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有感范文700字
《弟子規》這本書短小而精悍,它傳承了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聽媽媽的話……”每當聽到周杰倫這首歌,我就會想到一句經典的話——百善孝為先。而《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了“孝”字當先。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弟子規》。小時候的我能把《弟子規》倒背如流,卻不明白其中的深刻的道理。直到今年學校舉行的《弟子規》千人誦讀活動中,我認真的去讀它,品它,才從中認識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則孝”中的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它讓我明白了要聽從父母的話、孝敬父母。小時候的我就是家里的“小皇帝”,整天被爺爺奶奶寵著,一點家務也不干。慢慢地我長大了,媽媽叫我做家務,爸爸吩咐我每天中午一回到家就煮飯,可我的惰性已成為習慣,覺得做家務是很無聊很累的`事。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中午加班到12點多,我中午11點就回到家了,可我一回家,什么事也不干,在一旁看電視,當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看見廚房里冷清清的,未免有一絲心酸。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長大了,要為父母分擔家務,多干活,這樣以后你才會自強自立。”當時聽了媽媽的話,冥冥之中有點感悟。再加上這個學期舉行的《弟子規》誦讀活動,我自讀自悟,知道了要要孝順父母,聽從他們的話。作為兒女,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擔家務。我覺得父母親上班很辛苦,幫他們做家務是理所應當的。現在,我每天中午回家都自覺地煮飯、晾衣服……媽媽也直夸我是個懂事的乖兒子。
品讀了《弟子規》,它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使我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弟子規》就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將與它一直相伴,學習這做人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