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

時間:2025-03-31 17:51:03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么相關的事跡到底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精選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

  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于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是我國的英雄。

  楊靖宇犧牲前五天。“討伐隊”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他們逐步逼近到50米處,喊話勸降,對方“連答應的神色也沒有,依然用槍向討伐隊射擊”。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有一彈擊中胸部,對方才“被打倒而絕命”。

  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于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軍官狠狠地說:“算他是支那的一條好漢!”日本關東軍在烈士殉難處破例舉行了一個祭奠儀式和對軀體的葬禮,以楊靖宇的頑強為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2

  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3

  黃繼光(1930~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4

  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干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婦女工作,并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云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于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后,劉胡蘭被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毛澤東主席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5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她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6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據說,在沖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抱起炸藥包,準備進行爆破。沖至橋下后,發現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藥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于盡。

  董存瑞的行為,使得他成了中國共產黨宣傳的著名戰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7

  1906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麻城縣許家洼(今河南省新縣許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隨拳師入嵩山少林寺。習武8年中,既學會了十八般武藝,也學了飛檐走壁之術。在回家鄉探親時,失手將以勢欺人的地主惡少打死,被迫棄家離寺,四處流浪。后到直系軍閥吳佩孚部隊當兵。

  1926年在武昌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師1團任連長,9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離隊回鄉,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1月參加黃(安)麻(城)起義。

  1932年任紅四方面軍第4軍12師34團團長。在鄂豫皖蘇區反“圍剿”作戰中,7次參加敢死隊,兩次任敢死隊隊長,屢挫強敵,4次負傷。同年11月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川陜邊轉移途中,指揮第34團在漫川關與堵截之敵勇猛拼殺,為全軍殺出一條血路。

  抗日戰爭爆發后,向_請纓上前線,于1938年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兵團司令員,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8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后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提高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9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黨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0

  武漢市警予中學,曾是大革命時期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先烈就義的地方,夏明翰烈士氣壯山河的`《就義詩》,就是在這里用生命寫就的。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入獄后,分別給妻子、母親和姐姐寫了三封信。

  夏明翰被捕后,敵人對他施用了種種酷刑,但都不能使他屈服。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漢口余記里刑場。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1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于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涌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后,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并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托,幾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2

  劉胡蘭,山西省文水縣云洲西村(現改名劉胡蘭村)人。1945年,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婦女干部培訓班。1946年,她被分配到云洲西村做婦女工作,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秋,國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下少數武裝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了調動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不到14歲的共產黨員,在她已成為敵占區的家鄉旅行,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裝部隊隊伍與敵人作戰。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劉胡蘭配合武工隊隊員將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道:“一個樣”。她自我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3

  羅盛教,1931年出生于湖南新化縣。

  原名玉成,新化縣松山鄉人。小時候在威信和文德小學讀書,后來因為家境不好輟學了。1945年冬,我去了贛城縣(今吉首)索里鎮舅舅家。第二年春天,他進了省九師附小。1947年考入省第九師,畢業后升入省第十三中學高級中學,改名為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我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最終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

  在朝鮮期間,羅盛教一直感受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與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村的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助女房東挑水和劈柴,村民們都稱贊羅盛教很好。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最終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的人都趕到河邊悼念這位英勇的志愿軍戰士。村民們把羅盛教埋葬在村子附近的佛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4

  趙一曼,這個名字在我們記憶深處,永遠也抹擦不去。是的,一曼我們懂你。懂你為何那樣你死不屈,懂你為何能放下你那心愛的兒子,毅然的去參加抗日戰爭……我們真的是很懂你。

  戰爭爆發了,中國處于生死從亡的邊緣。有多少人為了國家壯烈的犧牲。但是你義無反顧的去參軍。我知道,你放不下可愛的寧兒。但是,你想國家如果都不在了,談何家,談何寧兒?你去了,但是,你是否知道戰爭的殘忍?我真的很懂你,懂你的`赤誠,你的忠肝義膽。

  你在戰斗中左腿被打斷,跌倒在地,不幸被捕。在哈爾濱,你遭受了怎樣的酷刑,那一定很疼很疼。可是你始終沒有喊過一聲疼。面對敵人的兇殘與慘暴,你至始至終都是那句“你們在浪費時間”的話語。要知道,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視死如歸的精神!你無法讓我不為此而感動!

  我是真的很懂你,懂你那份母親的情懷。

  在你即將死亡的時候,你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寧兒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一曼,你用你的熱血,向寧兒展現了你偉大的人格魅力。是的,誰不想與家人團聚,一起甜蜜的生活。可是,你選擇了死亡。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你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你向日本人展現了中華兒女的頑強精神,不可屈服的毅力!

  我真的很懂你,懂你的視死如歸。

  在刑場上,你昂首挺胸,正義凜然,你高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在口號中,你倒在了血泊之中,可是你僅僅才有三十一歲!

  我仿佛看到了你,你英姿颯爽,身披大衣,腰系皮帶,手執匣槍,威嚴如鐵……你沒有離去,你屹立在這高高的山崖上,像一座不朽的雕像。

  一曼,你可知有多少人為你做詩?郭沫若為你題寫了一首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

  蜀中巾幗富英雄,石柱猶存良玉蹤。

  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

  東北西南齊仰手,珠河億載漾東風。

  一曼,我真的很懂你……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15

  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村人,1929年10月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3年,14歲的董存瑞擔任了抗日兒童團團長,帶領兒童團員站崗放哨、監視敵人,為八路軍通風報信,多次受到區、村干部的表揚。1945年春參加了區小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董存瑞成為一名正式的解放軍戰士。1946年被提升為副班長,先后參加了解放赤城、延慶阻擊戰。戰斗中,董存瑞主動出擊,作戰勇敢,受到團首長的表揚。1947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升任六班班長。1948年4月,董存瑞率領全班戰士又參加了攻打察北重鎮獨石口、圍殲隆化舊屯騎兵團等戰斗。參軍兩年多時間,他榮立大功3次、小功4次,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成熟的人民戰士、經驗豐富的“爆破能手”。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的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奉命攻打承德北大門——隆化。5月24日11時,全營召開”掛帥點將”戰前動員大會。由于董存瑞歷次戰斗機智勇敢,多次立功受獎,又是爆破能手,當上了“爆破元帥”。他點郅順義為“突擊大將”,并代表全體戰士表示:堅決拿下隆化城。25日凌晨4時20分,解放隆化的戰斗打響了。沒過多久,紅旗就插上了隆化城西側的制高點苔山頂峰。5時25分,指揮部下達了攻打隆化城的命令,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董存瑞帶領爆破組連續爆破了敵人4座炮樓、5座碉堡,順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下午3時半,我軍發起第二次總攻。六連向隆化中學發起沖鋒。突然,敵人一排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原來是從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射出的子彈,這座偽裝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的攻城道路。副連長白福貴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都先后犧牲和負重傷。董存瑞再次請戰,連首長批準了他的請求。只見他挾起炸藥包,在郅順義的掩護下,沖到橋下。這座橋離地面一人多高,沒有安放炸藥包的`地方;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沒有任何東西代替支架,怎么辦?這時,沖鋒的號角吹響了,部隊潮水般向隆化中學涌來,敵人的子彈從十幾個暗槍眼一起射出。董存瑞看著一個又一個中彈倒下去的戰友,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開導火索緊緊貼住橋底。郅順義驚呆了,他不顧一切地跳下旱河溝向董存瑞奔去。董存瑞大聲喊道:“臥倒!臥倒!快趴下!”隨著天崩地裂一聲巨響,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后續部隊沖進隆化中學,全殲了守敵。隆化解放了,董存瑞用鮮血和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簡短】相關文章: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精選20篇)03-31

雷鋒的英雄事跡03-06

緬懷革命先烈作文緬懷革命先烈的文章征文08-16

緬懷革命先烈05-05

革命先烈故事02-21

文天祥的英雄事跡04-26

雷鋒的英雄事跡簡介10-17

文天祥英雄事跡07-08

文天祥的英雄事跡06-28