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寓言故事亡羊補牢,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故事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什么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楚襄王說:“我現在太懊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于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只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鉆進來,叼走了一只羊。他非常懊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于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么咱們該怎么辦呢?”于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寓意
一、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后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里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么即便補救了也無濟于事了。
成語出處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四》)
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亡羊補牢”。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連動式;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比喻失誤后及時補救。
運用示例
宋·陸游《秋興》詩五首之三:“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一二·徐州》:“要之是舉必當亟行。若遇有事更張,不免亡羊補牢矣。”
【寓言故事亡羊補牢】相關文章: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04-15
成語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08-28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合集】07-23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精華)05-23
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15篇11-30
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精選12篇)04-10
亡羊補牢寓言故事22個09-25
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通用62篇)01-12
亡羊補牢課文原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