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墨戲》閱讀題目及答案
試題內容:
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墨戲”本是畫之一卷,盛行于宋元以后,作“墨戲”時畫家那種不假經營、隨興成畫的藝術創作的思維特點,是最與“神思”相類的審美直覺思維。
《中文大辭典》云:“墨戲,謂繪事也。”這個界定顯然是失之寬泛了。“墨戲”只是“繪事”的一種,而不能等同于全部繪事。“繪事”中的工筆畫,顯然不屬于“墨戲”。經過精心構思、著意布置的大型畫作,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都非“墨戲”。所謂“墨戲”,是文人畫中那些即興點染之作。墨戲在主體方面,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創作態度。“墨戲”也就是游戲筆墨。在作畫之前,畫家沒有經過鄭重的理性化構思過程,而是憑一種在隨機情境中觸發的創造性審美直覺即興揮毫。元代著名畫家吳鎮云:“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余,適一時之興趣。”
“墨戲”畫首先在于創作主體的游戲態度,這當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游戲”,而是一種審美上的自由創造精神。在這點上,《辭源》的解釋“墨戲,寫意畫,隨興成畫”,較為符合實情。突出主體的意趣,隨意所適,是“墨戲”在創作主體方面的特征。既然以“適意”為其要旨,就必然打破那種酷肖客觀的物象的摹仿式畫法,而以畫家的主體意趣恣意揮灑。“寫意不求形似”,是“墨戲”在技法上的特點。
墨戲的創作,不是外在的功利需求,而是主體的內在需要,是創造性的沖動感。它不是冷靜的理性活動的結果,而是主體的意興在隨機的某種外在的契機的觸碰中勃發的產物。我們不妨稱之為創造性的直覺。
“墨戲”從創作主體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這種源自于生命的創造性直覺。它來不及或者不屑于理性的設計,而是以從性情中涌現出的沖動來作畫,其所創造的審美意象是一種整體性的突現,很難用理性解釋清楚,但卻元氣淋漓,生機勃發,成為風格獨特的藝術品。
作為一種創造性的審美直覺,“墨戲”的美學內涵可以康德美學思想中的游戲說來闡釋,康德是美學史上最先以“游戲”來認識審美活動的。在他看來,人的活動只能有兩種:一種是有外在目的的活動,這種活動或消耗體力,或勞心費神,因而是不自由的。這指的是體力或腦力勞動。另一種是無目的的活動,這種活動本身就是目的,這就是游戲。不僅勞作之外的身體活動是游戲,勞作之外的心靈活動也是游戲。康德更為重視的是內在的心靈游戲。它是怎樣的一種游戲呢?“簡單來說,就是感性、知性、想象力等心意機能不使用概念、范疇和規律,不受強制的無目的的自由活動。這種活動也需要栽種表象材料或對象,心靈就圍繞它們興奮起來,互相諧調,沒有任何負擔,因而是愉快的。”
(節選自張晶《神思:藝術的精靈》,有刪改)
6.下列關于“墨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它是宋元以后盛行的、文人以游戲的創作態度即興揮毫而成的畫作。
B.它是在所有畫類中,除經過精心構思、著意布置的大型畫作之外的繪畫。
C.它是古代文人詞翰之余,不假經營、隨意所適、點染而成的繪畫。
D.它是打破摹仿式畫法,以畫家的主體意趣恣意揮灑而成的一種寫意畫。
7.下列關于“墨戲”創作思維特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墨戲的創造源于畫家的內在需要,是畫家偶然在某種外在的契機的觸碰中意興勃發的產物.
B.墨戲的創作不只需要經過鄭重的理性化構思,更需要某種隨機情境中突發的創造性的沖動感.
C.墨戲創作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生命的創造性直覺,這是一種屬于"神思"的審美直覺思維.
D.墨戲創作具有元氣淋漓、生機勃發的思維特點。它突出了創作主體的意趣,是一種游戲化的審美活動。
8.根據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戲以“適意”為要旨,這就決定了其在技法上必然具有一種“寫意不求形似”的特點。
B.墨戲創作者的游戲態度,并非是指隨便和不夠莊重,而是指不受外在的功利需求左右的審美上的自由創造精神。
C.康德認為,體力或腦力勞動都是不自由的,因其有外在的目的,且或消耗體力,或勞心費神。
D.在心靈游戲中,人的心意機能是不受強制的無目的的自由活動,沒有任何憑借或倚靠,是一種完全自由的狀態。
試題答案:
6、B、(擴大了“墨戲”的范圍,工筆畫等亦不屬于“墨戲”。
7、A、(B據原文,墨戲的創作“沒有經過鄭重的理性化構思過程”,C墨戲的創作思維“是最與‘神思’相類的審美直覺思維”D“元氣淋漓、生機勃發”是“墨戲”的風格特點,而非畫家思維特點。)
8、D(“心靈游戲”并非沒有任何憑借或倚靠,它也需要“栽種表象材料或對象”)
【《墨戲》閱讀題目及答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年戲》閱讀答案06-16
超人的閱讀題目及答案10-12
《善良》的閱讀題目及答案07-25
《光陰》閱讀題目及答案01-22
《社戲》閱讀題目及答案09-03
《背影》閱讀題目及答案09-30
《自由與生命》的閱讀題目及閱讀答案08-03
春天到了的閱讀題目及答案09-19
《傷寒先生的傀儡戲》閱讀答案08-23
小學《燕子》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