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杜甫旅夜書懷賞析及答案

時間:2024-09-05 19:35:22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旅夜書懷賞析及答案

  杜甫旅夜書懷賞析,這首詩主要抒發了作者在外漂泊無依的孤零之感。本文杜甫旅夜書懷賞析由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杜甫旅夜書懷賞析及答案

  導讀: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是五言律詩當中的頂級佳作。其原文如下:

  旅夜書懷

  唐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杜甫旅夜書懷閱讀答案:

  (1)“天地一沙鷗”中的“一”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天地之大反襯出沙鷗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表達了詩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

  (2)“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兩句極為傳神,為后人傳誦,請作賞析。

  答: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動靜結合,(借景抒情)寫出了景色雄渾闊大,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也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靠的凄愴心情。

  (3)有人說,頷聯“開襟曠遠”,寫出“喜”的感情。你認為呢?請簡要分析。

  答:頷聯寫景明麗,境界雄渾,所以有人認為它“開襟曠遠”,寫出“喜”的感情。其實不然,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景況的,而上面的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漂泊無依的凄愴心情。這是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4)簡析尾聯“沙鷗”這一意象的作用。

  答:詩人面對遼闊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無依,在這靜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天地間無所依存的一只沙鷗。詩人以沙鷗自況,乃自傷漂泊之意。

  杜甫旅夜書懷翻譯:

  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夜里孤獨地停泊著。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自己到處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間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鷗。

  杜甫旅夜書懷字詞解釋:

  ⑴岸:指江岸邊。

  ⑵危檣(qiáng):高高的船桅桿。

  ⑶獨夜舟:是說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夜泊江邊。

  ⑷星垂平野闊:星空低垂,原野顯得格外廣闊。

  ⑸月涌:月亮倒映,隨水流涌。大江:指長江。

  ⑹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

  ⑺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

  ⑻飄飄:飛翔的樣子,這里含有“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為這里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杜甫旅夜書懷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嚴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榆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四川忠縣)。此詩約為途中所作。詩人用闊大無垠的夜景襯托深沉滯重的孤獨感,使人感受到詩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筆下奔涌的江流一樣澎湃難平。

  杜甫旅夜書懷中心大意: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

  杜甫旅夜書懷賞析:

  詩的前半描寫“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于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度使參謀職務,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凄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這里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于景,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而上面的兩種解釋只強調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常使用的。如《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襯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寫得多么動人!

  詩的后半是“書懷”。第五、六句說,有點名聲,哪里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關于這一聯的含義,黃生說是“無所歸咎,撫躬自怪之語”(《杜詩說》),仇兆鰲說是“五屬自謙,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詳注》),恐怕不很妥當。最后兩句說,飄然一身象個什么呢?不過象廣闊的天地間的一只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后世評價:

  1,《四溟詩話》評此詩“句法森嚴,‘涌’字尤奇。”

  2,《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語:“通首神完氣足,氣象萬千,可當雄渾之品。”

  3,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所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旅夜書懷賞析及答案】相關文章:

杜甫《旅夜書懷》閱讀答案11-27

杜甫《旅夜書懷》評析09-15

杜甫唐詩旅夜書懷07-27

旅夜書懷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29

杜甫《旅夜書懷》全詩翻譯賞析09-16

杜甫《旅夜書懷》譯文及注釋10-06

杜甫《旅夜書懷》教學設計06-04

杜甫《旅夜書懷》全文及鑒賞07-06

杜甫旅夜書懷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5

杜甫詩詞鑒賞之《旅夜書懷》最新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