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通分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在分數加減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所以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部分內容。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初步學習了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所以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難度不大,重點讓學生講解判斷大小的理由并及時歸納總結。至于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部分同學其實已經知道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成果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來引入通分,再通過自學環節,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轉入本節的重點學習中。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將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能準確快速地比較各類分數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義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合作、交流、歸納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學難點:異分母分數的比較。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五、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采用啟發誘導、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辯析、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身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學中,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①讓學生學會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并且上臺講解,實現兵教兵。
②發現特征后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③能自學的盡量讓學生自學。
④通過觀察、分析,引導學生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總結的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我將出示3個小題的題目。
1.把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五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數。說說根據什么性質來化的?
2.求下面兩組書的.最小公倍數。 24和36
26和39 3、比較大小
7分之5和7分之3
17分之9和15分之9 說說同分母、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一、激趣引入,自學導航。
1、出示地球的圖片。
(1)這是地球,我們的家,你有什么想說的?
(很美,要好好保護它;水的面積多還是陸地面積多;)
(2)出示例4的條件:從數據(3/10和7/10)上分析陸地多還是海洋多?師:地球上的海洋比較多,所以地球又叫做水球、藍星。
師:對這兩個分數,很容易比較它們的大小,是因為它們什么相同?除了分母相同的分數能比較它們的大小以外,還有哪些分數我們也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分子相同,分子分母都不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滲透愛護地球的環保教育,讓學生回顧舊知識:分母相同的分數是怎樣比較的,講清楚理由,這也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并埋下伏筆。
二、導學反饋
1、師:昨天已經讓同學們預習了課本第73頁,學生邊匯報,老師邊引導小結方法:
師:第一行的分數你是怎樣比較的?第二行呢?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數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數越小。
師:這些分數都能直接比較大小。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經掌握,這里老師引導學生小結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也為后面引出異分母分數做好鋪墊。
2、隨堂練習P73做一做
(三)探究新知
情景導入:豆類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經常有利于人體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兩種————黃豆和蠶豆。
黃豆:我是豆類家族的一員,我的個頭小小的,皮膚黃黃的,我叫黃豆,我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占5分之2
蠶豆:我也是豆類家族的一員,我的個頭比黃豆大很多,皮膚是棕色的,我是蠶豆。我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占4分之1
(1)52和4 1與上面的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分母都不同)
(2)你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嗎?課本介紹哪種方法?(板書課本的方法)課本介紹的方法叫什么?(板書課題通分)
(3)你還想到哪些方法?
學生邊匯報,老師邊板演過程,引導思考方法:(投影學生的方法)
①化成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②化成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
③化成小數比較大小
④畫圖比較
3、小結: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真多,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常常會用到通分的方法。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數的比較作為基礎,學生通過看書自學,能更好地明白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通分再比較大小,同時也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題能力。這里的教學中還設計了:“你還想到什么方法?”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不僅局限在通分這種方法上,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學生質疑:在預習中你還有什么疑問想提出來?預設學生會問以下問題:
(1)什么叫做異分母分數?什么叫做公分母?
(2)怎樣進行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老師有意識地板書:異分母分數)下面我們就帶著問題深入學習通分。
設計意圖:通分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學生雖然預習了,但還有很多問題弄不明白,這時候應有足夠時間讓學生提出質疑。
(三)即時鞏固:課本74頁做一做
通過練習完成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
(四)反饋總結:
這節課我學會了什么?共發言幾次?在什么方面表現較好?給自己的表現可以打幾分?
七、作業布置:
練習十八2 3
八、板書設計:
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大小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通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通分和約分一樣,也是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同時通分還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教材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體現了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教材以分數的大小比較為線索,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體現了把知識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和歸納的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個分數通分。
能力目標:在教學中滲透數學轉化的思想,通過自主的探究,小組合作,使學生經歷分數的大小比較和通分的過程,體現了知識的遷移類推的思想。
情感目標: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思想,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通分的方法,并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的達到教學內容,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學難點:運用通分的方法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新課標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遵循講練結合,引導啟發,點撥的教法。
2:學法: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學法的選擇中,體現合作交流中學,學后合作交流的思想。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設計了一個情境小問題,“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你想在那一天做什么呢?”然后導入情境問題:去年六一兒童節那天,去游樂園玩的小朋友有很多,這些小朋友有的玩“激流勇進”,有的玩“瘋狂老鼠”,游樂園的管理人員做了一個統計,在這些小朋友中,有5/6的小朋友玩了“激流勇進”,有3/4的小朋友玩了“瘋狂老鼠”,同學們,請你們說一說,玩哪一項游戲的人比較多呢?讓學生獨立思考后發表意見,明確異分母分數的比較,進而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通過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自然引出本課要探究的重點內容,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對主題的思考,為學生學知豐富了情趣,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教學例4時,先出示世界地圖,并提出問題。上學生看世界地圖觀察、判斷,然后給出條件并使學生明確,要比較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的大小,只要比較這兩個分數就行了,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說方法,說結果,說理由,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方法,明確通分母分數比較的方法。在教學比較同分子分數大小時,先讓學生獨立完成73頁“再比較一下”,然后老師提出問題,上下兩行分數相比較,有什么不同點,怎樣比較同分子分數,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比較同分母分數、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73頁做一做,然后匯報方法結果。
2:教學例5時,在例4的基礎上,自然而然的提出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子怎么比較大小呢,課件出示例5,提出問題,黃豆和蠶豆哪個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明確只要比較2/5和1/4這兩個分數的大小就好了,接著引導學生明白這兩個分數的特點。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比較大小的方法,匯報時,有的同學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較,有的同學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把這兩個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或同分子分數進行比較,之后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方法,并說明理由,然后明確為了便于分數相加減,所以我們來學習把異分母分數化為同分母分數,此時引導公分母的概念,引導學生討論,有什么數做公分母,怎樣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最后引導學生用化成同分母分數的方法完成例5,之后全班交流,在此基礎上,總結通分的意義,概念和方法,板書通分概念,之后在做一做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讓學生先觀察,根據分母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課堂小結。
(三)結合實踐,學以致用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首先是直觀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完成教材75頁第1題,接著鞏固通分的方法,完成75頁第2、3、5題,最后是通分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完成75頁第4、6題,練習題的設計從淺到深,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感覺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堂總結。
(四)評價與反思
整節課,我通過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由情境圖導入,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最大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青島版小學數學說課稿3
一、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數學上冊中的比較分數大小“通分”第一課時。
二、教材所處的地位:
通分是分數基本性質的一種應用,是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通分又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通分的意義,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學會把兩個分數通分,能通過通分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等思維能力。
四、教材重點和難點:
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關鍵:找準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五、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討論法。通過學生的`討論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
2、運用口答、等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使教學得到反饋。
3、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逐步掌握新知。
六、說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聯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通過對操作演示的觀察、分析,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體現了學生的自主。
七、說教學過程:
1、通分是在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大小的復習和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復習。復習第(1)題讓學生回憶了兩個數是互質關系、倍數關系和一般關系時怎樣求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復習第(2)題時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下這樣填的根據,為通分過程打好基礎。
2、(1)在教學例1時,我先通過題中具體的分數,引出異分母分數的概念,再引導啟發學生把2/9和1/4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公共的分母必須是4和9的公倍數,從而引出了通分的概念,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了計算簡便,取最小的公倍數做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關鍵。
(2)在教學通分過程時,我重點是解決對照公分母思考把原來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時乘以幾,引導學生想:分母是原來分母的幾倍,原來分數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時乘以幾。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助教材上圖形的直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照板書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
在教學例1后,我就指導學生練習了課本54的練一練的第一題有利于進一步鞏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3、教學例1后,就進入了鞏固練習階段。通分的關鍵是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因此我首先安排了練一練的第2題:很快說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然后練習了練一練的第三題提高了學生的辨別能力,防止通分的兩種錯誤類型。
4、最后我進行了課堂總結,讓學生自己歸納:這堂課,你學會了什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5、在一堂課結束之前,我還安排了一定的作業時間,既當堂檢查了教學效果,又減輕了學生的課后負擔,并在作業時,我進行了個別輔導,讓后進生能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忠心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說課稿小學數學03-10
小學數學的說課稿01-09
小學數學說課稿11-02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小學數學《方程》說課稿01-11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06-16
小學數學《圓》說課稿06-12
小學數學《折扣》說課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