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與時間》教學設計
一、我對教材的理解
《11 魯迅與時間》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第10冊教材中的第11篇課文。這篇課文寫了魯迅的一生,盡管只有短短的55個年頭,可是,他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這是他生前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結果,正如他自己說,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到寫作上了。
課文先敘述了生命短暫的魯迅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接著分別從“熬夜寫作”“除夕工作”兩方面具體介紹他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最后概括勤奮、戰斗一生的魯迅作出的巨大貢獻是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來的。
文中用了許多具體的數字,突出他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可以幫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二、教學目標的設定
[學習目標]
1.了解魯迅是個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人,并能產生崇敬之心,進而爭取也做個珍惜時間,不虛度年華的人。
2.能正確理解三句重點句的含義。
3.知道列舉具體數字與反映魯迅抓緊時間、善擠時間的特點的關系。
4.能收集珍惜時間的格言3———5條。
[教學重點]
教給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說出指定句子的含義,學懂全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讓學生完成對字和詞語解釋的預習
四、設計理念
打破常規的分析順序,抓住三句重點句子的理解,進行教學。
本單元的學習要點是“理解句子的含義”,是前三個單元“體會用詞要準確、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注意詞語的使用范圍”的延伸。如果把“理解詞語的意思”比作造高樓的磚頭,那么,“理解句子的含義”可看作造高樓前打下的地基。
所謂句子的含義,指隱含在句子里面的意思,有的句子用詞較深,或者作者想要說明的道理、表達的感情沒有直接寫出來,就要我們在理解句子大致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它所含的意思。
五、教學思路
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步教學線路:
第一步:啟發談話,導人新課
1、板書:時間同學們,你們知道關于時間的諺語或格言嗎?交流
2、板書:魯迅你知道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3、檢查預習:字
解釋
第二步:、默讀課文,直接感知魯迅特點
默讀課文,思考:你認為魯迅是怎樣對待時間的?
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說。(學生只要找到文中的句子讀出即可。)
(示2句重點話)
第三步:深讀課文,仔細品味
出示3句句子:
時間,每天得到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他的巨大貢獻是從時間老人那兒爭取來的。
體會句子的含義可分以下幾個步驟:
(1)找:找出句中的重點詞語
(2)學:學懂詞義
(3)聯:聯系課文的有文內容。
(4)想:想想句子的含義是什么?
第四步:總結全文,搜集魯迅作品
搜集魯迅作品是課外延伸作業題,做到超越課堂,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喜歡語文,知道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親身體驗到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
【《魯迅與時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魯迅與時間優秀教案設計06-20
魯迅《祝福》教學設計09-10
魯迅《雪》教學設計06-10
魯迅《孔乙己》教學設計09-02
魯迅《雪》教學設計及教學實錄08-25
魯迅《藥》教學設計(精選6篇)09-27
魯迅與時間課文原文09-16
魯迅的名言關于時間09-25
魯迅《風箏》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17
魯迅祝福教學設計(通用12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