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的原文和賞析
作品介紹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20卷第19首。這是一首抒發懷才不遇之情的古詩,詩文突兀橫絕,跌宕悲涼。
原文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
作者:唐·杜甫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
且脫佩劍休裴回,西得諸侯棹錦水。
欲向何門趿珠履,仲宣樓頭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注釋
、俣鸥Α稇蛸浻选吩:“官有王司直”,即其人。
、诎蝿降:心中不平狀。《后漢書·齊武王傳》:“張邛拔劍擊地。”
③抑塞:阻塞,屈滯。磊落:指人灑脫不拘,直率開朗。
、茉フ:高大喬木,樟類。
、莅侠:猶乘浪。滄溟:大海。
⑥佩劍:全詩校:“一作劍佩。”裴回:同“徘徊”。
、呶:西行,即人蜀。棹:搖槳。錦水:錦江,在成都。
、圊:穿。全詩校:“一作颯!敝槁:以珠為飾的鞋。《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躡珠履!焙笥脼槟涣诺。
⑨仲宣樓:王粲字仲宣,漢末避亂荊州依劉表,曾登當陽城樓,作《登樓賦》。樓因以仲宣為名。色:全詩校:“一作已。”
、馕嶙:親密之稱。指王郎。
賞析
《短歌行》是樂府舊題,稱短歌是指歌聲短促,這里可能指音調的急促。王郎是年輕人,稱郎,名不詳。司直是糾劾的官。768年(唐代宗大歷三年)春天,杜甫一家從夔州出三峽,到達江陵。這首詩是這年春末在江陵所作。
上半首表達勸慰王郎之意。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著酒興正濃,拔劍起舞,斫地悲歌,所以杜甫勸他不要悲哀。當時王郎正要西行入蜀,去投奔地方長官,杜甫久居四川,表示可以替王郎推薦,所以說“我能拔爾”,把你這個俊偉不凡的奇才從壓抑中推舉出來。下面二句承上,用奇特的比喻贊譽王郎。豫、章,兩種喬木名,都是優良的建筑材料。詩中說豫、章的枝葉在大風中搖動時,可以動搖太陽,極力形容樹高。又說鯨魚在海浪中縱游時可以使蒼茫大海翻騰起來,極力形容魚大。兩句極寫王郎的杰出才能,說他能夠擔當大事,有所作為,因此不必拔劍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劍放下來,休息一下。
下半首抒寫送行之情。詩人說以王郎的奇才,此去西川,一定會得到蜀中大官的賞識,卻不知要去投奔哪一位地方長官!磅林槁摹保┥涎b飾著明珠的鞋!妒酚洝ご荷昃齻鳌罚骸按荷昃腿в嗳耍渖峡徒攒b珠履!敝傩麡牵斒嵌鸥λ蛣e王郎的地方,在江陵城東南。仲宣是三國時詩人王粲的字,他到荊州去投靠劉表,作《登樓賦》,后梁時高季興在江陵建了仲宣樓。送別時已是春末,杜甫用飲佩的眼光望著王郎,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川能夠施展才能。眼中之人,指王郎。最后一句詩人由人及己,喟然長嘆道:“王郎啊王郎,你正當年富力強,大可一展宏圖,我卻已衰老無用了!”含有勸勉王郎及時努力之意。
這首詩突兀橫絕,跌宕悲涼。從“拔劍斫地”寫出王郎的悲歌,是一悲;作者勸他“莫哀”,到“我能拔爾”,是一喜!鞍蝿降亍,情緒昂揚,是一揚,“我能拔爾”,使情緒稍緩,是一落。“抑塞磊落”呼應悲歌,“我能拔爾”照應“莫哀”。接著引出“奇才”,以“豫章翻風”、“鯨魚跋浪”,極盡夸飾之能事,激起軒然大波,是再起;承接“莫哀”,“且脫劍佩”趨向和緩,是再落。指出“得諸侯”,應該是由哀轉喜,但又轉到“何門”未定,“得諸侯”還是空的,又由喜轉悲。既然“我能拔爾”,又是“青眼”相望,正是可喜,可是又一轉“吾老矣”,不能有所作為了,于是所謂“我能拔爾”只成了美好愿望,又落空了,又由喜轉悲。一悲一喜,一起一落,轉變無窮,終不免回到“拔劍”悲歌!澳А敝怀闪藙裎康脑挘偛幻鈿w到抑塞磊落上。正由于豫章兩句的奇峰拔起,更加強抑塞磊落的可悲,抒發了作者對人才不得施展才干的悲憤,它的意義就更深刻了。這首詩在音節上很有特色。開頭兩個十一字句字數多而音節急促,五、十兩句單句押韻,上半首五句一組平韻,下半首五句一組仄韻,節奏短促,在古詩中較少見,是獨創之格。
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岳》等等。
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220_19短歌行,贈王郎司直杜甫
王郎酒酣拔劍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風白日動,鯨魚跋浪滄溟開。
且脫佩劍休裴回,西得諸侯桌逅?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的原文和賞析】相關文章: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原文及賞析09-14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原文、注釋及賞析08-08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原文及賞析3篇08-21
短歌行贈王郎司直_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2
贈王桂陽原文及賞析07-10
《短歌行》原文賞析09-06
短歌行的原文及賞析11-01
《短歌行》原文及賞析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