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清平樂》晏殊宋詞鑒賞

時間:2024-10-28 19:47:38 晏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平樂》晏殊宋詞鑒賞

  ●清平樂

《清平樂》晏殊宋詞鑒賞

  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

  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

  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晏殊詞作鑒賞

  此詞與作者的《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都突出反映了晏殊詞的閑雅風格和富貴氣象。作者以精細的筆觸,描寫細細的秋風、衰殘的紫薇、木槿、斜陽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過主人公精致的小軒窗下目睹雙燕歸去、感到銀屏微寒這一情景,營造了一種冷清索寞的意境,這一意境中抒發了詞人淡淡的憂傷。

  起首二句寫景中點明時間,渲染環境。金風,即秋風。《文選》張協《雜詩》“金風扇素節”中,李善注曰:“西方為秋而主金,故秋風曰金風也。”此時庭院內是西風落葉,畫堂中的詞人因飲了綠酒,一會兒便醉眠了。用筆輕靈,色調淡雅,語氣仿佛與一位友人娓娓而談。其中兩組疊字,首尾相接,音律諧婉。以“細細”狀金風,就沒有秋風慣有的那種蕭颯之感,而顯得平靜、悠閑。“葉葉”這兩個名詞連用,展開一片片葉子飄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很有節奏。向來寫梧桐經秋都是較為凄厲的,如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經過一代又一代詞人的染筆,以至于使人一聽到秋風吹拂梧桐,就產生凄涼況味。而象晏殊寫得如此平淡幽細的,卻極為少見。下面“綠酒”一句,因為用了“初”字和“易”字,就覺得他的酒量不大,淺嘗輒醉,也是淡淡的一筆。然后詞人才用了較重的筆墨:“一枕小窗濃睡。”“綠酒”句點出“濃睡”的原因,是陪筆,“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宣何以“易醉”?淺醉何得“濃睡”?原來詞人有一點淡淡閑愁,有愁故易醉,愁淺故睡濃。

  下片則是寫次日薄暮酒醒時的感覺。詞人一覺就睡了整整一個晝夜,睡極濃矣。濃睡中無愁無憂,酒醒后是什么樣的情緒,他沒有言明,只是通過他眼中所見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閑,神態之慵怠,而結句中卻仍反映出一點淡淡的哀愁。紫薇,夏季開花;朱槿,夏秋間吐艷。上片說金風吹得梧桐葉墜,顯然是秋天了,所以詞人從小窗望出去,這兩種花都已凋殘。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葉墜,為耳中所聞;下片的兩種花殘,乃眼中所見。詞人正是通過對周圍事物的細微感覺,來表現他此際的情懷。“斜陽卻照闌干”,緊承前句,描寫靜景。晏殊另一首《踏莎行》中云:“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詞境相似。

  日暮了,斜陽正照著闌干,正是“雙燕欲歸時節”。此意平平說來,似不相干語、沒要緊語,但實際上,卻用這樣的語言來調和氣氛,緩沖節奏,烘托情感。吳衡照《蓮子居詞話》云:“言情之詞,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歸”,乃系景語,它對下句“銀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個鋪墊和烘托的作用。雙雙紫燕即將歸巢了,這個景象便興起詞人獨居無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個人獨宿。一種凄涼意緒、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偏偏說屏風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蘊藉,令人低徊不盡。

  這首詞的特點是風調閑雅,氣象華貴,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詞人卻把它統一起來,形成表現自己個性的特殊風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間為小歌詞,得花間遺韻。劉攽《中山詩話》說:“無獻尤喜馮延巳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巳樂府。”也就是說他的詞風酷似馮延巳。但從這首詞來看,它的閑雅風調雖似馮詞,而其華貴氣象倒有點象溫庭筠的作品。不過溫詞的華貴,大都表現詞藻上的鏤金錯采,故王國維以“畫屏金鷓鴣”狀其詞風。晏詞的華貴卻不專主形貌,而于精神。“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見吳處厚《青箱雜記》)這首詞中所寫的風,正與上舉兩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補之評論其子晏幾道詞的說話,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個雍容閑雅的士大夫。

【《清平樂》晏殊宋詞鑒賞】相關文章:

晏殊《清平樂》宋詞11-28

晏殊《清平樂》全文及鑒賞07-19

晏殊《清平樂·金風細細》全文及鑒賞07-20

晏殊浣溪沙宋詞賞析10-15

宋詞賞析之晏殊《浣溪沙》09-29

蝶戀花晏殊詩詞鑒賞07-04

晏殊《蝶戀花》原文鑒賞07-03

浣溪沙晏殊詩意鑒賞06-22

晏殊詞作鑒賞06-28

浣溪沙晏殊詩詞鑒賞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