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別康橋》進入物理試題
教育專家分析,今年中考語文、物理和化學試題內容緊扣社會熱點,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飛機、屠呦呦的青蒿素等都進入了考題。有意思的是,徐志摩的名篇《再別康橋》進入物理考題,讓考生體會到別樣的浪漫情懷。
語文
讓考生了解大飛機
“今年的考題側重于對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考察。”語文組命題負責人表示,例如本次語文考題中的現代文閱讀《孝,不苦口的良藥》,就從科學角度詮釋了孝心對人們身體和心靈帶來的好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在重慶第七中學語文老師趙軍紅看來,今年中考語文試題的生活性更強,“例如試題里的說明文閱讀,便詳細介紹了我國最新的C919大飛機,讓考生在了解我國最新成就的同時,引導他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
物理、化學
試題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
說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也許你不會陌生,但你可知道詩句里所蘊含的光學原理嗎?今年中考的物理考卷中,便出現了這樣一道類似的考題。
“這道題不僅體現了一種浪漫情懷,還能讓考生明白不能只閉門讀書,要積極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做到學以致用。”重慶育才中學物理教師羅平說。除此之外,今年的物理試題出現了諸如運動礦泉水背后的熱學原理等內容,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特點。
“今年的化學題目在對主干知識和重點知識進行考察的同時,進一步將化學與生產生活相結合,讓考生產生親切感。”化學命題組負責人表示,考生在做題時不僅可了解屠呦呦的青蒿素,還可對生物煉鋼等尖端技術有一定的認識。
【《再別康橋》進入物理試題】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10-04
《再別康橋》的教案07-13
再別康橋教案09-26
再別康橋說課稿10-09
再別康橋原文12-12
《再別康橋》教案01-16
再別康橋的意象07-26
再別康橋譯文10-05
再別康橋的語調07-20
再別康橋的作者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