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教學
引導語: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游蘇杭”,可見杭州的美真的是很特別的,錢塘湖更是杭州的一大代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白居易寫的作品《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作者:佚名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
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
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
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藝術特點
景中寄情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它既寫出濃郁的春意,又寫出了自然之美給人的強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詩中字里行間流露著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
創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于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賞析
作者:佚名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游行的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春水初漲,遠望與岸齊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全詩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詩人從總體上著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進途中展開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還善于把握景物特征,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錢塘湖春行教學】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之錢塘湖09-09
錢塘湖春行06-27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11-18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8-14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6-28
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04-17
錢塘湖春行教學反思07-15
《錢塘湖春行》教案09-25
《錢塘湖春行》經典賞析01-22
錢塘湖春行原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