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優秀說課稿

時間:2021-01-16 19:12:1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優秀說課稿

  一.說教材。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優秀說課稿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是《人教版》內容第十二冊4143頁的內容。本節

  課是在認識了圓柱體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內容。學習圓錐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圓錐體,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教材是從觀察入手,到實踐操作,讓學生通過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圓錐體的有關概念,體積計算公式從實踐中認識,然后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根據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演示,使學生認識圓錐體,掌握它的特征和體積計算公式,并能根據具體問題靈活應用計算方法。

  2.讓學生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認識圓柱體和圓錐體之間的關系,滲透辨證思維的方法。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嚴謹、仔細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1.重點:(1)認識直圓錐并掌握它的一些特征。(2)圓錐體的體積計算。

  2.難點:(1)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2)解答有關直圓錐體實物體

  積。

  3.關鍵:要充分應用直觀教具和電腦,進行演示和實驗,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而推導出計算公式和有關概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直觀操作,突破難點。

  在這節課中,充分運用實物讓學生認識直圓錐,通過圓錐體的點,線,面,

  認識圓錐體的底和高。發揮學生四人小組的作用,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推導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并懂得圓錐體和圓柱體之間的關系。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獲取感性知識,使操作與思維緊密結合,加深對直圓錐及體積的認識。

  2.運用電腦課件的動感突出重點。

  圓錐體的認識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圓錐體,把生活中

  的錐形物體放在屏幕上(如小麥堆,漏斗等),運用電腦閃動形式認識圓錐體的底面,側面,頂點,高。認識圓錐體積的大小也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著重引導學生去探索等底等高的圓錐體與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充分運用電腦屏幕顯示操作推導過程,把靜態轉化為動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印象,生動、形象、具體的教學使學生能夠由具體到抽象,由感覺到知覺進行順利的過渡。

  3.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

  維和創新意識。

  在認識圓錐體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發現,認識圓錐體的特征。在認識圓錐體的體積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去和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體積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分析、綜合、歸納出圓錐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學生在充分認識了圓錐體和圓柱體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進行練習,啟發學生做一些有創新能力的題目,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創造力的空間,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 說教學程序設計。

  懸念引入。

  首先讓學生回憶近來學習了什么立體圖形(圓柱體),在電腦屏幕上展示圓

  柱體和圓錐體的實物,讓學生認識圓柱體,說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然后提問:屏幕上還有一些什么圖形呢?(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圓錐體,另一方面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探究新知。

  1.圓錐的認識。

  (1)圓錐的組成。

  ①面。圓錐有幾個面?哪兩個面?[教師板書:圓錐有兩個面(一個側

  面,一個底面)。]

  ②棱。提問:圓錐有幾條棱?是什么樣的一條棱?[教師板書:圓錐

  有一條棱(一條封閉的曲線)。]

  ③頂點。提問:圓錐有沒有頂點?有幾個頂點?[教師板書:圓錐一

  個頂點。]

  ④高。提問:圓錐的高在哪里?教師出示圓錐教具(電腦顯示),把它一分為二,讓學生觀察,得出高的概念。[教師板書: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提問:圓錐旁邊(手示圓錐側面)這個長度是不是圓錐的高?圓錐有幾條高?(一條高)

  (2)圓錐的特征。

  ①一個底面是圓形。

  ②一個側面展開圖是扇形。(通過電腦演示得到。)

  (3)指導學生看圓錐立體圖。

  2.圓錐體積公式推導。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六年級下冊《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六年級下冊《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說課稿(1)電腦出示木制圓柱體鉛筆,用卷筆刀將前段削成圓錐后提問:削后

  的這一段是什么物體?這個圓錐是由什么物體削成的?這個圓錐體和原來這段圓柱體底面積和高有什么聯系?兩個體積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發表意見)

  (2)出示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玻璃容器和圓錐體玻璃容器。

  ①教師演示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并板書:等底等高。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將圓錐體容器里面裝滿黃沙后,往圓柱容器里面倒,

  連續倒三次,圓柱體容器剛好倒滿。

  ②指導學生四人小組做倒沙子實驗。

  四人小組組長演示,其余同學觀察,發現圓柱體積和圓錐體積之間有什

  么關系。

  (3)提問:把圓錐里裝滿的黃沙倒入圓柱里后,沙占圓柱容積的多少?這樣倒了幾次后,才裝滿圓柱容器?這實驗說明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體積有什么關系?

  (教師板書;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教師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讓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提問:圓錐體積是這個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嗎?為什么?學生討論。

  (4)提問:我們已經知道圓柱體積公式:V=Sh,那么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公式應是什么?

  (教師板書:V=1/3 Sh。)

  提問:這個公式里,Sh是求什么?為什么要乘以1/3?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什么條件?

  3、公式應用。

  (1)出示例1 一個圓錐體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圓錐體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V=1/3Sh 板書后提問:1912是求什么?

  =1/31912 如果不乘以1/3是求什么?

  =76(立方厘米)

  答 :(略)

  (2)如果題目不告訴底面積,而是告訴底面半徑是3厘米,怎樣求圓錐體積。

  學生練習,教師講評(略)。

  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鞏固練習。

  1、求下列各圓錐的體積。

  (1)底面積30平方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半徑4分米,高是3分米。

  (3)底面直徑12厘米,高是10厘米。

  (4)底面周長31.4厘米,高6厘米。

  2、

  4

  求下面各物體的體積。(單位:厘米)

  12

  9

  5

  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討論題:把一個體積是60立方厘米的圓柱體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圓錐體的體積是多少?削去的體積是多少?

  通過討論,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歸納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認識了圓錐體,掌握了圓錐體的體積計算方法,能解答有關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和抽象思維能力。

  四. 說板書設計。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

  圓錐的組成: 計算方法:

  面:(兩個面) 棱:(一條棱) 圓柱體積公式:v=sh

  頂點:(一個頂點) 高:(一條) 圓錐體積公式:v=1/3sh

  例1 一個圓錐體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

  求這圓椎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略)

  這板書簡明扼要符合大綱要求,體現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突出了本節課重點和難點,便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展現出承上啟下、循序漸近的過程,圍繞著圓錐體的認識和體積計算,概括出了明確的中心。

  五. 幾點說明。

  根據直觀性原則,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實驗、歸納、小結,認識圓錐體和體積計算公式。根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理,運用所學的圓錐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循序漸近地布置一些練習,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計算》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圓錐的體積》優秀說課稿03-15

《圓錐的認識和體積》的教學反思01-15

關于《圓錐的體積》優秀說課稿02-17

圓錐的體積的說課稿06-30

《圓錐的體積》的說課稿03-29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02-18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02-25

《圓錐的體積》的說課稿12-20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