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跳繩課的反思
跳繩課的反思1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跳繩的教材分布在小學階段的每個年級。又由于這學期我們學校的體育節系列活動之一就是要全校性的學生跳繩比賽,所以平時體育課上關于跳繩的教學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從整個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如果單純就跳繩而跳繩,那么學生的興趣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我也發現了一些一繩多用的方法:
一、以繩練跳
通過“以繩練跳”,使學生掌握多種樣式的跳繩方法。促進學生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機能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彈跳力,靈敏度,協調性等身體素質。“以繩練跳”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向前、向后搖、臂交叉的單腿,并腿和交換肢跳以及雙擺跳,雙人跳等。跳長繩的原地開始的單腳交換跳、并卻跳、斜面或正面跑入的魚貫跳以及穿梭交叉跳,集體跑“8”字跳等,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更多的跳式,不必受跳繩教材排列系統的限制。
二、以繩做操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在徒手操作的基礎上,根據繩子的特點編排繩操,在缺少體操棒的學校,還可以繩代替棍棒操,學生掌握繩做操,手中有物,興趣較高。其繩操不公具有同徒手操同樣的價值,而且對矯正身體姿勢,培養靈敏度,準確性和平衡能力也起著重要作用。
三、以繩代桿
在進行跳高教學或彈跳練習時,也可以將長繩或對接短繩的兩端綁上一定重量的物體橫掛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橫桿,這樣的“繩桿”既直又較為安全,易于攜帶,更主要的是可以減輕初學者在練習時因害怕“橫桿”而引起的心理負擔。
四、以繩代線
體育課經常要畫線,有時可“以繩代線”,因為繩子既可拉直,又可彎曲,易于調整,方便省錢。比如放在地上的直繩可作為簡易的起跑線、起跳線、起擲線等。此外,教師還可根據學生課堂練習和游戲的需要,將長繩短繩在地上擺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多種幾何圖形。適當使用“以繩代線”法,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以繩代球和以繩代棒
進行投擲教學時,教師可教學生將繩子繞成“球”狀或折疊繞成“棒”形成“錘”形,以作為輕物代替壘球、手榴彈、實心球等投擲器材,進行投擲練習,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肩上曲肘和轉體揮臂以及原地推拋等投擲方法。
六、以繩開展游戲和以繩比賽
采用跳繩進行游戲和比賽,既少用器材,又能使學生感興趣。在體育教學中,我們除了采用教材外,還可以自編一些“以繩開展的游戲”和“以繩比賽”的教材,如利用跳繩在地上擺形進行游戲和比賽的有“青蛙過河”、“跑蛇形”和“跳房子”等。利用跳繩用踩、夾拋、捆綁進行游戲和比賽有有“踩龍尾”“大拋繩”和“二人三足”。
總之,在體育課中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創造性地運用一根跳繩把這些富有強弱運動量的新課內容和游戲,像穿珠子一樣串起來,別出心裁,既科學又實用,在這種情景下,孩子們沉浸在歡樂之中,學得快、學得好。
跳繩課的反思2
這個案例反映出的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教師首先要關注什么?《走進新課程》這樣告訴我們:“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圣殿”。本案例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以人為本,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光彩,充分地反映了這樣的教學思想。
一、捕捉動態生成的契機,讓課堂變煥發生命的活力。
新課程不再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再拘泥于預先設定的程式,而是強調預設。 在學生跳繩比賽中,一位叫陳成的學生灰心地告訴我,他跳繩總是輸給對手,不想玩了。后來又陸續有學生向我反映這個問題。這時,我抓住契機靈機一動,提議增加一個立定跳遠的比賽項目,并要求學生每個項目比一次,還可以自己去挑戰其他經常獲勝的同學。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堂課后來學生表現出的成功后的興奮和熱情洋溢使生成的課堂充滿了生命力。因為生成的課堂不再是老師主宰,學生跟著走的局面,而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進程,師生進行共同創造的過程。
新課程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有些教學目標是可以預設的,有些是無法預設的。在實施過程中,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的'即興創造超越了目標預定的要求,動態生成了有效的教學資源,讓課堂富有生命活力。這正是新課程理念在課堂里的具體體現。
二、重視學習方式的轉變,給學生自主表現的空間。
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轉變一個重點就是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注重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充分給學生自主選擇、自我學練、自主創新的機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加強合作交流、研究性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個體、小組、團隊活動中,實現充分感悟、充分體驗、充分鍛煉。
本案例抓住學生爭勝好強的心理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跳繩比賽,并引導學生分組比賽,合作探究。同時教師把比賽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比,自己去學。在競爭性游戲中喚起學生的情趣,以樂增趣,以情激趣,體驗跳繩的樂趣;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時時產生新鮮感,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讓學生在玩中練、玩中樂、玩中育。教師此刻成了一位旁觀者、參與者和引路人。
三、尊重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什么叫做教育?我認為,需以人為本,體現人性化教育,關注學生生理健康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往的課堂由于受教學活動的計劃性,預設性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活動總是受教案的束縛,不敢越“案”半步。可這堂課,陳成等學生的“不想玩”,讓我陷入了沉思,孩子需要成功。當了解到他們立定跳遠很出色時,我隨即改變了教學內容。改動的是教學內容,卻增強了學生更為可貴的競爭意識,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心理學家蓋茨說過:“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滿足感和上進心。”是啊,有哪個學生自甘落后,有哪個學生不渴望成功呢!經過這堂課,讓我深刻的認識到要做好一位體育教師不但要有滿腔的熱情,還要關注每個孩子的心理需要,保護他們的自尊,隨時留意“特殊群體”的行為變化,并能夠機動靈活的改變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活動場景,給學生多創造一些體驗成功的機會。這樣就可以激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與勇氣,把課堂真正建設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樂園。
跳繩課的反思3
今就我上過的一節《跳繩》的體育課進行一下反思
我進行的是二年級的單編跳繩教學,跳繩是發展跳躍能力的傳統性運動項目。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難點。為此我在開始部分和準備部分中設計了一些訓練游戲。如:報數比快、我是木偶兵、正反話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注意力。教師又在訓練中賦予適時的點評、鼓勵,學生表現出了很高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突破本節教學重點雙手交*編花跳。我在基礎部分的設計中以激情引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展示他們所掌握的各種不同的跳法,從而引出本節教學重點“單編跳”。當學生看到他們的同伴雙手交*編花跳得那麼好,早早已躍躍欲試。再聽到教師激勵性的話,學生們都迫不及待的嘗試起來,但絕大多數學生失敗了。此時正是提示方法的有利時機。為了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及互動、合作學習的意識。我邀請會跳單編的學生說出跳單編的`技術要領。學生們聽完后又紛紛嘗試起來。經過多次的嘗試個別學生學會了單編跳的動作要領,但大多數學生仍舊焦急的練習。這時的學生渴望有人能幫助他練習,看到他進步。于是我解決完在練習中學生們紛紛提出的各種問題后,針對學生不會雙手交*跳,跳過去繩搖不過來,不會連續跳等問題,為學生們創設了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氛圍。讓學得快的學生幫助學得慢的學生。學生們在學習中不但自身的優勢、進步得到了展示,而且樹立了堅韌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為了更好的發展學生跑、跳的靈活性和合作意識。我在基礎部分又設計了“老鷹捉小雞”的傳統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充分體驗到了集體活動快樂。
一節課下來,學生們的收獲很大,而我的收獲更大。在這節課中我的優點是:1、教態自然親切,注意了教法的運用,注意了以學生學習為主體,注意了在練習中自己找尋方法與教師提示相結合。2、教學目標較清楚,圍繞教學目標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意志品質、合作意識、自信心、身體的靈活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3、課程環節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本節課的教學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1、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的學習由為緊迫。如:教學方法、游戲方法、訓練形式等。2、在學生的訓練中,如何梯進式練習,如何有針對性指導及指導方法的多樣性。3、對實際教學的預測性備課經驗不足。
總之作為一名新任教師,如何備好一節課,如何上好一節課將是我今后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我會把反思作為突破口時刻督促自己改進、學習。
【跳繩課的反思】相關文章:
《優化沏茶問題》觀課反思03-04
網絡直播課《圓的周長》反思05-06
跳繩的作文07-05
跳繩的作文03-17
跳繩的誤區02-19
【精】《優化沏茶問題》觀課反思03-14
跳繩風波作文07-09
跳繩比賽作文07-05
跳繩的作文(優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