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的思想感情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中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以下是《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的思想感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勞作的地點:南山;勞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與“稀”形成對比,寫出了作者不善勞作的特點,同時也寫出了勞作的艱辛。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交代了勞作的時間:一整天;寫出了勞作的艱辛,"帶月荷鋤歸”寫出了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相伴。月下,詩人扛著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中,的一幅美麗的“月下歸耕圖”暗示了這種艱辛在作者眼里是快樂的。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寫出了勞作的艱辛,為后文寫“衣沾不足惜”做鋪墊。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點明主旨:寫出了勞作的艱辛,但這種艱辛在作者看來是快樂的,因為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沒有被違背,暗含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黑暗社會污濁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種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
賞析: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
這首詩我們并不陌生,它是五柳先生陶淵明歸園田居中五首詩中的第三首 。
陶淵明,又名潛,是一位著名的詩人散文家,當時社會,風氣污濁,很多人為了做官不擇手段。陶淵明也做了幾年小官,可是他卻不能忍受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毅然選擇了退出官場,歸隱田園。所以他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使我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這首詩正是田園詩的代表。
首先,從詩歌的語言方面看來,這首詩歌并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修飾,短短四句話,不過四十個字卻將描繪出了一幅平靜恬淡卻不失美麗動人的農家生活圖:南山下有我種下的豆苗,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夜晚頂著一輪圓月帶著出頭歸來。鄉間道路狹長 ,路旁草木長的郁郁蔥蔥,以致衣服也被露水沾濕。只是 衣服沾濕了并不可惜 ,只要不要辜負了我的這片心意。而且詩中所描寫的一切都是極為平常的“豆苗,南山,小路,雜草,夕露……”但正是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詩人筆下卻勾勒出了一幅恬淡優美,清新可人的圖畫,在這幅美麗的畫面中,田園風光以其清淡樸素的,毫無矯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現在我們眼前,就像一個世外桃源,讓人悠然神往。簡明扼要,樸實無華的語言,雖然顯得十分的“拙劣”,卻真實的反應出了農家生活的恬淡與美好,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全詩突出一個“拙”字,陶淵明不善農作,所以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但能得歸隱躬耕,其意趣正從中得來,言語之中透露著對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滿意與享受,自得之意,溢于詩外。
其次,從此詩的結構方面來看,也可以領會到詩人的“匠心”。這首詩簡短精小,初讀起來,只覺得自然平淡,其實其中的構思安排,頗有精妙。時間順序上,前三句詩作者由早上寫到傍晚,描繪了一整天的生活——除草。簡單的勾勒,反應出作者生活的簡樸清雅,輕松自由。給人平靜安詳的感覺,好似這就是一個不被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力量打擾的世界。而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便是整首詩的總結,詩人認為衣服弄濕了并不可惜,只希望豆苗可以長得很好,不要辜負了詩人這一天的勞作。正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卻讓整首詩的主旨得到突出升華,詩人的”愿“不僅僅是簡單的希望豆苗可以生長得好,更深的卻體現了詩人對這種田園生活的無線熱愛,以及作者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想在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之“愿”。
再次,這首詩的寫作手法也十分具有特色。比如說“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句詩,”,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人,卻有一輪明月在寧靜的夜空中與之相伴,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此時,人,月,自然環境顯得那樣和諧,詩人通過藝術的手法描繪出一種崇高的詩歌美,自然美、精神美、并使這些美結合起來,營造出一個美好靜謐的意境和悠閑自得的形象。“晨興理荒穢”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為實,后句為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再比如”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等語句,樸素平淡,沒有任何的修飾之語,而作者卻巧妙的將這些平淡的語句加入到詩歌之中,不僅沒有讓詩歌顯得俗氣,更是使得詩歌的意境更加恬淡清雅,同時也讓這些樸素的語言獲得了不一樣的光彩,在這種醇美的意蘊中,口語上升為詩句,口語的平淡和營造的醇美意境和諧的統一了起來,這種特殊的手法,形成了陶淵明獨特的藝術特色。
總之,這首詩歌中沒有華美繁復的辭藻,沒有特殊的修辭,詩人就運用一些簡單的事物,景象,運用獨特的寫作手法以及合理的結構安排將這些平平凡凡的事物進升華,不僅使詩歌顯得樸素清雅,恬淡幽美,顯現出一種天然之美,更在這種美好的意蘊中,整首詩歌的主旨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體現,表現了作者淡雅的心境,對恬淡自由,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田園生活的無限向往與喜愛,同時也有力但不做作的體現了作者潔身自好,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的思想感情】相關文章: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賞析02-15
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賞析05-07
陶淵明古詩《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04-15
《歸園田居》的意境05-13
歸園田居譯文06-30
陶淵明《歸園田居》07-20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06-22
《歸園田居》賞析10-07
歸園田居陶淵明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