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與角的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界首一中的數學教師張賀,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華東版數學第一冊第四章《直線與角》的第1課時。 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教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設計說明幾個方面談談對本節課的理解。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初中幾何教學的開篇,在此之前,學生習慣于數字運算,從本章開始由數量轉入到空間形式,從具體運算轉入到逐步進行演繹推理的學習。而本節又是幾何教學的入門課,如何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對幾何產生興趣,是學習本節的關鍵,為今后系統學習幾何知識做好心里準備。
2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了解幾何研究的對象,結合實例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是本節的教學重點。
3 教學難點
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許多圖形知識,但大都是直觀形象的,主要屬于感性認識階段。在本節教學中關于體、面、線、點以及幾何圖形、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概念的教學也應從直觀教育入手,不易較多上升理性認識。因此如何把握課堂教學深淺尺度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 學生情況
初一學生年齡較小,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的階段,也正是由代數運算向幾何推理過渡的較好時期。在小學學習的有關圖形知識的基礎上系統學習幾何知識的條件已經具備,因此從本節開始進行幾何教學是切實可行的。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界首一中開展“現代化小班教育”的遠程實驗班,通過前階段的教學,學生已經初步具有自學能力和分組討論的經驗,這為我本節課的教學提供了保障。
三 教學目標
初一幾何課的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素質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結合起來,為創造性人才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課中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的貫徹更為關鍵。因此,結合本節教材,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幾何研究的對象;了解體、面、線、點以及幾何 圖形、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概念。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的能力,拓展空間觀念;了解學 習幾何的方法。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了解幾何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進行“認識來源于實踐”的唯物主義教育;通過小組交流討論, 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集體觀念。
四 活動設計
為了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更好的得到貫徹,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創新教育、主體教育、成功教育等教學觀,采用自學、討論、精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在學生發現問題、思維受阻、缺乏勇氣時進行引導。
五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回顧、自學、討論、精講、練習五個階段。 1 回顧 內 容 方 式 師生活動 1本學期前三章知識要點: 第一章 有理數的性質與運算 第二章 整式的概念與加減運算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與應用
小結:
這些知識屬于數與式的運算,像這樣的知識稱為代數知識。 2 在小學里也學習了與圖形有關的知識(如長方體,正方形,三角形等),像這類與圖形有關的知識,我們稱為幾何知識。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共同探討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 ppt展示 展示幾種常見幾何圖形 教師引導,學生口答,教師歸納 教師引導 此階段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體會幾何與代數的關系奠定基礎。
2 自學 內 容
方 式 師生活動
請大家閱讀課本第95頁至96頁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 描述體面線點的意義;
2 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
3 幾何學研究物體的哪些性質? Ppt顯示自學提綱 學生獨立自學,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通過此階段的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 討論 內 容 方 式 師生活動
學生分組討論:
1 交流自學
心得
2 探討點線面體的關系;
3 體會幾何與生活的關系。 Ppt顯示討論主題 學生分組討論,組長主持,學科代表流動指導,教師巡回輔導 此階段教學,學生行動、思維都較為活躍,為情感目標的落實提供機會。此時教師應注意課堂氣氛的調節,防止主題偏離。
4 精講 內 容
方 式 師生活動
結合討論情況,教師精講:
1幾何學的起源: 幾何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介紹歐幾里德與《幾何原本》
2 幾何學的研究對象: 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三種性質;
3 點線面體的關系 點動成線 線動成面 面動成體
4 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
5 學習幾何的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 動畫展示 足球→球體 茶杯→圓柱體… 利用幾何畫板的`跟蹤功能顯示點線面體的關系 教師結合學生討論中存在和發現的問題進行精講 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實例 在此階段,結合學生討論中存在和發現的問題進行精講,同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強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興趣,從而突出重點。
5 作業 內 容 方 式 師生活動
1 列舉出三個你生活中反映點線面體關系的實例;
2 查閱歐幾里德與《幾何原本》的有關介紹;
3 了解中國古代數學中的幾何成就; 課外進行, 通過圖書資料和因特網查閱 學生自主進行 可分散,可協作 通過學生完成練習,體會幾何與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生搜索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培養,通過了解我國古代數學成就也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六 設計說明
1、板書設計 幾 何 幾何來源于生活…… 幾何研究物體的…… 點動成線 …… 屏幕展示 這樣設計便于突出知識目標。
2、每個學生都具備創新的幼芽,關鍵在于要不斷扶植和鞏固學生想成為發現者的愿望,并借助于一定方法來實現他們的愿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基礎,提出不同要求,為每一個學生創造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3、在教學中,加強幾何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利用計算機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幾何世界,也有利于激發學習幾何的興趣。 以上使我對本節課的理解,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謝謝大家!
【直線與角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直線與角說課稿10-26
《直線與角》說課稿范文02-10
數學《直線所成的角》說課稿09-09
兩條直線所成的角的說課稿02-21
高二數學異面直線所成角說課稿08-31
高二數學異面直線所成角說課稿11-05
直線斜率說課稿07-06
直線運球說課稿11-02
《直線運球》說課稿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