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時間:2024-09-30 08:04:10 劉長卿 我要投稿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這首詩通過對漢代文學家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抒發(fā)了詩人自己被貶的悲憤與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情緒。全詩意境悲涼,真摯感人,堪稱唐人七律中的精品。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劉長卿創(chuàng)作的這首古詩-《長沙過賈誼宅》!

  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釋】

  ⑴賈誼:西漢文帝時政治家、文學家。后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長沙有其故址。

  ⑵謫宦:貶官。棲遲:淹留。像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

  ⑶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賈誼。長沙舊屬楚地,故有此稱。一作“楚國”。

  ⑷獨:一作“漸”。

  ⑸漢文:指漢文帝。

  ⑹搖落處:一作“正搖落”。

  【譯文】

  賈誼被貶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萬代令人傷情。

  我在秋草中尋覓人跡不在,寒林里空見夕陽緩緩斜傾。

  漢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無意憑吊有誰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葉紛紛,可憐你不知因何天涯飄零?

  【白話譯文】

  你被貶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載,萬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

  踏著秋草獨自尋覓你的足跡,只有黯淡的斜陽映照著翰林。

  為何明君卻獨對你恩疏情薄,湘水無情怎知我對你的深情?

  江山已經(jīng)冷落草木已經(jīng)凋零,可憐你究竟何故被貶此地呢!

  【賞析】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謫宦”,只落得“萬古”留悲,上下句意鉤連相生,呼應(yīng)緊湊,給人以抑郁沉重的悲涼之感。“此”字,點出了“賈誼宅”。“棲遲”,像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這種生活本就是驚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賈誼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標舉賈誼的身份。一個“悲”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diào),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長卿自己遷謫的悲苦命運。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頷聯(lián)是圍繞題中的“過”字展開描寫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向慕、寂寞興嘆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僅是眼前所見,也是賈誼當時的實際處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勢的寫照。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頸聯(lián)從賈誼的見疏,隱隱聯(lián)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個“有道”,一個“猶”字。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么,當時昏聵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然更談不上什么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這就是所謂“言外之意”。

  詩人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手法是相當高妙的。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寫出了這一聯(lián)的對句“湘水無情吊豈知”。這也是頗得含蓄之妙的。湘水無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國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賈誼會來到湘水之濱吊念自己;西漢的賈誼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劉長卿又會迎著蕭瑟的秋風來憑吊自己的遺址。后來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來傾聽,當世更沒有人能理解。詩人由衷地在尋求知音,那種抑郁無訴、徒呼負負的心境,刻畫得十分動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讀此尾聯(lián)的出句,好像劉長卿就站在讀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濃了,江山更趨寂靜。一陣秋風掠過,黃葉紛紛飄落,在枯草上亂舞。這幅荒村日暮圖,正是劉長卿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它象征著當時國家的衰敗局勢,與第四句的“日斜時”映襯照應(yīng),加重了詩篇的時代氣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賈誼,也指代劉長卿自己;“憐君”,不僅是憐人,更是憐己。“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yīng)該放逐到天涯。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xiàn)實的強烈控訴。讀著這故為設(shè)問的結(jié)尾,仿佛看到了詩人抑制不住的淚水,聽到了詩人一聲聲傷心哀惋的嘆喟。

  詩人聯(lián)系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滿凄涼寥落之情。滿腹牢騷,對歷來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將自己和賈誼融為一體。

  詩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jié)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

  【擴展:練習及答案】

  18.頷聯(lián)渲染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2分)

  19.結(jié)合全詩,分析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4分)

  18. 詩人獨自尋覓在斜陽之下的荒草寒林間,四野無人,渲染出一片蕭條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圖。

  19. 答案:表達了詩人對賈誼的同情,對漢文帝的指責,對自身孤獨寂寞處境的感嘆,以及對當今統(tǒng)治者的不滿。

  分析:一個“悲”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diào),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長卿自己遷謫的悲苦命運。詩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向慕、寂寞興嘆的心情,油然而生。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么,當時昏聵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然更談不上什么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后來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來傾聽,當世更沒有人能理解。詩人由衷地在尋求知音,那種抑郁無訴的心境,刻畫得十分動情,十分真切。“君”,既指代賈誼,也指代劉長卿自己;“憐君”,不僅是憐人,更是憐己。“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yīng)該放逐到天涯。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xiàn)實的強烈控訴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相關(guān)文章:

《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08-21

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08-26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11-07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教案10-12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的賞析07-08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翻譯及賞析09-01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閱讀題07-01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閱讀答案09-18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教案及習題08-26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全文及鑒賞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