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杜甫詩詞《不見》的詩意賞析

時間:2024-08-17 18:40:07 杜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詩詞《不見》的詩意賞析

  《不見》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直抒胸,不假藻飾,詩中表達了對李白的同情、擔憂和思念,抒發了自己和李白懷才不遇的感慨,并期待李白結束飄零生活,回到四川來。

杜甫詩詞《不見》的詩意賞析

  《不見》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內容】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賞】:

  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詩用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對摯友的深情。

  開頭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積于內心的感情一下子迸發出來了。“不見”二字置于句首,表達了渴望見到李白的強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強調思念時間之長。杜甫和李白自天寶四載(745)在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沒有見面了。

  緊接著第二句,詩人便流露出對李白懷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憐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滿現實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時的接輿。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并常常吟詩縱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的態度來抒發欲濟世而不得的悲憤心情。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卻不得不“佯狂”,這實在是一個大悲劇。“佯狂”雖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卻深深地理解和體諒李白的苦衷。“真可”兩字修飾“哀”,生動地傳達出詩人無限嘆惋和同情的心事。

  這種感情在頷聯中得到進一步展現。這兩句用了一個“反對”,產生了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世人”指統治集團中的人,永王一案,李白被牽連,這些人就叫嚷要將“亂臣賊子”李白處以極刑。這里“皆欲殺”和“獨憐才”,突出表現了杜甫與“世人”態度的對立。“憐”承上“哀”而來,“憐才”不僅是指文學才能,也包含著對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一詩,以蘇武、黃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賈誼、孔子之典來寫他政治抱負不能實現的悲劇。而這種悲劇也同樣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嗎?“憐才”也是憐己。共同的遭遇使兩位摯友的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了,這就是杜甫深切哀憐的根本原因。

  頸聯開一筆,兩句詩是對李白一生的絕妙括,勾勒出一個詩酒飄零的浪漫詩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飄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許能澆其塊壘,慰其憂愁。這一聯仍然意在寫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層地抒發了懷念摯友的綿綿情思。

  深情的懷念最后化為熱切的呼喚:“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詩意承上“飄零”而來,杜甫為李白的命運擔憂,希望他葉落歸根,終老故里,聲聲呼喚表達了對老友的深長情意。“匡山”,指綿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時讀書于此,這時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歸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開頭慨嘆“不見”,結尾渴望相見,首尾呼應,全詩渾然一體。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不假藻飾。律詩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結合,胡應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如五言律體,前起后結,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詩》)杜甫往往打破這種傳統寫法,“通篇一字不粘帶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這首詩就是用的傾訴心曲的寫法,不裝點景物,感情深厚,同樣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采用這種寫法必然要吸收口語、散文的成分入詩,首先是剝落華藻,語言質樸自然,如本詩語言看似平常,卻寫出了對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過散文化使精工整飭的律體變得靈活多姿,便于傳情達意,如本詩用虛字轉折詩意,使對偶不切等。這種律詩改變了傳統的妃青儷白、四平八穩的老調,增強了律詩的表現力。

【杜甫詩詞《不見》的詩意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詩詞《絕句》的詩意賞析10-07

杜甫詩詞《江漢》的詩意賞析11-14

杜甫詩詞《登高》的詩意賞析10-15

杜甫詩詞《月夜》的詩意賞析08-10

杜甫詩詞《野老》的詩意賞析11-18

杜甫詩詞《孤雁》的詩意賞析07-25

杜甫詩詞《野望》的詩意賞析10-23

杜甫詩詞《日暮》的詩意賞析11-29

杜甫詩詞《白帝》的詩意賞析08-10

杜甫詩詞《登樓》的詩意賞析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