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害降臨的時候》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課標版《品德與社會》六下 “當災害降臨的時候”這一話題。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信息整合說明:
通過課前調查,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地震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僅憑教材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媒體的相關報道又不系統,無法滿足學生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度。所以我結合課文的重難點和相關資料,制作專題性站,(展示課件主頁)包括:地震大事記、災害無情人有情兩個模塊,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信息資源平臺。
二、目標確立:
1、知識目標:結合專題網站,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及其給人類帶來的危害,認識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2、情感目標:體會人們在危難中團結互助、英勇抗災的可貴品質,提升社會責任感。
3、能力目標:學習在自然災害中自救互救的方法;培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習慣。
根據目標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解地震中的自救方法;體會人們團結互助、英勇抗災的可貴品質,提升社會責任感。
教學難點為利用調查和提供專題網站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地震這一自然災害及其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三、教法、學法:
結合新課程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特點,本課教學將以活動為中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優勢。力求突出創新:一方面整合、拓展課程資源,改變傳統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提供學生個性化學習條件;另一方面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專題網頁的學習,達到獲取知識,激發情感,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教學流程及整合點的設置: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由以下四個環節建構而成:(出示五個環節框架圖、讀出四個環節:一、聯系實際,導入話題二、整合資源,自主學習三、師生互動,共享資源四、體驗交流,升華情感)下面就其中重點環節及整合點的設置進行說明:
在談話導入,引出話題環節后進入了本節課的重點環節:整合資源,自主學習。為了突出重點,突破學生對地震知識了解少,影響情感升華及責任意識提高的教學難點,我設計了本節課的`第一個信息技術整合點:提供地震大事記模塊,包括“中國十大地震”“最強地震”“地震帶來的傷害”“地震自救”等十余張網頁(網頁展示)供學生查閱與學習。網站成為教材的擴充內容,直觀、便捷、生動地將大量相關資源提供給學生,(放查閱及匯報錄像)請大家看:這是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更深入、全面了解了地震。當然在課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這節課設想的教學環境是計算機教室,學生進行充分的人機交互,但由于條件限制所以只能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查閱不充分。但由于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強,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未受影響。(播放下一段)請看這是在之后的師生交流,共享資源環節中,學生將通過學習、整合的各種資源進行匯報、交流。(停止后)本節課他們對地震這一自然災害及它給人類帶來的不可估量的損失及無情的傷害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掌握了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這個整合點的設計幫助我成功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通過前三個環節,學生的情感已深深融入到地震災區人民的傷痛中,所以我設計了播放視頻,升華情感這一環節。災害無情人有情,從學生的現有生活入手,引出學生對災害無情人有情的共鳴。此處我設計本課第二個信息整合點:播放了相關資料:1、學校全體師生為災區人民捐款獻愛心的視頻資料,(播放視頻)2、專題網站的相關資源(網頁中災害無情人有情版塊)如社會哀悼日全國默哀、各界獻愛心、英勇救災。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懂得珍惜擁有,奉獻愛心。此時此刻孩子們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迸發而出,在愛心卡上寫下他們最濃的關懷。
課上,通過師生、生生、生機的交互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不僅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而且充分表達出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在一張張情真意切的愛心中所書寫的珍惜擁有,奉獻愛心。當災害降臨的時候,我們更加堅強!的情感就是最好的詮釋。
反思整節課,我力圖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進行合理整合,營造出和諧的多媒體網絡環境,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深入課程,深入生活真正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達到教育目的。
以上是我對本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的說課內容。有不足之處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當災害降臨的時候》說課稿】相關文章:
當災害降臨的時候說課稿11-02
《當災害降臨的時候》評課稿11-10
當挫折降臨的時候作文12-21
當危險降臨的時候小學作文09-28
作文:夜幕降臨的時候07-27
當災難突然降臨的時候閱讀答案04-18
災難突然降臨的時候的閱讀答案09-26
當挫折降臨的時候作文550字07-22
當挫折降臨的時候作文650字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