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

時間:2023-07-24 18:41:37 振濠 望廬山瀑布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 1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的時候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里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了瀑布。“飛流”表現了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 2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注詞釋義

  ①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境內,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

  ②香爐:指香爐峰。廬山香爐峰有四。此指南香爐峰。因煙云聚散,如香爐之狀,故名。

  ③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

  ④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⑤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⑥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古詩今譯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作品賞析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這兩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都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其中此詩為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創作背景

  此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10-23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及賞析10-20

望廬山瀑布古詩07-19

《望廬山瀑布》古詩05-11

望廬山瀑布古詩07-28

古詩《望廬山瀑布》10-21

古詩望廬山瀑布賞析10-26

《望廬山瀑布》古詩翻譯10-24

《望廬山瀑布》古詩拼音10-23

《望廬山瀑布》古詩解釋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