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30 18:16:0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九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小班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數物品時,和小朋友一起數,能手 口一致的數出來。在活動區使用雪花片搭自己喜歡的玩具時,數自己用了幾片雪 花片時,不能數準確,總是口數的快手拿的慢,不能手口一致的數出來,出現手 口不一致的現象,如:嘴巴已經數到3,手還指在第一個雪花片上,還出現重復 的點數現象,所以我設計了這個以點數為主的數學區域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學習 5以內的點數。

  制作材料:

  紅、黃、藍、綠、粉、金色卡紙、塑料小夾子若干、泡沫盒、

  小刺猬的制作方法:

  首先,用剪刀修剪好泡沫盒的尺寸,在泡沫盒表面包上一層金顏色的即 時貼。接著,用紅、黃、藍、綠、粉色5色卡紙制作5只小刺猬,并用金色卡紙剪 出1—5的圓點,并將1—5的圓點黏貼在小刺猬身上,然后,將小刺猬固定在裝飾 好的泡沫盒上即完成。

  蘋果的制作方法:

  取出紅、黃、藍、綠、粉色五種卡紙制作若干蘋果,用剪刀剪下即可完 成。

  游戲功能:

  1.引導幼兒學會手口一致的點數,并根據點數取相應的物體。

  2.引導幼兒按量排隊,由少到多。

  3.培養幼兒學習初步的分類方法。

  游戲方法:

  玩法一:

  先請幼兒按量給小刺猬由少到多,由左到右進行排隊;然后一人站在一只小刺 猬前面,小刺猬前面的籃子里放入若干顏色不一的蘋果。幼兒根據小刺猬身上的 點數進行點數,并取出相應的蘋果,

  用夾子將蘋果背在小刺猬的身上。

  玩法二(按數量分類):

  請幼兒根據紅、黃、藍、綠、粉不同顏色的刺猬與蘋果進行分類,將顏色一 樣的蘋果用小夾子背在小刺猬的身上。初步學習顏色的分類。

  玩法三(按顏色、數量分類):

  請幼兒根據紅、黃、藍、綠、粉不同顏色,相應數量的刺猬與蘋果進行分類 ,將顏色、數量一樣的蘋果用小夾子背在小刺猬的身上。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大小標記,能通過身體動作來感受、理解大小的含義。

  2、引導幼兒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活動重點:認識大小標記,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

  活動難點: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活動準備:

  1、大小樹葉若干(人手一大一小)

  2、大樹小樹背景圖

  3、幼兒已經會唱歌曲《秋天》

  活動過稱:

  一、導入部分,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1) 師:秋媽媽給小朋友送來了禮物,看看是什么?讓我們拿起樹葉唱《秋天》地歌曲來謝謝秋媽媽好不好?(和幼兒唱歌曲《秋天》第一段)

  (2)師:你們手里的樹葉一樣大嗎?

  (3)游戲:學習聽指令舉相應的樹葉:現在我們來和樹葉寶寶玩一個游戲吧!老師說“大樹葉”,請小朋友舉起大樹葉;老師說“小樹葉”,請小朋友舉起小樹葉,好嗎?

  (4)樹葉寶寶和我們玩了一會有點累了,我們讓它們休息一會(請幼兒把大小樹葉放在桌子上)

  二、認識大小標記,并用身體動作表示。

  1、師:這是樹葉寶寶的兩個標記朋友,我們一起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2、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大標記

  師:這個標記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什么?誰來學學看它的動作?

  老師給這個標記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大標記”(幼兒學說)

  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樣子吧。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小標記

  師:這個標記上又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吧。

  4、師:我們給這個標記取什么好聽的名字呢?

  4、師:接下來我們也和標記朋友玩個游戲吧!老師舉起“大標記”,你們就做“大標記”的動作,老師舉起“小標記”,你們就做“小標記”的動作。

  5、進行游戲。

  三、按大小標記打扮大樹和小樹。

  1、師:剛才我們和樹葉寶寶還有標記朋友都玩了游戲,你們玩得開不開心呀?想不想再來玩個游戲?

  2、認識背景材料:你看到了什么?這些樹一樣大嗎?

  3、出示大標記:我們可以把大標記送給哪棵樹呢?小標記呢?

  4、師:樹上有沒有樹葉?我們來給它們貼上樹葉好不好?讓這些樹變得更漂亮!

  5、師:你想把大樹葉送給誰?小樹葉呢?

  6、請1名幼兒上前示范。

  7、講述游戲規則并進行謙讓教育:小朋友的時候不要擠,輕輕地一個一個地貼上去。

  5、幼兒分組貼樹葉。

  6、點評幼兒的操作,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幼兒。

  7、結束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認識并區分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在游戲情景中感知不同的`圖形。

  【活動準備】地上貼有三角形、正方形的圖形、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兔跳,引起興趣

  1、教師和幼兒扮演兔子,在草地上輕輕蹦跳。

  2、邊念兒歌邊游戲:小兔子,蹦蹦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

  二、認識圖形,了解圖形特征

  1、山上有很多山洞,這些山洞的形狀一樣嗎?你知道它的名稱嗎?

  2、引導幼兒圍著圖形,數一數圖形的角,數數圖形的邊,說說像什么?

  小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所以叫三角形。正方形有四個角四條一樣長的邊。

  3、山上有圓形的山洞嗎?每只小兔都找一個圓形山洞,說說圓形像什么?

  4、引導幼兒學小兔的樣子,在圓形山洞里跳進跳出。

  三、游戲:什么山洞最安全?

  教師帶幼兒念兒歌,引導幼兒向教師提問:“什么山洞最安全?”

  教師提示:三角形的山洞最安全、正方形的山洞最安全、圓形的山洞最安全。教師可以隨機問問幼兒躲在哪里?

  (游戲情景:一教師扮大灰狼,發出“大灰狼”叫聲。幼兒藏入最安全的洞中。游戲可反復進行。)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從眾多物品中找出不同類的一個。

  2、能夠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3、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內容:《粗心的小狗》、《我幫小狗找不同》

  活動準備:PPT、玩具、水杯、幣、花、蘋果、茄子、操作卡。

  活動重點:能讓幼兒從眾多物品中找出不同類的一個。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過程:

  一、師:小朋友們早上好! 幼:老師早上好!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得知小狗在家里玩的時候把家里弄亂了,媽媽馬上就要回家了,它要在媽媽回家之前把家里收拾整齊,可是,它一個人又忙不過來,讓我們一起去幫幫它把!

  幼:好? 師:哇!小狗的速度可真快,已經把這里收拾好了,讓我們們一起看看它收拾的對不對?

  幼:好出示實物:(若干玩具、一個水杯)? 師:大家看一看,這個玩具筐里、小狗放的對不對?

  幼:不對? 師:為什么呢?哪個不應該放在這里?

  幼:-----------?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原來粗心的小狗把杯子放玩具筐里了,而玩具是用來玩的,而水杯是用來喝水的,它們不一樣,所以不能放在一起。

  出示實物(若干筆、一朵花)? 師:那小朋友再看一看,這個盒子里,小狗放的對嗎?幼:不對? 師:為什么呢?哪個不應該放在這里?

  幼:-----------?

  師:小朋友又發現了,原來小狗把花放到筆里面了,筆是用來寫字和畫畫的,而花是用來欣賞的,它們不一樣,所以不能放在一起。

  出示實物(若干蘋果、一個茄子)? 師:小朋友們再看一看,這個盒子里的東西放的對嗎? 幼:不對? 師:為什么?哪個不能放在這里?

  幼:---------?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可真亮啊!這么快又發現了,因為小狗把蘋果和茄子放在一起了,而蘋果是水果,茄子呢是蔬菜,它們不一樣,不能放一起。

  幼:--------?

  師小結:以后我們在收拾東西的時候也要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把不一樣的挑出來,這樣看起來才整齊。

  二、師:小朋友們剛才已經把小狗放錯的東西找出來了,可是粗心的小狗在整理圖片的時候,又放錯了,讓我們再幫它把不一樣的找出來吧! 幼:好出示PPT1、(西瓜、草莓、蘋果、茄子)?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幅圖片,里面都有什么?它們里面哪個和大家不一樣?請舉手回答。

  幼:XXX XXX 回答? 師:剛才XXX和XXX小朋友說茄子和其它的不一樣,不能放一起,為什么?

  幼:XXX XXX---------

  師:小朋友們說的非常好,因為茄子是蔬菜,而西瓜、草莓和蘋果都是水果,它們不是同一類,所以不能放一起。

  出示PPT2、(碗、勺子、鉛筆、筷子)--------師:小朋友們真棒!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幅圖片里都有什么,哪個和大家不一樣? 請舉手回答。

  幼:XXX XXX 回答---------師:XXX和XXX說鉛筆和其它的不一樣,不能和大家放一起?對嗎?為什么呢? 幼:對 XXX XXX---------師:小朋友們說的非常好,因為碗、勺子和筷子是我們吃飯的時候要用的生活用品,而鉛筆是用來寫字和畫畫的,是學習用品,它們不是同一類,所以不能放一起。

  出示PPT3、(火車、汽車、輪船、蹺蹺板)---------師:小朋友們在仔細觀察這幅圖,里面都有什么?它們里面哪個和其它的不一樣?大家一起來說說。 幼:回答---------師:剛才老師聽到小朋友們說蹺蹺板和別的不一樣?那我要問問小朋友了,它為什么和別的不一樣呢? 幼:回答---------師:原來,蹺蹺板是我們的玩具,我們在學校、廣場、公園等地方都可以玩蹺蹺板,而火車、汽車、輪船是可以帶著我們去旅行的交通工具,蹺蹺板和它們不是同一類,所以不能放在一起。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已經幫粗心的小狗把它不小心放錯的東西全部找出來了,并能說出為什么不一樣,真是太棒了,大家給自己棒一個。

  幼:---------

  三、--------師:好了,那現在我們快點找到小狗,看看它還有什么沒做好,需要我們幫忙的。

  ---------師:小狗你好,我們剛才已經幫你把你分錯的東西找出來了,你還有什么沒做完的,我們一起來幫你。

  出示手偶:小狗 錄音:謝謝你們,我現在只有一些照片沒有分好,大家一起幫我把照片分好吧!

  幼:好----------師:那老師現在把這些照片給大家發下去,大家用筆把不一樣的給圈起來。

  發操作卡幼兒操作----------師:好了,老師看到大家已經完成了,真是太好了,我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要幫老師和爸爸媽媽來收拾東西,記得要把同類的放一起,把不一樣的挑出來,做到整齊又好看,大家能做到嗎?

  幼:能----------師:那我們幫小狗把家里已經收拾完了,現在我們和小狗一起出去玩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為幼兒創造了寬松的游戲活動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嗎,幫助相關物體找到它的好朋友,從而進行匹配。

  活動名稱:配對游戲

  活動目標:了解事物間的關系,把相關物體進行匹配

  活動重點:把握事物間的關系,將相關事物進行匹配

  活動難點:發現事物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 實物:乒乓球、乒乓球拍、鎖子、鑰匙、碗、勺子、鉛筆、文具盒

  2、 圖片(蘋果、大樹、土地、西瓜、葡萄、葡萄藤);圖片(狗、骨頭、兔子、蘿卜、猴子、桃)

  3、 評量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出示神秘的百寶箱,引起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百寶箱,猜猜看里面有什么東西?

  (2)幼兒說說自己的猜測

  2.集體活動

  (1)教師出示百寶箱中的物品,讓幼兒一一認識,引導幼兒發現事物間聯系

  師:這么多的東西,它們想要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請小朋友想想它們最好的朋友分別是誰?為什么呢?

  乒乓球——乒乓球拍、鎖子——鑰匙、碗——勺子、鉛筆——文具盒

  教師小結:

  (2)結合圖片,探究事物間聯系

  師:請小朋友在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是好朋友!

  蘋果——大樹、西瓜——土地、葡萄——葡萄藤、狗——骨頭、

  兔子——蘿卜、猴子——桃

  3.幼兒操作

  將生活中的相關事物進行匹配

  教師發放評量表,幼兒在教師指導下自行活動。

  4.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看看你們家有哪些物品能配對成,成為好朋友,明天將你們收集到的好朋友帶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5.結束活動

  演唱歌曲《找朋友》。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按點子的數量匹配相應數量的實物,初步感知物體的對應關系。

  2、能按要求樂于參加操作活動,能邊操作邊講述。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畫有1個斑點、2個斑點、3個斑點的紙制瓢蟲若干;

  2、帶有1個斑點、2個斑點、3個斑點的小房子各1個;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小瓢蟲”。

  小瓢蟲,小瓢蟲

  爬來爬去的小瓢蟲

  緊緊追上大害蟲

  嗷,一口把它吃干凈

  今天很多小動物都去外邊曬太陽了,小瓢蟲和其它小動物一樣去外邊玩,但是他出去之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現在他想請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幫它找到它的房子。

  二、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瓢蟲是否一樣?然后按照瓢蟲身上的點子給瓢蟲取名字。

  1、通過數瓢蟲身上的斑點,學習點數1、2、3。

  1個點子……一星瓢蟲;

  2個點子……二星瓢蟲;

  3個點子……三星瓢蟲。

  三、出示三個瓢蟲的家,讓幼兒幫助瓢蟲找到自己的家。

  三個房頂分別是:三角形里帶一個圓點;圓形里帶兩個圓點;正方形里帶三個圓點。

  提問:

  1、一星瓢蟲住在那個房間?

  2、小朋友們猜一猜二星瓢蟲住在那個房間里?

  3、那個房間是三星瓢蟲的?

  四、幼兒操作

  請幼兒把手中的小瓢蟲送到對應的房子里。

  五、活動結束

  小百科:瓢蟲的成蟲體長1.0~16.0mm,體型呈短卵型至圓形,身體背面強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從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緊密相連,通常寬度相近。頭常嵌入前胸中,有時完全被前胸背板蓋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細小短毛。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 手口一致地點數3。

  . 了解并說出家人的共同喜好,培養關心家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 冬冬紙偶。

  . 面包和牛奶圖卡。

  . 畫有3個物體的圖卡。

  . 塑料圈。

  . 圖畫紙或“我們都愛吃”補充操作材料(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

  1. 出示畫有 3 個物體的圖卡,請幼兒數一數?(個別幼兒回答,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舉起手和老師一起數。)

  2. 出示冬冬紙偶,告訴幼兒他要給爸爸媽 媽和自己準備早餐。提問:

  冬冬要準備幾個面包?( 3 個面包。)為什么?請全體幼兒舉起手和老師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冬冬家有幾個人。

  冬冬要準備幾杯牛奶?( 3 杯牛奶。)為什么?請全體幼兒舉起手和老師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冬冬家有幾個人。

  3. 請幼兒說出自己和爸爸媽 媽都喜愛吃的食物,把這些食物畫在“我們都愛吃”補充操作材料上,并貼上爸爸媽 媽和自己的照片。

  4. 請幼兒把完成的操作材料,與小朋友交換欣賞。

  活動評價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 3。

  能說出家人的喜好。

  活動建議:

  如果幼兒已能夠輕松地點數,教師可引導幼兒報出總數。

  如時間不夠,可考慮讓幼兒提前準備爸爸媽 媽喜歡吃的食物的照片,代替畫爸爸媽 媽喜歡吃的食物。還可以在娃娃家延續這個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皮亞杰說過:數概念是幼兒在事物間建立兩種關系的總和,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系,它是幼兒學數學前的準備階段。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將為媽媽串項鏈作為題材,創設情境,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觀察項鏈的特征,在比較中感知項鏈的排列規律,并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比較abc的排序規律,發展他們的觀察、比較和判斷、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按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征進行ab規律的排序,體驗ab的排序模式。

  2.能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并能用語言表達觀察操作的結果。

  活動準備:

  PPT、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重難點:

  能按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征進行ab規律的排序,體驗ab的排序模式。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觀看課件,激發興趣,引入活動。

  “過段時間就是鼠媽媽的生日了,鼠寶寶們想送媽媽一件生日禮物,送什么呢?”

  以PPT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觀察圖片,初步感知ab的排序模式。

  出示項鏈的PPT,引導幼兒觀察。

  1.第一條項鏈:觀察顏色,感知顏色的ab的排序模式。

  (1)你看看這條項鏈是什么樣子的?都有什么顏色?這些顏色的珠子是怎么穿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排序的規律:一個紅色一個藍色)

  (2)小結:鼠哥哥的這條項鏈是按一個紅色一個藍色一個紅色一個藍色這樣的規律來穿成的。

  2.第二條項鏈:觀察形狀,感知形狀的ab的排序模式。

  (1)我們再來看看鼠弟弟的項鏈是什么樣子的?都有什么形狀?這些不同的形狀是怎么穿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排序的規律: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

  (2)小結:這條項鏈是按一個圓形、一個長條形,一個圓形、一個長條形這樣的規律來穿成的。

  3.第三條項鏈:觀察大小,感知大小的ab的排序模式。

  (1)鼠妹妹會送什么呢?鼠妹妹送的項鏈是什么樣子的?這些珠子有什么不同?它們是怎么穿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排序的規律:一個大的一個小的)

  (2)小結:這條項鏈是按一個大一個小一個大一個小的規律來穿成的。

  4.梳理經驗:出示三條項鏈,依次講述三條項鏈的排列規律。

  引導幼兒逐步觀察、交流,在活動中,嘗試從顏色——形狀——大小上認識到ab規律的排列模式。

  三、給媽媽串項鏈,理解ab的排序模式。

  “鼠寶寶們真能干啊,會做項鏈了啊。鼠媽媽收到了項鏈啊,真開心。今天啊,有三位媽媽來到了這里,她們也想要項鏈,我們一起來幫她們穿一條項鏈,好嗎?”

  1.出示三位媽媽的圖片,進行集體操作。

  2.引導幼兒按顏色、形狀、大小穿項鏈(集體與個別操作)

  (1)我給你們帶來了穿項鏈的材料,你們想要穿一條什么樣的項鏈啊?(請個別幼兒選擇操作材料)

  (2)觀察操作材料:這些東西有什么不同呢?(幼兒講述)那我先來穿吧,一邊穿一邊講。(再請個別幼兒來穿項鏈)

  3.小結:這位媽媽的項鏈穿好了,都按照一定的規律來穿的。

  通過集體操作,進一步鞏固幼兒對ab排序模式的理解

  四、集體操作驗證,體驗ab的排序模式。

  “其他兩位媽媽和后面的客人老師也想要項鏈,你們愿不愿意做條項鏈來送給像媽媽一樣的老師呢?”

  1.介紹操作材料(想一想你想要按什么規律來穿),并分組操作。

  2.教師指導,引導幼兒邊說邊按照一定的規律穿項鏈。

  3.師幼講評:請幼兒將完成的作品送給在座的客人老師。

  個別操作,在探索中提升知識經驗。

  五、活動延伸:發現生活中的項鏈。

  “老師們,收到小朋友送的項鏈了嗎?你們開心嗎?”“小朋友們,老師們都很喜歡我們做的項鏈,我們在去找找還有哪些材料也能做項鏈,給媽媽也做一條吧。”

  利用一粒珠子,將數學的知識,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再現。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數學教案08-31

小班數學教案:感知3以內的數量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正方形_小班數學教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