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測試題附答案
一、選擇題:
1.(2013海南12)古印度社會有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羅門”和“剎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羅”社會地位低下,這種制度被稱為()
A.世襲制B.分封制C.種姓制度D.中央集權制度
2.(2013黑龍江農墾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種姓制度中,農民、牧民、手工業(yè)者、商人屬于()
A.吠舍B.剎帝利C.首陀羅D.婆羅門
3.(2013湖南湘潭11)下列與古代印度文明無關的是()
A.種姓制度B.阿拉伯數字C.佛教D.《天方夜譚》
4.(2013廣東湛江1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會生活的電影中,符合印度種姓制度的史實是()
A.剎帝利命令婆羅門率兵出征B.婆羅門在主持祭祀活動
C.吠舍在法庭上審判犯人 D.首陀羅在自家的農口里勞動
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當地居民,逐漸建立起一些小國的是()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C.印第安人D.蘇美爾人
6.印度是世界文明發(fā)祥地之一,表現出獨有的
歷史特征。右圖反映的是印度的()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種姓制度
D.封建等級制度
7.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況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A.那里的人們最早開始種植粟
B.商人的女兒與官吏禁止通婚,等級制度森嚴
C.很多手工業(yè)者從事青銅鑄造業(yè)
D.柏拉圖在和學生們探討哲學問題
8.在古代印度嚴格的等級制度中,從事農業(yè)、牧業(yè)、漁業(yè)的人屬于()
A.婆羅門B.剎帝利C.吠舍D.首陀羅
9.阿育王在印度可謂是家喻戶曉,他在位時,孔雀王朝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按古代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阿育王應該屬于()
A.婆羅門B.剎帝利C.吠舍D.首陀羅
10.下圖所示的.路線傳播的是()
A.佛教B.阿拉伯數字C.活字印刷術D.基督教
11.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用到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的廣泛使用也直接促進了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對阿拉伯數字的發(fā)明創(chuàng)制作出重要貢獻的有()
、儆《热刷谥袊刷郯⒗刷芟ED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佛教反對婆羅門的等級制度,所以()
A.宣傳種姓制度B.宣傳“眾生平等”
C.倡導刻苦修行D.號召削弱王權
13.下列歷史事件中,與古代印度有關的有()
、倌︳赏訃醢⒂趸窘y一半島②種姓制度
、郯l(fā)明阿拉伯數字④創(chuàng)立佛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有一首歌這樣唱道:“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道……”其中的“經”產生于()
A.公元前6世紀B.公元6世紀C.公元前3世紀D.公元3世紀
15.古代印度有一戶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開了一家店,同時銷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認為這戶人家所屬的等級是()
A.婆羅門B.剎帝利C.吠舍D.首陀羅
16.某班級準備以話劇的形式再現古代印度歷史,涉及“種姓制度”時,下面臺詞中不正確的是()
A.本國王把持軍政大權,國家唯我獨尊
B.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
C.我是一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商人,卻屈居第三等級
D.我很苦惱,我愛上了一個上一等級的姑娘,但我們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二、非選擇題:
17.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婆羅門,由于從身體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歷史知識’,因而理應為一切創(chuàng)造物的主宰!
“婆羅門可以確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羅的財產……婆羅門主人得強迫其首陀羅執(zhí)行屈辱的服役,因為他是自在神創(chuàng)造出來為婆羅門服役的。”
“‘國王’應極力使吠舍與首陀羅執(zhí)行自己的勞動,因為他們逃避自己的義務時,則使整個世界動搖!
(1)你能否推斷出,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條文?
(2)這些條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說明什么問題?
(3)國王在這一制度下屬于哪個等級?
(4)從這個法典的內容來看,婆羅門、首陀羅之間的差異是由什么決定的?
(5)制定上述條文的目的是什么?
18.每當我們游覽某種宗教的建筑時,發(fā)現最大、最宏偉的建筑是大雄寶殿,里面往往有一尊很大的佛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該宗教產生于什么時候?創(chuàng)始人是誰?
(2)“大雄”指的是誰?
(3)該宗教宣揚什么?反對什么?
(4)該宗教的基本教義是什么?
(5)該宗教是如何傳播的?請描述一下其傳播路線。
參考答案
1.C2.A3.D4.B5.B
6.C7.B8.C9.B10.A
11.B12.B13.A14.A15.C16..A
【古代印度測試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古代詩歌閱讀練習附答案03-19
《理想》測試題附答案03-24
旋轉測試題(附答案)06-11
數學測試題附答案06-14
《前輩勤學》測試題(附答案)06-19
小升初語文測試題附答案04-22
垂線測試題附答案參考06-15
古代印度教學設計02-08
《愚公移山》測試題附答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