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考詩歌鑒賞:《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

時間:2024-06-07 08:28:45 煒玲 岑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考詩歌鑒賞:《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詩歌鑒賞:《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詩歌鑒賞:《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參

  聞說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私向夢中歸。

  【注】 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魯木齊。

  閱讀訓練

  8. 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9. 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答案】

  8.本詩描寫的邊塞風光并非作者親眼所見,而是出于想象。從標題可以看出,作者此時尚處于前往邊塞的途中;開頭的“聞說”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寫是憑聽聞所得。(答出描寫是出于想象的,給3分,進行簡要分析的,給2分)

  9.第一問(3分):表現詩人雖有羈旅思鄉之愁,卻能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熱忱。第二問(3分):使得詩中的思鄉之情不至于流于感傷,也提升了全詩的格調。

  【解析】詩歌前兩聯借“聞說”他人之語,想象北庭“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的朔北風光,越是極寫北庭環境之寒冷艱苦,越能凸顯自己戍邊衛國、勤王立業的豪情壯志,頸聯以“白草”“青山”兩種典型景致寫途中所見,尾聯則把忠君報國之志和思念故鄉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了升華主題、提升格調的作用。兩道考題前者要求考生對比常見的景物描寫角度,發現該詩間接描寫的特點,從而認識到想象力在古代詩歌藝術表達中的重要作用。后

  者雖然問的是最后一句的情感,其實就是結合最后一句談談全詩的情感。那么結合題目、作者生平、主要風格,還有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岑參把保家衛國、完成王命和同家人團聚孰輕孰重分的非常清楚,雖然思鄉思人,但依舊以國家大事為重,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翻譯】:聽說輪臺這個地方,連年都可以看到大雪紛飛的景象。春風吹不到這個地方,朝廷派來的使節也應該很少啊。沿著滿是白草的路通向疏勒,翻過青翠的山經過武威。盡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誤,只能 夢里面回到家鄉看看。

  【賞析】:

  本詩表現了他把國事放在首位的動人心情。

  岑參是一個成功的詩人,但是從前作詩并不是一種職業。以后,作詩也不應該是一種職業。因此,他覺得自己“入錯行”還是可以理解的。

  岑參一生中干得最沒勁的時候是他在朝廷里當諫官的時候。雖然那時候他在寫詩時也展現出了比較高超的技能,但比起他當年從軍時作的詩,還是遜色很多。那時他隨軍遠征西北,面對大漠、戈壁、天山、飛雪,寫下了一生中最燦爛的詩行。

  這首詩說不上有多“燦爛”,但是可以看做是岑參的“創作大綱”。讀著詩中“輪臺”、“雪飛”、“春風”、“白草”等關鍵詞,可以想起他的《輪臺歌》、《白雪歌》、《走馬川行》等幾大杰作。

  詩的最后兩句很有創意,把忠君報國之志和思念故鄉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創作背景

  此詩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詩人岑參赴北庭途經臨洮時所作。臨洮的舊友為他餞別。這是一次唱和,他得到“飛”字韻,因作詩留贈,向詩友公開此行的意義。

  名家點評

  明代文學批評家許學夷:岑“聞說輪臺路”在厥體中為壓卷,《正聲》不錄,不可曉。(《詩源辨體》)

  明末清初學者黃生:前后兩截格。七、八分明寫北庭之遠,一時不能遽歸。立言恰要如此,方是真正詩人。將“春風”陪“漢使”,設語更松趣。(《唐詩矩》)

  清代詩人冒春榮:詩腸之曲,如岑參“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本怨赴邊庭歸期難必,卻反言不敢道遠,夢中可歸。(《葚園詩說》卷一)

  清代評論家余成教:(岑參)《送人到安西)云:“小來恩報國,不是愛封候。”《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云:“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壘山》云:“曠野看人小,長空共鳥齊。”《送張子尉南海》云:“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嶺春。”《首秋輪臺》云:“秋來惟有雁,夏盡不聞蟬。”信乎“語奇體峻”也!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與高適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其詩題材廣泛。有《岑嘉州詩集》。

【高考詩歌鑒賞:《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相關文章:

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原文賞析及翻譯12-07

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1

岑參賞析詩歌賞析02-03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詩歌鑒賞07-27

岑參《逢入京使》唐詩鑒賞09-27

逢入京使岑參原文及鑒賞06-01

岑參《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鑒賞及譯文03-26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詩歌鑒賞11-01

岑參《火山云歌送別》鑒賞及譯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