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蘭亭集序》教案范文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曠達胸懷。
2、通過朗讀訓練,體會本文清麗流暢、駢散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
2、本文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課時】
1課時。
第一課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顯示:
書法是起源于我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我國書法史上,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書法大家,如并稱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顏筋柳骨之稱的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件件美不勝收的書法精品,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件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書法作品,它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蘭亭集序》,書法上也稱《蘭亭序》。
二、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生朗讀課文注釋①。
提醒學生注意課后小短文。
《蘭亭集》中的.詩,到了現在,除了搞專門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這篇序卻聲名遠播,流傳千古,除了它書法上的極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內容上的原因。我們今天不妨就來一起學習王羲之這篇文質俱佳的《蘭亭集序》。
三、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多媒體顯示:蘭亭和蘭亭有關的幻燈片)
我們先來看幾幅有關圖片,然后一起聽老師朗讀課文,同學們可一邊聽朗讀,注意句讀和語氣,一邊整體感知品味這篇課文。
三、朗讀品味,分析內容
1、齊讀課文第一段,分析:
問:這一段作者記敘了蘭亭盛會,同學們找找看,這一段寫了哪些內容?
答: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與會者等。并有寫景、敘事和抒情。
進一步明確寫景、敘事和抒情的語句。
(略)
再明確層次。
(層次不必過細,只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已。)
歸納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樂。
再讀課文第一段,要求讀準句讀、讀出語氣,師略作點評。
2、個別朗讀課文第二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問:作者為什么感到痛?
(要求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答: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問: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
答:死生亦大矣。
師點評:在享受了難得的聚會和快樂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走向滅亡。面對這鐵一般冰冷的自然規律,作者不由得感嘆死生亦大矣。
3、個別朗讀第三段,分析內容:
學生歸納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問:作者為什么感到悲?
生討論。
師歸納: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來,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對這同一話題有同樣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終將殞滅這一規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這也反映了魏晉時代由于玄學盛行,士大夫們多崇尚老莊思想,很多人都篤信死生一彭殤齊,意志消沉,不求進取。這種思想對王羲之不能沒有影響。
但王羲之還說出了一句話,它是整篇文章的亮點所在──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其中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點實事,不宜空談玄理。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曠達性格。
4、分析本文特色:
本文是一篇書序,卻這樣借題發揮,闡明了自己的生死觀,書序能這樣寫嗎?
多媒體顯示:
序:序,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的的緣由、目的和經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內容,也作敘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語句反映了書序的特點。
(要求學生尋找并讀出。)
多媒體顯示:
作詩緣由──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成書經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編集目的──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學生所讀內容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明確。)
多媒體顯示:
明·徐師曾《文體明辯》《爾雅》云:序,緒也。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其為體有二,一曰議論,二曰敘事。
明確:這段話表明書序也可以議論,也可敘事,即可以借題發揮。
小結:本文的妙處正在這借題發揮上,因而顯得立意高遠,王羲之用324字,既寫出了蘭亭盛會之樂,又由此生發議論,談到死生之大,進而談到了自己的人生態度。
多媒體顯示:
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痛,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悲,后之視今,亦由古之視今。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說到這兒,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瑤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于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多媒體幻燈片),這句話說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多媒體顯示:
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于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
──王瑤
五、課內拓展延伸
1、課內嘗試背誦第一段。
2、學生交流自己的人生態度。
3、集體誦讀課文。
六、作業
背誦全文,進一步領會本文的佳處。
【課文《蘭亭集序》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課文《蘭亭集序》教案設計范文12-18
《蘭亭集序》課文背景知識12-22
蘭亭集序課文讀書有感10-11
《蘭亭集序》 課文教學設計12-20
課文《木蘭詩》教案范文11-18
課文《將進酒》教案范文11-28
《蘭亭集序》教案范文5篇07-29
《蘭亭集序》教案范文八篇07-26
《蘭亭集序》教案范文10篇07-14
《蘭亭集序》教案范文9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