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談柳永詞的“俗”

時間:2024-10-18 23:10:23 柳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柳永詞的“俗”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談柳永詞的“俗”

  提及柳永的詞,多數論者都認為其俗,并對之持強烈的貶斥態度,某些論者雖承認柳詞雅俗結合,但貶其俗顯然勝過稱其雅,前者如吳曾《能改齋漫錄》稱“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曲。”王灼《碧雞漫志》稱柳詞“淺近卑俗、自成一體,不知書者尤好之。予嘗以比都下富兒,雖脫村野而聲態可憎”;后者如李清照《詞論》稱柳詞“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這些批評其實過于片面,這倒不在他們只見其俗,不見其雅,而在他們缺少一種歷史的眼光。

  柳詞之所以“俗”,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柳永出自具有深厚儒學傳統的仕宦之家。和許多士子一樣,他在家鄉習成舉業,到京都參加考試,以期踏上仕途;也曾自信“凌云詞賦,擲果風標”(《合歡帶》),對前程充滿美好的希望;他相信自己“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長壽樂》),卻屢試不第,更因《鶴沖天》一詞惹得宋仁宗不悅,于“臨軒放榜”時被其黜落。在進仕無望時,柳永懷著偏激的情緒,鄙棄功名,留連曲坊,走上了民間通俗文藝創作的道路。

  北宋時期,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急劇擴大,強烈刺激著民間通俗文藝。時代呼喚那些既能迎合市民口味,又能提高其文化素養的詞作。柳永具有高度的文學修養,精通詞律音樂,又長期混跡于秦樓楚館,熟悉民間的風物人情,其作品便應運而生。

  柳詞之俗具體表現在三方面:

  首先,在題材內容上,大量深入描寫市井曲坊中的生活內容,這類詞總的來說是比較俗的,其表現有兩個方面:

  第一,毫不避諱,欣然自得地寫自己的情場生活。由于官場失利,柳永長期沉溺于花間樽前。在詞中,他對自己這種風月生活的自得之意表現得大膽直露,毫不虛偽、做作,公開宣稱“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鶴沖天》),公開鄙視“名韁利鎖,虛費光陰”(《夏云峰》),頗有些反傳統道德的意味,令一般酸腐文人咋舌。

  第二,對女性作具體化、世俗化的描寫。前代及同代的詩詞家多把女性當作觀念的象征來描寫,帶著托喻和理想的色彩。柳永則具體描寫生活中遇到的歌妓,如《木蘭花》中,“心娘自小能歌舞”、“佳娘捧板花鈿簇”、“蟲娘舉措皆溫潤”、“酥娘一搦腰肢裊”,直書歌妓的名字、技藝。也正因為柳永所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歌妓,所以他了解她們的技藝,也了解她們的心愿;熱愛她們的姿色,更同情她們的遭遇。他不但寫歌妓對平凡而和滿的家庭生活的眷戀:“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定風波》),他更幻想帶她們脫離苦海,過正常的夫妻生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云暮雨”(《迷仙引》)。可以說,柳永對歌妓不僅是同情,而且在感情上把她們當作平等的“你”,希望享受“你”和“我”之間的這份感情。這一點反映到詞中,雖然世俗,卻又實在。

  其次,柳永詞語言較通俗。

  雖然柳永為讀書人,但柳詞要滿足市民們的審美要求,必須在內容和形式上徹底的通俗化。柳詞的語言之通俗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詞中采用市井方言俗語。柳永的詞中時時有俚俗之語,如,《鶴沖天》云:“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悔恨無計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副詞“得”、“么”、“那”、“恁”等,使其詞的白話色彩突出;如,《金蕉葉》中的“就中有個風流”,《晝夜樂》中“悔不當時留住”,《惜春郎》中的“不早與伊相識”等口語的使用,都成為他與俗眾溝通的媒介。

  第二,模擬人物語氣。柳永有時應歌妓的要求寫詞,供歌妓演唱。他用第一人稱代言,把歌妓的內心淋漓盡致得表露了出來,如“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定風波》),完全是模仿歌女的口吻來寫的。

  再次,柳永選用的詞牌及詞風之俗。

  柳永不但獨創的詞牌多,如《戚氏》、《望海潮》等;而且他在填詞時常常將舊有的曲式加以改寫。把歐陽修的《定風波・把酒花前欲問君》與柳永的《定風波・自春來》作比較,就不難發現,柳詞在字數、曲式上,有別于文人慣常使用的詞牌,卻為下層市民喜聞樂見,這也正是柳詞通俗的重要原因。

  柳永還用長調鋪敘的手法創制了大量慢詞,增加了詞的容量,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他的這類詞側重于敘事的完整、描寫的細膩,敘述描寫直觀淺露不求含蓄,毫不掩飾其從俗的態度。如《雨霖鈴》一詞中,以白描的手法鋪敘景物,寫臨別以及別后的種種設想,傾吐心情,層次分明,語意明確,絕少掩飾假借之處,符合市民們的接受習慣。

  因此,可以說柳詞之俚俗實質上是以市民們喜聞樂見、容易接受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城市生活中市民們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說在題材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對詞這一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對詞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柳永詞總體較俗。其俗詞創作在中國詞史上具有重要的貢獻和地位。他的創作豐富了俗詞的藝術技巧,提高了詞的表現力,還細致地表現了市井生活,擴大了詞的社會內容,從而使詞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推動了詞的發展。“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正是對柳永俗詞的價值、貢獻和歷史地位的生動說明。

【談柳永詞的“俗”】相關文章:

柳永的詞集11-01

柳永的詞特點07-11

柳永詞漫談06-02

關于柳永的詞09-21

盤點柳永的那些詞05-19

柳永的詞什么特點07-28

柳永詞的韻味韻味09-20

柳永詞集精選18首07-15

秦觀和柳永詞風11-17

試論柳永詞的意境美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