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寓言故事(通用28篇)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寓言故事 篇1
螞蟻和蟋蟀
螞蟻和蟋蟀是鄰居,同住在一棵樹上。
夏天到了,天氣很熱,螞蟻們仍是辛勤的工作著,每天一大早便起床了,緊接著一個勁兒的勞作。
蟋蟀呢?成天躲在樹陰里,“嘰哩哇啦”的唱著歌,游手好閑,養尊處優的過日子。這真是個快樂的夏天啊!
蟋蟀對螞蟻的辛勤勞作感到非常奇怪。“喂!喂!螞蟻先生,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這么熱的天,整天勞作,要中暑的,稍微休息一下,像我這樣唱唱歌不是很好嗎?”
可是,螞蟻仍然繼續工作著,一點也不休息地說:“夏天正是積存食物的好時候,現在辛苦點,積蓄了糧食,才能度過嚴寒的冬天啊!我們實在沒有多余的時間唱歌、玩耍!”
蟋蟀聽螞蟻這么說,哈哈一笑說:“啊!真是笨蛋!要及時行樂,老想著今后的事干什么!”
快樂的夏天結束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終于來了,北風呼呼的吹著,天空中下著綿綿的雪花。
蟋蟀沒有貯備好糧食,沒有食物,消瘦的不成樣子。到處都是雪,一點食物都找不到。
當蟋蟀餓得快要倒下的時候,它找到螞蟻的家。這時,螞蟻們正在暖和的家里快樂的`吃著東西呢!
螞蟻看到十分落魄的蟋蟀,十分同情,馬上拿出食物招待它,并說:“朋友,過冬的準備不能不做啊!”
蟋蟀聽了螞蟻的話,吃著可口的食物,連連點頭稱是。
古人說做事情考慮問題要未雨綢繆。看來,生活的態度不一樣,生活的質量也就不一樣啊。
寓言故事 篇2
背殼的小蝸牛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么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么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么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鉆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
聽了媽媽的話,小蝸牛一想,對呀,自己背上的殼雖然不好看,卻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于是,心里不覺高興起來。
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寓言故事 篇3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只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后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里,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沖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后來,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墻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后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游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于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么也不愿再過去。
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其實他不是懦弱,他是絕望了。當失敗了無數次后,你還相信你能闖過去么?生命當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挫折,有時候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試。
寓言故事 篇4
我聽過這樣一個寓言: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爬得慢,烏龜說有一天它會贏。兔子說,現在開始游戲吧。烏龜拼命爬,兔子覺得比賽桌很容易。他先打了個盹,以為很快就能追上烏龜了。烏龜一直在爬。當兔子醒來時,烏龜已經到達終點了。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做什么都一樣,學習也不例外。
我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即將舉行。我拿到試卷看了看。哦,這太簡單了!我很快寫完了試卷,遞給了老師。試卷發出來的那天,老師說:這次考試大家都考得不錯,只是有些同學粗心,考得不好。聽了老師的話,我心里想:老師說我們這次考的不錯,我沒考100分應該是99或者98分。正當我沉浸在幻想中的`時候,同學給我發了試卷。我看了一眼試卷,93分,嗯,等等,93分!我盯著大紅色93分。原來老師說的那個大大咧咧的同學就是我!我就像一個癟了的球,不能靠在椅子上,頭也不能低下。
不只是這次考試,平時作業也是拖拖拉拉,一會做作業,一會休息。結果每次都完成的很晚。
經歷了這一切,我決定做一個謙虛的人,以后不要半途而廢。
不知不覺,數學考試又來了。這次認真看了題目,認真寫了試卷。終于一切都有了回報,我得到了100%的測試。
學習就是這樣。只要你努力學習,你就會取得高分。沾沾自喜,就會退步。俗話說得好,適度的收益是滿滿的損失。
寓言故事 篇5
那支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緩慢地、肅穆地向前移動著。我站在隊伍里,胸前別著一朵小白花,小白花正中嵌著我的照片,別人和我一樣,也都佩戴著嵌有自己的照片的小白花。
鐘表奏著單調的.哀樂。
這是永恒的儀式,我們排著隊走向自己的遺體,同它做最后的告別。
我聽見有人哭泣著祈禱:“慢些,再慢些。”
可等待的滋味是最難受,哪怕是等待死亡,連最怕死的人也失去耐心了。女人們開始結毛衣,拉家常。男人們互相遞煙,吹牛,評論隊伍里的漂亮女人。那個小伙子伸手觸一下排在他前面的姑娘的肩膀,姑娘回頭露齒一笑。一位畫家打開了畫夾。一位音樂家架起了提琴。現在這支隊伍沉浸在一片生氣勃勃的喧鬧聲里了。
可憐的人呵,你們在走向死亡!
我笑笑:我沒有忘記。這又怎么樣呢?生命害怕單調甚于害怕死亡,僅此就足以保證它不可戰勝了。它為了逃避單調必須豐富自己,不在乎結局是否徒勞。
從一而終的女人
“先生,我的命真苦,我這一生是完完全全失敗了。我羨慕您,如果可能,我真想和您交換人生。”
“老婆總是人家的好。”
“您這是什么意思?”
“聽說你和你老婆過得不錯。”
“我們不比你們開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歹得過一輩子,不興離婚的。我不跟她好好過咋辦?”
“人生就是一個從一而終的女人,你不妨盡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導她,但是,不管她終于成個什么樣子,你好歹得愛她!”
寓言故事 篇6
有一只狐貍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的不得了,一心只想找點兒吃的。可他走了很多地方,也沒找到什么吃的。“看來今天的'運氣可真不好呀!”
走著走著,他來到一座葡萄架下。他實在太累了,就在樹下躺了下來,一抬頭,就看到葡萄架上掛滿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多誘人啊。
狐貍哪里還顧得上累呀,他一骨碌從地上爬了起來,想去摘葡萄架上的葡萄,他踮著腳尖,伸長了手臂,想去夠架上的葡萄,可是相差太遠了,他根本沒法夠到。狐貍饞得口水直往下流。
怎么才能吃到樹上的葡萄呢?狐貍使足勁往上跳,還是夠不著架上的葡萄。眼看著這么誘人的葡萄可就是吃不到,這怎么不叫狐貍傷心呢!
再試試別的辦法吧。狐貍找來了一根枯樹枝,想用樹枝去敲葡萄架上的葡萄。可惜的是還是夠不著。狐貍忙了好一陣子,已經筋疲力盡了,最終沒能吃到葡萄。
他抬頭望著架上的葡萄,好不惱火,但他轉念一想:“幸好我沒吃這些葡萄,因為這都是些酸得不得了的葡萄,根本沒成熟。如果我不小心吃了這些葡萄,沒準把我的牙也酸得掉下來了,而現在我的牙起碼還是好好兒的。”
狐貍這樣一想,就不再惱火,反而高興了起來,覺得沒有吃到葡萄是件好事情.
我是一只小小鳥,想要飛卻怎么也飛不高,尋尋覓覓的煩惱,我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寓言故事 篇7
狐貍和狼都生活在大草原上,狐貍常常向狼吹噓它的捕獵技巧有多么高超,狼總是對此嗤之以鼻,不與理睬。
一天,狐貍和狼來到草原上捕食。一個上午過去了,狐貍什么也沒有捉到,狼卻輕松捕到了一只山羊。一見面,狐貍便向狼抱怨它的運氣有多么的不好:“狼兄啊,我一個上午都沒有捉到一頭獵物,有好幾次,兔子在我面前跑過,當我思考怎么去捕捉時,它們一轉眼就逃走了。”它狡黠地轉了轉它那因為饑餓而凹進去的眼珠,說:“狼兄,你人這么好,而且這只山羊又這么大,你一個人也吃不下,你看,我,我都這么餓了,就讓我吃兩口,填飽一下肚子唄。”狼思考了一會,說:“好,反正我也吃不下,給你分點也無妨。”狼給了狐貍大約三分之一的羊,便埋頭吃了起來,狐貍一把扯過那些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這時,一只兔子和它的兩只寶寶進入了它們的視線,狐貍說:“要想抓到它們三只,必須先抓母兔,抓到了母兔,兩只小兔一定跑不了,要想抓母兔,一定要先斷它后路……”話音未落,狼已經沖過去,撲倒了母兔,又抓住了兩只小兔。
當狼拎著三只兔子來到狐貍面前時,對它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空想家和行動者,如果只空想,不行動,那你便會一事無成。記住,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只在原地等天上掉餡餅,可能掉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說完拎著三只兔子,揚長而去,只留下發呆的狐貍在靜靜地站著。
寓言故事 篇8
從前,有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它們是香腸、小鳥和老鼠,它們住在一個大房子里,整天都是無憂無慮,每天都干著自己該干的活。很有規律,老鼠找柴火,小鳥來挑水,香腸來做飯。
有一天,老鼠不耐煩了,她說:“喂,我們換下工作吧!我來做飯,香腸找柴火,怎么樣!”它們聽了老鼠的話,雖熱不想答應,但不想和老鼠的關系變得不好,所以,就勉強答應了老鼠的要求。
時間過得飛快,又是一天到來了,小鳥和老鼠等了很長的'時間,香腸還是沒有回來,老鼠等不了了,于是便對要睡著了的小鳥說:“我們出去找找香腸吧,都多長時間,還沒有回來了!”小鳥慢悠悠地說:“唉呀,不用了!他出去過那么多次,還能找不到家?”于是,他倆又在家里等。等到了中午,他還是沒有回來,這時小鳥也等不及了,說:“出去找找吧!”說罷,便飛出去了,老鼠也緊隨其后,他們走了一會兒,便看見了小狗,他們對小狗說:“你看見一個香腸了嗎?”小狗驚奇地說:“那是你們的同伴呀!被我吃了!”他倆都是腦袋一震,便垂頭喪氣地回家了。回到家后,小鳥打水,掉進了水桶里面,被淹死了。老鼠做飯,掉進鍋里,被熱水燙死了。一個原本好好的家家,就這樣散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不該羨慕別人,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寓言故事 篇9
兔子天生是“短跑冠軍”,可是烏龜恰恰相反,最“最慢冠軍。”如果兔子和烏龜交朋友,會摩擦出怎樣有越的“火花”呢?
一天,一只小兔子遇到了一只小烏龜。它們好奇地向對方問好,不久就變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小兔子漸漸長大。但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最大的缺點就是——慢。小兔子想和自己的朋友比一下賽跑,小烏龜猶豫了一會兒,同意了。
比賽開始了,小兔子“嗖”地一下跑了出去,如同劍一般,而小烏龜呢,背著綠色的外殼,使勁往前爬。不一會兒,它便滿頭大汗,可它依然在堅持爬,太陽照著它的背。不一會兒,好像發紅了似的。摸一摸,如同一個被煮熟了的雞蛋。而小兔子,很快就到達了重點。可是它一回頭,小烏龜哪去了?它望著火焰般的大太陽,看著地上像熟了似的小花小草,心想:“小烏龜不會被熱倒了吧!”于是,它一溜煙地跑向起點。等它看到小烏龜時,它不是從頭綠到尾的小烏龜,它已經是彤紅,頭上出滿了豆大的汗水,但是它依然在努力地爬,向前爬,小兔子心疼地流下了眼淚,對小烏龜說:“對不起,小烏龜。我沒想到你真么慢。”它說著,背著小烏龜跑向了池塘。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優點,同樣也會有缺點。當他們露出了缺點時,我們不要嘲笑他們,要鼓勵他們。
寓言故事 篇10
在小主人的文具盒住著許多文具,其中最得寵的兩位,當然是魔筆和鋼筆。小主人每天寫字用鋼筆,寫錯字了就用魔筆擦去。因此,它們都認為自己是最厲害的,沒有誰能比得過自己。當然,它們誰都不理采別人,只是每天高傲的在文具盒里,就算有人很熱情的和它們說話,他們也都不理,被其它文具稱為“啞巴王”。
有一天,主人一直都沒用魔筆,魔筆有些沉不住氣,便傲慢地問鋼筆,說:“主人突然不用我了,趕緊告訴我,為什么?”鋼筆本來也很傲慢,再加上魔筆這樣高傲的問他,當然不愿意回答了。鋼筆假裝沒聽見,樂滋滋地想:“反正主人一直用著我呢!”魔筆發火了,大喊:“別給我裝啞巴,趕緊告訴我,浪費我的'時間。”鋼筆氣急敗壞地說:“主人就喜歡我,怎么著?還要打我,主人可以為我“補充生命”可是你,用完了,就會被主人扔到垃圾桶里。”魔筆不甘示弱,說:“雖然我用完了,會被主人扔到垃圾桶里,也比你強。主人沒有我,字寫錯了,你也是個只會寫錯字的廢物。”就這樣,它們繼續爭吵了下去,越吵越兇,最后打得遍地鱗傷。
年紀最大的鉛筆公公看見了,便說:“你們是一個團體,誰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樣互相傷害只會讓小主人嫌棄我們,最后把我們都扔掉。”
寓言故事 篇11
有兩個城里的小孩結伴去叢林里玩。在叢林里,他們迷了路。幸好,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他們發現了一家客棧。天黑了下來,他們只好在這個客棧過夜。
半夜里,他們聽到隔壁房間傳出一陣動靜。兩人心中好奇,于是豎起耳朵,屏氣偷聽。他們清楚地聽到了一個男人的講話。
“也許明天一早要準備一大鍋開水,因為我打算將這兩個從城里來的小家伙宰了。”
兩個城里的小孩聽了頓時毛骨悚然。
“天呀,”他們心中暗暗叫苦,“這個客棧是家黑店!”
于是,他們決定逃跑,他們從窗戶跳了出去進了院子,結果卻發現院子的門是鎖著的.,他們商定先在院子里的豬圈里躲過這個可怕的晚上。天蒙蒙亮,客棧老板朝豬圈走了過來,推開豬圈的門,晃了晃手中的殺豬刀,大聲喊道:“出來,你們兩個小家伙!你們的末日到了!”
兩個小孩哭了起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乞求老板不要殺了他們。客棧老板露出驚訝之色,顯然他沒有想到會在豬圈里見到這兩個孩子。他問他們為什么會把他當成殺人越貨的黑店老板。兩個小孩哭泣著答道:“昨晚我們聽到你在隔壁房間說要宰了我們兩個。”
老板聽了哈哈大笑:“你們兩個傻孩子!我不是在說你們,而是說那兩頭小豬,它們是我幾天前從城里買來的。”
誤解和疑慮,會給我們帶來麻煩和苦惱。然而,一個人只要有偷聽別人談話的習慣或喜歡道聽途說的習慣,就免不了會因誤解而心生不必要的疑慮。
寓言故事 篇12
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
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寓言故事 篇13
金壺丹書
齊景公來到已被兼并的原諸侯國紀國視察時,在其京城內發現了一只金壺,打開一看,只見里面藏著一幅用紅筆寫就的帛書,上書八字箴(zhen)言:“食魚無反,勿乘駑(nu)馬。”
齊景公將丹書握在手中把玩一陣之后,不禁擊掌贊道:“對呀,為人行事的確應當如此。吃魚只應吃一面,不要翻動,因為魚腥味是能使人作嘔的呀;出門時應當不騎那種跑不快的.馬,因為它缺少耐力,走不遠啊。”
晏子在一旁聽了,趕緊糾正道:“這八個字說的并不是您理解的這個意思。所謂‘食魚無反’,是在告誡國君和大臣們不要貪得無厭,不能將民力耗盡,否則就會損傷國家的元氣;所謂‘勿乘駑馬’,則是比喻國君不能將品質不好的人放在身邊,委以重任,否則他們就會誤國害民呀!”
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解釋,不覺頻頻點頭,但同時又不解地問:“既然紀國有這樣好的治國箴言,它又怎么會亡國呢?”
晏子回答說;“這是有原因的。我聽說,凡是有道的國君,總是將一些治國安邦的至理名言公開張貼在大街小巷,廣而告之,讓全國上下共同遵守,同時發動民眾隨時監督;而紀國雖然有這樣好的治國箴言,卻將它投注到金壺之中,束之高閣,并不實行。您想,他們這樣做,能不亡國嗎?”
這個故事說明,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卻并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么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寓言故事 篇14
無過之過
晏子是齊國宰相,他輔佐齊王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晏子手下有一位名叫高繚的,為官三年,從沒做過什么錯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卻把高繚給免職了。晏子左右的人感到奇怪,覺得晏子這樣做未免不合情理,于是,他們勸阻晏子。有的說:“高繚侍奉先生三年,對先生向來都是言聽計從,并沒出過什么差錯呀。”有的說:“按常理,高繚做滿三年,又沒有過錯,先生理當給他一定的爵位才是,怎么反而把他辭掉呢?這好像說不過去吧!”
晏子對左右勸阻的人說:“我是一個有很多缺點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料,必須用規矩來定方圓,要用斧子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造就一件好的器具。我手下的`人,就應像這些規、矩、斧子、刨子,幫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以利我更好地幫齊王治國。可是高繚和我一起做事已經整3年了,對于我的缺點、過錯,從來沒提出過任何批評意見,也沒作過任何糾正。我并非圣賢,平時工作中難免有失誤,可是高繚只是一味順從我、稱贊我,這對我更好地為齊王工作又有什么好處呢?非但沒有,反而有害。所以我決定辭退高繚,原因就正是你們所說的‘高繚無過’。”
晏子真是一個有見地的賢相,他的用人標準是反對圓滑處世、一味討好上司。這個用人標準,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啟發的。
寓言故事 篇15
飛蛾投火
一天夜里,林子和客人一起坐在院子里乘涼,天很黑,四周十分安靜,只有一只蠟燭在閃著亮,林子同客人一起談古論今,大家都對人生感嘆不已。
這時,一只蛾蟲撲打著粉紅的翅膀,繞著燭光飛來飛去,還發出細小的嘶嘶聲,林子用扇子驅趕飛蛾,它便飛走了。可是剛過一會兒,它又飛過來了,林子又用扇子趕走蛾蟲,它飛走不一會又飛回來,而且一個勁地朝蠟燭火不顧一切地撲過去,這樣趕走又飛來,趕走又飛來,反復七八次了。終于,蛾蟲的`翅膀被燭火燎焦了,它再也飛不動了,落在地上,焦頭爛額,還在不甘心地掙扎著那已經烤得殘破的翅膀,直到沒有了一絲氣息為止。
看了飛蛾的這般情景,林子感慨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飛蛾撲火該多愚蠢啊!火本來是燒身的,可是它偏偏要不顧死活地去撲火,落得這般下場!”
客人也有同感地嘆道:“誰說不是呢?可是,人比飛蛾更甚啊!”
林子說:“是的,世上的聲色利欲,引得人們拼命去爭奪追逐,何止像這飛蛾撲火?那些循此道路而不懷疑、毀滅了身軀而不后悔的人,豈不是也像這蛾蟲一樣可悲可憐又落人譏笑嗎?”
人們追名逐利,正如飛蛾投火一般。飛蛾投火被人們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敗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嗎?
寓言故事 篇16
很久很久以前,兔子的尾巴是很大的,可是現在兔子的尾巴怎么變得像小毛球那么短?
有一天,有兩只兔子在一條小河前玩耍。它們突然看見河對岸有一叢綠油油的草,就想去對岸吃個痛快。可是兔子不會游泳,怎么辦呢?兩只小兔子就站在那里發愁了。
這時,兩只小兔看見了一只烏龜鉆了出來。兩只小兔子眼珠一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們對烏龜說:“龜大媽,聽說你的孩子在這條河里數也數不清。”龜大媽自豪地說:“那是當然的.。”小兔又說:“我們不信,不如交出你的孩子,我們來比一比吧。”
龜大媽二話不說,立刻鉆進了小河里。不一會兒,龜大媽就叫出了它所有的孩子。龜寶寶們就整整齊齊地排成了兩座橋。兩只小兔子對視了一下,扮了個鬼臉,跳到了靠岸邊的小龜身上。它們一邊跳一邊數,直到跳到對岸。
兩只小兔得意洋洋地說:“你這只笨烏龜,上當了,其實我們根本沒有孩子。”兩只小兔笑了起來,可是它們高興得太早了。它們的身子在岸上,但兩條長尾巴卻還在水里。小龜們都生氣了,它們張開嘴巴撲向小兔的長尾巴使勁地咬了一口。小兔拼命地拉,結果把尾巴拉斷了。
后來,這兩只兔子真的生了好多的兔寶寶,可是它們的尾巴都和它們的祖先一樣是短尾巴。
寓言故事 篇17
大雨過后,河水漲了許多。一只猴子正要去河對岸探望生病的奶奶,可是河上的小橋被沖垮了。小猴望著湍急的河水,心想:“這可怎么辦呀?過不了河就不能探望奶奶了!”它正這么想著,河邊來了一頭大象,看見小猴愁眉苦臉的`樣子,問道:“小猴,你怎么了?”小猴子說:“河上的小橋被沖走了,我不能過河去看奶奶了。”“那我送你過河吧!”大象和藹可親地說道。說完,大象就馱起小猴,小心翼翼地走下了河。河水越來越深,漸漸地漫過了大象的腿,又漫過了大象肚子。小猴一邊看著洶涌的河水,一邊問道:“大象伯伯,河水會不會漫過我們啊?”“當然不會啦!”大象耐心地說。聽大象這么一說,小猴就放心了。當大象走到河中央的時候,河水還沒漫過大象的脖子呢。小猴坐在大象的背上,感覺仿佛坐在一艘大輪船上一樣,穩穩地在河面上行駛。
不一會兒,它們就到了河對岸。小猴跟大象謝過后,正要告別,突然想到:“橋被沖垮了,其他動物怎么過河呢?難道都讓大象送它們過河嗎?”于是,小猴就跟大象商量:“明天早晨,我們來這里為動物們建一座新橋,好嗎?”大象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小猴和大象都準時來到森林里。它們找來一根結實的木材來做橋身,小猴用工具把木材做成彎彎的形狀。一座又結實又安全的新橋就造好了。大象和小猴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寓言故事 篇18
一只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這是一個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旨在說明一個關于心理態度的道理,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喔喔喔---”一只公雞在打鳴,無意中,在草叢中發現了一塊綠色的寶玉。看!寶玉在太陽下,它射出了五顏六色的光茫,是多么美啊!“嘿,這不 是主人的寶玉嗎?”那只公雞說,之后,它把寶玉啄起,再小心翼翼的把寶玉放在它主人的家門口,自言自語道:“哎,可惜你是主人的,是我找到了你,如果是主 人找到了你,他一定把你放在他的寶箱里,不會把你弄丟了!”于是,公雞頭也不回地走了。一群母雞圍這他問:“多好的寶玉呀,你干嗎不要它,它多么值錢你又 不是不知道!再說,你有了它,你就是雞中的`明星了啊!”公雞回答:“錢和當明星有什么用,寶玉是很貴,但對我來說一點也沒用,與其給我所有財寶,不如給我 一粒麥子呢!”大家聽了,都說公雞說的有道理。
符和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的,與其給我們世上所有錢,不如讓我們認識幾個字。
寓言故事 篇19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鳥類都非常仰慕天上的神,渴望有一天也能停在玉帝宮前蔥郁的大樹上,烏鴉和喜鵲當然也不例外。有一天,他們經過認真考慮后結伴踏上了東游的旅程。
飛著飛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雨雪山。那風呼呼地刮著,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那雨如同從天上倒下來一般,使他們瞬間就變成了"落湯鳥",沉重的翅膀讓他們飛過一點都異常艱難。雪,在天空不停地打著轉,天地之間冷極了!烏鴉和喜鵲穿著單薄的衣裳,瑟瑟發抖。
喜鵲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顫顫巍巍地說:"烏鴉小兄,要不我們回去吧,這個地方曾經成千上萬只鳥試過,都無一例外地過不去,我們倆肯定也沒戲!回去吧,你看這鬼天氣......"
"回去?這怎么行?自古以來,光榮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成的,吃得苦中苦,方為鳥上鳥嗎?"烏鴉抖抖被雨雪打濕的羽毛,堅定地說。
喜鵲聽了,很不以為然,聳聳肩膀,頭也不回地飛走了。
一個人的.旅途是孤獨的,雨、雪似乎更大了。烏鴉迎著艱難,背著困苦努力前行,幾次似乎都要從高空墜落下來。但他從不退縮,拍拍翅膀,咬緊牙關振翅飛翔。經過千辛萬苦,他終于飛過了皚皚雪山,來到了天堂。
玉帝感念他的毅力,封他為"烏鴉大仙"。從此,烏鴉如愿停在了玉帝宮前蔥郁的大樹上,成了一只世鳥矚目的神,而喜鵲卻泯然眾鳥,再也不被人注目了。
寓言故事 篇20
從前,有一個小雞蛋,它是個吹牛大王,到處吹虛著自己虛構的"經歷"。
一天,小雞蛋又對大家吹開了:"我在2歲的時候,打敗了兇猛的老鷹;5歲的時候,打敗了可怕的毒蛇;在我8歲的時候,那就更厲害了,連自稱是防御之王的金剛石也被我輕輕一撞,裂的粉身碎骨了!" 聽著小雞蛋的經歷,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這時,石頭小妹實在聽不下去,站了出來,對小雞蛋不屑得說:"雞蛋哥,金剛石是我們的老祖宗,堅硬無比,就憑你?下輩子吧!"
小雞蛋聽了火冒三丈,心里想:"你這小丫頭,竟敢這樣瞧不起我,我看到時不把你打的粉身碎骨!"于是就說:"你這小丫頭,你敢不敢和我決斗,看我到時不把你打的屁股開花!"石頭小妹說:"好!誰怕誰,我接受!"
于是在第二天,氣勢洶洶地小雞蛋來到石頭小妹家,跟它決斗。石頭小妹見到小雞蛋的陣式,一點也不緊張。只見它不慌不忙地站在那里,笑著對小雞蛋說:"雞蛋大哥,來吧!我接受你的挑戰!"小雞蛋一看石頭小妹這種神情,氣得兩眼暴突,一咬牙,一頭就朝石頭小妹撞去!結果是小雞蛋頭破血流,石頭小妹卻完好無損。
從此以后,雞蛋再也不敢狂妄自大了,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知道這句"雞蛋碰石頭--不知量力"的歇后語了!
寓言故事 篇21
好強的公雞
狐貍早就想吃公雞肉了。看著那肥胖健碩的公雞,真恨不得立刻就上前咬一口。可是它忍住了,黑狗和公雞時刻不離左右,黑狗那對銳利的犬牙可惹不起!
于是它想出了個主意。
“大家都看見了,那公雞膽小得可憐,”狐貍逢人便嘲諷公雞:“別看它個兒大嗓門高威風凜凜,實際上毫無骨氣——它離不開黑狗,如果沒仰仗黑狗的保護,一天也活不下去,真是無用的.窩囊廢……”
冷言冷語傳到公雞的耳朵,公雞一蹦三尺高,它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什么?我膽小要黑狗保護?”公雞氣得臉色發紫,它大嚷大叫:“我怕過誰來著,你們沒見我格斗時的氣勢?哼,我再也不跟黑狗住在一起了,你們都看看我能不能活下去。”
公雞決定搬家了。黑狗苦口婆心一再勸阻,并告誡可能有人包藏禍心,要防止出意外。可是公雞半話也聽不進去,甚至覺得自已讓人議論,都是由于黑狗的原因。于是它不再理會黑狗,把家搬到偏辟的地方,發誓從此不再和黑狗為鄰。
這正是狐貍所求之不得的。就在公雞搬家的當天晚上,狐貍登門造訪。我們實在無法領略公雞當時的英雄氣慨表現如何,只是第二天黎明時再也聽不到它按時的啼鳴聲。天亮了,在公雞新居前除了些雜亂的雞毛和骨頭,其它什么也沒有了。
寓言故事 篇22
在炎熱的夏天,螞蟻們仍是辛勤的工作著,每天一大早便起床,緊接著一個勁兒的工作。 蟋蟀呢?天天“嘰哩嘰哩,嘰嘰、嘰嘰”的唱著歌,游手好閑,養尊處優的過日子。 每一個地方都有吃的東西,滿山遍野正是花朵勝開的時候,真是個快樂的夏天啊!蟋蟀 對螞蟻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喂!螞蟻先生,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偶爾稍 微休息一下,像我這樣唱唱歌不是很好嗎?” 可是,螞蟻仍然繼續工作著,一點也不休息地說:“在夏天里積存食物,才能為嚴寒的` 冬天作準備啊!” “我們實在沒有多余的時間唱歌、玩耍!” 蟋蟀聽螞蟻這么說,就不再理螞蟻。“啊!真是笨蛋,干么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樂的夏天結束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終于來了,北風呼呼的吹著,天空中下著綿綿 的雪花。 蟋蟀消瘦的不成樣子,到處都是雪,一點食物都找不到。 “我若像螞蟻先生,在夏天里貯存食物該多好啊!” 蟋蟀眼看就要倒下來似的,蹣跚的走在雪地上。 一直勞動著的螞蟻,冬天來了也不在乎。積存了好多食物,并且建了溫暖的家。 當蟋蟀找到螞蟻的家時,螞蟻們正快樂的吃著東西呢! “螞蟻先生,請給我點東西好嗎?我餓的快要死了!” 螞蟻們嚇了一跳。“咦!你不是在夏天里見過面的蟋蟀先生嗎?你在夏天里一直唱著 歌,我們還以為你到了冬天會是在跳舞呢!來吧!吃點東西,等恢復健康,在唱快樂的歌給 我們聽好嗎?” 面對著善良親切的螞蟻們,蟋蟀忍不住留下欣喜的眼淚。
寓言故事 篇23
山崗洞穴里住著大小兩只狐貍,它們間關系十分融洽。小狐貍對大狐貍分外敬重,大狐貍對小狐貍更是關懷備至,但還時時覺得不足。
冬天來臨,幾天找不到食物,兩只狐貍都餓壞了。那天終于抓到一只小山羊,于是一起高興地吃了起來。
吃著吃著,大狐貍突然想到:“一只小山羊平時兩人正夠飽。這次餓了幾天,小狐貍年幼照顧它理所應當,我就少吃些先讓它吃飽。”于是,大狐貍把大塊羊肉推給小狐貍,自己揀吃小塊的。
小狐貍忙把大塊羊肉推給大狐貍,說:“這么多天沒吃了,你個子大食量也大,更應該要多吃些。”
“我還不太餓,你年紀小今天一定要多吃。”大狐貍忙又將大塊羊肉推給小狐貍。
如此推讓多次,小狐貍的多疑癥又犯了:“大狐貍怎么了,幾天沒進食我都受不了,它哪能不餓呢?”
又一想,疑心更重了:“餓久了貿然進食太多會撐破肚皮,這常識人人皆知。大狐貍今天不敢多吃卻非要讓我吃一定別有用心,它肯定想撐死我好用我的肉過冬,真是包藏禍心!跟它在一起太可怕了,我得趁早離開。”
第二天一早,趁大狐貍還未醒來小狐貍不辭而別,它把家搬到遙遠的地方居住,從此不再和大狐貍見面。
而大狐貍至今還弄不明白,自己如此誠心對待小狐貍,而為什么小狐貍無緣無故的'就突然離開自己了呢。
——所以熱情待人沒錯,但也應當有度。超過一定限度的熱情可能適得其反,有時還真會引起別人的猜疑,盡管你的表現確實出自一片真心。
寓言故事 篇24
西方人傳說南方虛巫山上有座道觀,觀里有位元清道長秉承了太上老君真傳,道法無邊神通廣大,因此常有許多西方人不遠萬里慕名前來南方求師學道。
南方人傳說西方是佛祖居所乃極樂世界,那里金碧輝煌遍地珠寶,故也引得許多南方人爭相前往西方拜佛祈福。
一位往西方拜佛的南方人,途中遇見一位往南方學道的西方人,彼此詢問起對方的情況。
南方人問:“我們常聽說西方居有佛祖,住所富麗堂皇地面金磚鋪路可有此事?我是虔心前往西方拜佛的。”
“你們受騙了,這只是訛傳而已,我們西方人也常這樣說,”西方人哈哈一笑嗤之以鼻:“但我從沒見過佛祖的真容,更沒見到什么金磚鋪路,路面上鋪的`塊狀物倒有許多,都是普通石頭。”
西方人接著問:“我倒聽說你們南方虛巫山道觀里有位元清道長功夫了得,該不會假吧?我可是專程想去拜師學道的呀。”
“哪有這回事呀?我們南方民間倒有這樣傳說,”南方人聽了連連冷笑不屑一顧:“南方確有座虛巫山,山上有間草屋破爛不堪,不知是否就是那道觀,屋里沒人居住,更別提什么元清道長。偶而我上山打柴路過,倒常看見兔子在打洞山雞在做窩,不知是否是元清道長的化身?至于道法無邊神通廣大之說,那更是空穴來風無憑無據了。”
二人聽了對方的話,各自啞口無言,懊悔輕信了別人的傳聞。
傳說,雖然能使耳聞者傾心,但往往與事實相差萬里。
寓言故事 篇25
【美的標準】
森林里的動物們準備進行選美大賽,很多動物都報名參賽。這時,森林之王——獅子召集動物評委們,討論如何組織這次選美比賽。
棕熊說:“這個問題我已經想了很久了,選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須慎重。我們評選的標準首先應該是身體健壯。身體健壯才是美,就像我們熊的家族,個個都是動物界的大力士,我們有一種力量美。”
麻雀說:“我不同意棕熊的看法。美麗的動物一定要有漂亮的外表,比如我們鳥類家族中的孔雀,她的羽毛多美麗,氣質多優雅呀!”
螞蟻說:“我不同意你們的看法,內在的美,才是最美。我們昆蟲世界里的蜜蜂,天天不辭辛勞地工作,那才叫美麗呢。”
貓頭鷹說:“你們的理解都有偏差,最美麗的動物應該是對森林最有貢獻的動物。比如說啄木鳥,天天忙著捉蟲子,沒有它們的努力,森林里就會到處是蟲子,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很糟糕。”
評委們你一言我一語,各執己見,爭論不休。獅子看大家爭了半天也沒有個統一的意見,就說道:“我看大家對美的'認識各有看法。咱們能不能綜合一下,把選美的標準定為:要有熊一樣的力量、孔雀般漂亮的外表、像蜜蜂那樣勤勤懇懇,還要有啄木鳥的奉獻精神。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評選,一定能選出最美的動物。”獅子說完后,動物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么好。
寓言故事 篇26
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對孿生兄弟,哥哥叫蚯蚓,弟弟叫蝸牛。他們每天幫人們松土,讓植物更好地生根發牙,是大家喜歡的小幫手、小益蟲。
一年夏天,向往大海的兄弟倆,終于來到了海邊渡假。碧藍色的大海一望無際,雪白的海浪輕輕地拍打著金黃色的海灘。海浪過后,留下了許多小巧精致的貝殼,在陽光下熠熠發光。兄弟倆被這美景深深地迷住了。
蝸牛邊爬邊拾貝殼,找到了一個美麗的貝殼,放在了自己的背上。他不經意間朝鏡子般的.海面瞟了一眼,心里掠過一絲疑問,“咦,這是我嗎,好漂亮啊。”只見金色貝殼上一層螺旋花紋,襯在自己柔軟的身段上,顯得十分另類,很有特性。
他得意地去找哥哥,“哥哥,你看我的“小房子”漂亮嗎?”說完,他便縮進了貝殼小房子,“有了這個,夏天可以不怕暑熱,冬天可以抵擋寒冷,以可以保護自己。你也去安一個吧!”
不料,蚯蚓卻說,“哎呀,弟弟,你背上了貝殼,雖然顯得很美麗漂亮,但是,卻失去了本性,不能在地里松土了呀!”
蝸牛不信,試了試,真的不能松土。但他依然舍不得丟掉“小房子”。后來,貝殼慢慢地融入了他的身體,真的成為了他的小房子。蚯蚓和蝸牛就這樣分了家。
蚯蚓依然是幫人們松土的好益蟲,蝸牛卻成為人們厭惡的害蟲,只能靠吸植物的汁存活。回憶起他那不同尋常的經歷,蝸牛留下了一滴淚,美麗有時不一定好,選擇是多么重要啊。
寓言故事 篇27
不久前,大約一個月吧,在熔化玻璃的爐子里,熊熊的火焰閃射著火星。
智巧的工匠利用火焰制造玻璃瓶子和杯子。
火焰不停地變換自己的形狀和輪廓,用跳舞消磨著時間。突然,它發現,在閃閃發光的燭臺上有一只蠟燭。蠟燭身材苗條又細柔,它想和火焰親近。
火焰被欲望征服,使出全身的力氣,想舔一舔那美麗的蠟燭。
一朵活潑的火焰,向上一躍,竄到爐子的背上,接著一滾,“啊!”真難以令人相信,它一下子沖到蠟燭上面,開始貪婪地吞噬蠟燭。
兇猛的火焰很快就把苗條的蠟燭從頭到腳吞下去。
“噢,蠟燭死了,我可不愿意和它一起結束生命!”火焰嘆息著說,“我得想點辦法,拯救自己。”
事情可沒有那么容易。
“我唯一的出路是回到爐子里,我剛剛從那兒逃出來。”火焰自語。
火焰已經無法離開癱軟的蠟燭。它開始喊叫,請求爐子里的火焰救命。
“幫幫我吧,兄弟們,幫幫我吧!快一點,救救我吧!”
它的老朋友們對它的呼救無動于衷,仍舊在彩光變幻的爐子里跳舞。
在變成一縷青煙的瞬間,火焰仍在哭叫。此時此刻,它的'兄弟們仍在享受著美麗的活生生的光焰和散發著熱量。
不切實際的幻想 象那火焰一樣, 放棄了令人鼓舞的現實, 落得空忙一場!
寓言故事 篇28
一條小河攔住了過往行人的路,盡管河面不寬河水不深,卻給行人帶來極大不便:繞道走費力費時,涉水過脫鞋脫襪的,不小心還要搞得滿身濕。大家都說,如果能有一座橋該多好呀!
一個財主揚言要出資建造一座精致的石板橋。橋果然造好了,但財主定下規矩過橋要收費。行人空歡喜一場,許多窮人過河還得照樣涉水。
一個年輕人見了決心也要造一座小橋,給過往行人帶來方便。
于是他不辭辛苦上山砍來樹木,在小河上修了一座簡便的小木橋。行人們從此再也不用脫鞋涉水了。
人們高興極了,從心里感謝這個年輕人。每當走過小木橋時都交口“多好的小木橋呀,真是太好走了。”
贊揚聲傳到財主耳里,財主大不服氣,他想:難道小木橋還會比石板橋高級?于是特意跑來觀看。
“嘿,這么簡陋的破木橋有什么好?幾根木頭橫七豎八的亂架一通而已,這能走嗎?”財主禁不住嘲笑起來,他得意洋洋地對行人們夸耀:“我這青一色的石板橋才算高級,兩邊欄桿四平八穩,走在上面才是舒服——-他那破橋算什么橋!”
“那石板橋才不好呢,你看見幾個人愿意走?”一個行人理直氣壯地回答:“可是每天行走小木橋的人何止成百上千!人們喜歡走的`橋不算好橋,難道不喜歡走的橋反成好橋了?只有傻瓜才這樣認為,財主先生你說是嗎?”
財主楞住了,他張口結知不知該說什么好。
寓意:不會給人帶來好處的東西即使再值錢,也沒人會去欣賞。
【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寓言故事01-15
中國寓言故事與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05-29
葉公好龍寓言故事08-10
寓言故事:麻袋07-20
小學寓言故事10-25
寓言故事亡羊補牢06-17
經典寓言故事五則10-27
經典古代寓言故事08-06
動物寓言故事精選05-28
國外寓言故事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