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如何做好古詩文閱讀鑒賞題

時間:2024-06-29 15:25:12 偲穎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做好古詩文閱讀鑒賞題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如何做好古詩文閱讀鑒賞題,歡迎大家分享。

如何做好古詩文閱讀鑒賞題

  閱讀鑒賞題1:

  古詩文閱讀鑒賞是對學生語文能力考查的一個重要維度,對學生的記誦積累、理解領悟、分析鑒賞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較高要求,各類考試中都會有23篇古詩文,在分值上則占到了整份試卷的20%~30%。下面分享如何做好古詩文閱讀鑒賞題。

  一、準確解讀文本:在了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抓關鍵點:

  (1)上看:看詩歌題目,圈出題眼,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再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

  (3)中看:看全詩主體,每句圈出句眼,特別注意表現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后部分一般運用議論、抒情手法,是詩的主旨

  二、明確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

  (1)采用的寫作手法

  (2)手法揭示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該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三、根據題目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答題方法。

  第一種類型:分析意象類

  注意詩歌中有固定含義的意象:

  1.離別類:雙鯉、尺素(遠方來信),月亮(思鄉或團圓),鴻雁(游子思鄉懷親或羈旅傷感),寒蟬(悲涼),柳(喻離別留念或代故鄉),芳草(離愁別恨)南浦(送別之地)等。

  2.情愛類:蓮(音同憐表達愛情),紅豆(男女愛情或友誼),紅葉(傳情)等。

  3.人格類: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殘敢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潔),松(傲霜斗雪堅守節操)

  4.悲情類:梧桐(象征悲涼),烏鴉(衰敗荒涼),杜鵑鳥或子規(象征凄涼哀傷或思家思歸),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滅),猿(悲傷)

  5.其它類:昆山玉(人才),折桂(科舉及第),采薇(隱居生活),南冠(囚犯),柳營(軍營)。東籬(高雅,潔身自好)

  第二種類型:分析意境類(意境=意象+情感)

  意境(氛圍)特點術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思想感情術語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第三種類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義)

  對詩歌題材(內容)進行分類,了解詩歌主旨:

  ⑴詠史懷古詩

  ⑵托物言志詩

  ⑶邊塞征戰詩

  ⑷羈旅思鄉詩

  ⑸送別留念詩

  ⑹田園山水詩

  ⑺即事感懷詩

  ⑻閨怨閨愁詩

  第四種類型:表達技巧類(著眼于全篇整體或局部)

  寫作手法(技巧)大致包括4類:描寫景物的方法;描寫人物的方法;抒情方式;結構(構篇)方式

  第五種類型:語言煉字類

  煉實詞:動詞,表顏色的詞,擬聲詞,疊詞,形容詞和副詞等修飾語(自,孤,獨,冷等)。化動為靜或化靜為動。

  煉虛詞:數詞,連詞,副詞等。

  煉押韻(平仄):調換詞序

  俗、自然、清新、優美、質樸。

  第六種類型:分析詩眼類(或在全篇思想內容方面,或在全篇結構形式方面)

  常式問:詩中哪一個詞語(句子)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變式問:詩中的哪一個詞語(句子)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詩中的哪一個詞語(句子)在全詩中具有統攝(總結)作用?為什么?

  詩歌鑒賞選擇題常見設誤方法:

  1.語言語風類錯誤:或故意譯錯實詞虛詞;或對詩歌的語言風格判斷錯誤。

  2.意境意象類錯誤:對詩歌的意象的含義判斷錯誤;或對意境的概括錯誤。

  3.技巧手法類錯誤:對詩歌運用的寫作技巧的類型或作用判斷錯誤。

  4.思想情感類錯誤:拔高情感(對詩歌中描寫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種光圈);或轉移情感。

  5.觀點內容類錯誤:擴大范圍(把作家的某一具體作品風格用其整體作品風格來代替)

  閱讀鑒賞題2:

  古詩:

  廣陵花盛帝東游,先劈昆侖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云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②。

  注釋:

  ①隋煬帝楊廣為了東游廣陵(揚州),開鑿一條運河,即今通濟渠。其東段叫汴河,汴河之濱筑有行宮,即“汴河亭”。

  ②指南朝陳后主經常宴樂的宮殿。

  汴河:又名汴渠。即通濟渠,流經今河南、安徽境,在泗縣入淮河,隋煬帝所開,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幸江都(今江蘇揚州),即由此道。汴河亭,在今開封市附近汴河之旁,傳為煬帝行宮故址。

  廣陵:今江蘇揚州。帝:隋煬帝楊廣。

  昆侖一派流:指黃河,舊說黃河發源于昆侖山,“先劈”即謂將黃河鑿渠分引。

  百二:指煬帝的禁衛兵驍勇。象闕:亦稱象魏。古時宮廷門外有二臺,上作樓觀,兩觀對峙,中間闕然為道,乃懸掛法令之處。

  “三千宮女”句:《隋書·煬帝紀》:“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龍舟、鳳帽、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

  四海義師:指天下反隋的義軍。歸:歸附。有道:指唐朝。

  迷樓:(煬)帝顧左右曰:“雖真仙游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還似:一作何異。景陽樓:即景陽殿,南朝陳后主所建,在今南京玄武湖胖。殿下有井,名胭脂井。隋兵攻破金陵,后主與寵妃張麗華投此井,未死,為隋兵所執。后世稱之為辱井

  ⑴詩句“先劈昆侖一派流”中的“劈”字,表達了什么效果?(4分)

  ⑵本詩頷聯和頸聯運用什么藝術手法,怎樣描繪隋煬帝下揚州時的盛況。(6分)

  ①寫開山修河時的氣勢;②寫出隋煬帝驕奢淫逸。

  ①虛寫(想像)或動態描寫;(2分)

  ②通過“百二禁兵”“三千宮女”寫陪同人數之多;(1分)“星辰動”“日月浮”寫游玩氣勢之盛。(1分)

  ⑴請結合詩文,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⑵“卒章顯其志”是本詩的重要特色,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2分,兩點1分,三點2分)。

  ②記敘主要體現在前四句,第一句交代了隋煬帝東游的時間、地點,第二句承接上句,寫隋煬帝為了東游廣陵先將那從昆侖山流下來的黃河水分引鑿渠,修了一條運河;三、四句寫運河一修成,“百二禁兵”即皇帝衛兵就跟著皇帝辭別了宮庭,“三千宮女”也伴隨著皇帝下到龍舟。描寫主要表現在五、六句,運用夸張的手法,描繪了東游途中鼓聲震天,旌旗如林的景象。議論抒情主要體現在七、八句上,點明了詩文主旨。(各1分,結合內容分析即可)

  【2】詩的前三聯基本上是冷靜客觀地寫景敘事,單看這三聯幾乎看不出作者的傾向所在(1分)。最后一聯,“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似景陽樓”,才忽然筆鋒一轉,把對事件的評判,寫詩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來。(1分)對隋煬帝游蕩荒淫導致亡國進行了嘲諷(2分),借古諷今(1分),批判了晚唐政治腐敗、統治者生活奢靡的現象(1分)

  賞析:

  《汴河亭》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前三聯寫隋煬帝游幸江都豪奢情狀。先寫興起游興,再寫劈昆侖、修運河,前擁后簇的奢侈豪華場面。這些描寫極為生動,不但寫出煬帝東游時派頭之大,聲勢之壯,場面之豪華,而且極富動感。尾聯卒章顯其志,但并不直接評述,而是以四海義師蜂起,天下終至歸唐,隋煬帝的“迷樓”恰如陳后主的“景陽樓”,點出其國亡身滅的可悲下場。這首詩表面是寫對隋煬帝的批判,實際是借古喻今,諷刺晚唐的腐敗。

  這首詩描繪了隋煬帝楊廣東游廣陵的盛況,憑吊古跡,婉轉勸諷,抒發感慨。

  首聯寫隋煬帝東游前的準備。聞說揚州花盛,便想前去觀賞,這是人之常情。起句氣勢和緩;語不驚人。但緊一句便頓起波瀾,楊廣為了去廣陵看花,竟鑿渠引流、大興水土。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侖一派流”,一語中的,揭示本質。頷聯寫楊廣離宮時景象。詩人沒有正面寫這個場面如何壯觀,氣勢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從隨行的隊伍著筆,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禁兵二百,前護后擁,宮女三千,尾隨其后。皇帝的赫赫聲威,于此表現無遺。頸聯寫沿途的喧鬧情景。鼓聲震天,凝固流云,驚動星辰,旌旗招展,覆蓋著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開之處,可見水底日月沉浮。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進一層。前三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依次寫來,極言隋朝昏君的豪奢無度。

  尾聯總束前文,避實就虛,刪繁就簡,寫出隋朝的結局,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這個結局,是歷史的結局,又是隋煬帝荒淫無度的結局。陳后主驕奢荒淫而筑景陽城,終為隋朝所滅;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樓,終為李唐所代。歷史發展遵循著固有的軌跡。詩人以隋比陳,言唐軍為有道之師。可是,當初隋滅陳之際,隋軍也是有道之軍,這種借古諷勸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如何做好古詩文閱讀鑒賞題】相關文章:

如何做詩歌鑒賞題08-13

《老人與海》人物鑒賞及閱讀題04-17

題西林壁鑒賞11-05

《闕題》唐詩鑒賞11-23

關于中秋節古詩文鑒賞09-22

《觀潮》鑒賞及閱讀練習04-16

如何快速背誦古詩文08-09

《題西林壁》詩意鑒賞09-26

題西林壁的詩意及鑒賞10-09

《題西林壁》古詩鑒賞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