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山貓文言文翻譯注釋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經(jīng)過加工的書面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山貓文言文翻譯注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山貓文言文翻譯注釋 1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貓善撲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③,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yuǎn)。若之何④而去夫貓也?”
注釋
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墻壁 ④若之何:為什么
譯文:
有一個趙國人家里發(fā)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中山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dān)心,對他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墻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饑寒交迫還很遠(yuǎn),為什么要把那貓趕走呢?
中山貓文言文翻譯注釋 2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 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yuǎn),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翻譯
字詞解釋
患:憂慮,以…… 為患。“趙人患鼠” 意思是趙國有個人很擔(dān)心老鼠(為害)。
乞:求,討。“乞貓于中山” 就是向中山國討要貓。
予:給。“中山人予之貓” 即中山國的人給了他貓。
善:擅長。“善捕鼠及雞” 是說(貓)擅長捕捉老鼠和雞。
盍去諸:為什么不趕走它呢?“盍”,何不;“去”,離開,這里是使動用法,“使…… 離開”,也就是趕走;“諸”,“之乎” 的合音。
是非若所知也:這不是你所了解的。“是”,這;“非”,不是;“若”,你。
垣墉:墻壁。“穿吾垣墉” 意思是在我的墻壁上打洞。
病于無雞乎:比沒有雞更有害嗎?“病”,有害。
若之何而去夫貓也:為什么要趕走那只貓呢?“若之何”,為什么;“去”,趕走;“夫”,那。
全文翻譯
趙國有個人擔(dān)憂老鼠(為害),就到中山國去討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只貓,這只貓很會捕捉老鼠和雞。一個多月后,老鼠被捕光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dān)憂,對他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 他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懂得的。我的禍患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有了老鼠,(它)就偷竊我的糧食,毀壞我的衣服,打穿我的'墻壁,破壞我的器具,我將會挨餓受凍,不比沒有雞更有害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距離挨餓受凍還遠(yuǎn)著呢,為什么要趕走那只貓呢!”
權(quán)衡利弊
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面對問題時,要權(quán)衡利弊,抓主要矛盾。故事中的趙人明白老鼠對家庭造成的危害遠(yuǎn)遠(yuǎn)大于貓吃雞帶來的損失,所以他選擇留下貓。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比如,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一些新政策或新技術(shù)帶來的小問題,但如果這些新舉措能夠解決企業(yè)的主要危機(jī),如市場份額下降、成本過高等,那么就應(yīng)該權(quán)衡利弊,抓住主要問題來解決。
看待得失
它還提醒我們要正確看待得失。趙人失去了雞,但換來了沒有老鼠的安寧生活,這是一種取舍。我們在做決策時,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小損失,而應(yīng)該考慮長遠(yuǎn)的利益。就像學(xué)生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為了提高成績,可能需要放棄一些娛樂時間。這看似是一種 “失”,但從長遠(yuǎn)來看,獲得的知識和良好的成績是更重要的 “得”。
【中山貓文言文翻譯注釋】相關(guān)文章:
《答謝中書書》文言文翻譯注釋06-27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注釋08-05
公輸文言文翻譯及注釋03-01
公輸文言文翻譯及注釋08-12
禮記文言文翻譯、注釋08-25
莊子文言文翻譯、注釋05-09
《莊子》的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6-08
《推敲》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3
馬說文言文翻譯及注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