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業道德與法律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說課稿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職業道德與法律說課稿 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本次我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內容是《禮儀修養顯個人魅力》,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禮儀修養顯個人魅力》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第一單元第一課《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中第二節課的內容。這節課緊扣“個人禮儀”為中心,主要講了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以及怎樣養成良好的個人禮儀習慣等知識。這節課的內容是第一課的一個重點,為后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學好本課,有利于引導學生養成文明禮儀的習慣,提高禮儀素養,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理解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養成文明禮儀習慣。
情感目標:尊重自己和他人,提高個人禮儀修養水準,做講文明、有禮儀的人。
能力目標:自覺踐行禮儀規范,維護自己的文明形象,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
個人禮儀習慣養成
教學難點: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
二、【學情分析及學法】
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應在學校做好就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那么,德育教育就應該放在首位。而中職學生大多數文化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強,注意力較難集中,不能被動接受枯燥理論說教;再加之受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影響,現在學生對文明禮儀的意識越來越淡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內容簡單灌輸給學生,必須從學生實際入手,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小組競賽,合作協同形式,組織學生討論并布置任務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使學生從感情上接受,并變成自覺行動,才能達到德育課的'學習目的。
三、【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及自主探究法等教學方法。
四、【課前準備】
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據教學設計的需要,我在課前做好了多媒體課件,安排了情景劇的排練,并布置每小組派代表準備作自我介紹。學生預習課文并查閱有關個人禮儀的資料,搜集有關公共場所違背文明禮儀的圖片和常用文明用語等相應資源,發布到校園網上“德育之窗”。
五、【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重點介紹一下這節課的教學過程,這節課我一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即激趣導入、探索新知、引思明理、學以致用、課堂小結。
(一)激趣導入2’
播放PPT課件,將站姿、走姿、坐姿、致意、鞠躬等標準儀態的圖片展示出來,同時播放不雅姿態,進行對比。讓學生直觀、真切地了解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以加深印象,激發求知欲,幫助學生規范自己的舉止,為導入新課做好鋪墊。
(二)探索新知30’
案例一多媒體展示老布什競選演講材料。(設計意圖:我校每月舉行一次演講比賽,讓學生觀看了解,對自己今后參加演講有幫助和提高。)
材料分析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看了這些材料,同學們有何想法?學生積極思考,發表個人意見。(設計意圖:利用經典案例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而且很快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材料分析,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教材關于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并分析問題:為什么個人禮儀打造良好“第一印象”,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并回答。
互動在線一分鐘專業演講比賽,將事先設計好的表格發放給每個同學評價打分。(設計意圖:既鍛煉了上臺同學膽量,又對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個人禮儀問題進行分析、點評,強調個人禮儀打造良好“第一印象”,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指出學生的優勢和不足,進行點評小結。)
榜樣力量展示XXX女士出訪的部分新聞報道及圖片,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說說為什么XXX女士會贏得好評如潮,這又說明什么?(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的個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個人形象可以提升整體素質,同時讓學生明白個人禮儀的重要性。儀容之美包括儀容的自然美,修飾美和內在美三個層次,提高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并引出本課重點和難點。)
播放材料,引導探究問題,學生討論、分析、列舉,和老師一起歸納、概括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為了突破難點,我在講解這一內容時,注意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啟發他們思考與討論,讓學生明白行為心表,言為心聲,文明無大事,細節彰顯道德,從而落實到行動上,規范自己的言行。
播放課前學生收集的相關違背文明禮儀要求的圖片,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身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讓許多平時不以為然的小事和小節,放在大家的共同討論中就被放大了,正確與錯誤產生強烈的對比,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從而教育學生,應學會自尊自愛、加強自律、約束自己的言行。并引發學生心靈震撼,升華感情。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小組競賽(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文明用語,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檢查了課前作業。)
互動在線學生表演禮貌情景劇(設計意圖:通過表演既鍛煉了上臺同學,又加深了學生對禮儀知識的運用,對其儀容、儀表、儀態也是一個很好的檢驗和提升。并且懂得文明禮儀習慣應從小事做起,從日常行為開始,突出本課重點。)
三、引思明理5’
提問:1.2.3.(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在無人監督之下,能自覺遵守行為準則的人才是真正有修養的人。只有內心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懂得尊重別人,才會自覺按社會公德行事。要提高個人禮儀修養水準,就要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就必須自尊自愛、自律自強,鞏固重點和難點。)
四、學以致用5’
播放周思敏《現代禮儀知識》視頻,讓學生邊看邊練,相互指出每位同學在儀容儀表上的優點和不足。(設計意圖: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找出自己在個人禮儀修養方面的不足,完成課后作業①。)
五、課堂小結 3’
1.運用“盤點收獲”的方式進行課堂小結。(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組協作,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代表發言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又在知、信、行、三個方面進行了盤點,符合德育教育理念。)
2.課后作業
①行為訓練:儀態訓練、坐姿訓練,走姿訓練、站姿訓練。
②觀察學校演講選手的儀容儀表,分別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課后討論。(設計意圖: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規范學生的言行,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六、【板書設計】
板書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應簡明扼要地將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方便他們理清知識結構。
禮儀修養顯個人魅力
七、【教學后記】
1.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本節內容通過讓學生表演和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學的東西和學生實際聯系在一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了知、信、行的統一。
2.在課堂上,周思敏《現代禮儀知識》視頻不能全部觀看完,所以由班主任老師在課后組織觀看。德育教學工作應全體配合,常抓不懈,德育教師的工作任重道遠!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懇請指正,謝謝大家!
職業道德與法律說課稿 2
各位領導、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框題是:《遵從職業禮儀》
首先,我對本框題進行分析
一、說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 遵從職業禮儀 》是人教版中職德育教材《職業道德與法律》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個框題。本課是學習職業知識的起點,為后續學習道德、職業道德和法律知識奠定了思想和行為基礎。本框題包含的一些職業禮儀知識,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理解職業禮儀的作用和蘊含的道德意義。
能力目標:養成遵守職業禮儀的習慣,自覺踐行職業禮儀規范,展示職業風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職業禮儀之美,體會職業禮儀對職業的助推作用,提高遵守職業禮儀的自覺性,以遵守職業禮儀為榮。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德育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踐行職業禮儀。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才能理解和掌握才能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運用良好的職業禮儀,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
教學難點:職業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
難點的依據:職業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四、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個人禮儀、交往禮儀知識,但職業禮儀這一塊仍是空白。對于很快會走上工作崗位的中職生來說,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專業技能,還必須用職業禮儀塑造自己的職業形象。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懂得講究職業禮儀,注重打造自己的職業形象。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五、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德育是一門培養人的品質與素養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于本框題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不遵守職業禮儀的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總結反思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1—2分鐘)
以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故事導入,感召、吸引、調動、激發學生。同時回顧學過的個人禮儀和交往禮儀知識,自然過渡到新課內容。
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德育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講授新課:(35分鐘)
我把新課內容分為三目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第一目:職業禮儀有講究。(7分鐘)
(1)探究活動一:帶來溫馨和信心的白衣天使。
在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17頁活動框中文字的基礎上,用PPT逐一出示問題要點,分小組討論,教師歸納,導出職業禮儀的內涵。
(2)強化認識:學生翻閱課前搜集的不同職業成功人士遵守職業禮儀的事例,請幾位學生介紹其事例,其他同學傾聽并感受職業道德之美,感悟職業禮儀中蘊含的道德意義。組織學生列舉事例后,教師以PPT出示人物圖片:周恩來、徐虎、李素麗。
第二目:求職禮儀──最好的介紹信。(13分鐘)
(1)探究活動二:求職面試禮儀。
組織學生模擬教材第19頁求職面試情景,用PPT依次出示問題和歸納要點。在學生討論基礎上作歸納,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0頁正文和“鏈接·求職面試禮儀自我檢視清單”,可結合生活中現象適當對照補充說明面試前、面試過程中、面試結束時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等細節。
(2)知識運用:用PPT出示圖片,指定一名學生就圖片(招聘場景)介紹情節,教師設問(PPT出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教師輔助歸納,再次強調求職面試的要求。
第三目:職場禮儀──職業成功的助力。(11分鐘)
(1)探究活動三:職場五大失禮表現。
認真閱讀教材第21頁活動框中的文字材料,分小組討論,糾正五大失禮行為,由反應最快的一組學生演示,其他組學生認真觀看,談感受。先分小組積極參與討論所學專業的基本禮儀要求,然后每組學生代表上臺發言交流。
(2)探究活動四:相同的起點,不同的發展軌跡。
組織學生表演、觀看情境劇《“成”與“失”》,思考小殷的“成”和小冷的“失”各在何處?對我們有何啟示?你準備怎樣打造自己的職業形象?(用PPT出示問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3頁兩個“鏈接”,歸納出職業形象的內涵,明確打造職業形象,展示良好內在品德,有助于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而這一切,需要從現在做起,踐行職業禮儀。用PPT出示──職場禮儀從現在做起。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更重要的是我選擇情景教學法,讓學生根據課本或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改變成情景劇。這樣做既可以提高參與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讓觀看的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讓所有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整潔得體
求職禮儀 遵從要求
優雅誠信
職
業 不失口于人
禮 職業禮儀 不失色于人
儀 不失足于人
簡單修飾
得體著裝
優雅儀態
5、課堂練習,反饋提高(8分鐘)
針對本本節課所學內容,用PPT出示練習,學生快速思考回答,進行訓練,從而鞏固所學,達到提高職業禮儀素養,以遵守職業禮儀為榮,自覺踐行禮儀規范的目的。
6、布置作業。
針對一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教學反思】
一、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二、教學策略的選用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教材這部分所對應的職業禮儀知識,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知識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于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
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
在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逐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
也正是由于這些認識來自于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職業道德與法律說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體系、內容分析
《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職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本教材由三大部分共五個單元組成,第一部分禮儀,第二部分道德,第三部分法律。
第三單元介紹:
第六課介紹
(二)教材處理:
(三)教學重點、難點確立
1.重點: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依據:
2.難點:紀律與法律的關系。
依據:
二、學情分析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三、教學目標定位
總標準:
(一)認知:使學生了解規則的保護作用和約束作用、紀律與自由的關系、紀律與法律的關系,讓學生認清職業活動中違紀亂法的危害,懂得遵紀守法要從點滴做起、不斷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情感、態度、觀念:增強學生“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意識,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品質。
(三)運用:讓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思想上要從小處著眼,不斷提高認識;在行動上能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努力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理想: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一)復習導入環節
(二)探究知識環節
第一目:規則與秩序。是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步驟4:
步驟5:
活動達成:
第二目:紀律與法律。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第三目:做遵紀守法的人。
步驟1:
步驟2,
(三)學以致用環節
(四)總結反思環節
六、資源整合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特色是:
本節課的亮點:
本節課的不足是:
對于今后教學的啟示:要進一步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以新大綱、現代教育學理論為指導,深化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和科學合理的多元評價方式,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
【職業道德與法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職業道德與法律教案08-30
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案范文06-18
法律保護公民隱私說課稿06-21
《法律是一種特殊行為規范》說課稿07-06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法律法規的心得體會08-30
說課稿 美術說課稿03-27
什么是法律03-16
法律的征文10-26
高尚的職業道德論文09-24
職業道德自我評價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