,繼續引導孩子們思考問題空氣不好有哪些危害性拿出圖片

  3、著重說明空氣污染了就會讓人生病甚至吃藥打針,打針是很疼的。我們都不想生病,更不想打針。所以我們不能讓空氣產生污染?諝鉃槭裁磿廴,拿出圖片,那是因為有許多不愛護環境的人亂丟垃圾破壞環境引起的。從此以后我們不能再隨便亂丟垃圾要改掉這個壞習慣。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如果大家人人都亂丟垃圾,那么久會破壞環境產生污染會引起生病也就看不到美麗的七彩虹。

  延伸:

  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教學反思:

  以往雖發現了亂丟垃圾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讓孩子們改正缺點,卻只是簡單的一句話提醒了事,沒有認識到方法過于武斷沒有認識到孩子們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通過本次培訓認識了直接灌輸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引導孩子們好奇的天性掌握兒童在游戲中生活的特性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努力跟上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大方向,通過學習明白只有教育觀念的率先改變才能引起教育行為的逐漸改變,找到了方向明確了目的就一定會達到目標成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思考,引導幼兒聯系生活實際,大膽講述出環境被污染的一些原因。

  2、培養幼兒有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材料準備:

  故事錄音,圖片幾幅,幼兒繪畫作品等。

  活動過程:

  一、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圖畫內容

  1、啟發幼兒講出自己喜歡某一大自然的緣由。

  2、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喜歡大自然中的風、雨空氣等事情,老師聽了覺得真有趣、哪么除了我們人居住在大自然中,還有誰也居住在這大自然中呢?(動物)對,動物最愛呆在哪兒呢?是啊,樹林、山野、森林這些地方都是動物們生存的地方。那么,動物居住的地方會發生一些什么事呢?

  二、觀察畫面,師生共同觀察并講述

  1、老師出示獅子進行介紹。

  2、出示一幅大圖,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聯想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并講述。

 。1)是什么原因使獅子得了這種怪病的呢?(也可分散討論)

 。2)分別出示小圖及字卡,找出動物們棲息地被污染的原因。

  4、引導幼兒思考結局。

  (1)獅子為什么要一步一回頭呢?

 。2)有什么辦法使森林里的空氣變新鮮,請獅子王和小動物們重新回來呢?

  三、完整聽賞故事錄音

  拓展活動:

  1、聽了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2、幼兒獨立或者合作編述一個使空氣變干凈,請獅子王和小動物們再回來的故事。

  3、請幾名創編較好的幼兒到集體前來進行講述。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遷移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情感。

  2、通過競賽活動,豐富幼兒的環保意識,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多種形式的環保題目若干:四塊題板;《哭泣的地球》課件

  2、太陽隊、星星隊、月亮隊、藍天隊的卡通形狀牌子各一塊;樂器各一只;貼紙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智力競賽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歡迎來到“快樂轉轉轉”,今天我們要以環境保護為話題開展智力競賽,希望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取得勝利。

  2、介紹參加《快樂轉轉轉》的四隊隊員。

  二、以競賽活動形式開展活動,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師:我宣布,《快樂轉轉轉》現在開始。

  幼:快樂轉轉轉、轉呀轉呀轉,YE!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判斷破壞環境的現象。

  師:第一輪比賽是單人選答題。每組請一位選手上來答題,答對的可得一朵小紅花。 教師出示四組題板,請各隊派一名幼兒選題答題。

 。1)、看看圖中哪些物品大量使用會破壞森林資源?

 。2)、看看哪些物品是用一種特殊塑料做成的,會造成白色污染?

  (3)、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請找出有關環境保護的標志?

  (4)、圖中哪些行為你認為做的不對,會破壞環境?

  2、觀看課件,了解破壞環境所開來的危害,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師:第二輪是小組必答題,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必答,各隊要一起討論,做出回答。

 。1)、播放課件《哭泣的地球》捕殺鳥等動物片段,請幼兒討論:人們大量捕殺動物會造成什么后果?

 。2)、播放課件亂倒污水、垃圾片段,請幼兒討論:亂倒垃圾、污水會有什么后果?

 。3)、播放課件亂砍樹、工廠排廢氣片段,請幼兒討論:還有哪些現象會破環環境?

 。4)、播放課件土地干裂、水災片段,請幼兒討論:環境遭到破環會帶來什么危害?

  3、引導幼兒深入討論一些保護環境的方法,激發幼兒環境保護的情感。

  師:第三輪比賽是搶答題,選手在老師說完問題后敲響樂器進行搶答。

  4、宣布比賽結果,評獎。

  三、延伸活動:創作環境保護宣傳畫

  引導幼兒分組、合作創作保護環境的宣傳畫,并向身邊的人宣傳,引起大家的共鳴,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

  活動反思: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因此,本活動的教學設計盡可能體現情趣化,具體表現為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變枯燥單一的學習形式為有趣的活動和游戲,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讓每一個幼兒都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視學習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所以,在選材的時候,我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社會活動《保護環境》一課。

  定下這個主題之后,我想《保護環境》一課的教學一定要充滿人文氣息,讓幼兒快樂的學。讓幼兒對這節活動的主題很感興趣,所以教師就一定要創造一個輕松、充滿快樂的課堂。在確定了活動目標之后,我最初設計了“快樂轉轉轉”的競賽活動形式開展活動,幼兒的熱情很高漲。三輪比賽,層層深入。第一輪比賽是單人選答題。第二輪是小組必答題,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必答,各隊要一起討論,做出回答。第二輪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共同討論,使每個人都有了發言的機會。第三輪比賽是搶答題,選手在老師說完問題后敲響樂器進行搶答。此時加入搶答使全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同時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會使幼兒在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上得到鍛煉與提高。

  在活動中,全體幼兒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雖有個別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受自身經驗的影響,但通過幼兒的合作交流都很好的將問題得以解決。每一位教師的每一次教學都不會是完美的。我這節課也是一樣,雖然對前面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改進,但我想今天呈現給大家的這節課無論是在教學設計上還是在教學的實施上也都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想,作為教師只有不斷的反思,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使每一節課都能讓我們的孩子受益、讓幼兒能在我們的活動中發展、能有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我想這就是成功的。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幼兒主動探求知識,探索規律,讓幼兒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從而真正實現幼兒“自主、快樂的學”的情感體驗,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創造。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哪些嚴重的問題?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明確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2、學會做一些保護環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護環境的宣傳)。

  3、思考我們小學生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么?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了解人類與自讓的關系

  (2)、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觀念

  ( 3)、讓每位學生的環保概念落到實處教學難點:

  1、讓學生從事實中了解人類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

  2、如何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如何使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保護環境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準備:

  1、學生對環境保護資料的一些收集。

  2、調查生活中破壞環境的普遍現象。

  3、生態環境被人類破壞的圖片和一些事例。

  4、動物因生存環境被破壞而導致死亡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步驟:

  一、課前的一些觀察:

  看看身邊的環境和幾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從近幾年我們周圍生活環境的逐步改變導入學習,初步了解人和環境的關系。

  1、讓學生分別談一談這幾年我們周圍生活環境的改變,教師拿出環境被嚴重破壞的照片,讓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

  2、通過觀察人類生活的不斷提高同時對環境的不斷破壞,初步了解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3、出示因環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數字,讓學生破壞環境也直接威脅到我們自身生活。

  4、動物一些因生存環境被破壞而導致死亡的圖片和資料。

  5、讓學生思考人類、動物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6、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錄像

  (人類自己造成的災難,例如: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災是由于我們的圍湖造田,亂砍亂伐)。

  四、讓學生談談觀后感和體會。

  五、進行分組討論

  我們小學生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六、注意觀察我們身邊哪些人還在污染環境,我們是否做過這樣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為保護環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動,我國對環境保護的一些法律規定。

  八、小記者的調查學生匯報:

  我們大家在生活中對環境的一些破壞,談談認識。

  九、制定環保措施

  1、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想辦法)

  2、制定環保措施并實行。

  3、教師小結。

  十、總結延伸

  1、設計環保廣告語,宣傳環境保護。

  2、向家人做一次保護環境的宣傳。

  3、如何在實際生活中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3

  情況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長大以后成為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于是我們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凈化環境,組織幼兒給種路旁的植物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境的意識。

  3、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介紹植樹節的相關活動。

  2、已學會用水壺給植物澆水的技能。

  3、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知道要保護好植物,不能隨便折斷樹枝。

  活動過程

  1、交代具體要求,告訴幼兒今天是植樹節,我們將為路邊的植物澆水,為環保己的一份力。

  2、幼兒提著水壺出發到路邊。

  3、師提出要求,要按順序給路邊的植物澆水并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蕊。

  4、幼兒開始給植物澆水,教師巡回觀摩并給予指導,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

  5、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并進行。

  6、幼兒收好小水壺回園。

  7、互相交流體會,師活動。

  效果評析

  從活動的結果來看,我們對幼兒進行的愛護植物保護環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們不是通過說理、說教的方法對幼兒灌輸環保知識,而是重視讓幼兒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讓他們從有趣的活動中去體驗、去認識。幼兒的這些情感及知識是來自于他們的自身經驗的,其中的因果關系也基于思維可及的范圍,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獲得正確的認識,作出正確的反應,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和習慣。

  雖然很累,但是他們很開心,一張張小臉干的紅彤彤的,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好看。因為他們知道植樹能美化環境,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生活中的教育無處不在,生活中的美麗點點滴滴,讓我們的心更溫暖,真正生活在“藍天、綠地、紅積木;健康、快樂、我最棒”的教育藍圖下!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2、讓幼兒知道生活中的垃圾會給人們帶來危害。

  3、教育幼兒要愛護環境,激發幼兒做小主人,保護幼兒園環境的意識。

  4、鼓勵幼兒對變廢為寶進行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活動重點:

  1、教育幼兒不要亂丟垃圾。

  2、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難點:

  變廢為寶,大膽創新。

  活動準備:

  圖片、垃圾角、掛圖、制作材料、自制玩教具展覽

  活動過程:

  1、看掛圖聽故事

  2、觀看對比圖片:整潔的活動室和有垃圾的活動室。

  討論:你喜歡哪一幅圖片?為什麼?

  垃圾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害處?

  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3、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體驗環境污染狀況。

  4、請幼兒當環保小衛士,把不用的垃圾扔到垃圾筒內,還能再用的垃圾放到垃圾角內。

  5、動手制作“不亂丟垃圾”標記,并將“不亂丟垃圾”的標記掛在各處。

  6、帶幼兒參觀用廢舊材料制成的玩教具展覽。

  活動結束: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利用舊報紙、酸奶袋、包裝盒等制作成不同的物品,變廢為寶。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的標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類。

  2、培養幼兒不亂扔垃圾,樹立環保意識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事先布置好的情境:干凈整潔的小兔家和臟亂的小熊家。

  2、動畫《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的標志ppt。

  3、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壞燈泡和殺蟲劑、指甲油、電池等。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4、四只自制垃圾分裝桶,貼上4種標志。

  重點:

  認識垃圾分類的標志

  難點:

  初步學會垃圾分類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乖乖兔和胖胖熊邀請我們去他家參觀,一起出發吧。(教師先帶領幼兒參觀乖乖兔的家)教師:乖乖兔的家看起來怎么樣?幼兒:很整潔很干凈。

  2、老師:和乖乖兔再見,去胖胖熊家吧。(帶領幼兒來到胖胖熊家)胖胖熊家看起來怎么樣?幼兒:很臟很亂,垃圾到處都是。小朋友,如果經常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會怎么樣?幼兒:生病。

  老師:我們來做環保小衛士吧,幫助胖胖熊把這些垃圾送到垃圾回收站。

  老師:胖胖熊的家變得真干凈,他非常感謝你們,黃古力也來了看一看他是怎么手垃圾的,請小朋友回到椅子上。

  二、播放視頻、引出垃圾分類

  老師: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垃圾應該分類處理。垃圾一共分幾類?幼兒:四類(教師出示4個垃圾箱)都有什么?垃圾桶都是什么顏色的?(逐一說出)

  老師:每種垃圾分類都有不同的標志,這是可回收垃圾標志(出示幻燈片可回收垃圾標志)上面有什么?看起來像什么?可回收垃圾包括哪些些?幼兒自由發揮回答問題。

  老師:看一看圖片,可回收垃圾有什么?

  教師逐次帶領幼兒認識剩下的3個垃圾分類標志,并提出相應問題。每說一種就放一張幻燈片。

  三、實際操作垃圾分類、檢查

  老師:生活中的垃圾需要分類,接下來你們的任務是做垃圾分揀員,將回收站里的垃圾重新歸類分揀到4個垃圾箱中,要認真仔細完成。教師隨機指導。

  老師:分揀員的工作真辛苦,回收站的叔叔獎勵給你們一個環保小衛士的標志。(教師將標志貼到幼兒胸前)要仔細看好你的標志顏色。

  老師:請到前面找到和你標志顏色一樣的垃圾箱,請檢查你組垃圾箱中的垃圾分類是否正確,發現放錯的垃圾要把它送回正確的垃圾箱中。

  幼兒檢查垃圾箱中的垃圾,教師隨機指導。

  四、小結:垃圾分類的意義

  老師:今天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把垃圾都送回了家,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呢?(節約資源,可回收垃圾集中到一起,通過綜合利用,制造出新的生活用品,污染環境,有害垃圾隨意扔掉會污染環境,要進行統一處理。減少垃圾處理量,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保護環境,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垃圾分類,還要記得洗洗小手,雖然今天的垃圾老師已經處理的很干凈了,可是回去之后還要把手洗干凈,保證身體的健康,這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環保小衛士。

  五、結束活動

  播放錄音(小朋友,我是山羊公公,聽說你們的工作很出色,想請你們到我家,幫助我收垃圾。)我們去幫助山羊公公吧。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6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花草樹木對人類有益處。

  2、引導孩子們自覺做到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

  二、活動重點:

  以培養學生保護自然,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為原則,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實事教育和言語宣傳,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到社會上發生的大事,極力讓每一位學生感同身受,認識到環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同時,使學生知道花草樹木能夠美化環境,有益于人們健康,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具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三、活動準備:

  1、繪制活動圖片:可供粘貼的愛護花草樹木的標語。

  2、了解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況。

  3、提前排練三個有關愛護花草樹木的小品。

  4、小合唱有關愛護花草樹木的歌曲。

  四、活動形式:

  圖片展示、情景劇、小合唱、小組討論。

  五、活動內容:主持人

  當小鳥棲上枝頭唱著春的旋律,迎面而來的春風便有了快樂的音符。當我們迎著初升的太陽來到學校,看到的是湛藍的天空,嫩綠的樹梢、郁郁蔥蔥的繁枝茂葉、隨風搖擺的迎春花?小草為校園披上了綠衣裝,使我們的校園充滿生機;小樹給大家帶來了新鮮的氧氣,夏天為大家提供乘涼的樹蔭;還有那些默默躲在角落里的花朵,給校園增添了鮮艷的色彩,使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

  表演唱《春天在哪里》我們生命的搖籃是地球母親!高山、大海、高原、平原是我們人類可以信賴的朋友。當我們看見草原荒蕪,森林稀少,土地干燥,黃沙滿天,自己深受其苦的時候,茂密的森林就是我們最好的披風。今日的地球母親,應該是樹木成行,林蔭載道。

  看,那邊有幾位同學,他們在干什么?(小品表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許多多破壞自然的現象,亂砍亂伐,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傷痕累累。

  1、【洪水泛濫】

  1998年中國的“世紀洪水”就是因為長江流域內森林被嚴重破壞,致使洪水肆虐了29個省,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

  2、【土地沙漠化】

  我國約有一半國土處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帶,受少雨多風和人為破壞植被的影響,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呈不斷擴展態勢。

  3、【極端惡劣天氣】

  2008年的雪災使中國的19個省級行政區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農作物受災面積7270.8千公頃,倒塌房屋2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37.9億元。同學們,看著這些曾經發生的觸目驚心的事件,我們的心在滴血,當我們看不到天空湛藍,看不到海水清澈,我們在想什么呢?無奈中的地球母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發出呻吟,我們能袖手旁觀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珍愛我們身邊的綠色,保護我們的環境。

  下面我們請大家說一說怎樣愛護花草,怎樣保護環境(小組討論,選代表發言,兩位主持人最后補充總結)

  1、我們建起水力、風力發電站,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這樣可以減少大氣污染,還森林、大樹一個清潔的家。

  2、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森林,保護水源。

  3、不要摘花,不要搖樹,不折樹枝,不踏草地,這樣花草樹木才能長得更好。

  4、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人人動手,親自栽下一棵樹,我長大,小樹也長大。

  同學們,讓我們來認真看看一棵樹到底值多少錢呢?

  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棲息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請一位同學朗誦:

  愛護花草樹木

  我愛每朵花,

  我愛每棵草,

  我愛每株小樹苗。

  不摘壇中花,

  不踏坪上草,

  不抓小樹胡亂搖。

  我給花兒來施肥,

  我把草坪保護好,我為小樹把水澆環境美,空氣好花草樹木立功勞,少先隊員多自豪。 小結:

  我們不能忘記,地球母親是我們共有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何蔡:給我一片土地,還給你一片綠色,帶給你一汪源泉。給我一片藍天,還給你一縷陽光,帶給你一絲涼意。地球只有一個,愛護植被,人人有責。

  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保護綠色做出自己應有的責任。

  愛護花草樹木倡議書

  同學們: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21世紀的小主人,應該成為環境保護的小模范。為此,我們倡議人人爭當“環保小天使”。

  1、認真學習環境知識,關心社會環境問題。

  2、積極參加環保宣傳,勸說、阻止破壞花草樹木的人和事。

  3、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不亂丟垃圾。

  4、節約能源,隨手關燈、關好水龍頭。

  5、節約資源,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親愛的小伙伴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用小行動保護大地球。(展示環保牌)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像今天說的那樣,愛護我們身邊的每棵草,每棵樹,每一朵花,千萬別把花草弄疼了。讓我們的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美,空氣越來越新鮮。讓我們的地球到處是鳥語花香,綠草如茵!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謝謝!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7

  活動設計背景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家園,環境對人類生活極其重要。我們保護環境不但要盡到我們的責任,還要培養下一代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到環境問題對我們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自覺保護環境。

  3、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到環境問題對我們的重要性。

  2、難點..教育幼兒自覺保護環境

  活動準備

  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開始環節

  1、出示地球美好的圖片,和某些地方環境被破壞的圖片。

  二、基本環節

  1、讓幼兒觀察圖片,想想為什么有這么大差異。

  (幼兒自主發言)

  2、教師解釋原因

  3、告訴幼兒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

  三、結束環節

  讓幼兒說說保護環境怎么做

  例:不隨手扔垃圾

  四、延伸環節

  讓幼兒把這節活動內容帶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帶給身邊所有人,共同保護環境。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能使幼兒認識到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把幼兒的積極性調高,有興趣學習,使幼兒通過活動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8

  一、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我們生活的環境在持續惡化中,溫室氣體已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最緊要的問題,“低碳生活”也逐漸為全球所關注。在“國際環境日”來臨之際,響應學校號召,召開“低碳生活”為主題的班會。

  二、活動目的

  1、了解“低碳生活”的含義,加強學生對于環保生活、低碳生活的認識。

  2、知道在學習、生活中節約電、水,氣等能源的重要意義,并從生活點滴做起。

  3、懂得“低碳生活”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活動過程:

 。ㄒ唬、增強環保意識

  1、播放雅安地震宣傳片

  師:雅安的這次地震,牽動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據中國地震網統計,截至今年四月份全球已經發生了13次地震,雖然地震是自然災害,但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忽視了環境問題,加劇了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

  2、出示圖片

  師:我們來看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水污染,大氣污染,氣候變暖,沙塵暴,今年在我國北京出現的霧霾天氣,這是地球給人類敲響的警鐘,提醒我們要好好愛護自己的家園,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呼吁大家保護環境,低碳生活。

  師:下面讓我們走進班會的第一篇章,“環保,我們的責任”,讓我們用掌聲請出我們四年三班的環保搭檔

  3、學生展示

 。1)朗誦《環保,我們的責任》

 。2)朗誦《我愿》

  (二)倡導低碳生活

  師:由于環境問題現在全球都在倡導低碳生活,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公益廣告,相信看了這條公益廣告,你會對低碳生活有進一步的了解。

  師:原來低碳生活就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數據,請看:(課件出示)

  如果我們:

  少搭乘1次電梯,就減少0.218kg的碳排放

  少開冷氣1小時,就減少0.621kg的碳排放

  少吹電扇1小時,就減少0.045kg的碳排放

  少看電視1小時,就減少0.096kg的碳排放

  少用燈泡1小時,就減少0.041kg的碳排放

  師:我們來算一筆賬,如果我們一天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可以每天減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那么我們估算一下,如果全中國13億人每天都能做到每一項,就可以減少260億千克的碳排放量。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

  師:為了保護地球,我們也應該成為的低碳生活中的一員,讓我們共同走進第二篇章“我的低碳我做主”,再次請出我們班級的環保搭檔。

  朗誦讓我們一起飛翔

  我倡議,四年三班全體同學立下誓言:

  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用真摯的心、勤勞的手,讓地球媽媽煥發昔日的光彩。

 。ㄈ、師總結

  師:保護環境,低碳生活,只要大家都主動一點點,在生活中注意一點點,并一直堅持下去,那么這個世界改變的一定不只是一點點。讓我們攜手保護我們的地球!同學們,相信有了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參與,我們的地球家園一定會越來越美麗。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19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20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里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并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小班幼兒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兩人一組,調查并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

  2、投影片數張,投影儀。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組織交流調查周圍環境情況

  1、師:這幾天,我們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調查,并作了記錄,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2、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什么?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么?在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么?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3、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師:為什么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二、了解垃圾對環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么感覺,對環境有什么影響,(打出投影)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怎樣保護環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衛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師: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我們應該怎樣向工人叔叔學習呢?

  四、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把你們的想法,好的主意,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五、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貝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后整理一下。

  六、活動延伸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并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適。

  活動反思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做到目標明確,教學過程過度緊扣,做到層層遞進。不好的地方是:沒能面向全班孩子,部分孩子受家長的影響對愛護環境意識不強,針對這一現象我爭取把愛護環境深入班級,深入個人,從而真正做到愛護環境從我做起。

 、艑τ變喊l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希望被理解、尊重和接納,針對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都應該及時發現,認真肯定。同時也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不能將他們還沒自己認識的現象強加給他們,從事情的表面開始教育,使他們能從內心感知,從周圍發生的種種現象中發現好與壞,該向哪方面學習。

 、茖處煂I發展的反思,幼兒階段的孩子是很注重直觀視覺的、聽覺的,教學中應采用圖像,影片等教育手段,同時引導孩子用對比的手段知道好與壞,進一步理解所發生的現象對生活、學習的影響。從而促進孩子對事物認識能力的提高。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教學過程中,活動的環節中的各個步驟是根據孩子接受能力認識變化而變化的,對課堂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認真解決。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21

  教學目的:

  通過照片對比,交流、作品展示等形式,使學生形象具體地認識到亂扔垃圾等行為造成對環境的危害,了解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激發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決心,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周圍的環境更加整潔美好。

  教學重點:

  1、認識到亂扔垃圾等行為造成對環境的危害。

  2、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觀念,使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保護環境。

  教學難點:

  1、如何使學生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觀念,使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保護環境。

  教學準備:

  1、學生對環境保護資料的一些收集。

  2、收集周圍有關環境污染的情況、事例。

  3、制作相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展示十一長假學生游玩的情況,學生交流游玩的感受。

  2、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去》

  二、找身邊不保護環境的事例。認識破壞環境的危害性。

  1、教師拿出游覽中拍攝的環境被破壞的照片,讓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孩子談感受。如:樹木為什么哭了,他們會說什么?)

  2、學生交流身邊不保護環境的事實事例。

  3、照片展示校園門口衛生狀況,及學生撿垃圾的鏡頭。

  垃圾怎么來的?如果你是值日生會有什么想法?

  4、出示老師在小區保潔的畫面,自己談保潔感受。

  5、看新聞照片泰山環衛工懸崖邊撿垃圾,談看法。

  6、小結亂扔垃圾等行為造成對環境的危害: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破壞環境衛生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了解環保紀念日,揭示課題“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四、說說我們怎么去保護環境

  1、交流

  2、出示班級學生打掃教室,包干區的照片,明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3、齊讀環保3字經。

  五、環保小知識介紹

  1、垃圾分類知識

  2、游戲:垃圾分類

  六、小手牽大手:環保宣傳畫宣傳

  七、總結:同學們,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我們的教室將更加整潔,我們的校園將更加光彩!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天更藍,讓水更清,讓地更綠,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ǜ杪曋薪Y束。)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教案03-25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教案(通用16篇)09-14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08-05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07-29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07-25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02-20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05-20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05-07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作文08-09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隨筆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