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全詩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4-09-24 05:37:15 孟浩然 我要投稿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全詩及翻譯賞析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的詩意: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

  出自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參考譯文

  山寺里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昏暗,漁梁渡口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著小舟返回鹿門。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巖穴的山門及松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

  賞析:

  《夜歸鹿門歌》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上個場景著眼于鐘鳴、爭渡、向江村、歸鹿門等人物的動態描繪,下個場景側重于月照、巖扉、松徑等靜態刻畫,先動后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閑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著孤寂無奈的情緒。全詩筆法順暢,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第1句:開篇二句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首句寫白晝已盡,黃昏降臨,幽僻的古寺傳來了報時的鐘聲,次句寫沔水口附近的漁梁渡頭人們急于歸家時搶渡的喧鬧,首句表現的是安寧靜謐的環境,次句卻表現喧囂,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比照,這是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

  第2句: 前句承"漁梁"詩意,是寫村人各自上岸還家;后句承"山寺"詩意,寫自己回到鹿門。這兩句是以人歸引出自歸,作為前文的具體補述。兩種歸途展現兩樣不同的心境,這又是一個比襯,從中表現出詩人與世無爭的隱逸志趣和不慕榮利的淡泊情懷。

  第3句:鹿門山的林木本為暮靄所籠罩,朦朧而迷離,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霧當年孟浩然夜歸鹿門之水路登山當年孟浩然夜歸鹿門之水路登山竟消,樹影清晰。詩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著崎嶇的山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龐公昔時隱居的地方。這微妙的感受,親切的體驗,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隱者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龐公,即龐德公,東漢隱士!逗鬂h書·逸民傳》載 :"龐公者 ,南郡襄陽人也.;荊州刺史劉表數延請,不能屈,后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返。"孟浩然仰慕龐公的志節,他在《登鹿門山懷古》中也吟有"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的詩句。

  第4句:這"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因為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采藥不返"的道路和歸宿。山巖之內,柴扉半掩,松徑之下,自辟小徑。這里沒有塵世干擾,唯有禽鳥山林為伴,隱者在這里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小結:這首詩的題材是寫"夜歸鹿門",讀來頗象一則隨筆素描的山水小記.但它的主題是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詩中所寫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詩人以談心的語調,自然的結構,省凈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形成一種獨到的意境和風格。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全詩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全詩翻譯及賞析11-05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翻譯賞析11-02

孟浩然詩詞《夜歸鹿門歌》的詩意賞析09-30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譯文及鑒賞07-08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閱讀答案09-05

從《夜歸鹿門歌》看孟浩然的隱逸10-06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原文翻譯10-27

孟浩然《春曉》全詩翻譯賞析07-11

孟浩然《春曉》全詩翻譯賞析06-27

《夜歸鹿門歌》詩歌鑒賞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