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石潭記》課文知識要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課文要點
《小石潭記》是一篇語言精美,含義豐富,形象逼真的優秀山水游記。它表現了作者那種對于事物的深刻觀察力和獨特體驗,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一、讀準字音
篁( ) 冽( ) 坻( ) 嶼( ) 嵁( )
佁( ) 俶( ) 翕( ) 愴( ) 邃( )
二、解詞
水尤清冽 清冽:清澈。
隔篁竹篁竹:竹林。
佁然不動 佁然:愣住的、靜止的樣子。
為坻 為:動詞,做成,成為。
三、學習本文
1、這篇散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景物的?具體寫了哪些景物?
以游覽的先后次序來描寫的。先寫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寫近處潭中景象,再寫遠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寫潭上氣氛。具體描寫了石潭、潭水、游魚和溪流。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
3、潭上有什么景物?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4、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觀魚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游覽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作者對游魚的那種“似與游者相樂”的描寫時心情是快樂的,而“寂寥無人,凄神寒骨”的描寫中流露出凄涼憂傷的心情。
測試
1、填空:
《小石潭記》作者是 ,字 ,唐代河東人,所以世稱 ,曾經在柳州做官,所以又稱 。
2、選出加紅字文言現象不同的一項是(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其岸勢犬牙差互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
3、選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聞水聲,如鳴佩環 B、似與游者相樂
C、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其岸勢犬牙差互
4、選出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A、(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寂寞空曠,沒有別的人。
B、(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纏繞著,靜悄悄的,沒有別的人。
C、(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靜悄悄的,沒有別的人。
D、(潭)的四面被竹林樹木環繞著,沒有別的人,感到寂寞。
5、選出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A、我帶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
B、跟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
C、跟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小孩。
D、我帶著一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小孩。
參考答案
1、柳宗元 子厚 柳河東 柳柳州
解析:對文學文化常識的掌握,要靠平時的積累。
2、D
解析:ABC三項中的加紅字都是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象……一樣”。
3、B
解析:對常見修辭方法的判斷。B句表示的是一種想象,而不是比喻。
4、C
解析:翻譯文言文要注意結合上下文,要注意句子中的重點字詞。這句話中,“環合”是環繞、包圍的意思,而“寂寥”在這里則沒有寂寞的含義。
5、B
解析:翻譯文言文要注意結合上下文,要注意句子中的重點字詞。這句話中,“隸”是跟從的意思,“小生”則指后輩,年輕人。
拓展閱讀:小石潭記的寫作特色
構思新巧,結構嚴謹。作者以游蹤為序,采用移步換形、依序寫景的手法組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后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后寫“遠望”(水源),最后概寫環境,引發感觸。這種構思既新穎,又自然,真是匠心獨具。文章按游覽順序,先寫發現小石潭,然后描寫潭中景物(水、石、樹、魚),再寫小潭源流(溪身、溪岸)及潭中氣氛,最后記錄了同游者,使全篇游記結構完整。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對景物描繪中結合著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抓住特征,細致描繪。這篇游記描繪景物抓住特征,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例如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連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現出來,非常真切。
此文的語言極為精美。如“皆若空游無所依”,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語言極為精練。“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用“如鳴佩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而 “斗折蛇行”四個字,卻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靜態和動態,含義豐富而并不深奧。“明滅可見”,用光線的明暗來說明視線和溪身的交錯,說明水面的光亮。 “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動靜結合,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更把游魚的那種閑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寫得維妙維肖,語言簡潔而又豐富,細致而又生動,用短句產生節奏感,讀起來悅耳動聽,字里行間還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
【《小石潭記》課文要點】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課文知識要點04-10
小石潭記復習要點04-17
《小石潭記》復習要點04-13
《小石潭記》課文感悟03-25
小石潭記原文課文03-26
《小石潭記》的課文翻譯04-02
小石潭記課文分析03-24
《小石潭記》課文解讀05-25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