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秦觀《鵲橋仙》原文及鑒賞

時間:2023-10-26 10:20:48 穎聰 秦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秦觀《鵲橋仙》原文及鑒賞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秦觀《鵲橋仙》原文及鑒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整體賞析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接著寫織女渡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薄坝凰g,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敖痫L玉露”化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句,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像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叭填欩o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它們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總觀全詞,每片前三句皆為寫景抒情,后兩句均作議論。這些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一是因為有前三句作精彩的鋪墊,令后兩句的議論自然流出,尤覺深沉真摯。二是立意高妙,既能收得住前句,又能宕開,融匯情、理,醒明本旨。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評解: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敖痫L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凹哑谌鐗簟,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評價: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獨具豐彩,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脈脈的相思。卻自出機抒,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這首詞上、下片的結句,都表現了詞人對于愛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文史知識》(1982年12月):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將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歷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

  明人李攀龍《草堂詩余雋》卷三眉批:相逢勝人間,會心之語。兩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談。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二句,最能醒人心目。

  明人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八:(末句)數見不鮮,說得極是。

  明人沈際飛《草堂詩余四集·正集》:(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臭腐為神奇!

  清人黃蘇《蓼園詞選》:七夕歌以雙星會少別多為恨,少游此詞謂兩情若是久長,不在朝朝暮暮,所謂化臭腐為神奇。凡詠古題,須獨出心裁,此固一定之論。少游以坐黨被謫,思君臣際會之難,因托雙星以寫意,而慕君之念,婉惻纏綿,令人意遠矣。

  清人許寶善《自怡軒詞選》:七夕詞以此為最,以其本色耳。

  近人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夏閏庵云:“七夕之詞最難作,宋人賦此者,佳作極少,惟少游一詞可觀,晏小山《蝶戀花》賦七夕尤佳!

  近人吳梅《詞學通論》第七章:《鵲橋仙》云:“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薄说染浣运悸烦林,非如蘇詞之振筆直書也。北宋詞家以縝密之思,得道煉之致者,惟方回與少游耳。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邗溝居士,學者稱淮海先生。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

  曾任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目為元祐黨人,紹圣(宋哲宗年號,1094—1098)后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長短句》(又名《淮海詞》)。

【秦觀《鵲橋仙》原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鵲橋仙秦觀原文12-17

鵲橋仙·秦觀原文08-22

秦觀《鵲橋仙》原文賞析07-27

鵲橋仙秦觀原文及賞析02-25

鵲橋仙秦觀拼音版鑒賞07-20

秦觀《鵲橋仙》原文翻譯賞析12-06

秦觀鵲橋仙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

秦觀《鵲橋仙》原文翻譯及賞析07-26

秦觀《鵲橋仙》原文注釋及賞析02-24

秦觀的鵲橋仙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