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時間:2021-04-11 19:29:04 試題 我要投稿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一、積累運用(30分)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3分)

  脈搏( ) 對稱( ) 沮喪( ) 粗獷( )

  灼熱( ) 寬慰( ) 閃爍( ) 舷窗( )

  2.下列詞語的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篝火 俯瞰 芒無涯際 一如即往

  B.壓榨 溶解 契而不舍 足不出戶

  C.點綴 妊娠 行之有效 喜出望外

  D.枯躁 攝氏 一覽無余 亙古不變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這些小家伙們一般都成群結隊,并且經常大面積覆蓋在礁表面。

  B.幾周前,一場驚心動魄、破吉尼斯紀錄的走鋼絲表演在此舉行。

  C.晚會結束已經大半天了,同學們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D.開百萬跑車、名下擁有多處房產的林先生竟然將別人的手機偷走,這種行為真是不言而喻。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臨近考試,為了讓自己浮躁的心沉靜下來,我總喜歡在皎潔的月光下,仰望滿天繁星。(把“滿天繁星”改為“蒼穹”)

  B.在這次學校舉辦的“五四”文藝晚會上,同學們表演的節目大多以舞蹈為主,充分展示了他們青春的風采。(把“大多”刪掉)

  C.我們之所以要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的原因,是因為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增長知識、提高修養、豐富情感。(把“的原因”刪去)

  D.予人玫瑰,不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別人回贈一個玫瑰園。(把“不僅……但是……”改為“雖然……但是……”)

  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連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發射定在凌晨。______________。火箭________________,如同一條噴吐著烈焰的蛟龍,映紅了整個山谷。______________,將塔架導流槽內的蓄水化作一團濃霧,天女散花般四處散開。短短幾秒鐘,火箭精靈般地鉆入老人云層。______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聲轟鳴突然驚醒

  ②以雷霆萬鈞之勢,拔地而起

  ③噴射的火焰

  ④我的眼睛追隨著箭尾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6.填空。(3分)

  (1)《梵天寺木塔》選自《____________》,作者是北宋的________。

  (2)出門東向看,____________。(《十五從軍征》)

  (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運用擬人手法,表達思友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紀錄片是指選擇真實的人物和事件,以現場拍攝為主要手段,經過整理、剪輯、加工而成的影視片。閱讀下列圖表,提取能反映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發展狀況的主要信息。(3分)

  8.科學技術是人類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開了一個個自然之謎,把古人美好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班上開展“科海泛舟”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8分)

  (1)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你知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嗎?(2分)

  (2)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它既造福于人類,又給人類帶來災難。你能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2分)

  (3)在人類科學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許許多多令人敬仰的科學家,你最敬仰哪位呢?說說你敬仰他(她)的理由。(2分)

  (4)假如你所敬仰的這位科學家現在就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對他(她)說些什么呢?(2分)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13分)

  【甲】錢氏據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A.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如 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沈括《夢溪筆談梵天寺木塔》)

  【乙】陵云臺①樓觀②極精巧。先稱平眾材,輕重當宜,然后造構。乃無錙銖③相負揭④。臺雖高峻,恒隨風搖動,而終無崩隕。魏明帝登臺,懼其勢危,別以大材扶持之,樓即頹壞。B.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

  【注釋】 ①陵云臺:樓臺名,在洛陽。②樓觀(ɡuàn):樓臺。③錙銖:指微小的數量。錙和銖都是重量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④負揭:秤桿的下垂與翹起。

  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2分)

  (1)錢氏據兩浙時 ________________

  (2)人皆伏其精練 ________________

  (3)輕重當宜 ________________

  (4)別以大材扶持之 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B.人/皆伏/其精練

  C.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D.陵云臺樓觀/極精巧

  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語句。(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匠師如其言,塔遂定”的原因是什么?【乙】文“臺雖高峻,恒隨風搖動,而終無崩隕”的原因又是什么?用文中原話回答。(3分)

  13.【甲】【乙】兩文所表達的主題有什么相同之處?(2分)

  (二)閱讀下面的選文,回答文后各題。(13分)

  科學是美麗的

  方舟子

  科學的魅力在于它能夠從簡單的事物中發現復雜的奧妙,從復雜的事情中發現簡單的規律,從雜亂無章、形形色色的事物中發現它們之間存在的歷史或現實的關系。科學之美在細節之中,在龐大之中,在嚴密的邏輯和確鑿的證據之中,在廣袤的空間和悠久的時間之中。有什么童話會比生物的發育更美妙,有什么神話會比生物的進化更神奇,有什么史詩會比宇宙的演化更宏偉呢?再多的“先知”、詩人、藝術家、哲學家也想象、描繪不出如此絢麗輝煌的圖景:從一個奇點的大爆炸開始,歷經一百多億年誕生了800億個星系、500萬億顆恒星;從簡單的化學分子開始,歷經幾十億年的進化誕生了今天地球上的千萬個獨特的物種。只有科學才能譜寫這首最為壯麗的、永遠寫不完的史詩。

  科學也打破了人類自古以來就抱有的許多美妙、神奇的幻想:點石成金、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天神拯救……但是科學也賦予了人類更多美妙、神奇的東西。它讓我們合成了無數比金子更寶貴的材料,讓我們發現了生命的奧秘,讓我們走向了浩瀚的太空……好夢雖然被科學攪壞,美妙和神奇卻不會因此就不存在。現實雖然殘酷,卻也有美好的一面,有時甚至比美夢更美妙、神奇。但是科學的美妙、神奇與虛妄的美妙、神奇不同,是可以分析、驗證和實現的。科學的美是深刻而真實的。宗教、迷信、偽科學有時候也看上去很美,卻是一種經不起分析驗證的膚淺、虛妄之“美”。人們常常被這些虛假的美所迷惑,而科學的一個任務就是澄清假象。在假象背后的真相,并非就是丑陋的。真理是赤 裸裸的,但它是美麗的裸體。

  與科學真理一樣美麗的是科學的方法:在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假說,然后設計新的觀察或實驗對假說加以嚴格的檢驗。抱著懷疑的態度,在實證的基礎上,以邏輯為工具,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解決一個個謎團,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而且是人類所有知識中最為可靠的、客觀的知識。科學不怕懷疑,歡迎檢驗,而結論又是牢靠的,可以被獨立地、反復地證實。科學告訴我們為什么天是藍的,為什么雷有回聲,為什么夢是假的,為什么死無報應……你可以不相信,但是科學的事實不會由于主觀的意愿而改變。不要抱怨科學束縛了你的想象,科學能夠提供的想象空間要比任何人能夠擁有的都寬廣得多。

  科學之美豐富多彩、無窮無盡,永遠不必擔心出現審美疲勞。對科學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發現、越容易欣賞科學的美麗。但是科學就像一個冷艷的美人,只有主動去親近她,才能感受到她的美麗。你需要掌握她的方法,需要擁有必備的知識,但是最根本的是,你是否愿意放棄對科學的偏見,準備全身心地愛她,熱情地擁抱她。

  14.科學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15.請舉一個事例來證明第一段畫線句所說明的道理。(3分)

  16.第二段將科學之美與宗教、迷信等虛妄之“美”作對比有什么作用?(3分)

  17.你喜歡科學嗎?你覺得怎樣才能愛上科學?(3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4分)

  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

  王松石

  ①美國中學生頭腦奧林匹克比賽中有一道競賽題,要求參賽學生設計一種水上運載工具,但要打破常規造型,強調求異思維,體現創新精神。許多學生絞盡腦汁,設計了各種造型的運載工具,可總擺脫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狀和結構,惟獨有一位學生構思奇特,他設計的作品像一只碩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樣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樣在水面上“爬行”。這件作品在所有參賽作品中獨樹一幟,引人注目。雖然這一設計最后在實際操作中失敗了,但幾乎所有的評委都給他亮了最高分。

  ②這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個實例。社會進入信息時代,新技術革命風起云涌,各國都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到了異常突出的地位。因為創造活動是人類生存與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人類知識進化的源泉。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

  ③那么,怎樣培養創造力呢?

  ④科學巨匠牛頓說,他所以取得偉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巨人”可以理解為無數前人所創造的知識的化身。積累知識是基礎,融通知識更重要。現代科學技術正朝著既不斷分化又不斷綜合的`方向發展,新知識的生長點往往出現在學科的邊緣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處。學文科的學生應懂一些理科知識,學理科的學生也應涉獵文學藝術。法國化學家利希騰貝格說過:“一個只知道化學的化學家,他未必真懂化學。”廣泛涉獵,博學多識,學貫古今,觸類旁通,應該成為當代有志中學生共同的追求。

  ⑤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產生新的聯想、新的見解、新的創造;但我們對某一事物的傳統意義知之太多,又會阻礙思維的靈活性,使我們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牽著鼻子走,從而形成智力屏障,導致創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奮刻苦,但終其一生,有積累而無創造,為知識所累,為知識所困。同學們要學會把心智的“杯子”空出來,為思路的開拓變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識能靈活地聚合、置換、跳躍、碰撞,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⑥善于捕捉熱線,隨時記錄靈感。“熱線”就是醞釀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熱線閃爍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當然也要善于抓住轉瞬即逝的“一閃之念”,對于那些突然闖入腦際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隨時摘記,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發創造。化學家諾貝爾就是受到筆記本中“硝 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隨即凝結起來”這句話的啟發,成功地解決了硝化 甘油的運輸問題。每一位學生都要為自己準備一本思想記錄本,當新的思想、新的靈感在頭腦中閃現的時候,及時把它記下來,長期堅持,養成習慣,敏捷的思維品質和出眾的創造才能就能逐漸培養出來。

  18.第①段中寫美國中學生頭腦奧林匹克比賽的情況有什么作用?(3分)

  19.作者認為應該怎樣培養創造力?(3分)

  20.第④段中畫線句引用了法國化學家利希滕貝格的名言,其含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21.讀了本文和《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后,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4分)

  三、作文(5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約2300年前,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約莫400年前,意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并不因為亞里士多德說過了什么就輕易相信,他通過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伽利略有如此創新精神,便建立了物理學中的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并發現了拋體運動規律、擺振運動規律等。

  英國文藝復興巨人莎士比亞說:“美是生活,美是創新。”請以“創新”為話題寫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07-28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08-07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08-04

我愛我家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作文07-11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我愛我家11-07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蘇教版)02-16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人教版)02-16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提升測試題02-16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檢測試題03-02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題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