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岑參《經火山》原文

時間:2024-08-25 02:20:05 岑參 我要投稿

岑參《經火山》原文

  岑參的《經火山》運用夸張、反問、襯托以及化用古文等手法描繪了火焰山奇特怪異的景象和無窮無盡的強大威力,抒發了作者在邊塞施展宏圖的志向。全詩想象新奇,意境深廣,頗具浪漫主義特色。

  《經火山》

  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

  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

  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

  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

  【注釋】

 、呕鹕剑夯鹧嫔,在今新疆吐魯番盆地北部。王延德《高昌行記》:“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煙氣涌起,而無云霧。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見禽鼠皆赤。”

 、仆回#焊呗柮。蒲昌:唐代縣名,貞觀十四年(640年)平高昌以其東鎮城置,在今新疆鄯善。

  ⑶虜云: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上空的云。

 、妊追眨簾釟;暑氣。唐儲光羲《行次田家隩梁作》詩:“田家俯長道,邀我避炎氛,當暑日方晝,高天無片云。”

 、申庩柼浚杭粗赣申庩柖䴕饨Y合的熔鑄萬物的原動力。語出西漢賈誼《鵩鳥賦》:“天地為爐兮,造化為之;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⑹炎風:熱風。唐韓愈《縣齋有懷》詩:“毒霧恒熏晝,炎風每燒夏。”

 、耸耄赫l。造化:自然界的創造者。亦指自然!肚f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白話譯文】

  久已聽說的火山今日才見到,它高高地矗立在蒲昌縣東。赤色的火焰燒紅了胡天的云,炎熱的氣流蒸騰在邊塞上空。不知道由陰陽二氣構成的熱能,為什么獨獨燃燒在這座山中?我在嚴冬時節里來到這里,山下仍然是一陣陣熱風。人和馬都熱得汗流浹背,誰能探究大自然的奧妙無窮?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唐玄宗天寶九載(750年)岑參初次出塞經過火焰山之時。天寶八載(749年),岑參抱著建功立業的志向,離開京師長安赴安西上任,大約次年途經蒲昌(今新疆鄯善)。當時火焰山橫亙眼前,烈焰飛騰,奇景壯麗,激起了這位邊塞詩人的滿懷豪情,因此創作了這首《經火山》。

  【賞析】

  此詩寫親眼所見的景象。起句“火山今始見”的一個“始”字,發出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慨嘆。“突兀蒲昌東”中的“突兀”一詞,既勾勒出火焰山巍峨高聳之貌,又描繪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搖直上的宏偉氣勢。起始二句,氣勢宏大。

  接著“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二句繼續寫火焰山的威勢。“虜云”、“塞空”,既表示其空間的高遠,又象征著異族活動的天地。而那火焰山的烈焰,卻能燃燒那遠天的云朵,灼燙的氣浪蒸熱了廣漠的塞空。將火焰山置于廣闊的塞空虜云之間,以烘托其熱力威猛之勢,聯想合理,夸張恰到好處,煉字精當,意韻喻長。尤其是一個“燒”字,將火山烈焰指向虜云;一個“蒸”字,使火焰山熱氣威及遠塞,由低向高,由近及遠,順著火焰山熱力的漫延,形象地刻劃出火焰山名不虛傳的威勢。這種浪漫主義色彩的夸張,并非不著邊際地虛嘆,而是基于生活的真實和詩人志向的高遠。在這里,詩人沒有拘泥于火焰山近景紅巖焦土的精雕細刻,而是從遠處的“赤焰”和“炎氛”,“虜云”和“塞空”著眼,以山比軍、以熱喻威,使詩歌飽含深廣的意境。

  接著,詩人在反問中發出驚嘆:“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西漢賈誼在《鵩鳥賦》中把自然界萬物的生成變化比喻成金屬的熔鑄,岑參此處化用其意,幻化出一種新奇的意境:火爐之大,如天高地闊,燃料之多,集全部陰陽于一地,從而燃著了這座石山。意為火焰山舉世無雙,為世上萬物之佼佼者。

  收尾四句:“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以反襯手法,再現火焰山威勢,一物多詠,造成連貫的氣勢。詩人自長安來,一路天寒地凍,唯獨邊塞火山熱氣蒸人,人和馬都大汗淋漓。這種驅寒使熱之工,若不是神力造化,人力絕不能能為之。這里,詩人通過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真實地描繪出火焰山奇特怪異的景象和無窮無盡的強大威力?梢韵胍姡瑏淼交鹧嫔角,詩人觸景生情,氣貫長虹,更加激發了在邊塞施展宏圖的志向。

  拓展閱讀:岑參各個人生階段

  1.下面這些詩句分別對應岑參的哪些人生階段:

  (1)“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只緣五斗米,孤負一漁竿”

  這是岑參的《初授官題高冠草堂》。岑參三十歲才舉進士,得到了右內率府兵曹參軍的官職而寫的。表現詩人為微官薄祿不得不割舍閑適自得的隱逸生活的矛盾心情。書p293

  (2)“西向輪臺萬里余,也知鄉信日應疏.隴山鸚鵡能言語,為報家人數寄書.”

  這是岑參第二次征戰西域到北庭,他的詩占據了西域詩的一半,思家的句子表達了西行將士及幕府同僚共同的心聲,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3)“來亦一布衣,去也一布衣。羞見關城吏,還從舊道歸。”

  第三首詩是岑參的《戲題關門》,p286,岑參22歲。二十歲開始,追求功名的艱難歷程,“出入兩郡(長安到嵩陽),蹉跎十秋”,這首詩寫出了他的羞愧之情。

  (4)“結廬對中岳,青翠常在門。遂耽水木興,盡作漁樵言……片雨下南澗,孤峰出東原。棲遲慮益澹,脫略道彌敦。野靄晴拂枕,客帆遙入軒。尚平今何在,此意誰與論。佇立云去盡,蒼蒼月開園。”

  這是岑參的緱山西峰草堂作,他早年曾移居于此,是一首山水詩。

  (5)“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這是岑參的七言絕句《逢入京使》,在p297可以看到。寫于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6)“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這是岑參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p303,寄寓送別之情的詩作。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

  小結岑參的人生經歷:隱居嵩陽——二十歲考功名,十年——三十歲為官——五年小官——兩次出征西域(安西、北庭)

【岑參《經火山》原文】相關文章:

岑參《經火山》原文與翻譯06-13

岑參《經火山》05-03

《經火山》岑參08-01

岑參 《經火山》06-03

岑參《火山云歌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9-11

岑參《火山云歌送別》鑒賞及譯文03-27

岑參《冬夕》原文及賞析10-25

九日寄岑參原文及賞析06-26

逢入京使岑參原文及鑒賞06-01

岑參《出關經華岳寺訪法華云公》古詩原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