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望廬山瀑布》教案

時間:2024-11-21 15:19:22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小學《望廬山瀑布》教案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組17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古詩,那么,《望廬山瀑布》教案應該怎設計?

小學《望廬山瀑布》教案

  預設目標:

  1、 會認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 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 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古詩導入:

  1、師:我們已學過幾首李白的詩,誰來背背看?(指名背)

  2、師: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李白的詩,出示課題:望廬山瀑布

  請一生讀課題(如讀的正確,表揚,指出課題中的生字“廬”“瀑”,再指名生讀,重點看生字有沒有讀錯,齊讀)

  二、知詩題

  1、師:從詩的題目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指名說,理解“望” “廬山”“瀑布”)

  2、師述:廬山風景優美,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贊譽。李百五十多歲時在那隱居了一段時間,那里還有很多飛泉源布,像開先瀑、玉簾泉、黃龍潭、鳥龍潭等,這首詩寫的是廬山最著名的開先瀑布。現在我們就一塊來學習這首古詩。

  三、悟詩意

  (一)、出示全詩,讀準字音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1、 生自由讀詩

  2、 指名讀(重點生字正音:“爐”“疑” )

  3、 比較生字“爐”和“廬”

  4、 齊讀全詩

  (二)、抓住“遙看瀑布”,想象畫面,整體感知

  1、師:讀了詩后你知道詩句中哪個詞的意思跟題目中“望”的意思是差不多的?(遙看)

  2、師:李白他遠遠的看到的瀑布是怎么樣的呢?請小朋友再細細的讀讀詩,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然后和同桌說一說。

  4、 師描述:一個晴朗的早晨,太陽剛剛從山那邊升起,李白正坐在山坡上的涼亭里喝茶,忽然他聽到遠處有水的轟鳴聲,于是他走出涼亭,抬頭一看,他看到了什么?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把李白看到的畫面大概的描述一下,好嗎?(指名說)

  5、 齊讀全詩

  (三)、抓住“靜”“動”兩種畫面,感悟詩意,體會意境

  師:你覺得李白看到的是一幅活生生的畫面呢還是一幅靜悄悄的畫面呢?

  1、 若學生先答靜悄悄的畫面,師追問:你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學生自由說,重點品味前兩句詩“生”“掛”這兩個動詞,在反復的誦讀中讓學生感受到香爐峰紫煙繚繞,一條大瀑布靜掛山前的景象。)

  2、 若學生先答活生生的畫面,師追問: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這是一幅活生生的畫面的?(重點品味后兩句詩中的“飛流”“直下”“落”等動詞,在反復的吟誦中讓學生體會到瀑布一瀉而下,奔騰不息的氣勢)

  (兩種畫面的過渡:剛才我們欣賞了瀑布……的畫面,其實他還有…………)[]

  三、品詩情

  師述:在那么一個晴朗的早晨,李白站在遠處,靜靜的凝望開先瀑布,詩句在他的心中涌動,翻騰 ,終于噴薄而出,現在你就是李白,你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你就是那個才華橫溢的詩仙李白,你怎么吟這首詩?(叫多名學生吟誦,評價,重點指導吟出詩的味道來。)

  四、拓展延伸,詩歌欣賞

  師:李白他一生寫了許許多多的詩,很多詩都跟咱們今天學的這首一樣,用到了奇特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想不想欣賞幾首?

  出示: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白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橫江詞(節選)

  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配樂誦讀,讓學生自由體會夸張的寫法)

  六、布置作業:

  寫“廬”“流”“銀”三個生字

  教學反思:

  廬山瀑布,多么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一開始教學古詩,我便設問:知道廬山在哪嗎?之后馬上放廬山的風景圖還配上優美的音樂和自己的解說詞,一下便把孩子們帶入了景色迷人的廬山。當播放結束時,孩子們還是那如癡如醉的神態,我心中一陣暗喜:接下來的朗讀和領悟詩情不會有問題了。的確,后面的朗讀真的不錯。之后,我們真的看到了搖頭晃腦的小詩人抑揚頓挫的誦詩聲。

  領悟詩情這塊,我覺得這首詩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似乎受到了圖片的影響,逐句逐句地對詩去進行解釋。我想今后還得想些辦法,好好引導孩子們去領悟詩的大意即可。

  這節課我做的不夠的地方有許多:

  一、把三四兩句詩給分開品析了。回家潛心再讀詩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其實是一個整體,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瀑布從高處落下,流得快、直、美。而我在學生理解后,沒有把兩句詩整合起來品析,破壞了瀑布流態的整體之美。

  二、時間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緊。在“細品詩句,領悟詩情”環節花了太多時間,個別讀太多。以至“聯類比照,感悟詩風”這環節匆匆帶過,原來預設時自認為的亮點就這樣以遺憾告終,寫字教學也無法進行,作業也忘布置了。真是有“虎頭蛇尾”之感。

【小學《望廬山瀑布》教案】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教案10-16

《望廬山瀑布》教案07-15

望廬山瀑布教案11-12

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教案06-30

《瀑布》與《望廬山瀑布》教案分析10-05

望廬山瀑布10-06

[經典]望廬山瀑布04-17

《望廬山瀑布》教案分享07-24

古詩《望廬山瀑布》教案10-14

李白《望廬山瀑布》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