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法律知識應知應會試題范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題,試題可以幫助主辦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法律知識應知應會試題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憲法權利義務法律知識
1、我國公民有哪些基本權利?
公民平等權;選舉權;表達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住宅權;通信自由;監督權及取得賠償權;勞動權、勞動者的休息權、社會保障權;受教育權;學術自由權等。
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捍衛國家;依法納稅等。
3、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有什么限制?
言論自由并非可以隨意發表任何言語,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不得侵犯他人名譽權,否則構成誹謗;不得侵犯他人隱私權;不得有猥褻和淫穢等違反善良風俗的言論;不得泄露國家機密、危害國家安全。(《憲法》三十五、五十一條)
4、侵犯他人人格尊嚴是否違法?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我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對于受害人,尤其是青少年,人格受到侮辱可能會帶來一輩子的陰影,甚至患上抑郁癥。侵犯他人人格尊嚴不僅會給他人造成傷害,自己也可能會因違法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憲法》三十八條、《民法通則》一百零一條)
5、行使檢舉權的時候,捏造不實信息污蔑他人會怎樣?
為了使國家的治理更加有序,公民對自己知道的存在違法行為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檢舉是國家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但是在行使檢舉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故意扭曲信息,否則可能觸犯法律,承擔刑事責任。(《憲法》四十一條)
6、我國法律是否有規定,公民要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
每個公民都有遵守公共秩序和尊重社會公德的義務,這不僅是為了我們的社會能夠更加安定有序,更是為了給我們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青少年應養成良好的習慣,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憲法》五十三條)
7、發現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該怎么辦?
生態環境的好壞和我們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發展。我國法律明確規定要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違法破壞生態環境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青少年應樹立正確的認識,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發現有人破壞生態環境時,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憲法》二十六條、《環境保護法》五十九條)
8、保護名勝古跡法律有什么規定?
保護名勝古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我國法律對此有著明確規定,違反規定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青少年應該提高自己的認識,切實從自身做起,保護名勝古跡。(《憲法》二十二條、《文物保護法》六十四、六十六條)
9、侮辱國旗國徽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國旗國徽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對國旗國徽的侮辱就是對國家的侮辱,侮辱國旗國徽的行為在我國是觸犯法律的。我們作為國家的主人,應該積極的對國旗國徽進行保護。(《國旗法》十九條、《國徽法》十三條、《刑法》二百九十九條)
【中學生法律知識應知應會試題范文】相關文章:
父母應知的嬰兒早期教育誤區10-27
中學生必知的文學常識之最03-16
《愛,應會永在》的觀后感作文2000字09-24
中學生應具備的軍訓話題作文模板12-28
教師的法律知識學習總結范文01-09
中學生古詩詞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范文12-02
知路愛路護路征文范文12-20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成語解釋05-16
文秘專業法律知識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