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鹿角和鹿腿教后反思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鹿角和鹿腿教后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鹿角和鹿腿教后反思1
《鹿角和鹿腿》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美麗的角,抱怨自己細長的腿,接著寫到獅子撲來了,鹿憑借難看的腿甩開了獅子,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緊湊,前后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
1、理解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態度。
2、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效果
教學本課時,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帶著問題“鹿最初對自己的`角和腿分別是什么態度,后來有什么變化?”勾畫相關語句。課文以鹿心情的變化為線索,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教學時,抓住文中描寫鹿語言、神態、動作的語句,體會鹿心情的變化。比如:“咦,這是我嗎?”“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通過語氣詞,體會鹿發現自己的美麗后內心的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不禁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體會鹿此時對自己的腿不滿情緒等等。抓住課文最后一句話“兩只美麗的角差點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引導學生把鹿原來的看法和故事結局之間形成的反差梳理出來,理解背后的原因。學生在不斷的朗讀、討論、交流中讀懂故事,再結合預設鹿鋸掉了鹿角引導學生對鹿的這一行為進行判斷并把理由說清楚,鞏固理解寓意。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是探究者,體驗者,發現者。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我努力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成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通過我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有所發現和收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的來說,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的完成,課堂上學生表現也比較活躍,發言比較積極,基本達成了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但課堂上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老師的教學的評價語、激勵語比較單一,語言邏輯性還不夠強,也不夠準確,有些環節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不夠充分。這些都是今后教學中應該不斷加以改進的地方。
鹿角和鹿腿教后反思2
《鹿角和鹿腿》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二單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課文講述了一只鹿獅口逃生的故事。課文以鹿的心情變化為線索,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在教學中我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體會鹿心情的變化,并通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后態度的變化,引導學生根據提示簡單地講故事。
這節課,我精心地設計每個環節,用朗讀這一語文教學的永恒主題,涵詠其中,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讀文,在讀中體會、思考,在讀中體會鹿心情的變化。
在本課教學中我體現了如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
課內外內容聯系,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課堂上,我通過多媒體由其他寓言故事引入,并展示鹿角的圖片,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學生的朗讀,以悟其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主人公的心情變化。通過創設一種富有感染力情境,通過多種多樣活潑靈動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讓學生與文中主人公產生共鳴,從而積累語言理解內容。
語文教學更要注重學生的.體驗,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使感悟得到升華,感受得到釋放。學生通過朗讀,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時,多種形式的朗讀,進一步增強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讀中受到教育,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以讀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這節課的最大特點。
盡管本節課有很多亮點,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研討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學習。關注后進生、肯定優秀生、表揚進步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鹿角和鹿腿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獅子和鹿反思07-06
秋天教后反思02-29
《北京》教后反思09-29
散步教后反思12-16
地理教后反思05-30
《散步》教后反思03-01
《坐井觀天》教后反思08-23
《荷花》教后反思03-14
《秋游》教后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