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暮吟望》古詩鑒賞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暮吟望》古詩鑒賞,歡迎大家分享。
《秋暮吟望》古詩鑒賞
秋暮吟望
趙執信
小閣高棲老一枝『注』,閑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注釋]“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意為終老山林。
。1)簡要賞析頷聯中“!薄捌眱勺值拿钐帯#3分)
【答案】“!睆娬{時間頻度,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態,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象視為有意為之。“!迸c“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的心緒與情感。(4分)
【解析】語言風格類的題目,首先考查學生解字的能力,學生需要結合詩歌的意思先將兩個目標字的大意講出,并結合詩人的情感進行分析。比起前兩年的考題,同樣是考查能力層級D(鑒賞評價)的題目,回答起來更脫離格律,單純用答題模板套作的話恐難得分,表現出四川對考生古詩文素養要求提高的趨勢。
。2)本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答案】詩人看似曠達、閑淡,實則落寞、惆悵。首聯即說“了不為秋悲”,詩人心境看似曠達、閑淡;中間兩聯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調,透露出內心深處的憂傷與落寞,尾聯在燭光下飲酒的長今,流露出終老山林的惆悵(4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情感的理解。較為簡易,只要能夠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語,情感基調便能準確答出,在第二聯后,詩中出現了多個凄清冷峻的意象,所以情感的主要內容是落寞的愁苦心境。加上全詩的景色描繪的寒冷凄清,便能較好回答本題。
詩人簡介:
趙執信(1662~1744)清代詩人、詩論家、書法家。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東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后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
二十八歲因佟皇后喪葬期間觀看洪升所作《長生殿》戲劇,被劾革職。此后五十年間,終身不仕,徜徉林壑。趙執信為王士禎甥婿,然論詩與其異趣,強調“文意為主,言語為役”。所作詩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詩歌分析:此時當作于趙執信被革職之后。詩歌內容時令是秋季,時間是暮色夕陽,首聯自言愿意“棲老一枝”“不為秋悲”,實則是對現狀不可改變的無奈之嘆,看似曠達,實顯無奈。后面三聯以“斜陽”“落葉”“孤鴻”“殘菊”“短燭”“低橫北斗”等低沉意象為主,綴詞成章。惆悵失意之情溢于言外。全詩不脫中國文人傳統的悲秋情懷。
譯文:
小閣高棲老一枝,閑吟了不為秋悲。
高高地在小閣居住,自甘終老山林,閑時吟詩作賦也絲毫不為秋天到來而悲愴。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遠眺寒山已被夕陽染上昏黃黯淡的顏色,而昏黃的上弦月偏偏照臨在疏林之上。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湖上月夜景色浩渺無邊籠罩著一層煙霧有孤鴻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來的霜風所凋殘全無姿態。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深夜還坐對短燭無法入睡,在喝悶酒,已是快天亮的時候了,北斗七星已經低落打橫,卻連看都懶得看。
注釋:
小閣高棲(qī)老一枝,閑吟了不為秋悲。
老一枝:終老山林。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斜陽:夕陽。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
極天:至天,達于天。鴻:大雁。
二更(gēng)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kuī)。
二更:又稱二鼓,指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北斗低橫: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會打橫向下。
【《秋暮吟望》古詩鑒賞】相關文章:
長安秋望古詩詞鑒賞10-23
暮江吟古詩賞析12-16
《春望》古詩鑒賞01-03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譯及鑒賞10-09
游子吟古詩鑒賞09-18
柳永《甘草子·秋暮》全文及鑒賞08-03
《玉壺吟》古詩詞鑒賞10-11
《望岳》古詩詞鑒賞11-14
望岳古詩詞鑒賞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