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歌鑒賞三字經

時間:2024-08-07 22:14:46 飛宇 三字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詩歌鑒賞三字經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詩歌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詩歌鑒賞三字經,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詩歌鑒賞三字經

  一、知作者,明主題。

  中華詩歌早在遙遠的古代就明確提出“詩言志”的主張,并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歌是詩人主觀情感的載體,是詩人所處的時代,詩人的人生際遇和命運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詩人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于對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如我校2011年三模試卷中有這樣一道題: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請簡要評價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面對這樣的問題,只要學生對陸游的生平遭遇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據其它信息,應該不難得出答案: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

  二、析意象,品意境。

  所謂意象,簡單地說,就是詩人心中的事物形象,是詩人思想感情顯現的載體,古詩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還可以是事物。

  意境是意象的藝術組合,它是詩人苦心孤詣創造的虛實相生的藝術空間,具有畫意性、音樂性和超越性。要理解詩歌,就得仔細體味詩詞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聯想,走進詩人所創造的意境,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情懷。如08年揚州中考卷第10題:

  閱讀李白的兩首詩,完成后面兩小題。

  [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乙]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楊花”與“煙花”都與楊柳有關,“楊花”能喚起讀者對王昌齡 的聯想;“煙花”能表現揚州陽春三月 的情景。

  回答此類問題,學生只需根據平時對“楊花”和“煙花”這一意象的積累,體會“孤帆”“碧空盡”,“長江天際流”這些意象所創造的意境,稍作思考,即可作答。

  三、抓詩眼,讀詩題。

  詩眼是一首詩中能體現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詩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趨向,抓住了詩歌的主題。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個“喜”字直接表達了作者對夜晚一場春雨的喜悅之情;宋之問《渡漢江》中有名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怯”字真切表達了作者由貶所還歸家鄉,既渴望了解家中近況,又害怕聽到家中近況的矛盾心情。

  詩歌閱讀中,我們首先接觸的就是詩題,詩題往往體現了一首詩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見之景,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從題目中即知這是一首送別詩。再如2011年南京中考卷《金陵酒肆留別》中,“留別”二字一看即知這是一首贈友送別詩,而送別詩一般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表達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別后的思念。

  四、品詩注,看題干。

  詩注是在一首詩后命題人所給的補注,可能是對作者寫這首詩時相關的時代背景的介紹,也可能是詩中難讀字句的解釋,還可能是詩中涉及的典故等,對閱讀整首詩和后面的答題都至關重要,切不可輕易放過。如2011年泰州中考卷第7題: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②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統治集團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時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⑴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的詩句有:

  ⑵結合具體詞句,分析詩中李白的形象。

  ⑶閱讀全詩,說說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對于命題人給出的注釋,我們不應輕易放過,因為它是詮釋這首詩的必要知識,題目中給出的注釋對學生回答第三題,幫助很大。這就要求教者在平時教學中加強訓練,引導學生學會細細品味詩注。

  古代課外詩歌的鑒賞雖然是難點,但只要教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加強訓練;學生樹立信心,注重積累;掌握方法,學會技巧,就一定能在考試中應對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績。

  關于詩歌鑒賞三字經,雖然傳統上并沒有一個專門的“三字經”形式來直接概述詩歌鑒賞的全部內容,但我們可以借鑒《三字經》的簡潔明了、易于記憶的特點,來概括詩歌鑒賞的一些基本要點和原則。以下是一個基于這一思路構建的“詩歌鑒賞三字經”示例:

  詩歌鑒,三字經,記心中,明要領。

  讀詩篇,先通意,解字詞,明大意。

  這一部分強調了在鑒賞詩歌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通讀全詩,理解字詞的基本含義,把握詩歌的大致內容。

  析意象,品意境,感情感,悟真諦。

  意象是詩歌中重要的元素,它承載著詩人的情感和思想。通過分析詩歌中的意象,我們可以進一步品味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從而領悟詩歌的深層含義。

  抓詩眼,尋主旨,析手法,賞技巧。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體現作者情感或主旨的字詞或句子。通過抓住詩眼,我們可以更快地把握詩歌的主旨。同時,分析詩歌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也是鑒賞詩歌的重要一環。

  知背景,明作者,助理解,深感悟。

  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經歷,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詩歌的內涵和情感。這些信息可以為我們提供詩歌鑒賞的更多線索和角度。

  重誦讀,品音韻,享美感,悟詩韻。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其音韻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反復誦讀詩歌,我們可以品味其音韻之美,享受詩歌帶來的審美愉悅。同時,這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領悟詩歌的韻律和節奏。

  多積累,廣閱讀,勤思考,善鑒賞。

  詩歌鑒賞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廣泛閱讀各種詩歌作品,我們可以積累更多的詩歌知識和鑒賞經驗。同時,勤于思考、善于總結也是提高詩歌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詩歌鑒賞三字經”僅為示例性質,它并不能完全涵蓋詩歌鑒賞的所有內容和要點。在實際鑒賞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結合具體的詩歌作品和自身的鑒賞經驗來進行靈活運用和深入探索。

【詩歌鑒賞三字經】相關文章:

詩歌的鑒賞02-18

詩歌鑒賞中的鑒賞技巧03-25

陶淵明詩歌鑒賞04-13

王維詩歌鑒賞12-07

三字經鑒賞11-21

白居易《歌舞》詩歌鑒賞10-27

王安石春風詩歌鑒賞03-14

李商隱詩歌《無題》鑒賞02-07

李商隱《無題》詩歌鑒賞10-16

冰心詩歌鑒賞《紙船》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