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鷹學飛》課后反思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鷹學飛》課后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鷹學飛》課后反思1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本文根據小鷹的三次學飛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的結構和寫法相似,因此,前兩部分教學我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演課文體會小鷹兩次學飛的不同心情,在此基礎上,轉入第三次學飛的'教學當中:
一、融情入境,品詞析句,培養語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從何而來?應腳踏實地地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詞析句領會文字的神韻,體會揣摩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和情感,結合本文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緊緊圍繞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淀語感。通過情境導讀,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閱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通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學生通過有聲語言再現出作品的情景,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此提高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
二、珍視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實現個性化閱讀。
“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我致力于建構民主、平等的氛圍,尊重、信任學生,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有了自己獨特的閱讀感悟中,激活學生的個性,觸發學生在與文本、與教師和同學對話過程中積極情感的反應,使之愛閱讀,愛語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心態是開放而寬松的,師生之間是和諧的,課堂充滿了活力。
《小鷹學飛》課后反思2
本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鷹跟著老鷹學飛行,在老鷹的鼓勵下,不斷確立新的目標,越飛越高,從而揭示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
本課講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學習7個生字的認識7個二類生字,正確流利地讀課文。第一課時伊始,先認識鷹,知道鷹是飛行高手,激發學生好奇心,再提問,小鷹是怎么學飛的?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生字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匯報時,學生盡量多的探討字的音、形、義,筆順、詞語、多音字、形近字等,又因為孩子在平時交流比較細致,對小組交流時間把控不夠,使得后面的內容沒有完成。
后面的`任務二設計為:找到小鷹說的三句話,讓學生讀一讀,并讓學生思考,這三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老鷹又是如何說的?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好鋪墊。
以后再訓練小組交流匯報時,盡量壓縮內容,做到孩子會的不講,只解決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能使課堂更充實,孩子的能力有提高。
【《小鷹學飛》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小鷹學飛》課后反思02-29
《小鷹學飛》課后反思2篇【熱門】08-11
小鷹學飛作文07-16
(必備)《小鷹學飛》教學實錄03-13
《小鷹學飛》教案(通用13篇)05-27
優秀課后反思08-31
《周長》課后反思03-11
小班課后反思03-11
《草》課后反思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